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连续墙地下水导流结构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09 17:38:57
本技术涉及市政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下连续墙地下水导流结构。
背景技术:
1、在现在市政工程中,地下结构的施工越来越多,地下结构也越来越多,随着地下结构的增多,深度较大的结构也增加了很多,这种超深的地下结构物建设过程中有些需要更深的支护结构,特别是地下连续墙施工深度往往较深,地下连续墙施工后往往不会拆除,这种支护结构对地下水影响极大,往往会截断部分的地下水,影响地下水流动。针对这种情况往往会采取地下导流的施工方法,传统方法是支护结构完成后进行连续墙打孔安装,外部建立导水通道,施工较为麻烦,且导水效果较差,后期可能会发生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地下连续墙地下水导流结构。
2、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地下连续墙地下水导流结构,包括地下连续墙,地下连续墙两侧设置用于变径引流的变径滤材集水区,地下连续墙的底部设置导流预留口,导流预留口位置处安装地下连续墙钢筋,导流预留口对应导流通道管,管道安装前,将阻水橡胶垫片放入导流预留口中,集水导流管阻水插口插入阻水橡胶垫片。
4、进一步的,地下连续墙外侧设置集水导流管,集水导流管外侧包裹过滤布,防止大粒径杂物进入集水导流管管道。
5、进一步的,过滤布外侧回填变径滤材集水区滤材。
6、进一步的,所述集水导流管的外侧设置集水孔。
7、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地下连续墙地下水导流结构的导流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8、步骤一:在地下连续墙施工,绑扎地下连续墙钢筋时,根据地下结构的底板深度确定导流预留口的位置,确定位置后绑扎此处钢筋,安装导流口模板,安装完成后,进行地下连续墙施工;
9、步骤二:地下连续墙施工完成后,进行开挖作业,内侧开挖后只需将导流口模板拆除即可完成导流预留口的施工,然后施工导流通道管,根据流量确定导流通道管尺寸,施工完成后进行浇筑混凝土包管,再浇筑结构垫层,开始结构施工;
10、步骤三:外部施工变径滤材集水区,先安装集水导流管,在集水导流管外侧包裹过滤布,防止大粒径杂物进入管道,再回填变径滤材集水区滤材,集水区的水通过集水孔进入管道;
11、步骤四:管道安装前,先将阻水橡胶垫片放入导流预留口中,将集水导流管阻水插口插入阻水橡胶垫片,外侧施工完成后即可回填平整。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为:
1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施工快速,导水效果好的结构及方法,通过连续墙预留孔洞,施工结束后不需要再打孔,外侧设置变径集水区和集水导流管保证导流效率,通过过滤结构保证流水通畅性。
技术特征:1.一种地下连续墙地下水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地下连续墙(4),地下连续墙(4)两侧设置用于变径引流的变径滤材集水区(2),地下连续墙(4)的底部设置导流预留口(12),导流预留口(12)位置处安装地下连续墙钢筋(8),导流预留口(12)对应导流通道管(13),管道安装前,将阻水橡胶垫片(10)放入导流预留口(12)中,集水导流管阻水插口(11)插入阻水橡胶垫片(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连续墙地下水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地下连续墙(4)外侧设置集水导流管(3),集水导流管(3)外侧包裹过滤布(6),防止大粒径杂物进入集水导流管管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连续墙地下水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过滤布(6)外侧回填变径滤材集水区滤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连续墙地下水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导流管(3)的外侧设置集水孔(5)。
技术总结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地下连续墙地下水导流结构,包括地下连续墙,地下连续墙两侧设置用于变径引流的变径滤材集水区,地下连续墙的底部设置导流预留口,导流预留口位置处安装地下连续墙钢筋,导流预留口对应导流通道管,管道安装前,将阻水橡胶垫片放入导流预留口中,集水导流管阻水插口插入阻水橡胶垫片。本技术通过连续墙预留孔洞,施工结束后不需要再打孔,外侧设置变径集水区和集水导流管保证导流效率,通过过滤结构保证流水通畅性。技术研发人员:高达,庄兴博,张琳瑶,乔增硕,潘普国,谷业皓,金宝,陈彦,华帅,张越,丁鹏文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济南城建集团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127技术公布日:2024/6/11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7/60094.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