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地灭火系统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05 16:56:59
本技术属于消防,具体涉及一种山地灭火系统。
背景技术:
1、消防灭火,通常是使用加压后的水喷向火源,以降温和隔绝空气灭火。在城市等人口密集区,容易找到水源,故接水相对容易,不需要临时铺设较长距离的引水管道。但是在森林等山地火灾中,水源往往离起火点较远,同时起火点可能在山上,而水源在山脚,这就需要救火人员背负消防管道,通常为消防软管,一边前进一边现场铺设消防管道,以持续供应消防用水。因为需要足够的水压,才能克服距离和高度,将消防用水输送到起火点灭火。这对消防软管的壁厚就提出了要求。
2、具体地,首先,水源与离起火点距离可能较远,在水源地往往需要给水加压后才能保证将水输送到起火点,而易燃物,如森林,往往生长于山体的向阳处和较高处,而水源则位于山体的低洼处,存在高度差,也需要通过水压克服;其次,在喷水灭火时候,水离开消防管道的喷射口后,还需要维持足够的水压,才能保证喷射的高度,例如要喷灭树冠火,就需要大约10-20米喷射高度;第三,灭火时,考虑到安全,救火人员也不能太接近火场,这也要求喷出的水,具有足够的水压,能够飞过足够的喷射距离。
3、所以,因为要承受一定的水压,故消防软管需要有足够的厚度,以防止被水压爆裂,这样在消防救火时,救火人员就需要背负一定长度和厚度的水管爬山,这就意味着背负的消防软管会相对较重,再加上很多时候,因为远离水源,还需要携带灭火用水,这样救火人员背负的消防软管太重,能够携带的水量也就相应减少,就不得不频频往返取水。容易劳累,更是大大影响了灭火效率。
4、现在有用无人机携带和铺设消防水管上山的想法,但那同样需要消防软管的自重减少,毕竟大载重的无人机价格昂贵,广泛配备不太现实。
5、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山地灭火系统,方便灭火时救火人员携带。
2、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山地灭火系统,其中,包括设立在消防液体源附近的高压泵和中空的柔性管道,所述柔性管道包括内管和外管,所述外管套合于所述内管的外部;
3、所述内管的输入口连接高压泵,用于流通高压液体;
4、所述外管的输入口连接消防液体源,用于流通低压液体;
5、还包括一中空的喷枪,所述喷枪的尾部连通所述外管的输出口;所述喷枪的内腔设有一加速腔,所述加速腔向前连通一喷射口;所述尾部还设有指向所述加速腔的一射流喷嘴,所述射流喷嘴连通所述内管的输出口,用于向加速腔内喷射高压液体;所述高压液体和所述低压液体混合后,从所述喷射口向外喷出。
6、本实用新型的山地灭火系统,设置依次连接的高压泵、柔性管道及喷枪,所述柔性管道包括外管套合内管,内管连通高压泵,流通高压液体,送入喷枪的射流喷嘴;外管连通消防液体源,流通低压液体,送入喷枪。将消防液体分为高压液体和低压液体,送入喷枪后,从射流喷嘴喷出高压液体的射流,在加速腔中交换动量和能量,加速并混合低压液体,然后从喷射口向火场喷出以灭火。本实用新型将通常较厚因此较沉的大口径消防输水管道,分开为承受高压的内管和承受低压的外管,其中,内管中高压液体压力大,流速高,在喷枪中产生足够的负压,吸进低压液体,高压液体和低压液体再在加速腔中混合并交换动量和能量,实现由高压液体加速低压液体,混合后一起从喷射口喷出,保证了足够流量的消防液体以灭火。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现有技术中所用的较粗也较厚,故较重的消防输水管道,分开为外管套合内管的两根管道,其中,内管管壁厚,但管径细,故重量相对轻;而外管则因为不需要承受大压力,故管壁可以很薄,直径虽然大但重量仍然很轻。因此,比较现有技术的需要承受大压力且较粗的消防输水管道,本实用新型的山地灭火系统,通过设置高压泵,驱动和输送消防液体,并通过设置内管和外管,将需要救火人员携带和铺设的消防管道的重量大为降低,有利于节省体力,延长单次的喷射灭火操作,更有利于控制火势。
7、优选地,所述消防液体源与所述外管的输入口之间,还包括一低压泵,所述低压泵对消防液体加压后输入所述外管。设置低压泵,给外管中的低压液体增加压力,既可以帮助驱动低压液体,又可以增加内管的外部压强,从而降低内管管壁所承受的内外管压力差,有助于增加内管中允许通过的高压液体的压强,即增加内管中高压液体在射流喷嘴中喷出的喷射流速,从而吸入和驱动更多的低压液体。
8、优选地,还包括一雾化器,所述雾化器套设于所述喷射口,用于雾化从喷射口喷出的液体。雾化器,将喷射口喷出的水柱雾化,在灭火操作时,雾化后有助于减少灭火剂如水的用量,并且可以通过蒸发吸热、隔绝空气等方式,产生更好的灭火效果。尤其是高压雾化器,更是可以让液体在离开喷射口一段距离后才雾化,即液体到达火场后才雾化,可保证救火人员与火场的安全距离。
9、优选地,所述柔性管道包括多节,各节的输出口和输入口都安装有快速接头,用于相互连接、和/或与高压泵、和/或与喷枪连接。考虑到也许水源和火场可能相距较远,因此可以将柔性管道分开为多节,分配给多位救火人员分别携带,在前往火场的途中,通过快速接头迅速组装,可进一步减少单个救火人员的携带重量,更方便救火人员携带。而快速接头,或液压快速接头,不需要工具,就可以实现管路连通或断开,现在在管道连接中已经很常见。但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快速接头必须要有足够强度的密封圈,以保证高压下的密封性能。
10、更优选地,所述喷枪的尾部与一节柔性管道中外管的输出口固定连接,所述射流喷嘴与同一节柔性管道中内管的输出口固定连接。即将一节柔性管道的内管和外管都预先固定连接至喷枪上,由同一人携带,救火时,更方便快速连接高压泵和消防液体源,从而快速获取消防液体并喷射灭火。
11、优选地,所述内管包括至少一层密封层,用于防止内管里流通的高压液体在高压下泄漏。所述内管因为连接高压泵,管内承受和流通高压液体,故必须要保证足够的密封性,这在制作上,可以由具有一定抗拉强度的纤维材料制成,例如采用大部分的柔性管材塑料,如聚乙烯纤维等,通过编织形成骨架后再嵌入塑料颗粒,热处理以保证其密封性。
12、更优选地,所述内管还包括套合于所述密封层外部或嵌入所述密封层的抗压层,用于承受至少5mpa的液体压力。内管,因为是连接在高压泵上,需要承载和流通高压液体,并且需要具有一定的柔韧性,方便卷绕后背负,若仅仅使用塑料纤维做管壁,就需要做得很厚。所以在一个更佳的实施例中,增加了一层抗压层,例如由抗拉伸材料编制而成的网状结构,嵌入设置在密封层中、或套设在密封层外,用于承受管内液体的大部分压强。可以极大地增加内管的抗膨胀能力,防止被管内高压液体压爆裂。而5mpa的管内液体压力,在森林防火中是基本要求,相当于50个大气压,或500米水柱高度,以保证从山下送水上山救火。
13、在一个更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层由碳纤维材料制成。碳纤维材料制成的管材,即将碳纤维复合材料预浸入苯乙烯基聚酯树脂,再加热固化拉挤而成,其抗冲击性能可以达到3000mpa,相比于普通塑料材料甚至金属材料,具有更高的抗拉伸性能、强度和韧度,其强度为普通钢材料的8-10倍,但重量仅为1/5。这有助于在保持内管足够强度的前提下,进一步降低内管的重量。使用碳纤维材料制成的内管,也不再需要设置抗压层,故也有助于降低内管重量。
14、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抗压层是由金属丝交织编制而成的网状结构。金属丝,例如常见的铁丝钢丝等,具有足够的抗拉强度,编制成网状结构,并且保持约45度倾斜地嵌入或套设在密封层外部,可以有效地抵抗管内高压液体流动中产生的径向压力,有力地保证了内管的安全防爆裂。增加金属丝编制的抗压层,在抵抗同样的内部液体压强下,反而可以有效降低内管的壁厚及重量。甚至,所述抗压层还可以不止一层。当然,需要在承压能力和重量之间找到平衡。
15、在一个更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内管的内壁面涂有低摩擦系数的涂层,用于降低内管中高压液体流动时的摩擦阻力。考虑到内管直径较细,而压强大,使得高压流体在内管中的流速非常高,故需要考虑降低内管壁面的摩擦损失。这可以通过涂抹一层低粘度涂层来实现,所述低粘度涂层,通常为疏水材料的涂层,例如现有技术常见的(改性)聚四氟乙烯等材料的涂层。
16、在一个更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外管的外部还包括一层由防火材料制成的防火层。外管,通常可直接采用普通的消防水带,但不具有防火性能。而增加了防火层后,就可以防止沿途的高温或余火造成破坏。所述防火层优选为只是增加涂抹一防火涂料层,以降低外管的重量,方便携带。
1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高压泵为柱塞泵,所述内管用于承受至少50mpa的液体压力。柱塞泵的输出压可以很容易达到100mpa,用于驱动高压液体,可以大大提高高压液体内部的压强,进而提升高压液体通过射流喷嘴喷出的速度,故可以产生更大的抽吸负压,从而吸入并驱动加速更多的低压液体。或者因为高压液体内部的压强提高了,从射流喷嘴喷出的射流速度增加,故驱动相同质量的低压液体时,所必须的高压液体质量就可以相对减少,这也有助于进一步减小所述内管的开口面积或管径,降低内管的管身重量。
18、本实用新型所述山地灭火系统的工作方法,其中,包括步骤:
19、a. 内管的输入口连接高压泵,外管的输入口连接消防液体源;
20、b. 从消防液体源至起火点沿途布设所述柔性管道,包括内管和外管;
21、c. 内管和外管的输出口分别连接至喷枪的射流喷嘴和尾部;
22、d. 所述高压泵启动,向内管压入高压液体并从射流喷嘴喷出;
23、e. 高压液体从所述尾部吸入低压液体;
24、f. 高压液体和低压液体在加速腔内混合后,从所述喷射口向外喷出。
25、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7/45485.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