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供热炉灶,通风,干燥设备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 一种换热通道及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  正文

一种换热通道及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30 16:57:09

本技术涉及换热器,特别是一种换热通道及换热器。

背景技术:

1、目前的换热器,其换热通道内的换热翅片均是采用周期性均匀布置,由于流动方向上,温差逐渐增大,这样的布置方式使得换热介质在换热器内的阻力增加,换热性能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换热通道及换热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换热性能降低的技术问题。

2、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换热通道,所述换热通道内设有多个导流单元,每个所述导流单元内均包括多个导流块,沿换热介质的流动方向,多个所述导流单元依次设置,且多个所述导流单元内的单位面积内的导流块的数目依次增多。

3、如上所述的一种换热通道,其中,优选的是,沿换热介质的流动方向,多个所述导流单元之间等距设置,多个所述导流单元内的导流块依次由疏至密设置,且多个所述导流单元内的导流块的体积尺寸依次减小。

4、如上所述的一种换热通道,其中,优选的是,沿所述换热介质的流动方向,所述换热通道内形成有第一预设轴线,所述导流单元的若干导流块均分形成两组导流块组,两组所述导流块组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预设轴线的相对两侧。

5、如上所述的一种换热通道,其中,优选的是,沿所述导流块的延伸方向,所述导流块形成有第二预设轴线,所述第二预设轴线与所述第一预设轴线之间形成的预设夹角在30°-60°之间。

6、如上所述的一种换热通道,其中,优选的是,一个所述导流单元内的多个所述导流块的形状大小相同。

7、如上所述的一种换热通道,其中,优选的是,沿所述换热介质的流动方向,相邻导流单元内的所述导流块体积尺寸成等比关系,比例因子为0.8-0.9。

8、如上所述的一种换热通道,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导流块凸设于所述换热通道内,所述导流块的侧面由第一侧面、第二侧面以及第三侧面依次连接合围而成,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二侧面以及所述第三侧面均为弧形面,所述第一侧面远离所述换热介质的流动方向设置,所述第二预设轴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侧面的中部交汇,所述第二预设轴线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侧面和所述第三侧面的连接处交汇。

9、如上所述的一种换热通道,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侧面为椭圆弧面,所述椭圆弧面所对应的椭圆的长边a与短边b的尺寸满足公式:1.3≤a/b≤2;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三侧面对称设于所述第二预设轴线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二侧面和所述第三侧面所对应于的弦长m满足公式:1.5≤m/2a≤2。

10、如上所述的一种换热通道,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导流块于所述第二预设轴线第一端的高度高于所述导流块于所述第二预设轴线第二端的高度。

11、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包括前述的换热通道。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换热通道内间隔设置若干导流单元,根据换热通道内换热介质的流动方向,导流单元内的若干导流块的密度逐渐增大,换热介质经过间歇和疏密排布的导流块,会在尾端形成纵向涡,纵向涡具有扰动和破坏壁面附近边界层的作用,导流块的非均匀分布能有效降低流动阻力以及提升沿流动方向上的换热效果,从而提高换热性能。

技术特征:

1.一种换热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通道(1)内设有多个导流单元(2),每个所述导流单元(2)内均包括多个导流块(4),沿换热介质的流动方向,多个所述导流单元(2)依次设置,且多个所述导流单元(2)内的单位面积内的导流块(4)的数目依次增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通道,其特征在于:沿换热介质的流动方向,多个所述导流单元(2)之间等距设置,多个所述导流单元(2)内的导流块(4)依次由疏至密设置,且多个所述导流单元(2)内的导流块(4)的体积尺寸依次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通道,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换热介质的流动方向,所述换热通道(1)内形成有第一预设轴线(d1),所述导流单元(2)的若干导流块(4)均分形成两组导流块组(3),两组所述导流块组(3)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预设轴线(d1)的相对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通道,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导流块(4)的延伸方向,所述导流块(4)形成有第二预设轴线(d2),所述第二预设轴线(d2)与所述第一预设轴线(d1)之间形成的预设夹角在30°-60°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通道,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导流单元(2)内的多个所述导流块(4)的形状大小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热通道,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换热介质的流动方向,相邻导流单元(2)内的所述导流块(4)体积尺寸成等比关系,比例因子为0.8-0.9。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块(4)凸设于所述换热通道(1)内,所述导流块(4)的侧面由第一侧面(41)、第二侧面(42)以及第三侧面(43)依次连接合围而成,所述第一侧面(41)、所述第二侧面(42)以及所述第三侧面(43)均为弧形面,所述第一侧面(41)远离所述换热介质的流动方向设置,所述第二预设轴线(d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侧面(41)的中部交汇,所述第二预设轴线(d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侧面(42)和所述第三侧面(43)的连接处交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热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41)为椭圆弧面,所述椭圆弧面所对应的椭圆的长边a与短边b的尺寸满足公式:1.3≤a/b≤2;所述第二侧面(42)与所述第三侧面(43)对称设于所述第二预设轴线(d2)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二侧面(42)和所述第三侧面(43)所对应于的弦长m满足公式:1.5≤m/2a≤2。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热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块(4)于所述第二预设轴线(d2)第一端的高度高于所述导流块(4)于所述第二预设轴线(d2)第二端的高度。

10.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换热通道。

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换热通道及换热器,所述换热通道内设有多个导流单元,每个所述导流单元内均包括多个导流块,沿换热介质的流动方向,多个所述导流单元依次设置,且多个所述导流单元内的单位面积内的导流块的数目依次增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换热通道内间隔设置若干导流单元,根据换热通道内换热介质的走向,多个导流单元内的若干导流块的密度逐渐增大,换热介质经过间歇和疏密排布的导流块,会在尾端形成纵向涡,纵向涡具有扰动和破坏壁面附近边界层的作用,导流块的非均匀分布能有效降低流动阻力以及提升沿流动方向上的换热效果。技术研发人员:袁芬,郭实龙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英维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009技术公布日:2024/7/9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4/17501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