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气液监测结构的管柱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27 10:54:01
本技术涉及盐穴注气,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气液监测结构的管柱。
背景技术:
1、利用盐穴进行天然气的储气作业是较为经济的方法,针对连通井来说,其中一个井注气,利用气顶水,将卤水从另一个井排出。
2、但由于盐穴深埋地下,声呐测腔等现有技术手段对腔体的具体大小测量无法精确测量,存在较大偏差,在盐穴注气过程中,无法准备测量气液界面的位置,从而导致无法精确的控制注气量,进而无法防止因注气过多超过连通井的上限值而导致天然气串气到排卤井中,引发生产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气液监测结构的管柱,通过天然气气体检测仪和监测管能够知晓盐腔内的气液界面是否到达沉渣位置,在气液界面到达沉渣位置时,停止注气,避免因天然气进入排卤井内而造成的安全隐患。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具有气液监测结构的管柱,包括套管,所述套管内设置有监测管,所述监测管底部伸出套管,所述监测管底部封闭且监测管的底端侧壁上开设有筛孔,所述监测管顶端伸出套管且连接有液位计和天然气气体检测仪。
4、进一步地,所述套管内侧壁连接有限位环,所述监测管穿过限位环。
5、进一步地,所述监测管伸出套管的顶端还设置有阀门。
6、进一步地,所述筛孔设置有多组,多组所述筛孔沿着监测管的圆周等距分布。
7、进一步地,所述液位计和天然气气体检测仪的检测端均位于监测管内。
8、进一步地,所述套管上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顶部转动连接有与监测管相匹配的支撑座,所述监测管由竖直部和水平部组成,所述支撑板用于支撑监测管的水平部。
9、进一步地,所述液位计为超声波液位计且超声波液位计的检测端位于竖直部内。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1、本实用新型的监测管底部能够下探至盐腔内的沉渣位置,因此,当盐腔内的气液界面下降至沉渣位置时,气体会通过筛孔进入监测管内,从而使得人员能够通过天然气气体检测仪知晓盐腔内的气液界面是否到达沉渣位置,在气液界面到达沉渣位置时,停止注气,避免因天然气进入排卤井内而造成的安全隐患。
12、本实用新型的限位环能够限制监测管水平方向的自由度,所以不会影响监测管的上下移动,从而使得监测管能够下探至盐腔内的沉渣位置。
13、本实用新型的支撑座在螺杆的作用下会对监测管的水平部进行支撑,以对监测管起到支撑定位作用。
技术特征:1.一种具有气液监测结构的管柱,包括套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内设置有监测管(2),所述监测管(2)底部伸出套管(1),所述监测管(2)底部封闭且监测管(2)的底端侧壁上开设有筛孔(3),所述监测管(2)顶端伸出套管(1)且连接有液位计(5)和天然气气体检测仪(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气液监测结构的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内侧壁连接有限位环(8),所述监测管(2)穿过限位环(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气液监测结构的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管(2)伸出套管(1)的顶端还设置有阀门(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气液监测结构的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筛孔(3)设置有多组,多组所述筛孔(3)沿着监测管(2)的圆周等距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气液监测结构的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计(5)和天然气气体检测仪(6)的检测端均位于监测管(2)内。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具有气液监测结构的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上连接有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螺纹连接有螺杆(10),所述螺杆(10)顶部转动连接有与监测管(2)相匹配的支撑座(9),所述监测管(2)由竖直部(201)和水平部(202)组成,所述支撑板(11)用于支撑监测管(2)的水平部(20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气液监测结构的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计(5)为超声波液位计且超声波液位计的检测端位于竖直部(201)内。
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气液监测结构的管柱,包括套管,所述套管内设置有监测管,所述监测管底部伸出套管,所述监测管底部封闭且监测管的底端侧壁上开设有筛孔,所述监测管顶端伸出套管且连接有液位计和天然气气体检测仪。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监测管底部能够下探至盐腔内的沉渣位置,因此,当盐腔内的气液界面下降至沉渣位置时,气体会通过筛孔进入监测管内,从而使得人员能够通过天然气气体检测仪知晓盐腔内的气液界面是否到达沉渣位置,在气液界面到达沉渣位置时,停止注气,避免因天然气进入排卤井内而造成的安全隐患。技术研发人员:罗斌,袁凯,胡超,赵丽,巴端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国能石油天然气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225技术公布日:2024/7/18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6/11629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一种水力锚装置的制作方法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