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扇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30 15:49:52
专利名称:风扇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扇。特别地,但不是排除性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用风扇,如家用台扇,用于增加室内、办公室和其它环境中的空气循环和空气流动。背景技术:传统的家用风扇通常包括马达和由马达驱动进行旋转运动的一组叶片或叶轮。该组叶片通常位于笼子内,该笼子允许气流穿过,然而却阻止人体接触到旋转的叶片。但是在某些情况下,该种风扇还存在着人体触及到该组旋转叶片的风险。2009年5月6日公开号为CN 101424279A的中国专利申请(申请号:200810177844.8)公开了一种没有外露叶片的风扇,所述风扇包括基座和与基座固定的喷嘴,该基座包括外壳和位于外壳内的用于形成气流的装置,所述喷嘴包括用于接收气流的内部通道和用于发射气流的排气口,所述喷嘴限定开口,所述喷嘴外部的空气被从排气口所发射的气流卷吸通过所述开口,所述装置包括叶轮壳体、位于叶轮壳体内的叶轮和驱动叶轮旋转工作的马达。由于该种风扇仅使用一个叶轮旋转工作,该叶轮须高速旋转才能获得足够的出风量,而叶轮的高速旋转会产生较大的噪声。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改进的风扇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低噪声的风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包括基座和与基座连接的喷嘴,所述基座包括外壳、位于外壳内的用于形成气流的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以及具有多个支管的输气管,其中,第一装置、第二装置、输气管和支管都包括进气口和出气口,多个支管的进气口相互连通,多个支管的出气口相互连通,输气管的进气口与第一装置的出气口连通,输气管的出气口与第二装置的出气口连通。所述支管的数量通常位于2至15个之间,优选地位于3至8个之间。所述输气管通常位于所述外壳内,以使风扇具有紧凑的结构。所述输气管优选地包括与第二装置的进气口连通的多个进气通道,以便为第二装置的进气提供气流通道。所述进气通道的数量通常位于2至15个之间,优选地位于3至8个之间。优选地,所述输气管包括位于中心部的空腔,所述第二装置至少有部分位于所述空腔中。这样有利于使风扇紧凑。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输气管包括位于中心部的空腔和位于所述空腔底部的底板,所述第二装置至少有部分位于所述空腔中。为了使输气管紧凑和提高输气管的输气效率,输气管的多个支管可以环绕第二装置进行设置,也可以部分环绕第一装置进行设置。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二装置包括叶轮壳体,输气管的多个支管环绕第二装置的叶轮壳体进行设置。优选地,所述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都包括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的叶轮壳体、位于叶轮壳体内的叶轮、驱动叶轮旋转工作的马达和用于固定马达的马达壳体。[0011]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都包括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的叶轮壳体、位于叶轮壳体内的叶轮、驱动叶轮旋转工作的马达和用于固定马达的马达壳体,所述输气管包括进气端和出气端,其中,所述输气管的进气端与第一装置的马达壳体连接。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都包括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的叶轮壳体、位于叶轮壳体内的叶轮、驱动叶轮旋转工作的马达和用于固定马达的马达壳体,所述输气管包括进气端和出气端,其中,所述输气管的进气端与第一装置的叶轮壳体连接。在又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都包括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的叶轮壳体、位于叶轮壳体内的叶轮、驱动叶轮旋转工作的马达和用于固定马达的马达壳体,所述输气管包括进气端和出气端,其中,所述输气管的出气端与第二装置的叶轮壳体连接。在再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都包括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的叶轮壳体、位于叶轮壳体内的叶轮、驱动叶轮旋转工作的马达和用于固定马达的马达壳体,所述输气管包括位于进气端和出气端,其中,所述输气管的出气端与第二装置的马达壳体连接。为了使基座的结构紧凑,所述第一装置通常位于第二装置的下方。优选地,所述第一装置位于第二装置的下方,并且第一装置的马达的转轴与第二装置的马达的转轴大致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优选地,所述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都包括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的叶轮壳体和位于叶轮壳体内的叶轮,所述风扇还包括一个马达,第一装置的叶轮和第二装置的叶轮都由该同一马达所驱动。为了减少风扇部件的数量并提高其生产效率,所述输气管可以与第一装置的马达壳体成整体即一体化,也可以与第二装置的叶轮壳体成整体。所述喷嘴通常包括用于接收气流的内部通道和用于发出气流的排气口。所述喷嘴优选地限定开口,喷嘴外面的空气可以被从所述排气口所发射的气流卷吸通过所述开口。所述喷嘴的高度优选地介于200mm至800mm之间,更优选地介于250mm至500mm之间。所述喷嘴优选地包括内部壳体部分和外部壳体部分,它们共同限定所述喷嘴的内部通道和排气口。所述外部壳体部分优选地构成局部重叠所述内部壳体部分,这样能让所述排气口限定在所述内部壳体部分的外表面与所述外部壳体部分的内表面之间。所述排气口优选地为缝隙状排气口,其排气口在出口处的宽度通常在0.5mm至IOmm之间,优选地在Imm至5mm之间。所述马达可以是交流马达,也可以是直流无刷马达;所述叶轮可以是离心叶轮,也可以是混流叶轮,优选地为混流叶轮。所述叶轮的转速通常位于800rpm至7000rpm之间,优选地位于1200rpm至6500rpm之间。所述基座与喷嘴的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转动连接,还可以是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的风扇采用具有多个支管的输气管,使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形成并联增压的结构,有利于显著提高气流的升压能力,该种风扇在输出同等出风量的情况下,可以大大降低所使用的马达和叶轮的转速,从而有效降低所产生的噪声;另外,该种风扇的输气管其结构紧凑并能高效地传送气 流和为用于形成气流的装置提供进气通道,有利于提高风扇的整体效率并减少所占用的空间。现在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附图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风扇的正面示意图。图2是从图1的F方向观察的沿图1的A— A线所截取的放大剖视图。图3是沿图1的B— B线所截取的风扇的下面部分的放大的剖面示意图。图4是沿图1的C一C线所截取的放大的剖面示意图。图5是图3中的输气管的示意图。图6展示了图3中的风扇的下面部分的另一种替换结构。图7展示了图5中的输气管的另一种替换结构。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从装置前方观察的本实用新型的风扇的示意图。从图1中可以看出,风扇100包括基座I和位于基座I上的喷嘴2 ;基座I包括底座15和位于底座15上的基部13。基座I具有进气口 7、8,进气口 7、8为形成在基座的外壳14上的孔阵列,空气通过进气口7、8从风扇外部被吸入到外壳14内。喷嘴2包括环形壳体 12、由环形壳体12所限定的内部通道9和排气口 10 ;喷嘴2的下端与基座I的上端固定,喷嘴2限定了开口 11。基座I进一步包括用于允许用户操作风扇100的用户界面。该用户界面包括用户可操作的多个按钮16、17、18。图2展示了风扇的喷嘴2的内部结构。从图2中可以看到,喷嘴2的环形壳体12包括内部壳体部分45和外部壳体部分46,内部壳体部分45包括引导气流流过的引导表面49和使引导表面49所引导的气流不流过的扩张表面50,内部壳体部分45和外部壳体部分46共同限定了内部通道9,在内部通道9中还设置有一块多孔板47,该多孔板47具有多个穿孔48,这些穿孔48能使气流穿过并能衰减气流中的噪音。排气口 10位于喷嘴2的后部附近,且被设置为通过开口 11朝风扇的前面发射气流。排气口 10通常有部分在开口 11的周围延伸,优选地环绕开口 11。排气口 10分别由内部壳体部分45的外表面和外部壳体部分46的内表面的重叠部分或相对部分所限定,排气口 10的出口优选地具有相对恒定的宽度,其宽度在0.5mm至IOmm之间。在本实施例中,其出口的宽度约为1.2mm。图3和图4展示了基座I的内部结构,图5是图3中的输气管5的示意图。从图3至图5中可以看出,在基部13的外壳14内设置有用于形成气流的第一装置3、第二装置4和输气管5,其中,第一装置3位于第二装置4的下方。第一装置3包括叶轮壳体19、位于叶轮壳体19内的叶轮20、驱动叶轮20旋转工作的马达21和用于固定马达21的马达壳体22。第二装置4包括叶轮壳体24、位于叶轮壳体24内的叶轮25、驱动叶轮25旋转工作的马达26和用于固定马达26的马达壳体27。第一装置3包括进气口 31和出气口 32,第二装置4包括进气口 33和出气口 34。输气管5包括3个竖直设置的支管42,3个支管42大致环绕叶轮壳体24进行设置,每个支管42包括内部通道44、进气口和排气口。输气管5的3个支管42的进气口相互连通,输气管5的3个支管42的出气口也相互连通。输气管5还包括3个进气通道41,每个进气通道41与第二装置4的进气口 33连通。输气管5还包括位于中心部的空腔43,第二装置4的有部分位于空腔43中。输气管5包括具有进气口 29的进气端52和具有出气口 30的出气端53,输气管5的进气端52与第一装置3的马达壳体22固定,输气管5的出气端53与第二装置4的叶轮壳体24固定并通过橡胶密封圈58与喷嘴2的内表面接触。在图3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输气管5的进气口 29与第一装置3的出气口 32连通,输气管5的出气口 30与第二装置的出气口 34连通。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装置3所形成的气流和第二装置4所形成的气流在输气管5的出气口 30附近汇聚,使第一装置3和第二装置4形成了并联增压的结构。该种结构的风扇相对于现有的采用单一叶轮的风扇,其气流的增压能力显著增强。该种风扇在获得同等出风量的情况下,其叶轮的转速可以显著降低,从而能有效降低所产生的噪声。在图3中容易看出,该种风扇的输气管5的结构紧凑,能将第一装置3所输出的气流输送到第二装置4的出气口附近,还能利用输气管5的3个进气通道41向第二装置4提供进气的气流。该种输气管5的使用,有利于使整个风扇的结构紧凑并实行两个用于形成气流的装置的并联运行。马达21容纳在马达壳体22中。马达壳体22包括上面部分35和下面部分36。马达21的转轴23穿过形成在马达壳体22的下面部分36的孔,以允许叶轮20被连接到转轴23上。马达壳体22的上面部分35还包括固定环54和多个连接杆55,马达壳体22的固定环54与叶轮壳体19固定。马达26容纳在马达壳体27中。马达壳体27包括上面部分37和下面部分38。马达26的转轴28穿过形成在马达壳体27的下面部分38的孔,以允许叶轮25被连接到转轴28上。马达壳体27的上面部分37还包括固定环56和多个连接杆57,马达壳体27的固定环56与叶轮壳体24固定。在本实施例中,叶轮20和叶轮壳体19成形为当叶轮20和马达壳体22被叶轮壳体19支撑时,叶轮20的叶片末梢极为接近叶轮壳体19的内表面,但没有接触到该内表面,叶轮20与叶轮壳体19大致同轴。同样,叶轮25和叶轮壳体24成形为当叶轮25和马达壳体27被叶轮壳体24支撑时,叶轮25的叶片末梢极为接近叶轮壳体24的内表面,但没有接触到该内表面,叶轮25与叶轮壳体24大致同轴。在叶轮壳体19、24上都设置有电缆穿孔(图中未画出),在马达壳体22的一个连接杆55上和马达壳体27的一个连接杆57上也都设置有电缆穿孔(图中未画出),叶轮壳体19上的电缆穿孔与连接杆55上的电缆穿孔对准使电缆可穿过,同样叶轮壳体24上的电缆穿孔与连接杆57上的电缆穿孔对准使电缆可穿过,方便电缆从同一个电路装置39分别连接到马达21和马达26上。在本实施例中,马达壳体22、27、叶轮壳体19、24、叶轮20、25和输气管5优选地由塑料所形成,电路装置39具有供马达21、26的供电电缆分别连接的两个输出接口。参考图1,底座15用于接合风扇100所在的表面。基部13包括用户界面和电路装置39,电路装置39用于响应用户界面的各种操作。基座I还包括用于使基部13相对于底座15来回摆动的摆动机构,该摆动机构包括同步马达40,摆动机构的操作由电路装置39响应用户按下用户界面的按钮18来控制。摆动范围优选地在60°和120°之间,且摆动机构被设置为每分钟执行3至6个摆动周期。用于供应电力到风扇的主电源线(没有画出)穿过形成在底座15上的孔延伸。在本实施例中,马达21、26是直流无刷马达,马达的转速可通过电路装置39响应用户操作旋钮17来改变。马达21、26的转速优选在1500rpm至5000rpm的范围。在本实施例中,叶轮壳体19被与外壳14成一体的台阶59所支撑。优选地,在叶轮壳体19与台阶59之间设置具有弹性的多个支撑构件。该种支撑构件有利于衰减第一装置3和第二装置4所产生的振动向外壳14或喷嘴2进行传递。为了操作风扇100,用户按下用户界面的按钮16,响应该操作,电路装置39激活马达21、26以旋转叶轮20、25。叶轮20、25的旋转使空气通过进气口 7、8进入基座I的外壳14内。用户可通过操纵旋钮17来调节马达21、26的转速,从而调节空气从第一装置3的进气口 31和第二装置4的进气口 33所进入的速度。输气管5在进气口 29处接收来自第一装置3所输出的气流并在出气口 30处输出,该气流在出气口 30附近与第二装置4所输出的气流汇聚,然后被送入到喷嘴2中。在喷嘴2中,气流分两股在喷嘴的内部通道9中行进。在内部通道9中行进的气流被排气口 10所发射。从排气口 10所发射的气流穿过开口 11,同时喷嘴2周围的部分空气被从排气口 10所发射的气流卷吸通过开口 11,这样从排气口 10发射的气流与被卷吸的气流的结合构成从喷嘴2向前发射的总气流。图6展示了图3中的风扇的下面部分的另一种替换结构。从图6中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与图3所示的实施例相似,只是输气管5的结构有所不同。在本实施例中,输气管5是在图3所示的输气管上增加了一块底板51,该底板51位于空腔43的底部。具有底板51的输气管5容易与第一装置3的马达壳体22进行连接。图7展示了图5中的输气管的另一种替换结构。图7所示的输气管5与图5所示的输气管5的形状有所不同。在图7中,输气管5的进气通道41的横截面大致为椭圆形,输气管5的支管42的孔径大小沿竖直方向是变化的;而在图5中,输气管5的进气通道41的横截面大致为矩形,输气管5的支管42的孔径大小沿竖直方向是不变的。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面给出的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的变形方案。例如,输气管5的整体长度可以变化;输气管5的支管42的长度和形状可以变化;输气管5的空腔43的形状和大小可以变化;输气管5的底板51的形状和大小可以变化。又例如,输气管5与第一装置3或第二装置4的连接方式可以变化,输气管5与外壳14或喷嘴的连接方式也可以变化。权利要求1.一种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包括基座和与基座连接的喷嘴,所述基座包括外壳、位于外壳内的用于形成气流的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以及具有多个支管的输气管,其中,第一装置、第二装置、输气管和支管都包括进气口和出气口,多个支管的进气口相互连通,多个支管的出气口相互连通,输气管的进气口与第一装置的出气口连通,输气管的出气口与第二装置的出气口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 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气管还包括与第二装置的进气口连通的多个进气通道。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气管还包括位于中心部的空腔,所述第二装置至少有部分位于所述空腔中。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气管还包括位于中心部的空腔和位于所述空腔底部的底板,所述第二装置至少有部分位于所述空腔中。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支管环绕第二装置进行设置。6.如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都包括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的叶轮壳体、位于叶轮壳体内的叶轮、驱动叶轮旋转工作的马达和用于固定马达的马达壳体,所述输气管包括进气端和出气端,其中,所述输气管的进气端与第一装置的马达壳体连接。7.如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都包括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的叶轮壳体、位于叶轮壳体内的叶轮、驱动叶轮旋转工作的马达和用于固定马达的马达壳体,所述输气管包括进气端和出气端,其中,所述输气管的进气端与第一装置的叶轮壳体连接。8.如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都包括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的叶轮壳体、位于叶轮壳体内的叶轮、驱动叶轮旋转工作的马达和用于固定马达的马达壳体,所述输气管包括进气端和出气端,其中,所述输气管的出气端与第二装置的叶轮壳体连接。9.如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都包括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的叶轮壳体、位于叶轮壳体内的叶轮、驱动叶轮旋转工作的马达和用于固定马达的马达壳体,所述输气管包括位于进气端和出气端,其中,所述输气管的出气端与第二装置的马达壳体连接。10.如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都包括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的叶轮壳体、位于叶轮壳体内的叶轮、驱动叶轮旋转工作的具有转轴的马达和用于固定马达的马达壳体,其中,第一装置位于第二装置的下方,并且第一装置的马达的转轴与第二装置的马达的转轴大致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专利摘要一种风扇,它包括基座和喷嘴;该基座包括外壳、用于形成气流的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以及具有多个支管的输气管;其中,第一装置、第二装置、输气管和支管都包括进气口和出气口,多个支管的进气口相互连通,多个支管的出气口相互连通,输气管的进气口与第一装置的出气口连通,输气管的出气口与第二装置的出气口连通。文档编号F04D25/16GK203146376SQ201320187639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15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15日发明者任文华 申请人:任文华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9/17158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