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光灯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6-21 10:06:13
本申请涉及照明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柔光灯。
背景技术:
1、灯具具有亮度高和快速启动等优点,在家庭日常照明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一些特殊场合或不同使用目的中,例如摄影棚或自习室中,由于灯具的亮度高,可能会使处于当前环境的人员感到不适,但在现有技术中,为了使灯具所发出的光线相对柔和,需要大量电子元器件协同配合,从而使灯具所发出的光线便的柔和,但也产生生产成本高和灯具耐用性等问题。
2、为了使灯具发出的光线相对柔和,需要对其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使灯具发出的光线相对柔和,本申请提供一种柔光灯。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柔光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柔光灯,包括壳体、承载件、灯条、遮光罩、电源线以及控制组件,所述承载件设置于所述壳体两端,所述控制组件设置于所述承载件上,所述控制组件用于调节灯条的工作状态,所述电源线一端与所述控制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灯条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遮光罩盖合于所述壳体,所述遮光罩用于通过所述灯条所发出的光线,所述遮光罩包括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设置有空腔,所述第一挡板随从所述第二挡板滑移设置于所述壳体上。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遮光罩由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固定连接制成,且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设置有空腔,灯条所发出的光线经过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折射,同时通过控制组件调节灯条的工作状态,使灯条所发出的光线相对柔和,简化了柔光灯的机械结构。
5、优选的,所述壳体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容置槽,所述灯条贴合设置于所述容置槽内。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灯条正常工作时会产生一定的热量,将灯条与容置槽贴合设置,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灯条的散热效果,对延长灯条的使用周期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7、优选的,所述灯条包括胶条、若干个灯珠以及第一电路基板,若干个所述灯珠沿所述第一电路基板长度方向均布与所述第一电路基板上,所述胶条涂覆于若干个所述灯珠上。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灯条所发出的光线经过胶条的折射,使光线相对柔和,同时,胶条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电气绝缘和防水防尘等作用,提升为了灯条正常工作的稳定性。
9、优选的,所述第二挡板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滑轨,所述壳体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滑移槽,所述滑轨与所述滑移槽滑移配合。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挡板通过滑轨与壳体滑移配合,简化了遮光罩的安装方式,同时,遮光罩安装于壳体上时,使得安装位置相对平整,提升了柔光灯的外观品质。
11、优选的,所述承载件包括第一连接板,所述控制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上,所述第一连接板设置有第一沉头孔和放置槽,所述第一沉头孔沿所述第一连接板厚度方向贯穿,所述放置槽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下表面,所述放置槽用于放置电源线。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柔光灯时,通过第一连接板上所设置的第一沉头孔,使用螺栓或其他固定方式将壳体固定时,因电源线贴合于放置槽内,使壳体下表面贴合于安装面,进一步提升了柔光灯的外观品质。
13、优选的,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通槽,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壳体一端的所述通槽插接配合。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遮光罩安装于壳体上时,第一连接板与壳体和遮光罩抵接,提升了壳体与遮光罩安装的稳定性,减小了遮光罩与壳体之间的晃动。
15、优选的,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处理芯片、感光器以及第二电路基板,所述第二电路基板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上,所述处理芯片和所述感光器均设置于所述第二电路基板上,所述处理芯片、所述感光器、所述第二电路基板以及所述灯条之间电连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感光器对当前环境的亮度进行检测,并将检测信号发送至处理芯片,处理芯片通过内置程序对灯条的功率进行调节,使当前环境的亮度值处于相对稳定的范围内,降低了因亮度值过高或过低,从而对使用者的使用体验感造成影响的问题。
17、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板还包括固定层和盖板,所述固定层呈半透光设置,所述固定层盖合于所述第二电路板上,所述盖板与所述固定层卡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固定层呈半透光设置,降低了进入感光器的亮度,从而间接的降低了感光器的灵敏度,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因感光器对当前环境光线的误判,从而导致灯条亮度过高或者过低的问题。
19、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0、1.遮光罩采用双层结构设计,且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所设置的空腔,能够进一步增强光线的折射率,经第一挡板、空腔以及第二挡板的协同配合,使得灯条所发出的光线变得相对柔和;
21、2.第二挡板设置有滑轨,与之配合的,可以上设置有滑移槽,通过滑轨和滑移槽的协同配合,简化了遮光罩和壳体的安装方式;
22、3.灯条安装于壳体上所设置的容置槽内,且灯条与容置槽抵接,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灯条的散热性能,对延长灯条的使用周期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技术特征:1.一种柔光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承载件(2)、灯条(3)、遮光罩(4)、电源线(6)以及控制组件(5),所述承载件(2)设置于所述壳体(1)两端,所述控制组件(5)设置于所述承载件(2)上,所述控制组件(5)用于调节灯条(3)的工作状态,所述电源线(6)一端与所述控制组件(5)固定连接,所述灯条(3)设置于所述壳体(1)上,所述遮光罩(4)盖合于所述壳体(1),所述遮光罩(4)用于通过所述灯条(3)所发出的光线,所述遮光罩(4)包括第一挡板(41)和第二挡板(42),所述第一挡板(41)和第二挡板(4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挡板(41)和第二挡板(42)之间设置有空腔(43),所述第一挡板(41)随从所述第二挡板(42)滑移设置于所述壳体(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容置槽(11),所述灯条(3)贴合设置于所述容置槽(11)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条(3)包括胶条(31)、若干个灯珠(32)以及第一电路基板(33),若干个所述灯珠(32)沿所述第一电路基板(33)长度方向均布与所述第一电路基板(33)上,所述胶条(31)涂覆于若干个所述灯珠(32)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板(42)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滑轨(421),所述壳体(1)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滑移槽(12),所述滑轨(421)与所述滑移槽(12)滑移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件(2)包括第一连接板(21),所述控制组件(5)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板(21)上,所述第一连接板(21)设置有第一沉头孔(211)和放置槽(212),所述第一沉头孔(211)沿所述第一连接板(21)厚度方向贯穿,所述放置槽(212)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板(21)下表面,所述放置槽(212)用于放置电源线(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柔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部设置有通槽(13),所述第一连接板(21)与所述壳体(1)一端的所述通槽(13)插接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柔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5)包括处理芯片(51)、感光器(52)以及第二电路基板(53),所述第二电路基板(53)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板(21)上,所述处理芯片(51)和所述感光器(52)均设置于所述第二电路基板(53)上,所述处理芯片(51)、所述感光器(52)、所述第二电路基板(53)以及所述灯条(3)之间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柔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21)还包括固定层(213)和盖板(214),所述固定层(213)呈半透光设置,所述固定层(213)盖合于所述第二电路基板(53)上,所述盖板(214)与所述固定层(213)卡接。
技术总结本申请涉及一种柔光灯,其包括壳体、承载件、灯条、遮光罩、电源线以及控制组件,所述承载件设置于所述壳体两端,所述控制组件设置于所述承载件上,所述控制组件用于调节灯条的工作状态,所述电源线一端与所述控制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灯条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遮光罩盖合于所述壳体,所述遮光罩用于通过所述灯条所发出的光线,所述遮光罩包括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设置有空腔,所述第一挡板随从所述第二挡板滑移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本申请具有使灯具发出的光线相对柔和的效果。技术研发人员:叶建毅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家溢德照明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103技术公布日:2024/5/12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8/1821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