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工程元件,部件,绝热,紧固件装置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 一种改进的预埋套管固定组件的制作方法  >  正文

一种改进的预埋套管固定组件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30 13:31:29

本技术涉及一种套管固定结构,具体的是涉及一种改进的预埋套管固定组件,主要是用于楼层施工过程中对预埋套管进行限位固定,属于建筑施工辅助用品。

背景技术:

1、通常来说,在楼层施工过程中,预埋套管是在混凝土结构中预先安装的管道或套管,可以为后续的管道安装提供一个固定的位置和通路,因此在施工中就需要对套管进行预埋固定,然而由于施工时预埋套管位置很难准确定位,后期经常需要花费大量精力进行后开孔,造成施工成本增加,降低结构施工质量,同时后开孔部位也存在渗漏风险。

2、目前,传统方法是现场层层定位,通过铁钉将套管钉于模板上,达到固定的作用。该传统做法存在以下缺陷:一方面是层层定位,加大工作量;另一方面是模板拆除后,铁钉残留在混凝土板内,切除困难;还一方面是定位偏差较大,层与层之间偏差普片在10~30mm,超出规范允许偏差。

3、目前,公告号为cn 215721322 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固定预埋套管的装置,包括操作杆(1)、碗状座(2)、定位板(3)、固定螺栓(4)、移动限位机构、螺纹限位单元和固定螺母(15);所述操作杆(1)底部固定连接有碗状座(2),碗状座(2)下方设置有定位板(3);操作杆(1)中部设置有贯穿螺孔(11),贯穿螺孔(11)外侧设置有升降腔(12),操作杆(1)侧面分布有三个滑槽(13);固定螺栓(4)通过贯穿螺杆与操作杆(1)螺纹连接,螺纹限位单元与操作杆(1)螺纹连接,固定螺栓(4)底部设置有固定螺母(15);移动限位机构设置在升降腔(12)中,并延伸出滑槽(13),移动限位机构与固定螺栓(4)螺纹连接;移动限位机构包括套筒(5)和限位单元;套筒(5)内壁与固定螺栓(4)螺纹连接,套筒(5)外壁分布有三个限位单元,限位单元从升降腔(12)延伸出滑槽(13),限位单元与操作杆(1)上设置的滑槽(13)滑动连接;限位单元包括第一连接杆(6)、第二连接杆(7)和固定板(8),第一连接杆(6)设置在第二连接杆(7)上方,并且第一连接杆(6)和第二连接杆(7)延伸出滑槽(13)与固定板(8)连接。虽然该结构可以实现对预埋套管进行固定,但是该结构设计复杂,安装和拆卸都比较困难,费时费力,增加了施工成本,总之,往往很不便。

4、综上可见,以上几点不管从工艺角度还是人工、机械成本较大,对施工企业自身成本控制不利。

5、因此,需研制一种实用性较强以及工作可靠性较高的一种改进的预埋套管固定组件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关键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诸多缺陷与不足,本实用新型对此进行了改进和创新,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拆卸简单快捷,模板拆除后,成型质量好,无需任何处理,省时高效;以克服现有预埋套管预埋方式复杂,拆除困难,无法保证浇筑质量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发明目的是可多次重复循环使用,确保在建筑施工中准确、稳固地定位和固定预埋套管,以便后续安装管道和设备时能够精准无误地对接。

3、为解决上述问题并达到上述的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预埋套管固定组件是通过采用下列的设计结构以及采用下列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4、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预埋套管固定组件的改进,用于固定预埋套管(6),该预埋套管固定组件包括:

5、固定座(1),固定座(1)通过紧固组件或紧固螺钉可拆卸安装于模板(5)上;

6、限位压板(2),限位压板(2)安装于预埋套管(6)的顶部,用于对预埋套管(6)进行压紧限位和封堵该预埋套管(6);

7、可调支撑杆件(3),可调支撑杆件(3)从上至下依序穿过限位压板(2)和预埋套管(6)以及固定座(1)与模板(5)可拆卸连为一整体,且端部通过紧固螺母进行紧固;

8、紧固件(4),紧固件(4)旋紧安装于可调支撑杆件(3)的顶端端部并位于限位压板(2)的上方。

9、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改进,所述固定座(1)包括:

10、固定板(11),固定板(11)上开设有数个用于供紧固组件或紧固螺钉穿过与模板(5)进行连接的固定孔(111),

11、固定柱(12),固定柱(12)垂直连接于固定板(11)的中部。

12、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板(11)为圆形板状体;所述固定孔(111)环形均布于圆形板状体上,

13、所述固定柱(12)为内部带有内螺纹段的中空柱,该中空柱与固定板(11)相连通设置或者是不贯通设置。

14、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孔(111)为螺栓孔或螺钉孔,螺栓孔或螺钉孔贯通固定板(11)的正反面,紧固组件的螺栓分别穿过各固定孔(111)后与模板(5)相连接,且端部通过紧固组件的螺母固定或是紧固螺钉分别穿过各固定孔(111)后与模板(5)相连接。

15、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又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设置有加强件(13),加强件(13)为多个,多个加强件(13)对称或者是不对称连接于固定板(11)与固定柱(12)之间。

16、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再进一步改进,所述加强件(13)为杆状体结构或者是弧形板状体构件,该加强件(13)的一端与固定板(11)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柱(12)连接。

17、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再更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压板(2)整体为板状体构件,在该板状体构件上开设有供可调支撑杆件(3)穿过的安装孔(21),安装孔(21)螺栓孔,螺栓孔贯通限位压板(2)的正反面。

18、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又再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可调支撑杆件(3)为外部带有外螺纹段的螺杆或者是丝杆。

19、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又再更加进一步改进,所述紧固件(4)包括:

20、限位套筒(41),限位套筒(41)的内部中空且带有内螺纹段,内螺纹段与可调支撑杆件(3)相吻配;

21、旋转把手(42),旋转把手(42)对称连接于限位套筒(41)的外壁两侧。

22、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还更加进一步改进,在固定座(1)、限位压板(2)、可调支撑杆件(3)和紧固件(4)以及预埋套管(6)的外表面上均从内至外依序设置有注塑层、防锈层和防水层以及警示层,警示层上涂有荧光粉。

23、工作原理是:上述设计结构的一种改进的预埋套管固定组件在进行使用之前,操作人员需要将其加以安装作为备用。

24、安装时,操作人员只需先将固定座(1)通过采用多颗高强度螺栓或者是紧固螺钉穿过设置于固定板(11)上的各固定孔(111),将固定座(1)与模板(5)连成一个整体,然后,将预埋套管(6)安装于固定座(1)上,固定座(1)的外直径小于预埋套管(6)的内直径;随后,采用可调支撑杆件(3)穿过预埋套管(6)与设置于固定座(1)顶端中部的固定柱(12)内外螺纹旋紧安装为一整体,紧接着,将限位压板(2)穿套于可调支撑杆件(3)上并紧贴于预埋套管(6)的顶部,最后,采用紧固件(4)穿过可调支撑杆件(3)将其固定于限位压板(2)的顶端端部,与此同时,操作人员通过设置于紧固件(4)的限位套筒(41)外壁两侧的旋转把手(42)将紧固件(4)顺时针旋转拧紧紧固件(4),使其牢固地固定住限位压板(2),至此完成预埋套管(6)的安装过程,依据上述安装方法,对所有需要安装的预埋套管(6)进行安装,安装完成后即可进行后道工序使用。

25、使用时,操作人员只需按照具体的施工标准要求,进行相应的混凝土浇筑施工即可。

26、最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所有的施工工作完成后,操作人员只需将其进行拆除,具体的拆除时,操作人员只需逆时针旋转旋松紧固件(4),并将紧固件(4)取出,随后取出限位压板(2),紧接着逆时针旋转可调支撑杆件(3),将该可调支撑杆件(3)取出,最后,操作人员再将模板(5)取出,并从模板(5)上通过取出螺栓组件或者是紧固螺钉,将固定座(1)与模板(5)实现分离,与此同时,操作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个组件连同模板进行清理修复后将其搬运至指定的工具存储仓库进行存储,以备下次循环周转使用。

27、本实用新型一种设计结构的预埋套管固定组件完全解决了传统做法的缺陷问题,通过实践证明存在以下有益效果:

28、1、本实用新型构造简易,设计新颖合理,实现了定位一层,层层使用,极大减少安装工人工作量,最大限度的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29、2、本实用新型安装拆卸简单快捷,模板拆除后,成型质量好,无需任何处理,省时高效;

30、3、本实用新型定位准确,层与层之间偏差控制在3~5mm,满足规范允许偏差,保证了施工质量与安全;

31、4、本实用新型在施工过程中操作简便、快捷、高效,并且定位精度比较高以及速度快,可有效降低人工成本,大幅度提高施工效率及施工质量,使用范围较广;

32、5、本实用新型可多次重复循环使用,确保在建筑施工中准确、稳固地定位和固定预埋套管,以便后续安装管道和设备时能够精准无误地对接,以克服现有预埋套管预埋方式复杂,拆除困难,无法保证浇筑质量的问题;

33、6、本实用新型有助于提高施工效率,减少错误安装或调整所带来的成本和延迟,并且能够确保预埋套管的稳固性和安全性;

34、7、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发明目的是能够实现工具化、标准化施工,保证套管一次预埋的准确性,有效降低对模板的打凿,保证模板结构安全;

35、8、本实用新型避免了二次套管修正,有效降低了人工消耗,提高项目利润,套管一次预埋到位,精确度高,为工程创优提供有力保障的同时也保证了套管预埋的准确性,为工地文明施工及结构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且应用广泛;

36、9、本实用新型的外部上涂防锈层和防水层,因此可以防止生锈的同时也延长了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实现环保的同时也节省了资源,同时,在装置的外部涂有可以自发光的荧光材料,可以在夜间或者黑暗室内以及地下施工环境清楚地标示该装置的位置,能有效地起到安全提示的作用,提高醒目度,易于人们辨别,增加施工和生活中的安全性。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9/16363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