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道路铁路或桥梁建设机械的制造及建造技术 > 一种双曲抱箍的制作方法  >  正文

一种双曲抱箍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17 12:49:47

本技术涉及工程结构领域,特别是一种双曲抱箍。

背景技术:

1、抱箍在桥梁工程,建筑、电力工程施工应用广泛,利用一定厚度的钢板箍于墩柱上,并通过钢板与墩柱之间的摩擦力力来作为施工支撑。其具有结构轻便,加工制作简单,成本低廉的特点,抱箍适用于墩柱周围为软土地基地区,地基承载力差、不宜采用支架法的情况或高墩工程。

2、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抱箍受力图,箍身板为等截面曲梁,即箍身板高度均一致,此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但实际使用及工程试验表明,箍身板非典型受拉构件,更近似于两端固支的受拉弯曲梁结构,因此,如图2所示,可将抱箍视为两端固支梁的支座构造,而箍身与墩柱表面的竖向摩擦力视为外部荷载。

3、上述理论分析及试验表明,箍身板为受拉弯构件,并非传统认为的环向受拉构件。而现有的抱箍未针对实际的受力情况进行设计,在承受较大的荷载时,容易导致板件屈服,螺栓超张,拆卸困难,甚至导致板件破坏,螺栓断裂,抱箍坠落。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曲抱箍,以解决上述至少一个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双曲抱箍,包括抱箍,所述抱箍包括两个箍身板,两个所述箍身板的两端分别连接并形成用于抱夹墩柱的圆形空间;所述箍身板底部具有内凹的弧边使箍身板两端位置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大于中间位置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所述箍身板两端设置有受力部件。通过将箍身板设置为两端的高度大于中间的高度,使箍身板更符合实际受力情况,以便抱箍承受更大的荷载。

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箍身板两端均设置有法兰板,两个所述箍身板通过所述法兰板相互连接。利用法兰板,使两个箍身板连接。

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法兰板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与所述箍身板两端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一致。法兰板长度与箍身板长度一致,提高连接强度。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受力部件包括水平环板,所述水平环板设置在箍身板的两端并与所述法兰板连接。水平环板用于为荷载提供支撑点。

6、在一些实施例中,若干个水平环板竖向阵列设置在所述箍身板上。设置多个水平环板,利用水平环板作为加劲肋,提高抱箍强度。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法兰板上设置有螺栓,所述螺栓用于将两个所述箍身板两端相对应的所述法兰板连接。螺栓通过将两个箍身板上的法兰板连接,使箍身板连接。

8、在一些实施例中,若干所述螺栓位于与所述法兰板连接的若干水平环板的间隙中并在竖直方向上成列设置。

9、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对相互连接的法兰板上均设置有两列螺栓。设置两列螺栓,提高抱箍连接强度。

10、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1、通过将箍身板的底边设置为内凹的弧边,在增大了箍身板两端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的同时,节省了钢材用量,并使箍身板的结构更符合抱箍实际的受力情况,在承受较大的荷载时避免板件屈服受损,同时避免螺栓超张断裂。

技术特征:

1.一种双曲抱箍,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曲抱箍,其特征在于,所述箍身板(1)两端均设置有法兰板(2),两个所述箍身板(1)通过所述法兰板(2)相互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曲抱箍,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板(2)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与所述箍身板(1)两端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曲抱箍,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部件包括水平环板(3),所述水平环板(3)设置在箍身板(1)的两端并与所述法兰板(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曲抱箍,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水平环板(3)竖向阵列设置在所述箍身板(1)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曲抱箍,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板(2)上设置有螺栓(4),所述螺栓(4)用于将两个所述箍身板(1)两端相对应的所述法兰板(2)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曲抱箍,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螺栓(4)分别位于与所述法兰板(2)连接的若干水平环板(3)的间隙中并在竖直方向上成列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双曲抱箍,其特征在于,每一对相互连接的法兰板(2)上均设置有两列螺栓(4)。

技术总结本技术涉及工程结构领域,特别是一种双曲抱箍,包括抱箍,抱箍包括两个箍身板,两个箍身板的两端分别连接并在中间形成用于抱夹墩柱的圆形空间;箍身板底部具有内凹的弧边使箍身板两端位置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大于中间位置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箍身板两端设置有受力部件。本技术优点是通过件箍身板的底边设置为内凹的弧边,增大了箍身板两端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使箍身板两端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大于中间位置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提高抱箍的抗弯强度,使箍身板形状更符合实际受力情况,避免箍身板受弯破坏或螺栓张力超限破坏,提升抱箍在使用过程中承载大荷载时的安全性。技术研发人员:金鹏,康招旭,孙立军,余其鑫,张晨,郭洋洋,卢树松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交二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207技术公布日:2024/7/11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16/106534.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