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水坑钢沉箱施工构造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09 17:08:33
本技术涉及钢沉箱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集水坑钢沉箱施工构造。
背景技术:
1、沉箱是深基础的一种,是一种有顶无底的箱型结构,内部设置隔板,可在水中漂浮,可通过调节箱内压载水控制沉箱下沉或漂浮,施工时在箱内填充砂或块石,然后顶部加盖板封顶,形成主体的承重和立墙结构是一个有顶有底的箱形结构。
2、在建筑工程中,集水坑中进行钢沉箱的施工时,因集水坑往往仍然处于水位以下,从而会存在积水现象,而积水则会影响钢沉箱的施工使用,进而会影响工程施工的进程,因此,为解决以上问题,现提出一种集水坑钢沉箱施工构造。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水坑钢沉箱施工构造,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集水坑钢沉箱施工构造,包括:
3、施工箱,所述施工箱包括多个纵板、多个横板、排水管、单向阀和转动组件,多个所述横板和多个纵板相互垂直设置,所述单向阀固定设置于排水管上,所述排水管设置于横板的外壁,所述转动组件设置于多个纵板和多个横板的内部;
4、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设置于多个纵板和多个横板的外部,所述支撑机构用做对施工箱位置的稳定。
5、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多个支撑杆和多个连接块,多个所述连接块分别固定设置于多个纵板和多个横板的外壁,多个所述支撑杆分别与多个连接块的中部铰接设置。
6、优选的,所述转动组件包括多个转杆和多个安装槽,多个所述安装槽分别开设于多个纵板和多个横板的内壁,多个所述转杆分别转动设置于多个安装槽的内腔,多个所述纵板和多个横板的顶端设置有多个悬挂机构。
7、优选的,所述悬挂机构包括悬挂杆、两个连接槽的紧固组件,两个所述连接槽分别开设于纵板和横板的顶端,所述悬挂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槽的内腔,所述紧固组件设置于两个连接槽和悬挂杆之间。
8、优选的,所述紧固组件包括两个紧固杆和两个紧固槽,两个所述紧固槽分别开设于悬挂杆两端的外壁,两个所述紧固杆分别与两个紧固槽的内腔穿插连接。
9、优选的,所述悬挂杆为u字型,所述连接槽的截面呈l字形。
10、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1、本实用新型利用施工箱、支撑机构和悬挂机构相配合的设置方式,在钢沉箱安装前,能够先通过施工箱进行施工范围的圈定,同时能够对施工范围内的积水进行排出,为钢沉箱提供了良好的施工环境,有效的提高了钢沉箱施工的便捷性和准确性,同时通过支撑机构和悬挂机构的设置,为施工箱的移动提供了便捷性和稳定性,进而也为钢沉箱的施工提供了效率。
技术特征:1.一种集水坑钢沉箱施工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水坑钢沉箱施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2)包括多个支撑杆(201)和多个连接块(202),多个所述连接块(202)分别固定设置于多个纵板(101)和多个横板(102)的外壁,多个所述支撑杆(201)分别与多个连接块(202)的中部铰接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水坑钢沉箱施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包括多个转杆(105)和多个安装槽(106),多个所述安装槽(106)分别开设于多个纵板(101)和多个横板(102)的内壁,多个所述转杆(105)分别转动设置于多个安装槽(106)的内腔,多个所述纵板(101)和多个横板(102)的顶端设置有多个悬挂机构(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集水坑钢沉箱施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机构(3)包括悬挂杆(301)、两个连接槽(302)的紧固组件,两个所述连接槽(302)分别开设于纵板(101)和横板(102)的顶端,所述悬挂杆(30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槽(302)的内腔,所述紧固组件设置于两个连接槽(302)和悬挂杆(301)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集水坑钢沉箱施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组件包括两个紧固杆(303)和两个紧固槽(304),两个所述紧固槽(304)分别开设于悬挂杆(301)两端的外壁,两个所述紧固杆(303)分别与两个紧固槽(304)的内腔穿插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集水坑钢沉箱施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杆(301)为u字型,所述连接槽(302)的截面呈l字形。
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水坑钢沉箱施工构造,包括施工箱和支撑机构,施工箱包括多个纵板、多个横板、排水管、单向阀和转动组件,多个横板和多个纵板相互垂直设置,转动组件设置于多个纵板和多个横板的内部,支撑机构设置于多个纵板和多个横板的外部,支撑机构用做对施工箱位置的稳定。本技术利用施工箱、支撑机构和悬挂机构相配合的设置方式,在钢沉箱安装前,能够先通过施工箱进行施工范围的圈定,同时能够对施工范围内的积水进行排出,为钢沉箱提供了良好的施工环境,有效的提高了钢沉箱施工的便捷性和准确性,同时通过支撑机构和悬挂机构的设置,为施工箱的移动提供了便捷性和稳定性,进而也为钢沉箱的施工提供了效率。技术研发人员:苏振华,袁玉超,李保信,蒋顺进,陈从举,周凯,陈一轩,张伟,于美侠,陈昊天,武传义,张金金,牛志豪,刘晓峰,陈豪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019技术公布日:2024/5/27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7/56885.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