一种肌少症患者智能康复训练装置
- 国知局
- 2024-07-11 16:20:41
本发明属于康复训练,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肌少症患者智能康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1、肌少症是一种随年龄增加,以骨骼肌纤维(尤以ⅱ型肌纤维即快肌纤维为主)体积和数量减少、肌力下降、结缔组织和脂肪增多等为特征的综合性退行性病征,肌肉减少症的治疗方法一般是增强肌肉的锻炼,增加肌力训练,进行温浴、推拿、按摩等,需要使用康复训练装置进行训练。
2、基于上述,本发明人发现存在以下问题:现在的康复训练装置通常只具备单一的训练功能,而康复训练不仅仅只是增强肌肉的锻炼,在训练完毕后还需要进行推拿、按摩的等步骤,来增加肌肉内部的血液循环,而肌少症的患者的训练后本就极度劳累,还要移动至按摩康复装置处进行按摩,不仅耗费大量体力,同时不够安全,肌少症患者训练后由于劳累可能出现站立不稳的情况。
3、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肌少症患者智能康复训练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肌少症患者智能康复训练装置,以解决现在的康复训练装置功能单一和肌少症的患者的训练后本就极度劳累,还要移动至按摩康复装置处进行按摩,有安全隐患的问题。
2、本发明提供一种肌少症患者智能康复训练装置,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3、一种肌少症患者智能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座椅,所述座椅底部一侧固定有支撑板,所述座椅底部另一侧的两端均固定有支撑腿,所述座椅一侧顶部转动连接有靠背,所述座椅另一侧底部转动连接有放置板,所述支撑腿一侧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一侧设置有脚踏,所述支撑腿另一侧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顶部固定有弹簧,所述支撑腿另一侧滑动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顶部固定有连接绳,所述座椅两侧均活动安装有滑杆,所述滑杆顶部固定有把手,所述滑杆一侧固定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顶部固定有振动电机,所述振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一侧固定有按摩头。
4、进一步的,所述弹簧设置有两组,每组所述弹簧设置有三个,三个所述弹簧的长度值相等,所述滑动板底部固定有钩块,所述弹簧顶部固定有钩杆,所述钩杆与钩块配套使用。
5、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腿一侧贯穿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部和外部均固定有定滑轮,两个所述定滑轮的一侧分别与滑动板中部和滑动块的中部位于同一竖直平面,所述连接绳一端与滑动板中部固定并穿过两个所述定滑轮与滑动块顶部固定。
6、进一步的,所述座椅两侧均固定有导轨,所述滑杆与导轨滑动连接,所述导轨和滑杆的长度值相等并等于放置板的高度值。
7、进一步的,所述振动电机的水平高度值大于座椅的水平高度值,所述连接板一侧与座椅的一侧位于同一竖直平面。
8、进一步的,所述按摩头设置有两组,每组所述按摩头设置有多个,两组所述按摩头的长度值不相等,且两组所述按摩头呈相互交错状安装。
9、进一步的,所述滑动块一侧固定有第二连接杆,所述脚踏与第二连接杆转动连接,所述滑动块一侧固定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与第二连接杆底部位于同一水平面。
10、进一步的,所述座椅两侧均固定有扶手,所述靠背一侧与座椅顶部转动连接,所述靠背两侧均固定有第一连接杆,所述扶手一侧固定有放置块,所述第一连接杆位于放置块内部,所述放置块一侧贯穿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栓。
11、进一步的,所述座椅另一侧底部与放置板一侧转动连接,所述放置板靠近支撑板一侧底部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折叠腿,所述折叠腿的长度值等于支撑腿的高度值。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3、1.本发明中在锻炼完毕后,通过将限位螺栓取下,靠背在座椅顶部进行转动,患者上半身可以躺在靠背上,患者躺下后,将放置板向上翻转,将放置板翻转至与座椅平行时,此时两个折叠腿与放置板呈垂直状,折叠退与地面接触对放置板进行支撑,进而对平躺后患者腿部进行支撑,从而达到训练后无需移动即可进行按摩的效果。
14、2.本发明中通过推拉把手将连接板移动至腿部,通过振动电机带动连接板振动对腿部进行按摩,连接板振动带动多个按摩头在患者腿部按摩,从而达到可以便捷的调节按摩位置的效果。
15、3.本发明中使用者自身根据需要选择需要使用几根弹簧进行锻炼,使用一根时则选择中部的弹簧将其钩杆与钩块连接,使用两根时则选择两端的两个弹簧将其钩杆与钩块连接,使用三根时则将三根弹簧将其钩杆与钩块连接,根据选择弹簧使用的根数选择锻炼强度,从而达到可以根据患者自身需求选择锻炼强度的效果。
技术特征:1.一种肌少症患者智能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座椅(11),所述座椅(11)底部一侧固定有支撑板(14),所述座椅(11)底部另一侧的两端均固定有支撑腿(13),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11)一侧顶部转动连接有靠背(12),所述座椅(11)另一侧底部转动连接有放置板(17),所述支撑腿(13)一侧滑动连接有滑动块(35),所述滑动块(35)一侧设置有脚踏(37),所述支撑腿(13)另一侧固定有固定板(31),所述固定板(31)顶部固定有弹簧(32),所述支撑腿(13)另一侧滑动连接有滑动板(33),所述滑动板(33)顶部固定有连接绳(39),所述座椅(11)两侧均活动安装有滑杆(22),所述滑杆(22)顶部固定有把手(23),所述滑杆(22)一侧固定有第一支撑杆(24),所述第一支撑杆(24)顶部固定有振动电机(25),所述振动电机(25)的动力输出端固定有连接板(26),所述连接板(26)一侧固定有按摩头(2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肌少症患者智能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32)设置有两组,每组所述弹簧(32)设置有三个,三个所述弹簧(32)的长度值相等,所述滑动板(33)底部固定有钩块(331),所述弹簧(32)顶部固定有钩杆(321),所述钩杆(321)与钩块(331)配套使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肌少症患者智能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13)一侧贯穿开设有放置槽(131),所述放置槽(131)内部和外部均固定有定滑轮(38),两个所述定滑轮(38)的一侧分别与滑动板(33)中部和滑动块(35)的中部位于同一竖直平面,所述连接绳(39)一端与滑动板(33)中部固定并穿过两个所述定滑轮(38)与滑动块(35)顶部固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肌少症患者智能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11)两侧均固定有导轨(21),所述滑杆(22)与导轨(21)滑动连接,所述导轨(21)和滑杆(22)的长度值相等并等于放置板(17)的高度值。
5.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肌少症患者智能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电机(25)的水平高度值大于座椅(11)的水平高度值,所述连接板(26)一侧与座椅(11)的一侧位于同一竖直平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肌少症患者智能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头(27)设置有两组,每组所述按摩头(27)设置有多个,两组所述按摩头(27)的长度值不相等,且两组所述按摩头(27)呈相互交错状安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肌少症患者智能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块(35)一侧固定有第二连接杆(36),所述脚踏(37)与第二连接杆(36)转动连接,所述滑动块(35)一侧固定有限位杆(351),所述限位杆(351)与第二连接杆(36)底部位于同一水平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肌少症患者智能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11)两侧均固定有扶手(15),所述靠背(12)一侧与座椅(11)顶部转动连接,所述靠背(12)两侧均固定有第一连接杆(16),所述扶手(15)一侧固定有放置块(151),所述第一连接杆(16)位于放置块(151)内部,所述放置块(151)一侧贯穿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栓(152)。
9.如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肌少症患者智能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11)另一侧底部与放置板(17)一侧转动连接,所述放置板(17)靠近支撑板(14)一侧底部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折叠腿(18),所述折叠腿(18)的长度值等于支撑腿(13)的高度值。
技术总结本发明提供一种肌少症患者智能康复训练装置,涉及康复训练技术领域,包括座椅,所述座椅底部一侧固定有支撑板,所述座椅底部另一侧的两端均固定有支撑腿,所述座椅一侧顶部转动连接有靠背,所述座椅另一侧底部转动连接有放置板,所述支撑腿一侧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一侧设置有脚踏,所述支撑腿另一侧固定有固定板。本装置在锻炼完毕后,通过将限位螺栓取下,靠背在座椅顶部进行转动,患者上半身可以躺在靠背上,患者躺下后,将放置板向上翻转,将放置板翻转至与座椅平行时,此时两个折叠腿与放置板呈垂直状,折叠退与地面接触对放置板进行支撑,进而对平躺后患者腿部进行支撑,从而达到训练后无需移动即可进行按摩的效果。技术研发人员:付晨,张东亮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5/8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5/7874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