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水利排水,给水工程装置的制造及其处理技术 > 一种与地下结构协同受力的可永久使用基坑支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  正文

一种与地下结构协同受力的可永久使用基坑支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09 17:22:53

本技术涉及地下结构施工,尤其是一种与地下结构协同受力的可永久使用基坑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1、传统基坑支护形式常见的有放坡、土钉墙、重力式水泥挡墙、排桩、地下连续墙、锚杆、双排桩等。项目实施过程中,结合项目规模、挖深、水文地质等情况,可采取悬臂式支护结构、锚拉式支挡结构,还可选择支撑式支挡结构如地墙+内支撑、排桩+内支撑等;一个基坑也可以选择多种不同支挡结构组合形式。

2、随着新工艺、新技术推广,逐渐出现新型基坑支护结构形式,如自稳式基坑支护结构,通过前撑式注浆钢管或后拉式注浆钢管与排桩组成类似锚拉式支挡结构,抵抗基坑施工过程中侧向水土压力。

3、基坑支护结构作为临时工程,在主体结构回筑至地面以上时基本失去其使用价值,从而成为废弃工程,部分拆除工作如冠梁、腰梁、板撑、内支撑等,不仅带来较大的施工难度及风险,影响施工进度,粉尘和噪音也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生活;部分地下废弃工程既污染环境又给后续工程带来影响,甚至因场地条件限制不具备实施可能性,尤其是锚拉式支护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与地下结构协同受力的可永久使用基坑支护结构,将基坑支护结构与地下室周边提前施工的主体结构组成双排或多排框架结构体系,基坑开挖阶段共同抵抗侧向水土压力、主体结构回筑后共同承受荷载的整体式基坑支护结构,使得基坑支护结构得到物尽其用,可以大大减少临时工程特别是废弃工程,从而节省造价,符合绿色建造、节能环保的新型建造理念。

2、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3、一种与地下结构协同受力的可永久使用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由基坑支护桩或基坑支护墙与先期实施的主体地下结构衔接构成,其中所述基坑支护桩或所述基坑支护墙设置在所述基坑的边界位置,所述先期实施的主体地下结构包括结构梁、结构板,所述结构梁和所述结构板作为内支撑与所述基坑支护桩或所述基坑支护墙连接,其中所述结构板架设在所述结构梁上,所述结构梁由结构柱支撑,所述结构柱的下方设置有兼做临时立柱桩和工程桩的桩基础。

4、所述结构柱包括临时立柱和框架柱。

5、所述临时立柱的下方设置有临时立柱桩,所述临时立柱桩兼做工程桩。

6、所述框架柱的下方设置有承台,所述承台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支撑的工程桩。

7、所述框架梁的端头预留有钢筋接驳器。

8、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将成本较高的基坑支护结构用作主体结构,延长使用寿命,节省造价;同时,通过提前施工部分主体结构,使之与基坑支护结构形成共同受力体,减少临时结构数量,从而减少废弃工程量,也避免了因场地狭小无法实施支护结构;为基坑工程设计提供新思路,不仅可以为类似工程提供技术借鉴,还可有效指导后期施工,丰富基坑支护类型,扩大基坑支护选择范围,提高施工效率、节约建设成本、提升建设质量、实现精品化工程。

技术特征:

1.一种与地下结构协同受力的可永久使用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由基坑支护桩或基坑支护墙与先期实施的主体地下结构衔接构成,其中所述基坑支护桩或所述基坑支护墙设置在所述基坑的边界位置,所述先期实施的主体地下结构包括结构梁、结构板,所述结构梁和所述结构板作为内支撑与所述基坑支护桩或所述基坑支护墙连接,其中所述结构板架设在所述结构梁上,所述结构梁由结构柱支撑,所述结构柱的下方设置有兼做临时立柱桩和工程桩的桩基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与地下结构协同受力的可永久使用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柱包括临时立柱和框架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与地下结构协同受力的可永久使用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临时立柱的下方设置有临时立柱桩,所述临时立柱桩兼做工程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与地下结构协同受力的可永久使用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柱的下方设置有承台,所述承台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支撑的工程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与地下结构协同受力的可永久使用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梁的端头预留有钢筋接驳器。

技术总结本技术涉及一种与地下结构协同受力的可永久使用基坑支护结构,由基坑支护桩或基坑支护墙与先期实施的主体地下结构衔接构成,其中基坑支护桩或基坑支护墙设置在基坑的边界位置,先期实施的主体地下结构包括结构梁、结构板,结构梁和结构板作为内支撑与基坑支护桩或基坑支护墙连接,其中结构板架设在结构梁上,结构梁由结构柱支撑,结构柱的下方设置有兼做临时立柱桩和工程桩的桩基础。本技术的优点是:将成本较高的基坑支护结构用作主体结构,延长使用寿命,节省造价;同时,通过提前施工部分主体结构,使之与基坑支护结构形成共同受力体,减少临时结构数量,从而减少废弃工程量,也避免了因场地狭小无法实施支护结构。技术研发人员:王姝,丁群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102技术公布日:2024/6/2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7/58550.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