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摄影电影,光学设备的制造及其处理,应用技术 > 发光基板、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  正文

发光基板、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6-21 12:07:44

本公开涉及显示,尤其涉及一种发光基板、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1、背光模组包括发光基板和光学膜片组,发光基板和光学膜片组之间设置有支撑柱,支撑柱用于支撑光学膜片组,使发光基板与光学膜片组之间具备一定距离。对于铝衬底或者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制电路板)衬底,支撑柱可以铆接在基板上的定位孔中;对于玻璃衬底,在其表面打孔会影响降低玻璃衬底的强度,因此,一般采用热熔胶将支撑柱粘接在玻璃衬底上。

2、在支撑柱受力发生偏移的情况下,支撑柱底部的热熔胶随其产生偏移,如果热熔胶偏移至与发光基板上的信号走线接触时,信号走线受到热熔胶施加的力,使得信号走线存在从发光基板上剥离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光基板、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用于解决支撑柱与信号走线存在交叠的情况下,支撑柱受力产生偏移时,支撑柱底部的热熔胶随支撑柱偏移的过程中牵动与其相邻的信号走线,使得信号走线存在从发光基板上剥离的风险。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方面,提供一种发光基板。所述发光基板包括衬底、多条信号线、至少一个支撑结构和器件层。衬底包括第一表面。所述多条信号线设置于第一表面。支撑结构设置于第一表面。器件层设置于所述多条信号线远离第一表面的一侧。其中,所述多条信号线中的任意一条信号线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与支撑结构在衬底上的正投影的重合面积与,支撑结构在衬底上的正投影的面积之比大于或者等于零且小于0.1。

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条信号线包括至少一条第一信号线,第一信号线包括至少两个直行子部和至少一个绕行子部,第一信号线的各直行子部和各绕行子部交替设置。其中,第一信号线的直行子部沿第一方向延伸,且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内边界线和外边界线,第一信号线的直行子部的内边界线的延伸线穿过与其相邻的支撑结构在衬底上的正投影。

5、支撑结构在衬底上的正投影,被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参考线分为第一子区域和第二子区域,第一子区域在沿第二方向上的尺寸的最大值与第二子区域在沿第二方向上的尺寸的最大值相等。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

6、第一信号线的绕行子部包括靠近参考线一侧的内边界线和远离参考线一侧的外边界线,第一信号线的绕行子部的内边界线与该第一信号线的直行子部的内边界线相接,第一信号线的绕行子部的外边界线与该第一信号线的直行子部的外边界线相接。

7、沿第二方向上,第一信号线的绕行子部的内边界线与参考线之间的距离的最大值大于该第一信号线的直行子部的内边界线与参考线之间的距离,第一信号线的绕行子部的外边界线位于支撑结构沿第二方向上的一侧,第一信号线的绕行子部的外边界线与支撑结构在衬底上的正投影无交叠,且第一信号线的绕行子部的外边界线与参考线之间的距离大于该第一信号线的直行子部的外边界线与参考线之间的距离。

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信号线的绕行子部位于支撑结构的一侧。第一信号线的直行子部的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对称轴位于参考线的一侧。第一信号线的绕行子部与,该第一信号线的直行子部的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对称轴位于参考线的同一侧。

9、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信号线的绕行子部位于支撑结构的一侧。第一信号线的直行子部的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对称轴与参考线重合,该第一信号线的绕行子部位于参考线的任一侧。

1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信号线的绕行子部在垂直于其延伸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或者等于,该第一信号线的直行子部在垂直于其延伸方向上的尺寸。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条信号线包括至少一条第二信号线,第二信号线至少与一条第一信号线相邻。第二信号线包括至少两个直行子部和至少一个绕行子部,第二信号线的各直行子部和各绕行子部交替设置。其中,第二信号线的直行子部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信号线的绕行子部相较于与其相邻的第一信号线的绕行子部更远离支撑结构。

1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信号线的绕行子部沿与其相邻的第一信号线的绕行子部的边界设置。第二信号线的直行子部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内边界线和外边界线。

13、第二信号线的绕行子部包括靠近与其相邻的第一信号线的一侧的内边界线和远离与其相邻的第一信号线的一侧的外边界线。第二信号线的绕行子部的内边界线与该第二信号线的直行子部的内边界线相接,第二信号线的绕行子部的外边界线与该第二信号线的直行子部的外边界线相接。第二信号线的绕行子部的内边界线的形状和与其相邻的第一信号线的绕行子部的外边界线的形状相同。

1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信号线的绕行子部在垂直于其延伸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或者等于,该第二信号线的直行子部在垂直于其延伸方向上的尺寸。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条信号线包括至少一条第一信号线,第一信号线包括至少两个直行子部和至少一个绕行子部,第一信号线的各直行子部和各绕行子部交替设置。

16、其中,第一信号线的直行子部沿第一方向延伸,且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内边界线和外边界线,第一信号线的直行子部的内边界线的延伸线穿过与其相邻的支撑结构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支撑结构在衬底上的正投影,被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参考线分为第一子区域和第二子区域,第一子区域在沿第二方向上的尺寸的最大值与第二子区域在沿第二方向上的尺寸的最大值相等。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

17、第一信号线的绕行子部包括靠近参考线一侧的内边界线和远离参考线一侧的外边界线,第一信号线的绕行子部的内边界线与该第一信号线的直行子部的内边界线相接,第一信号线的绕行子部的外边界线与该第一信号线的直行子部的外边界线相接。

18、支撑结构在衬底上的正投影所覆盖的区域为支撑区。沿第二方向上,第一信号线的绕行子部的内边界线与参考线之间的距离的最大值大于该第一信号线的直行子部的内边界线与参考线之间的距离,第一信号线的绕行子部的外边界线位于支撑结构沿第二方向上的一侧,第一信号线的绕行子部的外边界线与支撑结构在衬底上的正投影无交叠,且第一信号线的绕行子部的外边界线与该第一信号线的直行子部的外边界线共线。

19、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信号线的绕行子部在垂直于其延伸方向上的尺寸小于,该第一信号线的直行子部在垂直于其延伸方向上的尺寸。第一信号线的绕行子部在垂直于其延伸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或者等于100μm。

2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信号线的绕行子部沿支撑结构在衬底上的正投影的边界设置,第一信号线的绕行子部的内边界线的形状与支撑结构在衬底上的正投影的边界的形状相匹配。

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条信号线包括至少两条第一信号线,支撑结构被与其相邻的两条第一信号线的绕行子部包围。

22、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光基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多条信号线远离第一表面一侧的绝缘层,绝缘层包覆所述多条信号线。绝缘层位于多条信号线与支撑结构之间,绝缘层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与支撑结构在衬底上的正投影存在交叠。在沿垂直于第一表面的方向上,绝缘层位于支撑结构与衬底之间的部分的表面与第一表面之间的距离,小于绝缘层覆盖所述多条信号线的部分的表面与第一表面之间的距离。

23、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结构在衬底上的正投影所覆盖的区域为支撑区。支撑区内设置有粘合胶,支撑结构的一端通过粘合胶固定于支撑区内。

24、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支撑结构在衬底上的正投影所覆盖的区域为支撑区。支撑区内设置有盲孔,支撑结构的一端设置于盲孔内。

25、在又一些实施例中,支撑结构在衬底上的正投影所覆盖的区域为支撑区。支撑区内设置有沿垂直于第一表面的方向贯穿衬底的通孔,支撑结构的一端设置于通孔中。

26、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结构的颜色包括但不限于白色。

27、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结构在衬底上的正投影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圆形、椭圆形、多边形。

28、在一些实施例中,器件层包括多个发光器件和多个驱动电路。多个驱动电路被配置为驱动多个发光器件发光。

29、上述一些实施例中提供的发光基板,通过设置第一信号线和/或第二信号线,在保证信号线正常传输信号的同时,有效避免了支撑结构与信号线产生部分重叠的情况,进而避免了支撑结构在受力产生偏移时推动信号线,使得信号线从衬底表面剥离的情况。

30、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背光模组。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发光基板以及光学膜片组。光学膜片组设置于器件层远离衬底的一侧。其中,器件层与光学膜片组之间具有设定距离。发光基板包括的支撑结构远离衬底的一端与光学膜片组相抵。

31、上述背光模组具有与上述一些实施例中提供的发光基板相同的结构和有益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32、又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模组。显示模组包括:如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以及显示面板。显示面板设置于光学膜片组远离发光基板的一侧。

33、上述显示模组具有与上述一些实施例中提供的发光基板相同的结构和有益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34、再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根据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的显示模组。

35、上述显示装置具有与上述一些实施例中提供的发光基板相同的结构和有益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8/2569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