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业退水缓冲结构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29 13:10:00
本申请涉及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尤其是涉及一种农业退水缓冲结构。
背景技术:
1、农业退水指的是在农业生产中农作物栽培、牲畜饲养、食品加工等过程排出的污水和液态废物。农业退水中含有大量植物生长所需的氮、磷等元素,因此对河道而言,农业退水极易造成河道水体富营养化,是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源头之一。然而同时,这些农业退水对于农作物而言却是富含营养的肥水。
2、目前现有的面源污染控制技术,包括植被缓冲带、前置库技术以及人工湿地等技术,大多通过对退水进行拦截、吸收等方法完成水质的净化,降低进入退水中的污染物浓度,在控制面源污染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这些农田排水设施通常只在农田排水期间起作用,即只有在农田中的农业退水需要排放时,这些农田排水设施才会对农业退水进行净化排放,而非农田排水期间,这些农田排水设施会处于闲置状态,这使得农田排水设施的利用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改善农田排水设施的利用率较低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农业退水缓冲结构。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农业退水缓冲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农业退水缓冲结构,包括河道,所述河道通过第一水泵站与排水单元连接,所述排水单元和所述河道之间设有第一闸门单元,所述排水单元的末端设有生态净化单元,所述生态净化单元的末端与所述河道连通。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河道中的水通过第一水泵站依次经过第一闸门单元、排水单元以及生态净化单元后回到河道内;通过增加小部分水泵站的维持费用,将用水泵站将河道与已建设有的排水单元以及生态净化单元连通,使得排水单元以及生态净化单元不仅可以在农田排水期间对农田排放出来的农业退水进行净化,以减少农业排水对自然环境以及周边河道的污染,还可以在非农业排水期间对河道中的水进行净化,以提升整个河道的综合水质,成本低廉且大大提高了对农田排水建设的利用率。
5、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排水单元包括缓冲沟渠,所述缓冲沟渠的底壁上沿所述缓冲沟渠的长度方向设有若干缓冲板,所述缓冲板的侧壁与所述缓冲沟渠的侧壁贴合且与所述缓冲沟渠滑动配合,所述缓冲板的顶端低于所述缓冲沟渠的顶端;所述缓冲沟渠的底壁上设有容置所述缓冲板的凹槽。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水泵站流入缓冲沟渠的水被缓冲板拦截,只有水位高于缓冲板的水能够流过去,而多个缓冲板的设置又使得通过第一个缓冲板的水只能慢慢累积直到越过第二个缓冲板,以此类推,这样的设置大大减缓了水流的流速,有助于延长水流的净化时间以增强净化效果,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过滤通道以及生态净化单元中的各项设置免于大力度的冲刷。
7、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缓冲沟渠内设有与若干所述缓冲板一一对应设置的支撑限位组件,所述支撑限位组件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靠近所述缓冲板的一面与所述缓冲板侧壁贴合;所述支撑板远离所述缓冲板的一侧连有三角支架,所述三角支架的底壁与所述缓冲沟渠的底壁相连。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水流冲向缓冲板时,缓冲板会受到强烈的推力,在长久的冲刷下缓冲板的侧壁极易发生腐蚀或是挪位,从而影响其对水流的拦截减速效果,而支撑限位组件能够通过稳定的三角支撑结构给以缓冲板一个支撑力,且支撑板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缓冲板的侧壁,避免了过快的腐蚀。
9、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缓冲沟渠的岸边沿所述缓冲沟渠长度方向设有溢水槽,所述溢水槽的横截面呈u型,所述溢出槽的一端与所述缓冲沟渠连通。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缓冲沟渠中溢出或飞溅出的水能够顺着溢水槽重新回到缓冲沟渠内。
11、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排水单元还包括与所述缓冲沟渠连通的过滤通道,所述过滤通道内设有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所述第一过滤板和所述第二过滤板的侧壁均与相应的所述过滤通道的侧壁贴合。
12、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过滤板和所述第二过滤板之间设有刮块,所述刮块的一侧壁与所述第一过滤板的侧壁贴合,另一侧壁与所述第二过滤板的侧壁贴合;所述过滤通道的底壁上设有容置所述刮块的容置槽;所述刮块与所述过滤通道滑动配合。
13、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刮块靠近所述第一过滤板及靠近所述第二过滤板的侧壁上均设有刷毛,所述刷毛插入相应的过滤板上的过滤孔内;所述刮块下方连有收集板,所述收集板的一侧壁与所述第一过滤板贴合,另一侧壁与所述第二过滤板贴合。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水流经过第一过滤板以及过滤板进行过滤时,刮块以及收集板位于容置槽内不影响过滤过程,当过滤完成后,抬升刮块以及收集板,在刮块将过滤板侧壁上残留的滤渣刮在刮块上表面时,刷毛对过滤板的过滤孔进行疏通,同时刷毛勾连出来的滤渣落到下方的收集板上一同抬升。这样的设置提高了清洁第一过滤板以及第二过滤板之间的滤渣的便捷性,结构简单且清洁效果好。
15、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生态净化单元和所述河道之间设有第二闸门单元,所述第二闸门单元包括电控闸门以及水质监测仪,所述电控闸门通过控制系统电性连接于所述水质监测仪;所述生态净化单元通过第二水泵站与所述缓冲沟渠连通。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生态净化流出的水经过水质监测仪的监测并符合排放标准后,由水质监测仪打开电控闸门以将净化后的水排回河道;否则,保持电控闸门关闭并通过第二水泵站将水压入缓冲沟渠以进行二次净化。这样的设置有助于保证并提高河道的综合水质,且避免了人为测量的误差以及危险性,大大提高了测定水质开关闸门的便利性。
17、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8、1.本申请利用水泵站将河道与已建设有的排水单元以及生态净化单元连通,使得排水单元以及生态净化单元不仅可以在农田排水期间对农田排放出来的农业退水进行净化,以减少农业排水对自然环境以及周边河道的污染,还可以在非农业排水期间对河道中的水进行净化,以提升整个河道的综合水质,且本申请只需要较少的水泵站维持费用,成本低廉且提高了对农田排水建设的利用率。
19、2.缓冲板的高度可调使得缓冲沟渠能够适应不同流量大小的水,有效避免了水位远远低于缓冲板从而无法通过缓冲沟渠的情况。
技术特征:1.一种农业退水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河道(1),所述河道(1)通过第一水泵站(01)与排水单元(2)连接,所述排水单元(2)和所述河道(1)之间设有第一闸门单元(4),所述排水单元(2)的末端设有生态净化单元,所述生态净化单元的末端与所述河道(1)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业退水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单元(2)包括缓冲沟渠(21),所述缓冲沟渠(21)的底壁上沿所述缓冲沟渠(21)的长度方向设有若干缓冲板(212),所述缓冲板(212)的侧壁与所述缓冲沟渠(21)的侧壁贴合且与所述缓冲沟渠(21)滑动配合,所述缓冲板(212)的顶端低于所述缓冲沟渠(21)的顶端;所述缓冲沟渠(21)的底壁上设有容置所述缓冲板(212)的凹槽(2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农业退水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沟渠(21)内设有与若干所述缓冲板(212)一一对应设置的支撑限位组件(8),所述支撑限位组件(8)包括支撑板(82),所述支撑板(82)靠近所述缓冲板(212)的一面与所述缓冲板(212)侧壁贴合;所述支撑板(82)远离所述缓冲板(212)的一侧连有三角支架(81),所述三角支架(81)的底壁与所述缓冲沟渠(21)的底壁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农业退水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沟渠(21)的岸边沿所述缓冲沟渠(21)长度方向设有溢水槽(215),所述溢水槽(215)的横截面呈u型,所述溢水槽(215)的一端与所述缓冲沟渠(21)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农业退水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单元(2)还包括与所述缓冲沟渠(21)连通的过滤通道(22),所述过滤通道(22)内设有第一过滤板(23)和第二过滤板(24),所述第一过滤板(23)和所述第二过滤板(24)的侧壁均与相应的所述过滤通道(22)的侧壁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农业退水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板(23)和所述第二过滤板(24)之间设有刮块(61),所述刮块(61)的一侧壁与所述第一过滤板(23)的侧壁贴合,另一侧壁与所述第二过滤板(24)的侧壁贴合;所述过滤通道(22)的底壁上设有容置所述刮块(61)的容置槽(221);所述刮块(61)与所述过滤通道(22)滑动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农业退水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块(61)靠近所述第一过滤板(23)及靠近所述第二过滤板(24)的侧壁上均设有刷毛,所述刷毛插入相应的过滤板上的过滤孔内;所述刮块(61)下方连有收集板(63),所述收集板(63)的一侧壁与所述第一过滤板(23)贴合,另一侧壁与所述第二过滤板(24)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农业退水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净化单元和所述河道(1)之间设有第二闸门单元(5),所述第二闸门单元(5)包括电控闸门以及水质监测仪,所述电控闸门通过控制系统电性连接于所述水质监测仪;所述生态净化单元通过第二水泵站(02)与所述缓冲沟渠(21)连通。
技术总结本申请涉及一种农业退水缓冲结构,其包括河道,河道通过第一水泵站与排水单元连接,排水单元和河道之间设有第一闸门单元,排水单元的末端设有生态净化单元,生态净化单元的末端与河道连通。本申请可以在非农田排水期间对河道中的水进行净化,提升了整个河道的综合水质,成本低廉且大大提高了对农田排水建设的利用率。技术研发人员:徐义桦,周宇翔,陆泽林,陆玮,陈柳杰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市水利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130技术公布日:2024/7/18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5/143282.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