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包装储藏,运输设备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 一种带有限位转向结构的越野千斤顶的制作方法  >  正文

一种带有限位转向结构的越野千斤顶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01 04:34:31

本技术涉及千斤顶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带有限位转向结构的越野千斤顶。

背景技术:

1、千斤顶是指用刚性顶举件作为工作装置,通过顶部托座或底部托爪的小行程内顶开重物的轻小起重设备;千斤顶主要用于厂矿、交通运输等部门作为车辆修理及其他起重、支撑等工作。其结构轻巧坚固、灵活可靠,一人即可携带和操作,越野千斤顶是用户针对户外一些容易下陷的沙地、泥地等松软的环境下进行使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千斤顶容易下陷,往往需要针对千斤顶的加高顶头的高度进行调节,以满足千斤顶的高度使用需求,而加工顶头往往通过螺栓和千斤顶连接。

2、现有的履带式越野千斤顶由于产品整体重量大,不易换向,进而造成千斤顶的适用性较差,导致千斤顶的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限位转向结构的越野千斤顶,包括压杆,所述压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手柄座,所述压杆的底部设置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的外部设置有底部护板,所述底部护板的内表面与手柄座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所述手柄座的外部设置有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的外表面与底部护板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所述移动装置的外部设置有加高外筒,此时向下按压手柄座上的压杆,压杆带动远离压杆一侧的底部护板和履带向上翘起。

2、优选的,所述底部护板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压簧套,所述压簧套的外部设置有侧板,所述侧板的外表面与底部护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压簧套上的泵体带动面板上的加高外筒向上运动。

3、优选的,所述压簧套的顶部设置有面板,所述面板的外表面与侧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面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顶头座,所述顶头座的外部设置有提把带,所述提把带的外表面与侧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顶头座可对加高外筒进行固定,同时,也可以通过提起提把带向上拉起,提把带带动侧板上的面板向上运动。

4、优选的,所述压簧套的外部设置有泵体,所述泵体的外表面与侧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泵体将面板的整体翘起。

5、优选的,所述限位装置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外表面与侧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泵体的外表面与连接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内表面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配合块,所述配合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圆柱形挡块,限位装置将压杆固定,不再进行升降运动,操作人员掰动连接板上的配合块在转杆上转动,使配合块上的圆柱形挡块卡入压杆与泵体之间活动的间隙中,使压杆固定。

6、优选的,所述移动装置包括轮轴,所述轮轴的外表面与侧板的内表面转动连接,所述轮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轮,所述轮轴的外部设置有履带,所述履带的内表面与固定轮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所述履带的外部设置有轮侧支撑板,所述轮侧支撑板的内表面与轮轴的外表面转动连接,前侧的履带离地,转动压杆使泵体转向,后侧履带着地,随压杆转向同时移动,使转向更加方便轻快,向前推动压杆,压杆带动固定轮两侧的履带转动,移动装置上的履带带动固定轮在轮轴上转动,轮侧支撑板对轮轴进行固定限位,采用前后分离的履带,可以更好地换向。

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8、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限位装置,压簧套上的泵体带动面板上的加高外筒向上运动,顶头座可对加高外筒进行固定,同时,也可以通过提起提把带向上拉起,提把带带动侧板上的面板向上运动,通过限位装置将压杆固定,不再进行升降运动,操作人员掰动连接板上的配合块在转杆上转动,使配合块上的圆柱形挡块卡入压杆与泵体之间活动的间隙中,使压杆固定,随压杆转向同时移动,使转向更加方便轻快,提高了千斤顶的适用性,方便人员的使用。

9、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移动装置,向下按压压杆,压杆带动远离压杆一侧的底部护板和履带向上翘起,前侧的履带离地,转动压杆使泵体转向,后侧履带着地,随压杆转向同时移动,使转向更加方便轻快,向前推动压杆,压杆带动固定轮两侧的履带转动,移动装置上的履带带动固定轮在轮轴上转动,轮侧支撑板对轮轴进行固定限位,采用前后分离的履带,可以设备更好的换向。

技术特征:

1.一种带有限位转向结构的越野千斤顶,包括压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杆(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手柄座(2),所述压杆(1)的底部设置有限位装置(3),所述限位装置(3)的外部设置有底部护板(4),所述底部护板(4)的内表面与手柄座(2)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所述手柄座(2)的外部设置有移动装置(5),所述移动装置(5)的外表面与底部护板(4)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所述移动装置(5)的外部设置有加高外筒(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限位转向结构的越野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护板(4)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压簧套(7),所述压簧套(7)的外部设置有侧板(8),所述侧板(8)的外表面与底部护板(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限位转向结构的越野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簧套(7)的顶部设置有面板(9),所述面板(9)的外表面与侧板(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面板(9)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顶头座(10),所述顶头座(10)的外部设置有提把带(11),所述提把带(11)的外表面与侧板(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限位转向结构的越野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簧套(7)的外部设置有泵体(12),所述泵体(12)的外表面与侧板(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有限位转向结构的越野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3)包括连接板(14),所述连接板(14)的外表面与侧板(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泵体(12)的外表面与连接板(1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14)的内表面转动连接有转杆(16),所述转杆(1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配合块(13),所述配合块(1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圆柱形挡块(15)。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限位转向结构的越野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装置(5)包括轮轴(17),所述轮轴(17)的外表面与侧板(8)的内表面转动连接,所述轮轴(17)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轮(18),所述轮轴(17)的外部设置有履带(19),所述履带(19)的内表面与固定轮(18)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所述履带(19)的外部设置有轮侧支撑板(20),所述轮侧支撑板(20)的内表面与轮轴(17)的外表面转动连接。

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限位转向结构的越野千斤顶,包括压杆,所述压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手柄座,所述限位装置的外部设置有底部护板,所述手柄座的外部设置有移动装置,本技术涉及千斤顶设备技术领域。该装置通过设置限位装置,压簧套上的泵体带动面板上的加高外筒向上运动,也可以通过提起提把带向上拉起,提把带带动侧板上的面板向上运动,通过限位装置将压杆固定,不再进行升降运动,操作人员掰动连接板上的配合块在转杆上转动,使配合块上的圆柱形挡块卡入压杆与泵体之间活动的间隙中,使压杆固定,随压杆转向同时移动,使转向更加方便轻快,提高了千斤顶的适用性,方便人员的使用,达到了限位转向目的。技术研发人员:傅勇刚,穆超,钟楚平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海力达机电制造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205技术公布日:2024/7/15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3/216160.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