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环保节能,再生,污水处理设备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 一种基于混频技术的超声波除藻系统  >  正文

一种基于混频技术的超声波除藻系统

  • 国知局
  • 2024-07-29 13:10:46

本发明属于发明超声波除藻用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超声波除藻装置。

背景技术:

1、水体富营养化是指生物所需营养物质大量流入河流、湖泊、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它浮游生物迅速繁殖,导致水体溶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它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水体富营养化造成藻类的大量繁殖,给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同时,蓝藻的存在使得水体中鱼类等经济作物无法生存,该水体也无法对农业作物进行灌溉,畜牧业赖以生存的水源无法得到满足,由此对农林牧渔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极大的抑制作用。一些依赖自然资源开展的旅游产业因为水体的污染逐渐消失,造成社会经济损失严重。因此,对于富营养化水体以及水华藻类的治理仍然显得十分迫切。

2、传统的蓝藻治理方法有三种,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这三类方法各有缺陷,在安全性、经济性和除藻效率等方面不能完全达到要求。物理法主要包括人工打捞、絮凝沉淀、气浮等,效果普遍较好,但成本高;化学法常采用硫酸铜、高锰酸钾等化学药剂以及臭氧氧化法等,见效快,但易造成二次污染且很难彻底去除水中藻类;生物法包括微生物治理、水生植物抑藻和食藻生物防治等,具有无污染、成本低、处理效果明显等优点,但目前筛选出的藻类天敌种类少,各种病理真菌或噬菌体的适用范围狭窄、专一性强,对水体中复杂多样的藻类,则难以奏效。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全新的系统来优化传统的蓝藻治理方法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基于混频技术的超声波除藻系统,针对传统的蓝藻治理方法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的解决方法。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基于混频技术的超声波除藻系统,包括第一超声作用腔单元,物理法分离腔单元,第二超声作用腔单元,化学法沉降腔单元;其中第一超声作用腔单元,物理法分离腔单元,第二超声作用腔单元的结构相似,其整体尺寸均相同;四个处理单元按顺序通过输藻管连接;输藻管的半径与进藻口和出藻口半径相同,通过连接器严密的与进藻口和出藻口相连。

4、进一步的,第一超声作用腔单元的内腔为高200cm,半径60cm的圆柱体;腔体整体横向放置,腔壁的厚度为2cm;进藻口与出藻口内腔半径20cm,长度50cm,厚度2cm,分别位于腔体的左上方和右下方,整个腔体由钛合金构成。

5、进一步的,腔体的两个超声探头分别位于腔体左右两端的正中心;超声换能器的尺寸为7cm*7cm,最大超声输出功率为200w,超声占空比为50%,频率为1hz;周围有水冷装置。

6、进一步的,物理法分离腔单元的内径为高200cm,半径60cm的圆柱体;腔体整体横向放置,腔壁的厚度为2cm;进藻口与出藻口内腔半径25cm,长度50cm,厚度2cm,分别位于腔体的左下方和右上方;整个腔体由钛合金构成。

7、进一步的,腔体内部设有一级挡板、二级挡板、三级挡板、四级挡板,高度依次为40cm,60cm,80cm,100cm,一级挡板、二级挡板、三级挡板、四级挡板依次与进藻口端相距40cm、80cm、120cm、160cm、厚度为2cm。

8、进一步的,第二超声作用腔单元的结构与第一超声作用腔单元的结构完全一致。

9、进一步的,化学法分离腔单元的内腔为长1500cm,宽600cm,高为200cm的方形池,分离腔的壁厚为3cm。

10、进一步的,分离池无顶,进藻口位于腔侧面正中央,出藻口位于腔的侧面正下方。

11、进一步的,化学法分离腔的进藻口尺寸为,内腔半径35cm,长度100cm,厚度2cm,出水口的尺寸为,内腔半径35cm,长度100cm,厚度2cm。

12、相对于现有的传统技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新型超声波除藻系统具有以下优势:

13、相比于传统物理除藻技术,超声波除藻系统的效率更高,人力物力成本更低,并且传统物理除藻技术只能在蓝藻爆发的时候进行打捞,而超声波除藻系统可以在蓝藻爆发之前就投入使用,消灭蓝藻活性,使其无法爆发,从而对环境更加友好,除藻成本也大大降低。

14、相比于传统化学除藻技术,超声波除藻系统添加了超声除藻和物理沉降的步骤,大大减少了所需的化学试剂的用量,并且可以进行多次级联,重复除藻,对水体几乎没有二次污染。

15、相比于传统生物除藻技术,超声波除藻系统不仅更加高效,能够处理的蓝藻种类也更多,用时更短,节约了时间成本和投入成本,效果也更好。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混频技术的超声波除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超声作用腔单元,物理法分离腔单元,第二超声作用腔单元,化学法沉降腔单元;其中第一超声作用腔单元,物理法分离腔单元,第二超声作用腔单元的结构相似,其整体尺寸均相同;四个处理单元按顺序通过输藻管连接;输藻管的半径与进藻口和出藻口半径相同,通过连接器严密的与进藻口和出藻口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混频技术的超声波除藻系统,第一超声作用腔单元的内腔为高200cm,半径60cm的圆柱体;腔体整体横向放置,腔壁的厚度为2cm;进藻口与出藻口内腔半径20cm,长度50cm,厚度2cm,分别位于腔体的左上方和右下方;整个腔体由钛合金构成,腔体的两个超声探头分别位于腔体左右两端的正中心;超声换能器的尺寸为7cm*7cm,最大超声输出功率为200w,超声占空比为50%,频率为1hz;周围有水冷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混频技术的超声波除藻系统,物理法分离腔单元的内径为高200cm,半径60cm的圆柱体;腔体整体横向放置,腔壁的厚度为2cm;进藻口与出藻口内腔半径25cm,长度50cm,厚度2cm,分别位于腔体的左下方和右上方;整个腔体由钛合金构成;腔体内部设有一级挡板、二级挡板、三级挡板、四级挡板,高度依次为40cm,60cm,80cm,100cm,一级挡板、二级挡板、三级挡板、四级挡板依次与进藻口端相距40cm、80cm、120cm、160cm、厚度为2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混频技术的超声波除藻系统,第二超声作用腔单元的结构与第一超声作用腔单元的结构完全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混频技术的超声波除藻系统,化学法分离腔单元的内腔为长1500cm,宽600cm,高为200cm的方形池,分离腔的壁厚为3cm;分离池无顶,进藻口位于腔侧面正中央,出藻口位于腔的侧面正下方;化学法分离腔的进藻口尺寸为,内腔半径35cm,长度100cm,厚度2cm,出水口的尺寸为,内腔半径35cm,长度100cm,厚度2cm。

技术总结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超声波除藻系统,包括第一超声作用腔单元,物理法分离腔单元,第二超声作用腔单元,化学法沉降腔单元;其中第一超声作用腔单元,物理法分离腔单元,第二超声作用腔单元的结构相似,其整体尺寸均相同;每个单元由输藻管按顺序连接,被蓝藻污染的待处理水通过第一超声作用腔单元进行超声处理,然后流入物理法分离腔单元进行物理沉积,再将水通过第二超声作用腔单元,用同样频率的超声波处理残余蓝藻,最后流入化学法沉降腔单元,经过化学沉降与过滤后得到处理后的干净水体。技术研发人员:张榆,吴丰民,杨洋,刘恒森,肖茗予,丛佳文,刘喆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哈尔滨理工大学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7/18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5/143392.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