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高效脱氮集约型生态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29 13:29:41
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具体涉及一种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高效脱氮集约型生态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1、2021年,全国污水处理总量约为720亿立方米。污水处理尾水主要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然而氮、磷等污染物的总体排放量依然很大,普遍存在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因此,针对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要求更高的地方,需要进行深度处理。
2、人工湿地由于运行费用低、维护简单、景观效果好等优点,在尾水深度处理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现有的人工湿地在应用时存在以下问题:污水处理厂尾水c/n低,导致湿地脱氮效果不佳;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规模的快速扩张,城市土地资源缺乏,尾水湿地生态处理往往面临用地面积紧张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高效脱氮集约型生态处理系统,在提高尾水脱氮效果的同时可以有效节省土地资源。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高效脱氮集约型生态处理系统,包括生态反硝化滤池、潜流人工湿地;
3、所述生态反硝化滤池连通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侧壁上设有碳源投加装置,所述生态反硝化滤池内部形成有廊道,所述廊道内设有滤料;
4、所述潜流人工湿地固定设置于所述生态反硝化滤池上方,所述潜流人工湿地包括依次连通的配水渠、填料区、集水渠,所述配水渠入口处与所述廊道末端重叠并通过配水井连通,所述集水渠连通有出水管。
5、作为优选的,所述配水渠侧壁上设有多个第一配水孔,所述配水渠与所述填料区通过所述第一配水孔连通。
6、作为优选的,所述填料区侧壁上设有多个第二配水孔,所述填料区与所述集水渠通过所述第二配水孔连通。
7、作为优选的,所述填料区从上游至下游依次包括进水区、主体区、出水区,所述进水区的填料粒径为15-25mm,所述主体区的填料粒径为4-8mm,所述出水区的填料粒径为10-15mm。
8、作为优选的,所述填料区种植有挺水植物。
9、作为优选的,所述填料区深度为0.6-1.2m。
10、作为优选的,所述潜流人工湿地的长度和宽度比为3-10:1。
11、作为优选的,所述潜流人工湿地的高度为0.9-1.5m。
12、作为优选的,所述生态反硝化滤池的长宽与所述潜流人工湿地的长宽相同,所述生态反硝化滤池与所述潜流人工湿地重叠。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高效脱氮集约型生态处理系统,在潜流人工湿地前端设置生态反硝化滤池,这样污水在进入潜流人工湿地之前,可以先通过有机碳源和硝态氮进行脱氮反应,反应后的污水再进入潜流人工湿地,可以提高湿地系统的最终脱氮效率。同时,将潜流人工湿地设置在生态反硝化滤池上方,有效节约土地资源,节省投资费用。
技术特征:1.一种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高效脱氮集约型生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生态反硝化滤池(1)、潜流人工湿地(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高效脱氮集约型生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水渠(8)侧壁上设有多个第一配水孔,所述配水渠(8)与所述填料区(9)通过所述第一配水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高效脱氮集约型生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区(9)侧壁上设有多个第二配水孔,所述填料区(9)与所述集水渠(10)通过所述第二配水孔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高效脱氮集约型生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区(9)从上游至下游依次包括进水区(13)、主体区(14)、出水区(15),所述进水区(13)的填料粒径为15-25mm,所述主体区(14)的填料粒径为4-8mm,所述出水区(15)的填料粒径为10-1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高效脱氮集约型生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区(9)种植有挺水植物(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高效脱氮集约型生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区(9)深度为0.6-1.2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高效脱氮集约型生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潜流人工湿地(2)的长度和宽度比为3-10: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高效脱氮集约型生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潜流人工湿地(2)的高度为0.9-1.5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高效脱氮集约型生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反硝化滤池(1)的长宽与所述潜流人工湿地(2)的长宽相同,所述生态反硝化滤池(1)与所述潜流人工湿地(2)重叠。
技术总结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高效脱氮集约型生态处理系统,包括生态反硝化滤池、潜流人工湿地;所述生态反硝化滤池连通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侧壁上设有碳源投加装置,所述生态反硝化滤池内部形成有廊道;所述潜流人工湿地固定设置于所述生态反硝化滤池上方,所述潜流人工湿地包括依次连通的配水渠、填料区、集水渠,所述配水渠入口处与所述廊道末端重叠并通过配水井连通。该系统中,污水在进入潜流人工湿地之前,可以先通过有机碳源和硝态氮进行脱氮反应,反应后的污水再进入潜流人工湿地,可以提高湿地系统的最终脱氮效率。而且将潜流人工湿地设置在生态反硝化滤池上方,可以有效节约土地资源。技术研发人员:孙健,李卿,蔡世颜,万年红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113技术公布日:2024/7/23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5/14481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