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水利排水,给水工程装置的制造及其处理技术 > 一种工程用支护桩基坑支护结构铺设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  正文

一种工程用支护桩基坑支护结构铺设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 国知局
  • 2024-07-09 17:29:13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具体为一种工程用支护桩基坑支护结构铺设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1、支护桩,即主要承受横向推力的桩,一般用于基坑支护、边坡支护以及滑坡治理,承受水平土压力或滑坡推力,一般比承受竖向力的基础桩需要更高的配筋,也经常和锚杆(索)一起使用(桩锚结构),支护结构就是用来对支护桩进行支撑的结构,其实就是指一种支护的系统,从外表上面来看是h型的,当施工队挖掘基坑埋设管道时,在对基坑两侧进行支撑,由此需要对支护结构进行铺设时,需要用到铺设装置。

2、现有铺设装置在铺设和安装支护结构时,一般情况下,人工参与程度较高,支护结构的铺设效率较低,成本较高,且现有铺设装置在使用时,无法做到连续铺设和安装,进一步降低了铺设效率,进一步增加了铺设成本,因此本发明设计若干结构来解决人工参与程度较高,支护结构的铺设效率较低,成本较高以及无法做到连续铺设和安装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发明人提出一种工程用支护桩基坑支护结构铺设装置及其使用方法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铺设装置在铺设和安装支护结构时,一般情况下,人工参与程度较高,支护结构的铺设效率较低,成本较高,且现有铺设装置在使用时,无法做到连续铺设和安装,进一步降低了铺设效率,进一步增加了铺设成本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程用支护桩基坑支护结构铺设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程用支护桩基坑支护结构铺设装置,包括两个滑轨,所述滑轨上方设置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上方一侧一端设置有放置机构,所述放置机构上方设置有支护机构,所述移动机构上方一侧另一端设置有对支护机构进行上料的上料机构,所述移动机构上方一端设置有对支护机构进行运送的搬运机构,所述搬运机构下方设置有对支护机构进行竖直移动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一侧设置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二转动筒、第二套筒,所述第二转动筒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二方管,所述第二方管内部滑动设置有第三方杆,所述第三方杆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三转动筒,所述第三转动筒转动设置于第二套筒内部,所述第二套筒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三固定块,所述第二转动筒和第三固定块均与升降机构相连,所述第三方杆顶端固定设置有第五转轴,所述第二方管两侧对称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顶部滑动设置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底端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套设于导向杆上,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块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三方管,所述第二方管和第三方管均与第二方杆卡接配合;所述升降机构下方设置有对支护机构进行安装的推动机构,所述推动机构包括u形安装架、第一方管、第一套筒和两个第二固定块,所述u形安装架顶部转动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顶端固定设置有第一方杆,所述第一方杆滑动设置于第一方管内部,所述第一方管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一转动筒,所述第一转动筒转动设置于第一套筒内部,所述第一套筒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方管顶端固定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顶端穿过其中一个第二固定块滑动设置有滑动套,所述第二转轴表面固定设置有固定环,所述滑动套与固定环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套装于第二转轴上,所述滑动套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一单向块,所述第一单向块顶部啮合设置有第二单向块,所述第二单向块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底端穿过另外一个第二固定块固定设置有第二方杆,所述第一固定块和两个第二固定块均与升降机构相连,所述第一转轴底端通过两个啮合的第一直齿轮传动设置有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表面固定设置有椭圆形推动块,所述第四转轴与推动机构相连,所述椭圆形推动块与支护机构相连;所述推动机构下方设置有对支护机构进行支撑的支撑机构。

3、优选地,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安装板,所述第四转轴底端与安装板顶部中心转动配合,所述安装板两端对称转动设置有支撑板,所述安装板底部边角均固定设置有l形导向板,同一侧的两个所述l形导向板之间滑动设置有挡板,所述安装板底部两侧对称转动设置有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中心套装有第二直齿轮,两个所述第二直齿轮之间啮合设置有第三直齿轮,所述第三直齿轮套装于第四转轴上,所述第一连接轴底端固定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底部转动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顶部与挡板底部转动配合。

4、优选地,所述支护机构包括两个支护条和移动条,所述支护条一侧两端对称固定设置有限位座和转动座,所述转动座一端转动设置有第一外杆,所述第一外杆内部通过第三弹簧固定设置有第一内杆,所述第一内杆一端与移动条一侧一端转动配合,所述移动条一侧与椭圆形推动块一侧接触,所述移动条一端通过直杆固定设置有第二外杆,所述第二外杆内部通过第四弹簧固定设置有第二内杆,所述限位座一侧开设有多个限位槽,所述第二内杆一端与其中一个限位槽卡接配合。

5、优选地,所述上料机构包括工作板,所述工作板顶部一端固定设置有两个u形放置板,所述u形放置板一侧开设有多个通孔,两个所述u形放置板之间滑动设置有可放置支护机构的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两侧两端均固定设置有l形稳固板,所述l形稳固板与其中一个通孔滑动配合,所述l形稳固板内壁顶部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底部与工作板顶部外圈固定配合,所述工作板顶部中心开设有方孔,所述工作板底部两端对称固定设置有安装块,两个所述安装块之间转动设置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表面螺纹设置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顶部固定设置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顶端穿过方孔固定设置有可推动支护机构的上料板,其中一个所述安装块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穿过安装块与第一螺杆一端固定配合,所述工作板底部边角均固定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与移动机构相连。

6、优选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底块,所述底块顶部两端对称固定设置有竖板,所述竖板与搬运机构相连,所述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和第三固定块一端均与其中一个竖板一侧固定配合,所述竖板另一侧固定设置有第四固定块,所述底块与第四固定块之间转动设置有第二螺杆,所述第四固定块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穿过第四固定块与第二螺杆顶端固定配合,所述第二螺杆表面螺纹设置有升降块,所述升降块表面固定设置有横板,所述横板顶部两端对称开设有穿孔,所述竖板与穿孔滑动配合,所述横板顶部外圈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与第二转动筒转动配合,所述横板底部两端对称固定设置有固定杆,所述u形安装架两端分别与两个固定杆一侧固定配合,所述固定杆底端与安装板顶部一端固定配合,所述第五转轴通过同步带和同步轮与第二螺杆与第四固定块的连接处传动配合。

7、优选地,所述搬运机构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两端对称固定设置有第五固定块,两个所述第五固定块之间转动设置有第三螺杆,其中一个所述第五固定块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输出端穿过第五固定块与第三螺杆一端固定配合,所述第三螺杆表面螺纹设置有活动块,所述竖板顶端与活动块底部一端固定配合,所述活动块顶部边角均转动设置有滚轮,所述固定架内壁顶部固定设置有导轨,所述滚轮与导轨一侧滑动配合。

8、优选地,所述放置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边角均固定设置有可供放置支护机构的支撑台,其中两个所述支撑台一侧均固定设置有l形限定板,所述支护条底部与支撑台顶部接触,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移动框,所述固定架底部与移动框顶部一端固定配合,所述底板与移动框顶部一侧一端固定配合,所述支撑柱底端与移动框顶部一侧另一端固定配合,所述移动框底部边角均固定设置有移动轮,位于同一端的两个移动轮之间均通过传动轴传动相连,所述移动框顶部外圈固定安装有第四电机,所述第四电机输出端穿过移动框固定设置有短轴,所述短轴通过两个啮合的锥齿轮与其中一个传动轴传动相连,所述移动轮与滑轨卡接配合。

9、一种工程用支护桩基坑支护结构铺设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0、s1:通过第一螺杆和上料板,使得第一螺杆转动带动上料板移动,推动支护机构移动,进行上料;

11、s2:通过第二螺杆和支撑板,使得第二螺杆转动带动支撑板下移,支撑板穿过支护机构,便于将支护机构提起;

12、s3:通过第三螺杆和活动块,使得第三螺杆转动带动活动块移动,带动支护机构移动,将支护机构移动至基坑中;

13、s4:通过第一单向块和椭圆形推动块,使得第一单向块转动带动椭圆形推动块转动,进而带动移动条移动,对支护条产生一个较大的作用力,对支护机构进行铺设和安装。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5、1、本发明通过设置升降机构,利用升降机构带动传动机构、推动机构和支撑机构运转,实现支护机构的自动铺设和安装,降低了人工参与程度,减少了铺设成本,提高了铺设效率;本发明通过设置上料机构和移动机构,利用上料机构和移动机构分别工作,实现支护机构的连续和自动铺设,进一步提高了铺设效率;

16、2、本发明利用第二螺杆反转,带动第二方管反转,进而带动第一单向块转动,带动椭圆形推动块转动,进而推动两个移动条朝着远离椭圆形推动块的方向移动,进而带动第一内杆和第一外杆移动和转动,压缩第三弹簧,使得转动座对支护桩产生较强的作用力,同时带动第二内杆沿着限位座表面滑动,与不同的限位槽卡接配合,对移动条进行限位,第四转轴自转时,带动第三直齿轮转动设定圈数,进而带动挡板贴着安装板的表面移动一个来回,从而完成支护机构的铺设和安装;

17、3、本发明利用第一螺杆转动带动移动块和移动杆移动,进而带动上料板移动,再次启动第一电机使之反转,带动上料板返回原位,启动电动伸缩杆使之伸长,进而带动l形稳固板和升降板向上移动,进而带动多个支护机构向上移动,直至位于最上方的支护机构与上料板相互对应,配合移动轮移动,从而试下支护机构的连续铺设。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7/59180.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