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供热炉灶,通风,干燥设备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 一种定向红外辐射板  >  正文

一种定向红外辐射板

  • 国知局
  • 2024-07-30 16:48:53

本发明属于暖通空调,具体涉及一种定向红外辐射板。

背景技术:

1、辐射板作为辐射空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通过发射和吸收红外辐射的方式来实现对室内的供冷和供暖。辐射板大多采用填充式或预制式,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9415048u和cn220707696u的专利,一些新构造的辐射板结构主要还是通过均热层来传递换热管中的冷热量,最后实现向室内的辐射换热。但传统辐射板是以一个面作为发射源或吸收源传递红外辐射的,没有很好地将辐射能集中于人员活动区域,大部分的辐射供冷供暖量通过人体周围墙和窗表面传递到室外,导致红外辐射效率低下,节能降碳潜力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显著提高红外辐射效率的定向红外辐射板。通过对供水管表面发射的红外辐射定向反射和对室内红外辐射的反射定向吸收,提高辐射板对顶板下方人员活动区域的辐射效果,减小通过人体周围墙和窗表面传递到室外的冷热量,显著提高红外辐射效率及实现深度节能降碳。

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3、一种定向红外辐射板,主要由外包裹结构层1、金属波浪板层2、红外换热管3、金属结构板4、空气层5和红外透射面层6组成;外包裹结构层1紧贴金属波浪板层2且紧密粘住红外透射面层6,在金属结构板4和红外透射面层6之间形成密闭的空气层5,使得定向红外辐射板形成一个完整结构;金属结构板4与金属波浪板层2的边缘焊接在一起,金属结构板4表面有相应间距的金属凸起用以固定红外换热管3。

4、在红外换热管3中通热媒时,红外换热管3表面的热辐射经金属波浪板层2的曲面反射后垂直向下射向室内区域;在红外换热管3中通冷媒时,室内各方向的热辐射经金属波浪板层2反射后汇集到红外换热管3上。

5、所述定向红外辐射板辐射效率的提高是通过金属波浪板层2、空气层5和红外透射面层6实现。金属波浪板层2通过反射红外换热管3在通热媒时向外发射的红外辐射或通冷媒时吸收的红外辐射,使红外换热管3发射或吸收的红外辐射集中在辐射板下方的人员活动区域(如图3所示),从而提高定向红外辐射板的辐射供暖供冷效果。其中空气层5具有低导热率,红外透射面层6对红外辐射具有高透过率。空气层5的大热阻使得冷热水管3至红外透射面层6的温度梯度变大,避免红外透射面层6的表面温度与空气温度差距过大;红外透射面层6的高透过率可确保在通热媒时不会吸收红外换热管3发射的红外辐射使得面层表面温度变高,或在通冷媒时不阻隔室内红外辐射被红外换热管3吸收。这两个特点避免了由于红外透射面层6与室内空气的大温差产生强对流换热,导致上升的热空气或下降的冷空气,显著提高辐射板的辐射效率。

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7、1.通过该辐射板金属波浪板层结构,可以提高红外换热管在供暖时向室内(辐射板正下方)的红外辐射发射效果,和供冷时对室内红外辐射的吸收效果。将红外辐射的发射和吸收集中在辐射板下方的人员活动区域,从而提高辐射板的辐射供暖供冷效果和舒适性。

8、2.采用热阻大的空气层和透射高的红外透射面层,一方面可以减小红外透射面层通过导热途径与红外换热管的传热量,另一方面可以减小红外透射面层对换热管或室内发射红外辐射的吸收,从而降低面层与室内空气的温差和对流换热,显著提高辐射板的辐射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定向红外辐射板,其特征在于,该定向红外辐射板主要由外包裹结构层1、金属波浪板层(2)、红外换热管(3)、金属结构板(4)、空气层(5)和红外透射面层(6)组成;外包裹结构层1紧贴金属波浪板层(2)且紧密粘住红外透射面层(6),在金属结构板(4)和红外透射面层(6)之间形成密闭的空气层(5),使得定向红外辐射板形成一个完整结构;金属结构板(4)与金属波浪板层(2)的边缘焊接在一起,金属结构板(4)表面有相应间距的金属凸起用以固定红外换热管(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向红外辐射板,其特征在于,为确保金属波浪板层(2)的热辐射发射的定向辐射方向是垂直射向室内的,使得金属波浪板层(2)的波浪曲线满足如下曲线方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向红外辐射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层(5)的厚度为10-14mm,红外透射面层(6)的透射率不小于0.6。

技术总结本发明属于暖通空调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定向红外辐射板,主要由外包裹结构层、金属波浪板层、红外换热管、金属结构板、空气层和红外透射面层组成;外包裹结构层紧贴金属波浪板层且紧密粘住红外透射面层,在金属结构板和红外透射面层之间形成密闭的空气层,使得定向红外辐射板形成一个完整结构;金属结构板与金属波浪板层的边缘焊接在一起,金属结构板4表面有相应间距的金属凸起用以固定红外换热管。通过该辐射板的结构,使红外换热管发射或吸收的红外辐射集中在辐射板下方的人员活动区域,从而提高辐射板的辐射供暖供冷效果;采用低导热的空气层和高透射的红外透射面层,可以减小辐射板表面与室内空气的温差及对流换热,从而显著提高辐射效率。技术研发人员:吴小舟,唐明武,李楠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连理工大学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7/4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4/17428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