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环保节能,再生,污水处理设备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 一种规模化养殖场污水处理工艺  >  正文

一种规模化养殖场污水处理工艺

  • 国知局
  • 2024-07-29 13:28:49

本发明属于养殖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规模化养殖场污水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1、随着我国畜禽养殖行业的快速发展,畜禽养殖污水所带来的环境问题越发突出。我国畜禽养殖的污水处理工作严重滞后于产业的发展,管理和处理应用技术的示范推广力度不够,已成为农村及城郊面源污染的主要因素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养殖污水的主要特征是:有机物浓度高、悬浮物多、色度深以及含有大量的细菌等,最终导致污水生化指标严重超高。目前养殖污水处理工艺分为三个部分:一是预处理,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浮油,降低后续处理的负荷并防止后续处理(尤其是生化处理)单元堵塞而影响处理效果,主要采用物理处理方法和化学处理方法;二是生化处理,这是整个处理工艺的核心,通过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分解废水中溶解性有机物;三是深度处理,采用物理处理方法和化学处理方法,进一步去除水中的污染物,以保证出水达标排放。实际处理工艺常常出现处理效果不理想,排水难达标等问题,为此一种养殖污水处理有效工艺的开发是势在必行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规模化养殖场污水处理工艺,解决现有工艺对养殖污水处理效果不理想,排水水质难达标,处理系统经常瘫痪以及养殖场污水本身排放不连续,波动较大等问题。

2、本发明方法是将养殖污水经格栅集污池拦截大颗粒杂物后泵入干湿固液分离设备中进行固液分离,分离液富集在集污调节池中并在曝气作用下调节水质与水量,集污调节池中的污水进入初沉池,经加药沉淀以降低污水中悬浮物浓度,初沉池污水进入af厌氧池,af厌氧池中污水在微生物培养池培养物的协同作用下厌氧发酵,促进难生化降解物质转变为易生化降解的物质,从而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厌氧发酵后沼液进入沼液调节池,在曝气作用下使污水中悬浮物沉降,沼液调节池污水则进入中沉池加药沉淀,去除污水悬浮物和总磷,同时提高废水碱度;中沉池污水再依次进入缺氧池、好氧池,进行ao处理,缺氧池与好氧池分别与微生物培养池连接,在微生物协同作用下进行有机物降解、硝化及反硝化反应,好氧池污水进入二沉池中再进行污泥沉降除磷;二沉池污水通入混凝沉淀池加药对污泥沉降并对污水进行脱色和化学除磷,混凝沉淀池污水在臭氧消毒脱色池中消毒脱色,水质达标后即可排水;

3、初沉池、中沉池、二沉池以及混凝沉淀池中底泥泵入污泥浓缩池,污泥浓缩池污水回流至集污调节池,浓缩底泥泵至压滤机脱水产生泥饼,泥饼发酵制肥,压滤滤液回流至干湿固液分离设备循环处理;沼液调节池污水、缺氧池污水、好氧池污水分别通过回流消毒池回流至对应的微生物培养池中,臭氧消毒脱色池污水回流至回流消毒池中用于消毒。

4、所述集污调节池、沼液调节池中安装有曝气系统,臭氧消毒脱色池中安装有臭氧曝气系统;初沉池添加pac絮凝剂,中沉池、混凝沉淀池添加石灰、pac与pam絮凝剂。

5、所述af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中水力停留时间分别为1~2h、2~4h和8~12h,硝化回流比为100%~300%。

6、所述微生物培养池包括密封壳体,2个以上螺旋电极通过不锈钢管设置在壳体内,螺旋电极通过加热元件连接,壳体上部开有进水口,下部开有出水口;与好氧池连接的微生物培养池壳体底部设置有与鼓风机连接的曝气盘,与af厌氧池或缺氧池连接的微生物培养池壳体底部设置有与电机连接的螺旋扇叶,壳体外设置有保温层与mds在线监测仪。

7、微生物培养池中微生物驯化以及培养具体是取市政污水处理厂厌氧池中的活性污泥添加到与af厌氧池连接的微生物培养池中,并加入营养物质,通过在线监测仪监测微生物培养池中碳氮磷比为350~500:5:1,ph为6.8~7.2,盐浓度为1-5g/l,无氧,温度在20~30℃,驯化60~90d;

8、取市政污水处理厂缺氧池中的活性污泥添加到与缺氧池连接的微生物培养池中,并加入营养物质,通过在线监测仪监测微生物培养池中碳氮磷比为350~500:5:1,ph在6.5~7.5,盐浓度在1~5g/l,溶解氧小于0.5mg/l,温度在35~45℃,驯化20~25d;

9、取市政污水处理厂好氧池中的活性污泥添加到与好氧池连接的微生物培养池中,并加入营养物质,通过在线监测仪监测微生物培养池中碳氮磷比为100:5:1,ph 6~8,盐浓度在1~5g/l,溶解氧大于2mg/l,温度在30~35℃,驯化10~20d;

10、驯化完成后,上述各池中通入养殖场污水或对应的沼液调节池污水、缺氧池污水、好氧池污水进行微生物培养,并控制盐浓度为5-10g/l,各池的回流污水水力停留时间1~2h、2~4h、4~6h;微生物培养池出水量为各池回流污水量的40%~80%/d,污水回流量为各池每天处理量的30%~50%/d。

11、所述活性污泥接种量不少于微生物培养池中水质量的5%;营养物质为养殖场污水、培养液;培养液为nacl 1~10g/l、mgso4•7h2o 0.2g/l、feso4•7h2o 0.01g/l、(nh4)2so40.5~1 g/l 、kh2po4 0.5g/l、牛肉膏10 g/l、蛋白胨5 g/l、葡萄糖5g/l。

12、本发明的有益成果在于:

13、本发明工艺将市政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作为驯化微生物菌群,通过电磁与含盐培养液的不断强化实现对微生物菌群的筛选与培养,筛选出活性更强的微生物菌群以抵抗污水的复杂性,从而降低处理效果不达标的风险;

14、本发明工艺充分利用各池回流污水进行微生物驯化培养,降低驯化成本,并通过一池处理污水与一池微生物培养的形式抵抗在低温或高盐等情况下导致处理系统瘫痪的问题,从而确保污水处理的持续性运行;

15、本发明工艺通过将传统处理工艺与微生物培养池耦合实现了养殖污水处理效果理想,处理系统不易瘫痪以及污水连续性处理可行等目的。

技术特征:

1.一种规模化养殖场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养殖污水经格栅集污池拦截大颗粒杂物后泵入干湿固液分离设备中进行固液分离,分离液富集在集污调节池中并在曝气作用下调节水质与水量,集污调节池中的污水进入初沉池,经加药沉淀以降低污水中悬浮物浓度,初沉池污水进入af厌氧池,af厌氧池中污水在微生物培养池培养物的协同作用下厌氧发酵,促进难生化降解物质转变为易生化降解的物质,从而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厌氧发酵后沼液进入沼液调节池,在曝气作用下使污水中悬浮物沉降,沼液调节池污水则进入中沉池加药沉淀,去除污水悬浮物和总磷,同时提高废水碱度;中沉池污水再依次进入缺氧池、好氧池,进行ao处理,缺氧池与好氧池分别与微生物培养池连接,在微生物协同作用下进行有机物降解、硝化及反硝化反应,好氧池污水进入二沉池中再进行污泥沉降除磷;二沉池污水通入混凝沉淀池加药对污泥沉降并对污水进行脱色和化学除磷,混凝沉淀池污水在臭氧消毒脱色池中消毒脱色,水质达标后即可排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规模化养殖场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集污调节池、沼液调节池中安装有曝气系统,臭氧消毒脱色池中安装有臭氧曝气系统;初沉池添加pac絮凝剂,中沉池、混凝沉淀池添加石灰、pac与pam絮凝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规模化养殖场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af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中水力停留时间分别为1~2h、2~4h和8~12h,硝化回流比为100%~3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规模化养殖场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微生物培养池包括密封壳体(1),2个以上螺旋电极(2)通过不锈钢管(3)设置在壳体内,螺旋电极(2)通过加热元件(4)连接,壳体上部开有进水口(5),下部开有出水口(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规模化养殖场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取市政污水处理厂厌氧池中的活性污泥添加到与af厌氧池连接的微生物培养池中,并加入营养物质,通过在线监测仪监测微生物培养池中碳氮磷比为350~500:5:1,ph为6.8~7.2,盐浓度为1~5g/l,无氧,温度在20~30℃,驯化60~90d;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规模化养殖场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活性污泥接种量不少于微生物培养池中水质量的5%;营养物质为养殖场污水、培养液;培养液为nacl 1~10g/l、mgso4•7h2o 0.2g/l、feso4•7h2o 0.01g/l、(nh4)2so4 0.5~1 g/l 、kh2po4 0.5g/l、牛肉膏10 g/l、蛋白胨5 g/l、葡萄糖5g/l。

技术总结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规模化养殖场污水处理工艺,具体是将养殖污水经格栅集污池拦截大颗粒杂物后泵入干湿固液分离设备中进行固液分离,分离液富集在集污调节池中并在曝气作用下调节水质与水量,集污调节池中的污水进入初沉池,降低污水中悬浮物浓度,初沉池污水进入AF厌氧池,AF厌氧池中污水在微生物培养池培养物的协同作用下厌氧发酵,厌氧发酵后沼液进入沼液调节池,在曝气作用下使污水中悬浮物沉降,沼液调节池污水则进入中沉池加药沉淀;中沉池污水再依次进入缺氧池、好氧池,进行AO处理,缺氧池与好氧池分别与微生物培养池连接,在微生物协同作用下进行有机物降解、硝化及反硝化反应,好氧池污水进入二沉池中再进行污泥沉降除磷;二沉池污水通入混凝沉淀池加药对污泥沉降并对污水进行脱色和化学除磷,混凝沉淀池污水在臭氧消毒脱色池中消毒脱色,水质达标后即可排水;本发明工艺处理养殖污水可以实现排水水质易达标,处理系统不易瘫痪以及污水连续性处理可行等目的。技术研发人员:瞿广飞,袁正,赵晨阳,刘国军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明理工大学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7/23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5/14467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