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饮用水桶保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01 04:55:02
本技术涉及饮用水桶,尤其涉及一种饮用水桶保护结构。
背景技术:
1、桶装水是指采用自来水或抽取地下水,经过现代工业技术(反渗透、电渗析、蒸馏、树脂软化等)处理而成的纯净水或矿泉水,由灌装生产线灌装至pc桶得到的产品;现有的饮用水一般都是使用饮用水桶进行装载饮用水,且饮用水桶一般都是重复使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饮用水桶在运输过程中桶壁与桶底经常会与其他的物体发生碰撞,导致饮用水桶的寿命大大降低,市面也有公开技术提出采用保护结构对桶身进行保护,如一种插接式饮用水桶保护结构,其包括底座和饮用水桶本体,其底座部分保护桶身底部更多一些,仍有较大的桶身面积暴露在外部,仍有损坏风险,另如一种饮用水桶保护结构,包括采用缓冲材料制成的护座和护环,护座为单边开口结构,饮用水桶的桶底套入护座内,护环为空心环结构,饮用水桶的桶身套入护环内,护座、护环分别套装到饮用水桶的桶底、桶身,相互配合保护饮用水桶,避免长途运输过程中饮用水桶碰撞变形受损破裂,实际上该技术也只是保护了桶身的底部,保护范围比较小,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弊端,有必要对饮用水桶保护结构进行改进和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饮用水桶保护结构。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饮用水桶保护结构,包括桶身及套设在桶身外部的保护壳,所述保护壳由呈上下分布的上盖、底壳组成,所述上盖与底壳螺纹连接,所述桶身上端贯穿上盖上壁,所述上盖上设置有用于方便手动移动桶身位置的提手结构,所述底壳内侧壁设置有用于提升底壳结构强度的补强结构,所述底壳与桶身之间设置有用于保护桶身的第一保护结构,所述上盖与桶身之间设置有用于增加第一保护结构保护范围的第二保护结构,所述底壳、第一保护结构前壁设置有呈内外贯通的可视窗,所述可视窗呈长圆形且可视窗上下两端分别接近底壳上下两端,所述可视窗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可视结构。
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4、所述提手结构包括两组绑带、连接块以及两组把手,两组所述绑带分别固定连接在上盖左右两侧壁,两组所述连接块分别固定连接在两组绑带远离上盖的一端,两组所述把手呈前后相对状转动连接在两组连接块远离绑带的一端,所述把手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把手通过两组转轴与连接块转动连接。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6、所述补强结构包括多组加强筋,多组所述加强筋均以底壳轴心为中心呈圆周等分分布依次设置在底壳内侧壁。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8、所述第一保护结构为第一缓冲层,所述第一缓冲层设置在底壳内侧壁与桶身之间。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0、所述第二保护结构为第二缓冲层,所述第二缓冲层设置在上盖内侧壁与桶身之间。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2、所述可视结构为亚克力板,所述亚克力板固定连接在可视窗内侧壁,所述亚克力板为透明亚克力。
13、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1、与现有技术相比,该饮用水桶保护结构,桶身插入底壳内侧壁后,通过上盖与底壳螺纹连接拧紧,桶身与上盖之间通过第二缓冲层保护,桶身与底壳之间通过第一缓冲层保护,充分起到了多方位保护、防损的作用,底壳内侧壁设置多组加强筋,可以大大提升底壳抗冲击性能,提高使用寿命;
15、2、与现有技术相比,该饮用水桶保护结构,在底壳前壁设置可视结构,通过透明的亚力克板可以很方便的观察到桶身内部存水情况,使得用水更加方便;
16、3、与现有技术相比,该饮用水桶保护结构,在上盖外壁设置绑带及把手,当需要手动转移桶身位置时,可以通过将两组把手提起后合并握住,向上提起后即可移动桶身,避免了需要移动桶身时没有地方施力的情况,非常实用。
技术特征:1.一种饮用水桶保护结构,包括桶身(1)及套设在桶身(1)外部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由呈上下分布的上盖(3)、底壳(2)组成,所述上盖(3)与底壳(2)螺纹连接,所述桶身(1)上端贯穿上盖(3)上壁,所述上盖(3)上设置有用于方便手动移动桶身(1)位置的提手结构,所述底壳(2)内侧壁设置有用于提升底壳(2)结构强度的补强结构,所述底壳(2)与桶身(1)之间设置有用于保护桶身(1)的第一保护结构,所述上盖(3)与桶身(1)之间设置有用于增加第一保护结构保护范围的第二保护结构,所述底壳(2)、第一保护结构前壁设置有呈内外贯通的可视窗(4),所述可视窗(4)呈长圆形且可视窗(4)上下两端分别接近底壳(2)上下两端,所述可视窗(4)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可视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饮用水桶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结构包括两组绑带(6)、连接块(7)以及两组把手(8),两组所述绑带(6)分别固定连接在上盖(3)左右两侧壁,两组所述连接块(7)分别固定连接在两组绑带(6)远离上盖(3)的一端,两组所述把手(8)呈前后相对状转动连接在两组连接块(7)远离绑带(6)的一端,所述把手(8)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转轴(12),所述把手(8)通过两组转轴(12)与连接块(7)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饮用水桶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结构包括多组加强筋(9),多组所述加强筋(9)均以底壳(2)轴心为中心呈圆周等分分布依次设置在底壳(2)内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饮用水桶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结构为第一缓冲层(10),所述第一缓冲层(10)设置在底壳(2)内侧壁与桶身(1)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饮用水桶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保护结构为第二缓冲层(11),所述第二缓冲层(11)设置在上盖(3)内侧壁与桶身(1)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饮用水桶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视结构为亚克力板(5),所述亚克力板(5)固定连接在可视窗(4)内侧壁,所述亚克力板(5)为透明亚克力。
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饮用水桶保护结构,包括桶身及套设在桶身外部的保护壳,所述保护壳由呈上下分布的上盖、底壳组成。本技术,桶身插入底壳内侧壁后,通过上盖与底壳螺纹连接拧紧,桶身与上盖、底壳之间通过第一缓冲层、第二缓冲层保护,充分起到了多方位保护、防损的作用,底壳内侧壁设置多组加强筋,可以大大提升底壳抗冲击性能,提高使用寿命,在底壳前壁设置可视结构,通过透明的亚力克板可以很方便的观察到桶身内部存水情况,使得用水更加方便,在上盖外壁设置绑带及把手,当需要手动转移桶身位置时,可以通过将两组把手提起后合并握住,向上提起后即可移动桶身,避免了需要移动桶身时没有地方施力的情况,非常实用。技术研发人员:郭君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藏怡泉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228技术公布日:2024/7/18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3/217324.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