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蒸汽制造应用技术 > 一种转运机构及锅炉的制作方法  >  正文

一种转运机构及锅炉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01 02:35:36

本技术涉及锅炉,特别是一种转运机构及其锅炉。

背景技术:

1、锅炉的特点是使用双层炉排燃烧室,对未燃尽气体经过二次自燃,起着自燃充分,消烟、除尘的作用。炉体上部布置的弯水管为对流加热区,炉体结构和烟气流程布局合理,热传导较好,锅炉设计合理,结构非常简单,操作、修理便利,占地面积小,基建投资少,是小型企业单位生产供暖等较理想的设备之一。现有锅炉使用过程中,存在诸多弊端,特别是:

2、1.现有的部分锅炉在安装过程中,由于锅炉自身过重,不易于进行搬运,尤其是当安装的位置偏高时,搬运的难度会加大,造成工作人员在安装过程中费时费力的问题;

3、2.现有的部分锅炉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锅炉不断的加热,会造成锅炉外壁的温度一定的升高,如果工作人员碰到,就会导致安全问题的产生,需要一个可以对工作人员进行保护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鉴于现有机构带来不易于进行搬运,尤其是当安装的位置偏高时,搬运的难度会加大,造成安装过程费时费力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其一方案。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转运机构,包括,支撑板;承载组件,包括有底板、设置于底板外壁的支撑件、设置于底板外壁的传动件以及设置于底板外的升降件。

4、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转运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支撑件包括有设置于所述底板外壁的连接板、设置于所述连接板外壁的支撑柱、设置于所述支撑柱外壁的第一转轴、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端部的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外壁的滚轮以及设置于所述底板外壁的短板。

5、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转运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传动件包括有设置于所述短板内壁的连接杆、设置于所述底板内壁的第二转轴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轴端部的第一锥齿轮。

6、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转运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连接杆外壁设置有螺纹,所述第二转轴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螺纹配合的蜗轮,所述底板的内壁设置有轴承,且轴承套设于所述第二转轴的外壁,所述第一锥齿轮的外壁设置有与其啮合的第二锥齿轮,且第二锥齿轮的一端设置有螺纹杆。

7、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转运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升降件包括有设置于所述螺纹杆外壁的移动块以及设置于所述移动块外壁的伸缩架。

8、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转运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移动块的外壁分别设置有第一滑动臂以及小型连接臂,所述第一滑动臂的外部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端部设置有挡板,所述伸缩架的端部设置有顶出板。

9、本实用新型中锅炉有益效果为:通过承载组件内的传动件以及升降件的配合,使得锅炉的安装过程省时省力,易于实现锅炉安装时的搬运和升降,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10、鉴于装置整体缺乏一定的安全性,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安全问题,缺少一个保护的结构,使得装置整体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另一方案。

1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锅炉包括锅炉本体;以及,保护机构,包括有第一保护门、设置于所述第一保护门外的第二保护门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保护门外的固定组件。

12、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锅炉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保护门的外壁分别设置有第一把手、第二滑槽、第三滑槽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把手外壁的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二保护门的外壁设置有第二把手,且所述第二把手的外壁设置有第二固定板。

13、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锅炉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二滑槽内设置有第二滑动臂,且第二滑动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保护门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滑槽内设置有第三滑动臂,且第三滑动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保护门固定连接。

14、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锅炉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有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板外壁的挂钩、设置于所述挂钩外壁的矩形环、设置于所述矩形环端部的伸缩杆、设置于所述伸缩杆外壁的活动框、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板外壁的固定座以及与所述固定座铰接的调节臂,所述伸缩杆的外壁套设有弹性件,所述伸缩杆的端部设置有滑动板,所述活动框的一端设置有斜板,所述斜板的端部设置有铰接板,所述铰接板与所述调节臂通过铰接轴活动链接。

15、本实用新型的锅炉有益效果为:通过保护机构对锅炉的外壁进行隔档,从而避免工作人员的发生安全事故的问题,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装置整体发生安全问题的风险。

技术特征:

1.一种转运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202)包括有设置于所述底板(201)外壁的连接板(202a)、设置于所述连接板(202a)外壁的支撑柱(202b)、设置于所述支撑柱(202b)外壁的第一转轴(202c)、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202c)端部的壳体(202d)、设置于所述壳体(202d)外壁的滚轮(202e)以及设置于所述底板(201)外壁的短板(202f)。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203)包括有设置于所述短板(202f)内壁的连接杆(203a)、设置于所述底板(201)内壁的第二转轴(203d)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轴(203d)端部的第一锥齿轮(203f)。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203a)外壁设置有螺纹(203b),所述第二转轴(203d)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螺纹(203b)配合的蜗轮(203c),所述底板(201)的内壁设置有轴承(203e),且轴承(203e)套设于所述第二转轴(203d)的外壁,所述第一锥齿轮(203f)的外壁设置有与其啮合的第二锥齿轮(203g),且第二锥齿轮(203g)的一端设置有螺纹杆(203h)。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件(204)包括有设置于所述螺纹杆(203h)外壁的移动块(204c)以及设置于所述移动块(204c)外壁的伸缩架(204d)。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块(204c)的外壁分别设置有第一滑动臂(204c-1)以及小型连接臂(204c-2),所述第一滑动臂(204c-1)的外部设置有第一滑槽(204a),所述第一滑槽(204a)的端部设置有挡板(204b),所述伸缩架(204d)的端部设置有顶出板(204e)。

7.一种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转运机构,以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门(401)的外壁分别设置有第一把手(401a)、第二滑槽(401b)、第三滑槽(401c)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把手(401a)外壁的第一固定板(401d),所述第二保护门(402)的外壁设置有第二把手(402a),且所述第二把手(402a)的外壁设置有第二固定板(402b)。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槽(401b)内设置有第二滑动臂(401b-1),且第二滑动臂(401b-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保护门(402)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滑槽(401c)内设置有第三滑动臂(401c-1),且第三滑动臂(401c-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保护门(402)固定连接。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403)包括有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板(402b)外壁的挂钩(403a)、设置于所述挂钩(403a)外壁的矩形环(403b)、设置于所述矩形环(403b)端部的伸缩杆(403c)、设置于所述伸缩杆(403c)外壁的活动框(403d)、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板(401d)外壁的固定座(403e)以及与所述固定座(403e)铰接的调节臂(403f),所述伸缩杆(403c)的外壁套设有弹性件(403c-1),所述伸缩杆(403c)的端部设置有滑动板(403c-2),所述活动框(403d)的一端设置有斜板(403d-1),所述斜板(403d-1)的端部设置有铰接板(403d-2),所述铰接板(403d-2)与所述调节臂(403f)通过铰接轴(403d-3)活动链接。

技术总结本技术涉及锅炉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转运机构及锅炉,包括,支撑板;承载组件,包括有底板、设置于底板外壁的支撑件、设置于底板外壁的传动件以及设置于底板外的升降件。通过承载组件内的传动件以及升降件的配合,使得锅炉的安装过程省时省力,易于实现锅炉安装时的搬运和升降,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技术研发人员:田裕荣,陈新宇,任朝晖,惠建峰,张军,齐烨,赵杰,田利云,赵敏,陈永莲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内蒙古北方蒙西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0227技术公布日:2024/1/15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4/209245.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