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风道的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30 16:38:36
专利名称:具风道的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供电脑设备发热元件使用的散热装置。背景技术:如图1所示,简要地说明一种应用在电脑设备内如中央处理器(CPU)等发热元件7所使用的散热装置8,其通常有一座体81及复数成形在座体上方的散热鳍片82,使得座体81的底面用以接触发热元件7,利用座体81将发热元件7产生的热量传递至散热鳍片82上而与空气进行热交换,另为了强迫空气产生流动,在散热鳍片82上方更固定有一用以产生强制气流的风扇9。然而,上述设计一般并未将空气流动的路径列入考量,因此空气在流动方向上并没有受到限制,以致风扇9所产生的气流在散热鳍片82间会产生相当严重的扰流现象,使得热交换的效果不佳,又,若气流在某一位置上形成旋涡式的流动时,更容易使得热量集中在该处而无法有效散逸,造成局部温度的升高,尤其在如笔记本电脑等高度密集化设计的电子装置内,此种散热不佳的问题将严重影响产品运作的稳定性。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装置,其同时具备风道元件及散热鳍片组而具有导引空气流动方向以提高散热效率的作用。本实用新型的具风道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散热装置是用以传导一发热元件所产生的热,并借一风扇所提供的强制气流进行热交换,散热装置包含有一热导板、一风道元件、一热导管及一散热鳍片组。热导板形成有相反的一第一面及一第二面,第一面用以与发热元件贴合接触以传导热量。风道元件则连接热导板的第二面并构成一通道。又,热导管具有一同时接触热导板及风道元件以吸热的接触部及一用以与空气接触而放热的散热部。另,散热鳍片组则连接在热导管的散热部。使风扇产生的强制气流,一部份循通道方向流动,以强制对流方式将风道元件的温度降低,而另一部份循散热鳍片方向流动,也以强制对流方式将散热鳍片的温度降低,进而达到全面提升散热效率的功效。为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结构特点和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图1是一侧视示意图,说明一种已知的散热装置的构造及应用方式;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立体图;图3是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图4是一俯视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结合一散热框架的应用形态;图5是一俯视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装置的第二较佳实施例;及图6是一俯视图,说明该第二较佳实施例结合散热框架的应用形态。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2及图3,本实用新型散热装置100的第一较佳实施例是应用在一笔记本电脑(图未示)内部的一如中央处理器的发热元件200上,散热装置100包含有一热导板1、一风道元件2、一热导管11及一散热鳍片组3。热导板1是以如铝或铜等高导热系数的材料制成板状,其形成有一位在下方的第一面101及一与第一面101相反而位在上方的第二面102,第一面101用以与发热元件200贴合接触以传导发热元件200运作时所产生的热量。风道元件2是连接在热导板1,但是也可与导热板1一体成形,本例中,风道元件2与热导板1是个别元件而以螺丝锁合方式相互结合,使风道元件2在热导板1的第二面102上形成一通道21,通道21概沿一弧形轨迹延伸,使得两端分别形成有呈长矩形的一气流入口211及一气流出口212。热导管11为内部充填有液体介质的弯曲状管体,其两端部分别具有一接触部111及一散热部112,接触部111是位在热导板1与风道元件2的中间,而在热导板1与风道元件2相互锁固后被同时夹置定位,使得接触部111得以同时接触热导板1与风道元件2以吸收热量,另,散热部112则由热导板1与风道元件2的一侧朝外延伸,并借由一散热鳍片组3与空气接触而释放热量,散热鳍片组3是由复数散热鳍片间隔地排列组成,并使整个散热鳍片组3与热导管11的散热部112相连。本实施例中,散热部112的配置位置与风道元件2的气流入口211形成一夹角。应用状态如图4,并同时参照图3,散热装置100可同时连接一固定在笔记本电脑内部的散热框架300。由于风道元件2所形成的气流入口211与固定在热导管11的散热部112上的散热鳍片组3形成一夹角状态,为使空气得以同时流经风道元件2及散热鳍片组3,因此将一风扇5固定在风道元件2及散热鳍片组3的夹角中间,使得风扇5以其轴向吸入空气而由扇叶旋转的切线方向朝一侧排出空气以形成一强制气流,借由此一配置,风扇5所产生的气流将有一部份由气流入口211进入,并流经弧形通道21而通过气流出口212直接排出至外界,使得此部份的气流得以将热导板1以及风道元件2的温度降低,达到散热的功效,又,为增加热交换面积,通道21内更可进一步设有复数导热片22,导热片22的延伸方向是与整个通道21延伸方向相同,因此不会影响空气流动。此外,风扇5产生的气流的另一部份将通过散热鳍片组3后排出至外界,所以此部份的气流则借透过热导管11及散热鳍片组3而散热。如此,发热元件200所产生的热量经热导板1传导后,一部份的热量将借风道元件2形成的通道21所导引的气流迅速带走,另一部份的热量则透过热导管11的散热部112上的散热鳍片组3与空气进行热交换而带走,在空气流动受到良好导引而大幅降低扰流现象的配置下,热量集中的发生机率将被有效控制,所以发热元件200可稳定地维持在一定的操作温度下,提升产品运作上的稳定性。再如图5及图6,是本实用新型散热装置100的第二较佳实施例,与前述第一较佳实施例不同处在于,热导管11朝风道元件的另一侧边进一步延伸凸出一与散热部112相同形态的第二散热部113,第二散热部113也连接一与散热鳍片组3相同形态的第二散热鳍片组4,借由第二散热部113传导热导板1上的部份热量,并由第二散热鳍片组4与空气进行热交换,以加强散热效果。另外,由于第二散热鳍片组4在散热框架300上的配置位置已经无法直接利用风扇5所产生的强制气流进行热交换(如图6所示),因此可在散热框架300上再增加一风扇6以产生第二散热鳍片组4进行热交换所需要的强制气流。而第二散热部113及第二散热鳍片组4的目的与功效则与散热部112及散热鳍片组4相同,在此即不再赘述。归纳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装置,借由风道元件在热导板的本体上形成一导引空气流动的通道,使风扇产生的一部份气流循通道方向流动,以强制对流方式将风道元件的温度降低,而另一部份气流循散热鳍片方向流动,也以强制对流方式将散热鳍片的温度降低,达到全面提升散热效率的功效。虽然本实用新型已参照当前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但是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在没有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情况下还可作出各种等效的变化和修改,因此,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上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具风道的散热装置,是用以传导一发热元件所产生的热并借一风扇所提供的强制气流进行热交换,该散热装置包含一热导板、一风道元件、一热导管及一散热鳍片组,其特征在于该热导板形成有相反的一第一面及一第二面,该第一面是与该发热元件贴合接触,该风道元件连接在该热导板的第二面上,该风道元件并形成有一供该风扇产生的气流通过的通道,该热导管具有一与该热导板连接的接触部及一释放热量的散热部,该散热鳍片组则连接在该热导管的散热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风道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热导管同时与该风道元件接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风道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风道元件所形成的通道呈弧形。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风道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风道元件在所形成的通道内更设有复数不影响气流通行的导热片。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风道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风道元件与散热鳍片组形成一夹角。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风道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热导管进一步延伸出一第二散热部,该第二散热部并连接一第二散热鳍片组。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风道的散热装置,是用以传导一发热元件所产生的热,并借一风扇所提供的强制气流进行散热,散热装置包含有一热导板、一风道元件、一热导管及一散热鳍片组,热导板用以与发热元件贴合接触以传导热量,风道元件则连接热导板并形成一通道,热导管具有一同时接触热导板与风道元件的接触部及一接触空气的散热部,而散热鳍片组则连接在热导管的散热部,使风扇产生的强制气流一部分循通道方向流动,以强制对流方式将风道元件温度降低,另一部分循散热鳍片方向流动,也以强制对流方式将散热鳍片温度降低,达到全面提升散热效率的功效。文档编号F04D29/40GK2665425SQ20032010063公开日2004年12月22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13日发明者林春宏, 潘正豪 申请人: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9/17344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风扇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