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陡坡硬质岸边带可移动式水岸协同生态修复系统
- 国知局
- 2024-07-09 17:14:23
本发明涉及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陡坡硬质岸边带可移动式水岸协同生态修复系统。
背景技术:
1、在岸带生态修复方面,以生物浮床与植物缓冲带组成的水岸协同修复系统能够实现污染物阻滞与净化、水土生态群落共同恢复的目标,但是该类修复系统的占地面积大、施工难度高、建设工程量大、后期维护难度较大、建设与维护成本高、稳定性较差,适用性受限。
2、目前对于陡坡硬质岸带水岸协同修复系统的设计,主要是通过提高浮床和岸坡带结构立体性、完整性,适配更优材质的浮床与岸坡基质材料,选择更适宜应用区域的多样化植物-动物配置等方式,来增强系统对污染物阻滞与净化的有效性,提高系统的稳定性。但是,该类水岸协同修复系统建设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对陡坡硬质岸带进行大量的土石方工程改造。而且,方案落地后的现实情景与系统设计的理想情景常存在较大差距,水岸协同修复常常侧重与水体或岸坡一方。此外,这类系统建设完成后的维护难度较大、成本也较高。这是因为对于陡坡硬质岸带的生态修复,当前的研究设想与工程设计方案均是追求对岸边带进行固定化的、不可还原的彻底改造。只有考虑在不改变原有陡坡硬质岸带结构的情况下,通过系统性设计可移动式水岸协同生态修复的微生态景观系统,才能够低成本、便捷地实现岸带生态廊道重建与水岸生态系统协同恢复的目标。
3、基于上述原因,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陡坡硬质岸边带可移动式水岸协同生态修复系统,从降低土石方工程量、勾连水陆环境、便于移动等方面对现有陡坡硬质岸带水岸协同修复系统进行了优化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陡坡硬质岸边带可移动式水岸协同生态修复系统,其包括浮床、生态缓冲净化结构、锚链、坡岸立柱、锁链。
2、所述坡岸立柱设置多个,所有坡岸立柱固定在陡坡顶部,每个坡岸立柱分别通过一根倾斜向下的锁链与浮床连接,所述浮床通过多条锚链与陡坡近水面处连接。所述浮床始终漂浮在水面上。所述锁链与坡岸立柱和浮床均为可拆卸连接,锚链一端与浮床可拆卸连接,锚链另一端锚定在陡坡近水面处。
3、所述浮床内设置第一种植槽,所述第一种植槽内设置有漂浮植物种植区和挺水植物种植区,漂浮植物种植区底部设置第一滤网,挺水植物种植区底部与水底连通。漂浮植物种植区内放置有底栖耐污生物。
4、所述生态缓冲净化结构设置至少一个,每个生态缓冲净化结构均可拆卸的与多根锁链连接,所述生态缓冲净化结构设置有第二种植槽,第二种植槽底部开设孔洞,所述第二种植槽内种植有耐贫瘠本土草本植物。
5、所述浮床还设置有第三种植槽,所述第三种植槽位于水面上方,第三种植槽底部设置第三滤网,第三种植槽内种植有喜湿爬藤植物,所述喜湿爬藤植物沿锁链及生态缓冲净化结构向上生长。
6、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挺水植物种植区位于第一种植槽近岸侧,所述漂浮植物种植区位于挺水植物种植区背岸侧。
7、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种植槽内还设置有沉水植物种植区,沉水植物种植区底部与水底连通,所述沉水植物种植区位于所述漂浮植物种植区背岸侧。
8、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三种植槽设置在所述漂浮植物种植区上方,所述第三种植槽背岸侧的漂浮植物种植区部分为喜光漂浮植物种植区,所述漂浮植物种植区内的剩余部分为喜阴漂浮植物种植区。所述挺水植物种植区为喜阴挺水植物种植区。
9、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坡岸立柱下种植有爬藤植物,所述爬藤植物沿锁链及生态缓冲净化结构向下生长。
10、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生态缓冲净化结构为网格板,所述网格板平行于链条,网格板上的网格即为第二种植槽,所述网格顶部开口,所述网格底部开设孔洞。
11、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网格板表面粗糙,以满足微生物膜的附着需求及喜湿爬藤植物的攀爬需求。
12、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生态缓冲净化结构设置多个,所有生态缓冲净化结构可拆卸的拼接为一体。
13、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环形锁扣,所述环形锁扣为弹簧扣或螺纹扣。锁链与浮床、坡岸立柱、生态缓冲净化结构均通过环形锁扣连接,锚链与浮床也通过环形锁扣连接。
14、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浮床的壁体由竹杆或pvc管搭建构成。
15、综上所述,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个微生态景观系统,其已经包含了本身硬质岸边带河岸缺少的底栖生物、水生植物、陆生植物,并通过喜湿爬藤植物、锁链及生态缓冲净化结构构成了最关键的勾连水陆生态系统的生态廊道部分,供水、陆生态系统中的中小型昆虫、两栖动物迁移,解决了陡坡硬质岸边带水生态环境系统与陆地生态环境系统生态廊道缺失的问题。该系统仅通过坡岸立柱与锚链点位连接在坡岸上,无需其他陡坡硬质岸边带生态修复过程的大量土方工程,且系统部件大部分为可拆卸预制件,能够在不改变原有陡坡硬质岸带结构的情况下,便捷、低成本地重建结构完整的水陆生态环境系统,实现水岸协同生态修复的目标,且该系统能够便捷地实现位置的移动。
技术特征:1.一种陡坡硬质岸边带可移动式水岸协同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浮床、生态缓冲净化结构、锚链、坡岸立柱、锁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陡坡硬质岸边带可移动式水岸协同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挺水植物种植区位于第一种植槽近岸侧,所述漂浮植物种植区位于挺水植物种植区背岸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陡坡硬质岸边带可移动式水岸协同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种植槽内还设置有沉水植物种植区,沉水植物种植区底部与水底连通,所述沉水植物种植区位于所述漂浮植物种植区背岸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陡坡硬质岸边带可移动式水岸协同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种植槽设置在所述漂浮植物种植区上方,所述第三种植槽背岸侧的漂浮植物种植区部分为喜光漂浮植物种植区,所述漂浮植物种植区内的剩余部分为喜阴漂浮植物种植区;所述挺水植物种植区为喜阴挺水植物种植区。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陡坡硬质岸边带可移动式水岸协同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坡岸立柱下种植有爬藤植物,所述爬藤植物沿锁链及生态缓冲净化结构向下生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陡坡硬质岸边带可移动式水岸协同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缓冲净化结构为网格板,所述网格板平行于链条,网格板上的网格即为第二种植槽,所述网格顶部开口,所述网格底部开设孔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陡坡硬质岸边带可移动式水岸协同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板表面粗糙,以满足微生物膜的附着需求及喜湿爬藤植物的攀爬需求。
8.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一种陡坡硬质岸边带可移动式水岸协同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缓冲净化结构设置多个,所有生态缓冲净化结构可拆卸的拼接为一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陡坡硬质岸边带可移动式水岸协同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环形锁扣,所述环形锁扣为弹簧扣或螺纹扣;锁链与浮床、坡岸立柱、生态缓冲净化结构均通过环形锁扣连接,锚链与浮床也通过环形锁扣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陡坡硬质岸边带可移动式水岸协同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床的壁体由竹杆或pvc管搭建构成。
技术总结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陡坡硬质岸边带可移动式水岸协同生态修复系统,涉及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通过锁链连接浮床与坡岸顶部的立柱,通过锚链连接浮床与坡岸近水面处,浮床内种植水生植物并养殖底栖生物,锁链上连接种植有草本植物的生态缓冲净化结构,浮床上还种植有沿沿锁链及生态缓冲净化结构向上生长的喜湿爬藤植物。该系统无需其他陡坡硬质岸边带生态修复过程的大量土方工程,能够在不改变原有陡坡硬质岸带结构的情况下,便捷、低成本地重建结构完整的水陆生态环境系统,实现水岸协同生态修复的目标,且该系统能够便捷地实现位置的移动。技术研发人员:曹志强,赵晓丽,吴丰昌,张博伦,周凌峰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5/29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7/57657.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