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物理化学装置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 尘屑分离装置及集尘器的制作方法  >  正文

尘屑分离装置及集尘器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05 13:32:37

本申请属于集尘器,尤其涉及一种尘屑分离装置及集尘器。

背景技术:

1、通常的集尘器,主要是单阶集尘器,还有二阶集尘器,甚至更多层阶。其中,单阶集尘器的显著特点是,通过软管或者硬管将尘屑吸入进风口,通过叶轮和风管(软管或硬连接),到达过滤器的中间环,以一定角度进入中间环,一般是沿切线方向进入,在内腔形成螺旋形的空气流。较重的颗粒会沉降到下面的收集袋中,较轻的灰尘以及颗粒会随着气流上行,进入到位于上部的过滤袋中,空气穿过过滤袋透出,灰尘以及部分较轻的颗粒会粘附到过滤袋的内壁,会较快堵塞过滤袋,使其过滤性能变差。为了有较好的集尘效果,需要多次的清理和清空,以确保集尘器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尘屑分离装置及具有该尘屑分离装置的集尘器,能够较好地分离尘屑,提高分离效率。

2、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尘屑分离装置,包括:

3、外筒,其上设有入口,以供含待分离的尘屑的气流进入;

4、内筒,位于外筒内;

5、连接板,分别连接在外筒的上部和内筒的上部;所述连接板呈环形,为凹陷结构,从外筒向下倾斜延伸至内筒;

6、其中,外筒、内筒和连接板在连接板的下方形成供所述气流通过的第一空间;所述外筒上的入口连通至第一空间;所述内筒中形成与第一空间连通的第二空间;内筒具有通向连接板上方的开口;

7、从入口进入第一空间的气流,能够到达第二空间,并通过内筒的开口到达连接板的上方。

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外筒为等直径的圆筒形;所述内筒为直径由下到上渐缩的圆筒形。外筒的高度大于内筒。

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入口以切线方向设置在外筒的外壁上。

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内筒的顶部设置有环形的安装件,内筒通过该安装件与连接板相连。

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尘屑分离装置还包括挡屑板,其位于内筒的下方且与内筒之间间隔设置,以供气流通过。

1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挡屑板为圆锥形,锥角向上设置,指向内筒。

1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挡屑板通过连接杆安装在内筒上。

14、在一实施例中,外筒、内筒、连接板、安装件、挡屑板均采用板材。

15、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集尘器,包括前文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尘屑分离装置,尘屑分离器的入口连接风管,风管的进风口处设置有风机,以吸入含待分离的尘屑的气流进入风管和入口;所述尘屑分离装置的上方设有过滤袋,其通过内筒的开口与第二空间连通;所述尘屑分离装置的下方设有收集袋,其与第一空间连通,以收集掉落的尘屑。

1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过滤袋的开口和收集袋的开口分别连接在外筒的上部和下部;所述过滤袋为透气袋;收集袋为透气袋或非透气袋。

17、本申请至少一种实施例提供的集尘器能够有效提高集尘效率,限制吸入时较轻颗粒的上浮,有效限制进入集尘器里的颗粒物的上浮,减少过滤袋的堵塞,减少清理过滤袋的次数,使用户的使用体验更佳。

技术特征:

1.一种尘屑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尘屑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为等直径的圆筒形;所述内筒为直径由下到上渐缩的圆筒形;外筒的高度大于内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尘屑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以切线方向设置在外筒的外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尘屑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的顶部设置有环形的安装件,内筒通过该安装件与连接板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尘屑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尘屑分离装置还包括挡屑板,其位于内筒的下方且与内筒之间间隔设置,以供气流通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尘屑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屑板为圆锥形,锥角向上设置,指向内筒。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尘屑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屑板通过连接杆安装在内筒上。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尘屑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内筒、连接板、挡屑板均采用板材。

9.一种集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尘屑分离装置;尘屑分离器的入口连接风管,风管的进风口处设置有风机,以吸入含待分离的尘屑的气流进入风管和入口;所述尘屑分离装置的上方设有过滤袋,其通过内筒的开口与第二空间连通;所述尘屑分离装置的下方设有收集袋,其与第一空间连通,以收集掉落的尘屑。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集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袋的开口和收集袋的开口分别连接在外筒的上部和下部;所述过滤袋为透气袋;所述收集袋为透气袋或非透气袋。

技术总结本申请涉及一种尘屑分离装置和具有该尘屑分离装置的集尘器,该尘屑分离装置包括:外筒,其上设有入口,以供含待分离的尘屑的气流进入;内筒,位于外筒内;以及连接板,分别连接在外筒的上部和内筒的上部;所述连接板呈环形,为凹陷结构,从外筒向下倾斜延伸至内筒;其中,外筒、内筒和连接板在连接板的下方形成供所述气流通过的第一空间;所述外筒上的入口连通至第一空间;所述内筒中形成与第一空间连通的第二空间;内筒具有通向连接板上方的开口;从入口进入第一空间的气流,部分能够到达第二空间,并通过内筒的开口到达连接板的上方。技术研发人员:王建设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东田机械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212技术公布日:2024/7/18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0/26797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