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水利排水,给水工程装置的制造及其处理技术 > 一种便于取土的钢管桩用捞渣装置的制作方法  >  正文

一种便于取土的钢管桩用捞渣装置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09 17:09:54

本技术属于工程施工,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取土的钢管桩用捞渣装置。

背景技术:

1、钢管桩是一种通过将其埋设在泥土中,起到支撑和固定上层建筑结构的基础建材,由于钢管桩具有承载力高、挤土效应低、土层扰动小等优势,因此广泛应用于建筑基础工程上。

2、在使用振动锤将钢管桩埋入泥土中之后,还需将该钢管桩内部的水、泥土等取出置换,再往钢管桩内放置钢筋并灌注水泥来固定,但在有限环境下作业的情况下,采用常规机械抓斗取土时因钢管内水位过高,造成抓斗阻力过大难以下沉,取土困难,又由于作业空间较小,且实际施工中存在钢管桩内的砂层含水量较大,形成了流状砂土,更加增大了取土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常规机械抓斗取土时因钢管内水位过高,造成抓斗阻力过大难以下沉以及对流状砂土不易抓取从而导致的取土困难等问题而提供的一种便于取土的钢管桩用捞渣装置。

2、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包括捞渣桶桶体,捞渣桶桶体底部设有底板,底板上开设有限位结构,限位结构内部滑动连接有辅助捞渣装置,底板底部两侧均设有搅拌装置,捞渣桶桶体顶端外径面均匀设有若干吊耳。

3、进一步的,限位结构包括进渣口,进渣口上表面开设有圆形限位孔,进渣口下表面开设有方形限位槽,进渣口内径面设有连接条,连接条中间开设有通孔,通孔内径面开设有销孔。

4、进一步的,辅助捞渣装置包括钢扣板,钢扣板下方中间设有连接杆,连接杆两侧均设有限位销,连接杆下方设有防脱杆。

5、进一步的,钢扣板为圆形钢板,其尺寸与圆形限位孔的尺寸相同,防脱杆的尺寸与方形限位槽的尺寸相匹配,限位销的尺寸与销孔的尺寸相匹配。

6、进一步的,搅拌装置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固定于底板上表面,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底板并连接有搅拌杆,搅拌杆外径面设有搅拌叶片,搅拌杆底部设有锥形钻头。

7、有益效果:1、当捞渣桶下放时,下方的钢扣板触及水土面后上升,钢管桩内的水与渣土通过进渣口涌入捞渣桶内,待水面稳定后向上提起捞渣桶,钢扣板因自身重力关闭,涌入捞渣桶内的水土被封闭在捞渣桶内,然后通过提升被带出钢管桩内,便于打捞;

8、2、为了避免钢管桩内的水长时间静置导致流砂下沉不易取出,搅拌装置随着捞渣桶的下沉会对钢管桩内的水体进行搅拌,从而使得流砂上浮方便捞渣桶捞取。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取土的钢管桩用捞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捞渣桶桶体(1),所述捞渣桶桶体(1)底部设有底板(2),所述底板(2)上开设有限位结构(3),所述限位结构(3)内部滑动连接有辅助捞渣装置(4),所述底板(2)底部两侧均设有搅拌装置(5),所述捞渣桶桶体(1)顶端外径面均匀设有若干吊耳(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取土的钢管桩用捞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3)包括进渣口(31),所述进渣口(31)上表面开设有圆形限位孔(32),所述进渣口(31)下表面开设有方形限位槽(33),所述进渣口(31)内径面设有连接条(34),所述连接条(34)中间开设有通孔(35),所述通孔(35)内径面开设有销孔(3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取土的钢管桩用捞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捞渣装置(4)包括钢扣板(41),所述钢扣板(41)下方中间设有连接杆(42),所述连接杆(42)两侧均设有限位销(43),所述连接杆(42)下方设有防脱杆(4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取土的钢管桩用捞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扣板(41)为圆形钢板,其尺寸与所述圆形限位孔(32)的尺寸相同,所述防脱杆(44)的尺寸与所述方形限位槽(33)的尺寸相匹配,所述限位销(43)的尺寸与所述销孔(36)的尺寸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取土的钢管桩用捞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5)包括驱动电机(51),所述驱动电机(51)固定于所述底板(2)上表面,所述驱动电机(51)的输出端贯穿所述底板(2)并连接有搅拌杆(52),所述搅拌杆(52)外径面设有搅拌叶片(53),所述搅拌杆(52)底部设有锥形钻头(54)。

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取土的钢管桩用捞渣装置,包括捞渣桶桶体,捞渣桶桶体底部设有底板,底板上开设有限位结构,限位结构内部滑动连接有辅助捞渣装置,底板底部两侧均设有搅拌装置,捞渣桶桶体顶端外径面均匀设有若干吊耳;当捞渣桶下放时,下方的钢扣板触及水土面后上升,钢管桩内的水与渣土通过进渣口涌入捞渣桶内,待水面稳定后向上提起捞渣桶,钢扣板因自身重力关闭,涌入捞渣桶内的水土被封闭在捞渣桶内,然后通过提升被带出钢管桩内,便于打捞。技术研发人员:沈通,苟文彬,王小军,任洛平,牛俊伟,黄磊,史强武,姬鹏楠,王博,马宗祎,吕晨,杨洋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一局集团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020技术公布日:2024/5/27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7/5707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