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铰点抓斗斗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09 17:18:15
本技术涉及抓斗,具体地,涉及一种双铰点抓斗斗体结构。
背景技术:
1、抓斗的斗体结构按照功能可以分为抓取水面物质的斗体结构以及抓取地面干散物质的斗体结构。其中,水面物质如水草或漂浮物等,干散物质如砂或石子等。目前,现有的这两种功能的斗体的结构完全不同,不能兼用。如中国专利cn202223168493.9所记载的一种用于硅砂运输的装车装置,该装车装置的斗体结构不具有沥水的结构,无法抓取水面物质。又如中国专利cn201520555699.8所记载的一种筛网振动式可分选抓斗,其具有镂空的筛选装置,可以用在抓取水面物质,具有一定的沥水效果,但是其如果用在抓取干散物质的时候会产生一定的渗漏,无法达到理想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铰点抓斗斗体结构,该双铰点抓斗斗体结构可以干湿两用,用于抓取地面上的物料或者用于抓取水面的物体。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铰点抓斗斗体结构,包括斗体本体,所述斗体本体的后侧设置有多个位于同一高度的侧方溢流孔,所述斗体本体的底侧设置有至少一个底侧溢流孔,所述侧方溢流孔内固接有第一过滤网,所述底侧溢流孔内固接有第二过滤网,所述侧方溢流孔的外侧设置有与所述斗体本体之间可拆卸连接的侧挡板,所述底侧溢流孔的内侧设置有嵌设在所述斗体本体内表面的且与所述斗体本体之间可拆卸连接的底挡板。
3、优选地,所述斗体本体的内表面位于所述底侧溢流孔的周侧设置有第一凹陷槽,所述底挡板能够嵌设在所述第一凹陷槽内,所述底挡板的周边设置有至少两个凸片,所述第一凹陷槽的周侧设置有与所述凸片对应的凸槽,所述凸片通过第一螺栓安装在所述斗体本体上。
4、优选地,所述斗体本体的外表面位于所述底侧溢流孔的周侧设置有第二凹陷槽,所述第二过滤网能够嵌设在所述第二凹陷槽内,所述第二过滤网的周边与所述第二凹陷槽的侧壁之间焊接固定,所述第二过滤网的外表面与所述斗体本体的外表面平齐。
5、优选地,所述斗体本体的后侧设置有u型挡板,所述u型挡板靠近所述斗体本体的一侧设置有侧滑槽和底槽,所述侧挡板的两侧滑动设置于所述侧滑槽内,所述侧挡板的底侧能够插入设置于所述底槽内,所述侧挡板的内侧贴合在所述斗体本体的外表面,所述侧挡板的上端与所述斗体本体之间通过第二螺栓连接。
6、优选地,所述u型挡板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排水孔。
7、优选地,所述斗体本体的后侧沿竖直方向上排列设置有多个用于穿过所述第二螺栓的定位孔。
8、优选地,所述斗体本体包括顺次连接的后挡板、转角板、弯曲板和底板,还包括设置在两端的端板,所述后挡板、转角板、弯曲板和底板的两端与对应的所述端板固接,所述后挡板上固接有两个铰接板,所述铰接板的上端延伸至所述后挡板外部并形成第一铰点,所述第一铰点位置设置有第一铰接孔,所述铰接板的下端沿垂直于所述后挡板的方向延伸并形成有第二铰点,所述第二铰点位置设置有第二铰接孔。
9、优选地,所述铰接板的下端延伸至所述斗体本体的内侧并形成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依次与所述后挡板、转角板、弯曲板和底板固接。
10、优选地,所述转角板和弯曲板相连接的位置向内凹陷形成有凹壳结构,所述凹壳结构的一侧与相邻的所述加强筋固接,所述凹壳结构的凹腔中通过销轴安装有吊环。
11、优选地,两个所述端板的上端通过加强杆连接,所述加强杆贯穿所述铰接板设置。
12、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铰点抓斗斗体结构,包括斗体本体,所述斗体本体的后侧设置有多个位于同一高度的侧方溢流孔,所述斗体本体的底侧设置有至少一个底侧溢流孔,所述侧方溢流孔内固接有第一过滤网,所述底侧溢流孔内固接有第二过滤网,所述侧方溢流孔的外侧设置有与所述斗体本体之间可拆卸连接的侧挡板,所述底侧溢流孔的内侧设置有嵌设在所述斗体本体内表面的且与所述斗体本体之间可拆卸连接的底挡板。该双铰点抓斗斗体结构为成对使用,并形成双瓣抓斗结构。
13、该双铰点抓斗斗体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斗体本体具有设置在后侧的侧方溢流孔和设置在底侧的底侧溢流孔,同时在侧方溢流孔和底侧溢流孔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在用于水面抓取作业的时候可以用于溢水使用,抓取物料后水从后侧以及底侧漏出。当需要在底面抓取干散的物料的时候,通过将侧挡板和底挡板安装上,封闭侧方溢流孔和底侧溢流孔即可。进而使得该双铰点抓斗斗体结构可以干湿两用,用于抓取地面上的物料或者用于抓取水面的物体。
14、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技术特征:1.一种双铰点抓斗斗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斗体本体,所述斗体本体的后侧设置有多个位于同一高度的侧方溢流孔,所述斗体本体的底侧设置有至少一个底侧溢流孔,所述侧方溢流孔内固接有第一过滤网(8),所述底侧溢流孔内固接有第二过滤网(25),所述侧方溢流孔的外侧设置有与所述斗体本体之间可拆卸连接的侧挡板(21),所述底侧溢流孔的内侧设置有嵌设在所述斗体本体内表面的且与所述斗体本体之间可拆卸连接的底挡板(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铰点抓斗斗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斗体本体的内表面位于所述底侧溢流孔的周侧设置有第一凹陷槽(27),所述底挡板(12)能够嵌设在所述第一凹陷槽(27)内,所述底挡板(12)的周边设置有至少两个凸片(30),所述第一凹陷槽(27)的周侧设置有与所述凸片(30)对应的凸槽(28),所述凸片(30)通过第一螺栓(13)安装在所述斗体本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铰点抓斗斗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斗体本体的外表面位于所述底侧溢流孔的周侧设置有第二凹陷槽,所述第二过滤网(25)能够嵌设在所述第二凹陷槽内,所述第二过滤网(25)的周边与所述第二凹陷槽的侧壁之间焊接固定,所述第二过滤网(25)的外表面与所述斗体本体的外表面平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铰点抓斗斗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斗体本体的后侧设置有u型挡板(18),所述u型挡板(18)靠近所述斗体本体的一侧设置有侧滑槽(32)和底槽(11),所述侧挡板(21)的两侧滑动设置于所述侧滑槽(32)内,所述侧挡板(21)的底侧能够插入设置于所述底槽(11)内,所述侧挡板(21)的内侧贴合在所述斗体本体的外表面,所述侧挡板(21)的上端与所述斗体本体之间通过第二螺栓(9)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铰点抓斗斗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挡板(18)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排水孔(19)。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铰点抓斗斗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斗体本体的后侧沿竖直方向上排列设置有多个用于穿过所述第二螺栓(9)的定位孔(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铰点抓斗斗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斗体本体包括顺次连接的后挡板(3)、转角板(2)、弯曲板(24)和底板(15),还包括设置在两端的端板(1),所述后挡板(3)、转角板(2)、弯曲板(24)和底板(15)的两端与对应的所述端板(1)固接,所述后挡板(3)上固接有两个铰接板(7),所述铰接板(7)的上端延伸至所述后挡板(3)外部并形成第一铰点,所述第一铰点位置设置有第一铰接孔(4),所述铰接板(7)的下端沿垂直于所述后挡板(3)的方向延伸并形成有第二铰点(16),所述第二铰点(16)位置设置有第二铰接孔(1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铰点抓斗斗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板(7)的下端延伸至所述斗体本体的内侧并形成加强筋(14),所述加强筋(14)依次与所述后挡板(3)、转角板(2)、弯曲板(24)和底板(15)固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铰点抓斗斗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角板(2)和弯曲板(24)相连接的位置向内凹陷形成有凹壳结构(10),所述凹壳结构(10)的一侧与相邻的所述加强筋(14)固接,所述凹壳结构(10)的凹腔(31)中通过销轴(22)安装有吊环(23)。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铰点抓斗斗体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端板(1)的上端通过加强杆(5)连接,所述加强杆(5)贯穿所述铰接板(7)设置。
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铰点抓斗斗体结构,包括斗体本体,斗体本体的后侧设置有多个位于同一高度的侧方溢流孔,斗体本体的底侧设置有至少一个底侧溢流孔,侧方溢流孔内固接有第一过滤网,底侧溢流孔内固接有第二过滤网,侧方溢流孔的外侧设置有与斗体本体之间可拆卸连接的侧挡板,底侧溢流孔的内侧设置有嵌设在斗体本体内表面的且与斗体本体之间可拆卸连接的底挡板。该双铰点抓斗斗体结构可以干湿两用,用于抓取地面上的物料或者用于抓取水面的物体。技术研发人员:孙岩,王晨,张光斌,韩振,厉昊全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马鞍山恩倍力机械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017技术公布日:2024/5/29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7/5804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