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高空作业的安全母索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05 17:13:13
本技术涉及高空作业安全装置的,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高空作业的安全母索。
背景技术:
1、钢结构大棚根据分区不同,起拱高度有10m、7m不等。顶棚安装均属于高空作业,如不采取安全可靠的预防措施,极易出现高空坠落事故。
2、操作人员在高空中作业时,通常是操作人员系上安全带,将安全带挂钩挂在大棚钢架上,移动时,需手持挂钩将其从钢架上卸下,越过钢架焊接点再钩上钢架继续作业,重复此过程。
3、针对上述技术方案,安全带的挂钩通过钢架焊接点时,操作人员处于失去保护的状态,此时有可能出现下坠的危险,高空作业的安全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高高空作业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高空作业的安全母索。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高空作业的安全母索,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用于高空作业的安全母索,包括钢架、钢绳、支架、安全带组件、用于支撑钢绳的支撑组件、用于检测钢绳所受拉力的警报组件以及用于调节钢绳张紧程度的张紧组件,所述支架以及所述支撑组件均设置在所述钢架上,所述张紧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钢绳设置在所述张紧组件上,所述安全带组件设置在所述钢绳上,所述警报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组件上;
4、所述安全带组件包括安全背带、第一安全带、第一安全扣、第二安全带以及第二安全扣,所述第一安全扣设置在所述钢绳上,所述第一安全带一端设置在所述安全背带上,所述第一安全带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安全扣上,所述第二安全扣设置在所述钢架上,所述第二安全带一端设置在所述安全背带上,所述第二安全带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安全扣上。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高空作业时,将第一安全带、第二安全带与安全背带连接,将第一安全扣套设在钢绳上,将第二安全扣套设在钢架上,第一安全带和第二安全带的中部受到重力自然下垂,支撑组件对钢绳中部进行支撑,使钢绳接近水平状态,钢绳受到的压力较小,此时警报组件未到达警报标准,当作业人员完成该位置的作业后,需要移动时,只需要将第二安全扣变换位置,将第二安全扣从钢架上卸下,越过钢架焊接点再钩上钢架,继续作业;由于设置了钢绳和两条安全带,在解开第二安全带上的第二安全扣时,第一安全带上的第一安全扣可在作业人员的带动下沿着钢绳向前滑动,作业人员未处于失去保护的状态,降低了坠落受伤的概率,提高了高空作业的安全性;作业时一旦滑落,第一安全带在作业人员的重力牵引下受到拉扯,钢绳在第一安全带以及第一安全扣的拉力下发生变形,警报组件及时发出警报,便于提醒附近作业人员及时排查风险和施救,进一步降低了作业人员因长时间悬挂在空中而受到伤害的概率,提高了高空作业的安全性;通过张紧组件调整钢绳的张紧程度,提高了钢绳的耐用性,降低了钢绳因重力作用发生变形使警报组件误报的概率,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6、可选的,所述第一安全带与所述第二安全带的长度差为0-50厘米。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安全带与第二安全带的长度差为50厘米,作业时一旦滑落,两根安全带之间可形成夹角,限制了作业人员在空中晃动的范围,降低了撞击到其他硬物上的概率,降低了对人体造成伤害的概率,提高了高空作业的安全性。
8、可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底座、支撑架以及套筒,所述底座设置在所述钢架上,所述支撑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套筒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套筒套设在所述钢绳的外周面上。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套筒对钢绳中部进行支撑,使钢绳接近水平状态,作业时一旦滑落,可将第一安全扣的位置限制在支架和套筒之间的钢绳上,限制了作业人员在空中晃动的范围,降低了撞击到其他硬物上的概率,降低了对人体造成伤害的概率,提高了高空作业的安全性;当作业人员经过支撑架处的钢绳时,可先变换第一安全扣的位置,将第一安全扣从钢绳上卸下,越过套筒再钩上钢绳,再变换第二安全扣的位置,使得作业人员持续处于受保护的状态,降低坠落受伤的概率。
10、可选的,所述警报组件包括用于检测钢绳压力的第一传感器以及第一警报器,所述第一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套筒上,所述第一警报器设置在所述钢架上,所述第一传感器与所述第一警报器电信号连接。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高空作业一旦滑落,第一安全带在作业人员的重力牵引下受到拉扯,钢绳在第一安全带以及第一安全扣的拉力下发生变形,第一传感器检测钢绳受到的拉力并将信号传递给第一警报器,第一警报器及时发出警报,由于第一警报器设置在套筒上,便于提醒附近作业人员发生危险,及时安全撤离和排查风险,降低了作业人员进一步受到伤害的概率,提高了高空作业的安全性。
12、可选的,所述警报组件还包括用于检测第一安全带压力的第二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二安全带压力的第三传感器以及第二警报器,所述第二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安全带上,所述第三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二安全带上,所述第二警报器设置在所述安全背带上,所述第二传感器以及所述第三传感器均与所述第二警报器电信号连接。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作业时一旦滑落,第一安全带在作业人员的重力牵引下受到拉扯,第二安全带在作业人员的重力牵引下受到拉扯,第二传感器检测第一安全带受到的拉力并将信号传递给第二警报器,第三传感器检测到第二安全带受到的拉力并将信号传递给第二警报器,第二警报器及时发出警报,由于第二警报器设置在安全背带上,其他作业人员可快速寻找声音来源并予以施救,进一步降低了作业人员因长时间悬挂在空中而受到伤害的概率,提高了高空作业的安全性;由于两条安全带上均设置了传感器,当其中一条安全带上的安全扣处于未固定状态,该安全带未受到拉力时,另一安全带上的传感器也可及时警报,提高了防护的可靠性和方便性。
14、可选的,所述张紧组件包括均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的第一花篮螺栓以及第二花篮螺栓,所述钢绳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花篮螺栓上,所述钢绳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花篮螺栓上。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花篮螺栓以及第二花篮螺栓调整钢绳的张紧程度,提高了钢绳的耐用性,降低了钢绳因重力作用发生变形使警报组件误报的概率,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7、1.通过钢绳以及安全带组件的设置,在解开第二安全带上的第二安全扣时,第一安全带上的第一安全扣可在作业人员的带动下沿着钢绳向前滑动,作业人员未处于失去保护的状态,降低了坠落受伤的概率,提高了高空作业的安全性。
18、2.通过第一安全带与第二安全带的长度差为0-50厘米的设置,作业时一旦滑落,两根安全带之间可形成夹角,限制了作业人员在空中晃动的范围,降低了撞击到其他硬物上的概率,降低了对人体造成伤害的概率,提高了高空作业的安全性。
19、3.通过警报组件的设置,通过第一警报器提醒附近作业人员发生危险,及时排查风险或安全撤离,通过第二警报器提醒其他作业人员快速寻找声音来源并予以施救,进一步降低了作业人员因长时间悬挂在空中而受到伤害的概率,提高了高空作业的安全性。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7/4708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