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救器供给阀、氧气自救器、防护装备以及避难系统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05 17:06:33
本发明涉及自救器,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自救器供给阀、氧气自救器、防护装备以及避难系统。
背景技术:
1、近年来,随着我国能源生产增速加快,煤炭安全高效的开采对于保证国家能源的安全至关重要,随着我国浅部煤炭渐竭,煤炭已经进入深部开采,而由于深煤层地质条件复杂,高应办、高瓦斯的赋存特征明显,油气层具有较高的孔隙度和天然气含量,使得煤岩动力灾害威胁的越来越严重,氧气自救器作为个人防护呼吸设备,能在一定的时间内给予工作人员提供充足的氧气,保障井下工作人员的健康安全,是煤矿业工人必备的自救设备之一。
2、目前,现有的自救器种类包括压缩氧自救器、化学氧自救器。
3、(1)压缩氧自救器又叫隔绝式压缩氧自救器,是以高压压缩氧气作为氧气源的可重复使用自救逃生器材,主要在煤矿或普通大气压的作业环境中发生有毒有害气体突出及缺氧窒息性灾时使用,人体呼吸系统内部与外界隔绝,仪器与人体呼吸系统形成内部循环。
4、(2)化学氧自救器是以装有超氧化钾或超氧化钠生氧剂的药罐作为核心,利用化学反应生成氧气,通常使用固体化学物质或化学药剂来产生氧气供应,当人的口腔与自救器的口具(口罩)连接后,人的呼吸系统便与整个自救器的气路及药罐形成闭路系统,人的呼吸系统随之也与外部气体隔绝。
5、其中,氧气自救器包括相互连接的供给阀和氧气罐,自救器供给阀一般通过手动转动旋钮来打开或关闭供给阀,并调节供给阀的开度,从而调节氧气输送速率,可见,现有的自救器供给阀具有以下缺点:现有自救器供给阀无法提供人体在不同运动状态下的需氧量,缺乏实现自救器可精确调控、自动供给。
6、在相关技术中,公开了自动补给的供给阀,例如:
7、在第一个相关技术中,公开了一种压缩氧气自救器独立供给阀,包括带进气孔的下壳体内部放置带金属嵌件的补给膜片,带气源接口、补给孔、定量孔的进气帽螺丝套上阀体背帽,阀体背帽放置o型密封圈后由进气帽、阀体螺丝固定在带出气接口的上壳体上,带有橡胶密封垫的阀杆套上调节弹簧,穿过阀体用螺母将带有轴片的杠杆、垫圈固定,上壳体与下壳体螺丝扣扣接。该方案中的供给阀需要同时设置膜片和杠杆,以通过杠杆和膜片的配合实现氧气的自动补给,使得供给阀的结构和自动补给的过程较为复杂,并且该供给阀的自动补给容易受到膜片弹性的影响,使用的可靠性差。
8、在第二个相关技术中,公开了通过在供给阀上设置第一微电脑和压力传感器,以使第一微电脑根据压力传感器的检测结果直接控制自动阀门的开度的技术方案,该方案虽然解决了第一个相关技术中的结构和自动补给过程复杂的问题,但是,在该方案中,若第一微电脑受到电磁干扰,容易使得第一微电脑无法正确控制自动阀门的开度,使其控制效果不可靠。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救器供给阀、氧气自救器、防护装备以及避难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自救器供给阀的使用不可靠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自救器供给阀,包括:安装壳体,安装壳体具有输氧通道;检测组件,检测组件包括第一检测部件,第一检测部件安装在输氧通道内,以检测输氧通道内的气压;第一控制阀,第一控制阀设置在输氧通道内;第一控制组件,第一控制组件安装在安装壳体上并位于输氧通道的外侧,第一控制组件分别与检测组件和第一控制阀连接,以接收检测组件的检测结果,并根据检测结果控制第一控制阀的开度,以调节输氧通道的输氧速率;第二控制阀,第二控制阀和第一控制阀间隔设置,第二控制阀包括相互连接的阀座和阀芯,阀座位于输氧通道内,阀芯可运动地插设在阀座上,阀芯具有位于安装壳体的外侧的操作部,以通过对操作部进行操作调节阀座的开度。
3、进一步地,检测组件包括:第二检测部件,第二检测部件设置在输氧通道内,以检测输氧通道内的风压,第二检测部件与第一控制阀连接,以根据第一检测部件的检测结果和第二检测部件的检测结果共同控制第一控制阀的开度;其中,第一检测部件和第二检测部件间隔设置。
4、进一步地,第一检测部件和第二检测部件均位于第一控制阀的一侧,第二控制阀位于第一控制阀的另一侧。
5、进一步地,安装壳体包括安装槽,第一控制组件包括:第一微电脑,第一微电脑安装在安装槽内,安装槽具有槽底壁,第一微电脑在槽底壁上的投影与检测组件在槽底壁上的投影重合设置;第一电池,第一电池安装在安装槽内并位于第一微电脑的一侧,第一电池与第一微电脑连接,以向第一微电脑充电。
6、进一步地,第一控制组件包括:复位按钮,复位按钮与第一微电脑连接,通过复位按钮,以使第一控制阀和第一微电脑之间断路,并使得第一控制阀处于最大开度。
7、进一步地,自救器供给阀包括:应急灯,应急灯设置在安装壳体上,应急灯与第一控制组件连接,以控制应急灯打开或关闭;其中,应急灯与第一电池相邻设置,第一电池与应急灯连接,以向应急灯供电。
8、进一步地,自救器供给阀包括:第一防爆棉和保护盖,保护盖盖设在安装槽的开口处,第一防爆棉位于第一控制组件和保护盖之间。
9、进一步地,安装壳体由碳纤维金属复合材料制成。
10、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氧气自救器,包括:上述的自救器供给阀;气源,气源与自救器供给阀的输氧通道的一端连接;出气软管,出气软管与输氧通道的另一端连接;面罩,面罩与出气软管连接。
11、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防护装备,包括:上述的氧气自救器;穿戴组件,用于供人体穿戴,氧气自救器的自救器供给阀安装在穿戴组件上;灭火组件,灭火组件包括灭火仓,灭火仓设置在穿戴组件上,灭火仓具有喷射孔,灭火仓用于盛放二氧化碳水合物,以在温度升高时,二氧化碳水合物受热分解为二氧化碳气体,灭火仓内的压力升高,以使二氧化碳气体由喷射孔喷出。
12、进一步地,灭火组件包括:遮挡部件,遮挡部件可运动地设置在喷射孔处,以打开或关闭喷射孔。
13、进一步地,遮挡部件为膨胀气囊,膨胀气囊用于存储惰性气体;或者,遮挡部件为遮挡板,遮挡板可移动地设置在喷射孔处;或者,遮挡部件为遮挡板,遮挡板可转动地设置在喷射孔处。
14、进一步地,当遮挡部件为遮挡板时,灭火组件包括:第一驱动部件,第一驱动部件设置在穿戴组件的内侧,第一驱动部件与遮挡板驱动连接,以驱动遮挡板打开或关闭;第三检测部件,第三检测部件设置在灭火仓内,以检测灭火仓内的压力,第三检测部件与第一驱动部件连接,以根据第三检测部件的检测结果控制第一驱动部件驱动遮挡板运动。
15、进一步地,穿戴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穿戴部件和第二穿戴部件,第一穿戴部件和第二穿戴部件围成用于容纳人体的穿戴空间,第一穿戴部件和第二穿戴部件均包括:穿戴内层,隔爆层和穿戴外层,隔爆层位于穿戴内层的和穿戴外层之间,穿戴内层和穿戴外层相互连接;其中,第一穿戴部件的穿戴外层和第二穿戴部件的穿戴外层可运动地连接,以打开穿戴外层,露出隔爆层;第一穿戴部件的穿戴内层和第二穿戴部件的穿戴内层相互连接;第一穿戴部件的隔爆层和第二穿戴部件的隔爆层相互连接;其中,灭火组件穿设在穿戴内层、隔爆层和穿戴外层上,灭火组件设置在第一穿戴部件和/或第二穿戴部件上。
16、进一步地,穿戴组件包括:弹性件,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隔爆层和穿戴内层连接。
17、进一步地,穿戴内层由纤维增韧陶瓷复合材料制成;和/或,穿戴外层由碳纤维树脂复合材料制成;和/或,隔爆层由泡沫铁镍制成。
18、进一步地,穿戴组件包括:两个第一穿戴结构,分别用于穿戴在人体的两个手臂上;第二穿戴结构,用于穿戴在人体的肩部、胸部和腹部上;两个第三穿戴结构,分别用于穿戴在人体的两个腿部;其中,各个第一穿戴结构、第二穿戴结构和各个第三穿戴结构均具有第一穿戴部件和第二穿戴部件;其中,灭火组件设置在第二穿戴结构上。
19、进一步地,防护装备还包括:多个集气结构,各个第一穿戴结构的第一穿戴部件和第二穿戴部件、第二穿戴结构的第一穿戴部件和第二穿戴部件和各个第三穿戴结构的第一穿戴部件和第二穿戴部件均设置有至少一个集气结构,各个集气结构均包括集气泵,集气泵与外界和穿戴空间均连通,以向穿戴空间通入气体,以使第一穿戴部件和第二穿戴部件膨胀;其中,位于第二穿戴结构的第一穿戴部件和第二穿戴部件上的集气结构与灭火组件间隔设置。
20、进一步地,多个集气结构中的至少一个集气结构包括:湿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与集气泵连接,以根据湿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集气泵的运行状态。
21、进一步地,位于第二穿戴结构的第一穿戴部件和第二穿戴部件上的集气结构均为多个,多个集气结构间隔设置。
22、进一步地,防护装备包括:第四检测部件,第四检测部件设置在穿戴外层上,以检测穿戴组件受到的冲击力;穿戴组件包括第二驱动部件,第二驱动部件分别与第一穿戴部件的穿戴外层和第二穿戴部件的穿戴外层驱动连接,第四检测部件与第二驱动部件连接,以根据第四检测部件的检测结果控制穿戴外层的打开或关闭。
23、进一步地,穿戴组件包括:第四穿戴结构,用于穿戴至人体的腰部,第四穿戴结构具有第一穿戴部件和第二穿戴部件;其中,第四检测部件设置在第四穿戴结构上。
24、根据本发明的第四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避难系统,包括:上述的自救器供给阀;承载部件,用于穿戴在人体上;第五检测部件,用于检测井下巷道的毁坏情况,第五检测部件设置在承载部件上;服务器和第二控制组件,第二控制组件设置在承载部件上,第二控制组件与第五检测部件和服务器均连接,以将第五检测部件的检测结果上传至服务器,服务器根据检测结果规划逃生路线,第二控制组件接收服务器发出的逃生路线;显示模块,显示模块设置在承载部件上,显示模块与第二控制组件连接,以显示逃生路线;其中,第二控制组件与自救器供给阀的第一控制组件连接,以使第一控制组件将自救器供给阀的第一检测部件检测的气压传输至第二控制组件中,以使第二控制组件记录第一检测部件检测的气压。
25、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救器供给阀、氧气自救器、防护装备以及避难系统,其中:
26、自救器供给阀包括:安装壳体、检测组件、第一控制组件、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安装壳体具有输氧通道;检测组件包括第一检测部件,第一检测部件安装在输氧通道内,以检测输氧通道内的气压;第一控制阀设置在输氧通道内;第一控制组件安装在安装壳体上并位于输氧通道的外侧,第一控制组件分别与检测组件和第一控制阀连接,以接收检测组件的检测结果,并根据检测结果控制第一控制阀的开度,以调节输氧通道的输氧速率;第二控制阀和第一控制阀间隔设置,第二控制阀包括相互连接的阀座和阀芯,阀座位于输氧通道内,阀芯可运动地插设在阀座上,阀芯具有位于安装壳体的外侧的操作部,以通过对操作部进行操作调节阀座的开度。通过上述设置,第一控制组件根据第一检测部件的检测结果直接控制自动阀门的开度,这样,使得自救器供给阀的控制过程简单,并且,本技术还设置了第二控制阀,这样,当第一控制组件收到电磁干扰无法对第一控制阀进行准确控制时,第一控制阀完全打开,并通过操作操作部调节第二控制阀的开度,以提升自救器供给阀的使用可靠性。
27、通过上述的自救器供给阀的设置,提升了氧气自救器的使用可靠性。
28、本技术的防护装备包括上述的氧气自救器、穿戴组件、灭火组件和集气结构,当在井下工作遇到爆炸时,灭火仓内的二氧化碳水合物受热分解为二氧化碳气体,灭火仓内的压力升高,以使二氧化碳气体由喷射孔喷出,以进行灭火操作,同时可以将氧气自救器的面罩罩住口鼻,以保证人体的正常呼吸,这样,通过防护装备与氧气自救器的配合,提升了井下工作人员工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通过集气结构的设置,当井下发生水灾时,可以向穿戴组件集气,以使穿戴组件漂浮在水面上。
29、本技术的避难系统包括第五检测部件、第二控制组件和承载部件,通过本技术的避难系统的设置地面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服务器为井下工作人员提供关键的指导,提升了煤矿灾害发生时人员存活率,并且,第二控制组件与自救器供给阀的第一控制组件连接,以使第一控制组件将自救器供给阀的第一检测部件检测的气压传输至第二控制组件中,以使第二控制组件记录第一检测部件检测的气压,这样,进一步地保证自救器供给阀使用的可靠性,且方便对第一控制组件进行控制。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7/4657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