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水利排水,给水工程装置的制造及其处理技术 > 一种适用于给排水管道的护涵竖井的制作方法  >  正文

一种适用于给排水管道的护涵竖井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09 17:38:16

本技术属于给排水,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给排水管道护涵竖井。

背景技术:

1、给排水管道穿越正线时均设置了防护涵洞,但两端的竖井未与防护涵洞整体设计。给排水护涵竖井设计工作量日益增重,截至目前,无可用竖井,影响了设计周期和工作效率。两端竖井需满足人员下井作业、检修维护的需求。现有的给排水管道护涵竖井,由于竖井开孔位置及大小较为固定,无法根据涵洞尺寸进行适当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给排水管道的护涵竖井,可适用于不同尺寸大小的涵洞。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适用于给排水管道的护涵竖井,其特征在于:包括竖井组件,所述竖井组件包括竖井管道,所述竖井管道的右侧靠近底端处开设有护涵接口,所述竖井管道外周套设有环形板,所述环形板设置于护涵接口外侧;

4、所述环形板沿圆周开设有第一调节口、第二调节口和第三调节口;

5、所述竖井管道的外壁沿高度方向开设有两个环形凹槽,两个环形凹槽的内腔均转动连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外壁与环形板固定连接;

6、位于顶部的限位环的上表面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第一盲孔;

7、所述竖井管道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设置于顶部的环形凹槽上方;

8、所述第一空腔内设置有卡接组件,所述卡接组件插接于第一盲孔中,实现对环形板的锁定。

9、进一步,所述第一调节口的内径大于第二调节口的内径,所述第二调节口的内径大于第三调节口的内径。

10、进一步,所述卡接组件包括两个升降板,且两个所述升降板分别贴合设置于两个第一空腔的内腔靠近底部处,两个所述第一空腔的底部均开设有第一穿孔,且所述第一穿孔的内腔贯穿设有限位杆,两个所述限位杆的底端分别插接在相邻的第一盲孔内腔,且两个所述限位杆的顶端分别与相邻的升降板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升降板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杆,且两个所述固定杆的顶端共同固定连接有活动板,两个所述活动板上中间位置处均贯穿固定有螺纹套,且所述螺纹套的内腔螺接有螺纹杆;

11、所述第一空腔的内腔靠近顶部处固定连接有隔板,两个所述隔板上均设置有轴承;两个所述螺纹杆的顶端分别贯穿相邻轴承内腔,并均固定连接有从动锥形齿轮,两个所述从动锥形齿轮的顶部均啮合有传动锥形齿轮,且所述传动锥形齿轮上圆心处贯穿设有传动杆,两个所述传动杆相邻一端分别与相邻的第一空腔内侧壁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空腔相远离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二穿孔,且两个所述传动杆相远离的一端分别贯穿相邻第二穿孔内腔,并均固定连接有手摇轮。

12、进一步,所述活动板和第一空腔的俯视横截面均为矩形,且所述活动板的外侧壁与第一空腔的内侧壁为贴合设置。

13、进一步,所述竖井管道的顶部贴合设置有井盖,且所述井盖的底部贴合设有过滤网罩,所述过滤网罩与井盖之间设有锁定组件。

14、进一步,所述锁定组件包括两个立柱,两个所述立柱分别固定连接在过滤网罩的内腔底部靠近左右两侧处,所述井盖的表面靠近左右两侧处均开设有通孔,两个立柱的顶端分别插接在相邻的通孔内腔,两个立柱相远离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二盲孔;所述井盖上靠近左右两侧处均开设有第二空腔,且所述第二空腔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三穿孔,所述井盖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凹槽,两个所述第二空腔的内腔均贴合设有移动板,且所述移动板上贯穿设有插杆,两个所述插杆相邻一端分别贯穿相邻第三穿孔,并分别插接在相邻的第二盲孔内腔,且两个所述插杆相远离的一端分别贯穿相邻第三穿孔内腔,并均固定连接有拉环,两个所述插杆的外侧均套设有弹簧,且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二空腔内侧壁和移动板固定连接。

15、进一步,所述竖井管道的内腔焊接有爬梯。

16、进一步,所述竖井管道的内腔右侧靠近中间位置处焊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焊接有休息平台。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8、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竖井管道上开设有护涵接口,并在护涵接口的外侧套设环形板,而环形板的表面开设有逐渐缩小的第一调节口、第二调节口和第三调节口,从而在将不同尺寸大小的调节口转动至护涵接口处时,可适用于不同尺寸大小的涵洞,且当护涵接口够大时,通过弧形板转动角度的调节,还可以对与护涵的对接位置进行调整,而通过卡接组件的设置,便于在对接位置和大小调节完成后,对环形板进行锁定,从而提高了该护涵竖井使用的灵活性;

19、2)本实用新型通过过滤网罩的设置,可对污水进行过滤处理,而当需要对过滤网罩内腔进行清理时,可先拉动井盖从竖井管道上脱离,接着,拉动两侧的拉环并将两个插杆相邻一端分别从相邻的第二盲孔内腔抽出,然后,在抬动井盖向上移动时,可使得两个立柱从井盖上脱离,从而可将过滤网罩从井盖的底部拆卸下来,并对其内腔的杂质进行清理,进而有利于避免给排水管道发生堵塞。

技术特征:

1.一种适用于给排水管道的护涵竖井,其特征在于:包括竖井组件(1),所述竖井组件(1)包括竖井管道(101),所述竖井管道(101)的右侧靠近底端处开设有护涵接口(1001),所述竖井管道(101)外周套设有环形板(2),所述环形板(2)设置于护涵接口(1001)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给排水管道的护涵竖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口(2001)的内径大于第二调节口(2002)的内径,所述第二调节口(2002)的内径大于第三调节口(2003)的内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给排水管道的护涵竖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组件(3)包括两个升降板(301),且两个所述升降板(301)分别贴合设置于两个第一空腔的内腔靠近底部处,两个所述第一空腔的底部均开设有第一穿孔,且所述第一穿孔的内腔贯穿设有限位杆(302),两个所述限位杆(302)的底端分别插接在相邻的第一盲孔内腔,且两个所述限位杆(302)的顶端分别与相邻的升降板(301)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升降板(301)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杆(303),且两个所述固定杆(303)的顶端共同固定连接有活动板(304),两个所述活动板(304)上中间位置处均贯穿固定有螺纹套(305),且所述螺纹套(305)的内腔螺接有螺纹杆(30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给排水管道的护涵竖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304)和第一空腔的俯视横截面均为矩形,且所述活动板(304)的外侧壁与第一空腔的内侧壁为贴合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给排水管道的护涵竖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竖井管道(101)的顶部贴合设置有井盖(105),且所述井盖(105)的底部贴合设有过滤网罩(4),所述过滤网罩(4)与井盖(105)之间设有锁定组件(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给排水管道的护涵竖井,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组件(5)包括两个立柱(501),两个所述立柱(501)分别固定连接在过滤网罩(4)的内腔底部靠近左右两侧处,所述井盖(105)的表面靠近左右两侧处均开设有通孔,两个立柱(501)的顶端分别插接在相邻的通孔内腔,两个立柱(501)相远离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二盲孔;所述井盖(105)上靠近左右两侧处均开设有第二空腔,且所述第二空腔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三穿孔,所述井盖(105)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凹槽,两个所述第二空腔的内腔均贴合设有移动板(502),且所述移动板(502)上贯穿设有插杆(503),两个所述插杆(503)相邻一端分别贯穿相邻第三穿孔,并分别插接在相邻的第二盲孔内腔,且两个所述插杆(503)相远离的一端分别贯穿相邻第三穿孔内腔,并均固定连接有拉环(504),两个所述插杆(503)的外侧均套设有弹簧(505),且所述弹簧(505)的两端分别与第二空腔内侧壁和移动板(502)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给排水管道的护涵竖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竖井管道(101)的内腔焊接有爬梯(10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给排水管道的护涵竖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竖井管道(101)的内腔右侧靠近中间位置处焊接有支撑杆(104),所述支撑杆(104)的另一端焊接有休息平台(103)。

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给排水管道护涵竖井。现有的给排水管道护涵竖井开孔位置及大小较为固定,无法根据涵洞尺寸进行适当调节。本技术竖井管道底端设有护涵接口,管道外周套设有环形板,环形板沿圆周开设有第一、二、三调节口;管道外壁沿高度方向开设有两个环形凹槽,凹槽内腔转动连接有限位环;顶部限位环上表面设有第一盲孔,管道两侧均设有第一空腔,第一空腔内设有卡接组件,实现对环形板的锁定。本技术可适用于不同尺寸大小的涵洞,通过卡接组件的设置,便于在对接位置和大小调节完成后,对环形板进行锁定。技术研发人员:弓亚栋,赵留辉,李峥,周文哲,陈作云,张文兵,陈锋,卢勋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110技术公布日:2024/6/11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7/60072.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