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发动机及配件附件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 一种叶片防雷组件及其防雷方法与流程  >  正文

一种叶片防雷组件及其防雷方法与流程

  • 国知局
  • 2024-07-27 13:48:06

本申请涉及叶片防雷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叶片防雷组件及其防雷方法。

背景技术:

1、但是随着海上风力发电机组的单机容量越发增大,风机叶片逐渐变长,整体风电机组越建越高,加上其与陆上风机大为不同的海洋接地环境,现在的海上风机不仅设计建造成本水涨船高,在遭受雷击前后的运行修复成本也更高,其中自然也包括雷击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和运行风险等。这些原因让海上风电机组成为一项高成本的投资,一旦遭受留击,造成的损失将十分巨大。其次,海上雷雨多,且无遮挡物,易受雷电袭击。雷电会对风电机组造成根本性破坏,进而导致整机故障,使得机组长期处于停机状态。相比之下,陆地环境中雷击的风险要小得多。此外,海上风电机组环境恶劣,易受腐蚀,维修不便,且成本高昂。无论是在建造成本还是维修成本方面,陆上风电机组经济压力都要远小于海上风电机组2]。因此,风电机组的运行可靠性的发展和提升离不开防雷与接地系统的技术支持。设计不合理的防雷接地系统会极大地影响机组工作稳定性,从而影响风电机组的发电效率和可靠性。

2、近年来海内外学者在研究海上风电机组的雷电保护时对其复杂特殊的海洋接地环境考虑并不是非常充分,对接地电阻做出准确的预测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3、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叶片防雷组件及其防雷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1、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叶片防雷组件及其防雷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海上风机接地线路的设置,所述技术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2、技术方案

4、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方面,一种叶片防雷组件,包括:

5、接闪器:安装在叶片的尖端,用于吸收雷电流并将其引导到地面,以避免雷击损伤;

6、接地装置:将雷电流导入大地;

7、引下线系统:连接接闪器和接地装置,将雷电流导入接地装置;

8、在线监测系统:用于监测接闪器、引下线系统和雷电流;

9、在线监测管理平台:接收所述在线监测系统的监测数据,对超过正常值的情况立即报警,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10、数据处理模块:利用深度神经网络模型根据监测数据和接地环境生成接地电阻预测模型。

11、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方面,

12、所述接地环境包括海水电阻率、海水深度和海床电阻率。

13、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方面,

14、所述接地装置包括:接地网材质、接地网面积,

15、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方面,

16、所述深度神经网络模型为卷积神经网络模型。

17、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方面,所述接闪器包括:

18、叶尖接闪器:安装在叶片的尖端,用于吸引雷电保护叶尖结构;

19、叶身接闪器:安装在叶片的中部,用于连接接地装置和分散雷电,保护叶片结构。

20、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方面,所述在线监测系统包括:

21、雷电流在线监测依:基于罗氏线圈传感器技术,还原雷击峰值、极性、能量,监测数据为实时雷电流的峰值、极性、能量以及雷击时间和雷电次数。

22、接地电阻在线监测仪:通过三点法或回路法测量接地电阻。

23、峰值:雷电流的峰值是指在雷击瞬间,电流达到的最大值。它通常以安培(a)为单位表示。

24、极性:雷电流的极性由雷电先导所带电荷的极性决定。负极性雷击占绝大多数,对设备绝缘造成较大危害,因此防雷计算中一般按负极性考虑。

25、能量:雷电流的能量是指雷电击中物体时释放的电能。这个能量与雷电流的幅值和持续时间有关。

26、雷电次数是指雷暴进行时,雷声的时间间隔小于15分钟时,不论雷声断续传播的时间有多长,均算作是一次雷暴;若其间雷声的停息时间在15分钟以上时,就把前后分作是两次雷暴。

27、雷电活动频度包括雷暴日和雷暴小时,用于描述雷电活动的频率。

28、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方面,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利用深度神经网络模型根据监测数据和接地环境对接地电阻预测模型进行训练。

29、一种叶片防雷组件的防雷方法:包括电阻预测模型的生产方法:

30、s1数据收集和准备:

31、收集监测数据,实时雷电流的峰值、极性、能量、雷击时间、雷电次数、海水电阻率、海水深度和海床电阻率;并处理缺失值和异常值;

32、s2数据划分:

33、将数据集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

34、所述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包括输入层、隐藏层和输出层;

35、s3模型训练:

36、使用训练集对模型进行训练,优化模型参数;

37、监控训练过程,避免过拟合;

38、s4模型评估;

39、使用测试集评估模型的性能,均方误差、r2指标;

40、s5预测接地电阻:

41、输入雷电流的峰值、极性、能量、雷击时间、雷电次数、海水电阻率、海水深度和海床电阻率,通过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接地电阻。

42、3、有益效果

43、本申请技术方案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44、本申请利用深度神经网络模型根据监测数据和接地环境生成接地电阻预测模型,能够处理复杂的监测数据和环境数据,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鲁棒性;深度神经网络模型能够快速处理大量数据,实现接地电阻预测的实时性;深度神经网络模型系统能够自动处理和分析数据,减少人工干预和误判的风险。利用深度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接地电阻预测有助于提高风电机组的可靠性、安全性和运行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叶片防雷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片防雷组件,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片防雷组件,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片防雷组件,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片防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闪器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片防雷组件,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片防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利用深度神经网络模型根据监测数据和接地环境对接地电阻预测模型进行训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叶片防雷组件的防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电阻预测模型的生产方法:

技术总结本申请涉及叶片防雷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叶片防雷组件及其防雷方法。一种叶片防雷组件,包括:在线监测系统:用于监测接闪器、引下线系统和雷电流;在线监测管理平台:接收所述在线监测系统的监测数据,对超过正常值的情况立即报警,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数据处理模块:利用深度神经网络模型根据监测数据和接地环境生成接地电阻预测模型;能够处理复杂的监测数据和环境数据,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鲁棒性。技术研发人员:曹超雄,赵钦雷,冯志强,刘彬,葛方超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五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7/9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6/12769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