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6-21 12:23:24
本发明涉及显示,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1、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产品大部分采用短路棒(shortingbar)的方式进行ct(cell test,成盒测试)检测,即通过测试装置(ct jig)连接至测试垫(ct pad)的方式供信号。但是在测试过程中发现,针对同一显示面板进行ct检测的测试结果和实际的显示结果匹配性差,会出现较多的假不良现象,严重影响了成品良率,提高了原材料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可有效降低显示面板ct测试过程中发生的假不良现象,提高了成品良率,降低了原材料成本。
2、第一方面,本申请通过一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边框区;所述边框区环绕所述显示区设置;所述边框区划分有信号补偿区,所述信号补偿区位于所述显示区第一侧;所述信号补偿区内设置有多组信号线,所述信号补偿区外的边框区设置有测试垫;所述多组信号线均对应不同的所述测试垫;每组所述信号线均包括输入线和输出线,所述输出线和所述输入线并排设置,所述输入线与对应的所述测试垫连接,所述输出线连接至所述显示区的像素电路;每组所述信号线至少在非端部位置设置有一连接段,所述输入线和所述输出线在连接段连接。
4、可选的,每组所述信号线的连接段为3个以上。
5、可选的,每组所述信号线的相邻两个连接段间距相同。
6、可选的,每组所述信号线的连接段为3个时,所述信号线的位置处、位置处和远端均设置所述连接段;所述信号线的远端为所述信号线上与对应的测试垫传输距离最远的端部。
7、可选的,每个所述连接段包括两个以上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第一端导电连接所述输入线,所述连接部第二端导电连接所述输出线。
8、可选的,所述连接部为3个以上时,每相邻两个所述连接部之间的间距均相同。
9、可选的,所述连接部的数量为8个以上。
10、可选的,每组所述信号线的输入线和输出线之间的间距相同。
11、可选的,每组所述信号线的输入线和输出线电阻相同。
12、可选的,所述边框区还划分有第一连接区、第二连接区和测试区;所述测试区位于所述显示区的第二侧,所述第一连接区位于所述显示区的第三侧,所述第二连接区位于所述显示区的第四侧;所述显示区的第一侧和所述显示区的第二侧为相对的两侧,所述显示区的第三侧和所述显示区的第四侧为相对的两侧;所述测试垫设置在所述测试区,所述第一连接区和/或所述第二连接区内设置有连接线,所述测试垫通过所述连接线与对应的所述输入线连接。
13、可选的,所述测试区中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均设置有测试垫,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分别位于所述测试区的两端;所述第一区域的测试垫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区的连接线与对应的所述输入线连接,所述第二区域的测试垫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区的连接线与对应的所述输入线连接。
14、可选的,所述第一区域的测试垫与所述信号线一一对应,所述第二区域的测试垫与所述信号线一一对应。
15、可选的,所述信号线包括开关控制线和像素数据线,所述开关控制线的输入线和所述像素数据线的输入线均连接至对应的测试垫。
16、可选的,所述测试区中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均设置有测试垫,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分别位于所述测试区的两端;所述像素数据线包括第一颜色数据线、第二颜色数据线和第三颜色数据线;所述第一颜色数据线的输入线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颜色数据线的输入线的第一端,均连接至所述第一区域中对应的测试垫;所述第三颜色数据线的输入线的第二端和所述开关控制线的输入线的第二端,均连接至所述第二区域中对应的测试垫;所述输入线的第一端为靠近所述第一连接区的一端,所述输入线的第二端为靠近所述第二连接区的一端。
17、可选的,所述测试区中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均设置有测试垫,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分别位于所述测试区的两端;所述像素数据线包括第一颜色数据线、第二颜色数据线、第三颜色数据线、第四颜色数据线、第五颜色数据线和第六颜色数据线;所述第一颜色数据线的输入线的第一端,所述第二颜色数据线的输入线的第一端,所述第三颜色数据线的输入线的第一端,和所述开关控制线的输入线的第一端,均连接至所述第一区域中对应的测试垫;所述第四颜色数据线的输入线的第二端,所述第五颜色数据线的输入线的第二端,所述第六颜色数据线的输入线的第二端,和所述开关控制线的输入线的第二端,均连接至所述第二区域中对应的测试垫;所述输入线的第一端为靠近所述第一连接区的一端,所述输入线的第二端为靠近所述第二连接区的一端。
18、第二方面,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通过一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19、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前述第一方面中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
20、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边框区;边框区环绕所述显示区设置;边框区划分有信号补偿区,信号补偿区位于显示区第一侧;信号补偿区内设置有多组信号线,信号补偿区外的边框区设置有测试垫;多组信号线均对应不同的测试垫;每组信号线均包括输入线和输出线,输出线和所述输入线并排设置,输入线与对应的测试垫连接,从而可接收传入的测试信号;输出线连接至显示区的像素电路,从而将测试信号传输至显示区内部;每组信号线至少在非端部位置设置有一连接段,输入线和输出线在连接段连接,从而使得输入线可对输出线各位置的信号实现补偿。也就是说,当测试信号传入输入线时,可通过非端部位置的连接段传输至输出线,从而减小输出线各个位置的信号电压差,使得测试结果能够更好的匹配实际显示结果,从而降低了显示区发生显示不良的概率,提高了成品良率,降低了原材料成本。
21、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边框区;所述边框区环绕所述显示区设置;所述边框区划分有信号补偿区,所述信号补偿区位于所述显示区第一侧;所述信号补偿区内设置有多组信号线,所述信号补偿区外的边框区设置有测试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信号线的连接段为3个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信号线的相邻两个连接段间距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信号线的连接段为3个时,所述信号线的位置处、位置处和远端均设置所述连接段;所述信号线的远端为所述信号线上与对应的测试垫传输距离最远的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连接段包括两个以上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第一端导电连接所述输入线,所述连接部第二端导电连接所述输出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为3个以上时,每相邻两个所述连接部之间的间距均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数量为8个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信号线的输入线和输出线之间的间距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信号线的输入线和输出线电阻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区还划分有第一连接区、第二连接区和测试区;所述测试区位于所述显示区的第二侧,所述第一连接区位于所述显示区的第三侧,所述第二连接区位于所述显示区的第四侧;所述显示区的第一侧和所述显示区的第二侧为相对的两侧,所述显示区的第三侧和所述显示区的第四侧为相对的两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区中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均设置有测试垫,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分别位于所述测试区的两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的测试垫与所述信号线一一对应,所述第二区域的测试垫与所述信号线一一对应。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线包括开关控制线和像素数据线,所述开关控制线的输入线和所述像素数据线的输入线均连接至对应的测试垫。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区中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均设置有测试垫,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分别位于所述测试区的两端;所述像素数据线包括第一颜色数据线、第二颜色数据线和第三颜色数据线;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区中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均设置有测试垫,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分别位于所述测试区的两端;所述像素数据线包括第一颜色数据线、第二颜色数据线、第三颜色数据线、第四颜色数据线、第五颜色数据线和第六颜色数据线;
16.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5中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
技术总结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边框区;边框区环绕所述显示区设置;边框区划分有信号补偿区,信号补偿区位于显示区第一侧;信号补偿区内设置有多组信号线,信号补偿区外的边框区设置有测试垫;多组信号线均对应不同的测试垫;每组信号线均包括输入线和输出线,输出线和所述输入线并排设置,输入线与对应的测试垫连接,输出线连接至显示区的像素电路;每组信号线至少在非端部位置设置有一连接段,输入线和输出线在连接段连接。本发明可有效降低显示面板CT测试过程中发生的假不良现象,提高了成品良率,降低了原材料成本。技术研发人员:张栋栋,陈鹏,王景棚,杜化鲲,吕凤珍,马力,宋雪燕,李涛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5/29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8/2704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