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蒸汽制造应用技术 > 一种蒸发器的水自然循环结构的制作方法  >  正文

一种蒸发器的水自然循环结构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01 02:29:03

本技术涉及余热锅炉,具体涉及余热锅炉中的蒸发器。

背景技术:

1、钢铁生产中产生的高温烟气温度高达1000℃左右。用于回收高温烟气中热量的余热锅炉中通常会设置蒸发器。目前蒸发器的水都是采用强制循环,强制循环需要设置强制循环泵,这直接加大了余热回收的成本。

2、其次,钢铁厂的高温烟气中含有大量的铁元素,还含有碳、锌、铅、钾、钠等元素,因此这些粉尘还具有黏性高的特点,尤其是含锌粉尘的高温烟气。热回收过程中,高温烟气中的粉尘颗粒容易粘附在余热锅炉的换热管的管壁上,如在蒸发器中的换热管束的外壁上产生堆积,这会大大降低热效率,还会导致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蒸发器的水自然循环结构,蒸发器的水采用自然循环的方式,这有效节约了能源,还简化了蒸发器结构,减少了设备的钢铁使用量,从而有效降低余热回收设备的成本以及使用成本。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蒸发器的水自然循环结构,包括锅筒和蒸发器,锅筒设置在蒸发器的上方,所述的蒸发器设置在水冷壁结构的烟气通道中,水冷壁结构的烟气通道包括:水冷外侧壁,水冷外侧壁包括水冷壁管束;烟气通道内的蒸发器管束的进口端分别向两侧的水冷外侧壁方向弯折,蒸发器管束的进口端分别与对应侧的水冷壁管束连通;锅筒与水冷外侧壁之间设置水冷壁下降管和水冷壁上升管,锅筒与蒸发器之间设置蒸发器上升管。

3、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蒸发器的水自然循环结构,其中,蒸发器管束的进口端分别与对应侧的水冷外侧壁中间高度位置的水冷壁管束连通。

4、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蒸发器的水自然循环结构,其中,水冷外侧壁的下端设置有水冷外侧壁下集箱,水冷外侧壁的上端设置有水冷外侧壁上集箱;水冷壁下降管的两端分别与锅筒和水冷外侧壁下集箱连通,从而将锅筒中的热水输送至水冷壁管束中,水冷壁上升管的两端分别与锅筒和水冷外侧壁上集箱连通,从而水冷壁管束中的汽水混合物输送至锅筒内;蒸发器管束的上端设置蒸发器上集箱,锅筒通过蒸发器上升管与蒸发器上集箱连通。

5、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蒸发器的水自然循环结构,其中,所述的烟气通道中设置两组蒸发器。

6、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蒸发器的水自然循环结构,其中,所述的烟气通道底部设置出灰机。

7、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蒸发器相较传统蒸发器,其取消了下集箱,蒸发器管束的进口端与对应侧的水冷壁管束相连接,蒸发器由水冷壁管束供水、并采用自然循环,无需额外提供动力,这大大简化了蒸发器的结构,不仅有效降低了设备成本还大大降低了设备运行成本,同时还有效减少了积灰。

技术特征:

1.一种蒸发器的水自然循环结构,包括锅筒和蒸发器,锅筒设置在蒸发器的上方,所述的蒸发器设置在水冷壁结构的烟气通道中,水冷壁结构的烟气通道包括:水冷外侧壁,水冷外侧壁包括水冷壁管束;其特征在于:烟气通道内的蒸发器管束的进口端分别向两侧的水冷外侧壁方向弯折,蒸发器管束的进口端分别与对应侧的水冷壁管束连通;锅筒与水冷外侧壁之间设置水冷壁下降管和水冷壁上升管,锅筒与蒸发器之间设置蒸发器上升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发器的水自然循环结构,其特征在于:蒸发器管束的进口端分别与对应侧的水冷外侧壁中间高度位置的水冷壁管束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蒸发器的水自然循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水冷外侧壁的下端设置有水冷外侧壁下集箱,水冷外侧壁的上端设置有水冷外侧壁上集箱;水冷壁下降管的两端分别与锅筒和水冷外侧壁下集箱连通,从而将锅筒中的热水输送至水冷壁管束中,水冷壁上升管的两端分别与锅筒和水冷外侧壁上集箱连通,从而水冷壁管束中的汽水混合物输送至锅筒内;蒸发器管束的上端设置蒸发器上集箱,锅筒通过蒸发器上升管与蒸发器上集箱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蒸发器的水自然循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烟气通道中设置两组蒸发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蒸发器的水自然循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烟气通道底部设置出灰机。

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蒸发器的水自然循环结构,包括锅筒和蒸发器,锅筒设置在蒸发器的上方,蒸发器设置在水冷壁结构的烟气通道中,水冷壁结构的烟气通道包括:水冷外侧壁,水冷外侧壁包括水冷壁管束;烟气通道内的蒸发器管束的进口端分别向两侧的水冷外侧壁方向弯折,蒸发器管束的进口端分别与对应侧的水冷壁管束连通;锅筒与水冷外侧壁之间设置水冷壁下降管和水冷壁上升管,锅筒与蒸发器之间设置蒸发器上升管。本技术的优点是:蒸发器由水冷壁管束供水,从而实现采用自然循环,无需额外提供动力,这大大简化了蒸发器的结构,不仅有效降低了设备制造成本还大大降低了设备运行成本,还有效减少了积灰。技术研发人员:钱飞舟,刘友洪,徐冉,张卫兵,申海新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海陆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21129技术公布日:2024/1/13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4/208714.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