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测时钟表制品的制造及其维修技术 > 计时功能控制机构的制作方法  >  正文

计时功能控制机构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30 09:32:23

1.本实用新型涉及计时功能表芯的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计时功能控制机构。背景技术:2.在带有计时功能的机械手表中,计时机构包含计时功能的传递机构以及计时功能的控制机构,一款计时功能机械手表中,计时功能的可靠性取决与传递机构和控制机构的可靠性。3.在现有技术的计时功能机械手表中,计时功能采用凸轮形式控制机构,其中上凸轮、中凸轮和下凸轮采用铆接,而各凸轮工作部位相对位置度要求较高,不易保证。分秒复位部件中摆动片为活动元件,当归零时,摆动片承载力较大,容易脱片。当止秒状态时,止秒杆于计秒轮齿顶进行接触,对轮齿损伤较大。秒过轮盖片加工工艺性差,打弯高度一致性不易保证,严重影响计时功能可靠性。技术实现要素:4.1、为解决上述问题,即凸轮控制机构不易保证工作部位的相对位置度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计时功能控制机构,其包括一种计时功能那个控制机构,包括导柱轮,所述导柱轮的一端设置有斜齿,所述导柱轮的斜齿啮合连接有定位杆,还包括有:5.启动推杆,用于推动所述导柱轮转动;6.执行元件,用于分离秒介轮组件;7.复位元件,用于推动秒介心形轮、计分心形轮以及计时心形轮复位。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柱轮上设置斜齿来对整个结构进行传动控制,实现对计时功能的控制,采用导柱轮的传动控制结构,对相对位置度要求不高,机构运行更稳定可靠,结构配合更简单,方便安装,很好的解决了凸轮控制机构不易保证工作部位的相对位置度的问题。9.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杆为具有弹性的弹性元件。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弹性的定位杆与导柱轮上的斜齿配合,当导柱轮转动时,由于定位杆具有弹性,斜齿能够推动定位杆向背离斜齿的方向运动,当导向轮转过一个斜齿后,定位杆在弹力的作用下又会从新与斜齿想啮合,在次定位于斜齿的齿间处,保证了定位的准确性。11.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启动推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推键,所述第一推键设置为钩形,所述启动推杆上设置有与芯轴配合的第一通孔。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推键设置为钩形,能够使第一推键与导柱轮上的斜齿进行配合,启动推杆的第一通孔与芯轴配合,使启动推杆能够绕着芯轴进行转动。13.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推键为具有弹性的弹性元件。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启动推杆绕芯轴转动时,由于第一推键具有弹性,所以第一推键能够在于导柱轮的斜齿相接触的情况下,也能够随着推杆的转动而运动起来,并且能够始终保持与导柱轮的斜齿想接触的状态。15.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执行元件包括左推杆和右推杆,所述左推杆和所述右推杆上分别设置有与芯轴配合的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所述左推杆和所述右推杆背离所述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的一端设置有托头,所述托头朝向所述秒介轮组件设置。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左推杆和右推杆上的托头能够将秒介轮组件上的秒介轮上盘托起,此时秒介轮组件的上盘和下盘处于分离状态,秒介轮组件不能将力矩传递给计时传递机构,计时功能处于回零状态。当左推杆和右推杆绕芯轴转动,使托头放下上盘,此时秒介轮上下圆盘相叠加,秒介轮组件整体转动,并将力矩传递给计时传递机构,机构开始实施计时功能。17.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左推杆和所述右推杆背离所述托头的一端均向内凸出,所述左推杆的凸出部位压在所述右推杆的凸出部位上,所述左推杆的凸出部位上按压有停止推杆簧,所述停止推杆簧为具有弹性的弹性元件。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停止推杆簧能够按压左推杆的凸出部位,进而按压右推杆的凸出部位,使左推杆和右推杆分别绕着芯轴向背离秒介轮组件的方向转动,使左推杆和右推杆上的托头向背离所述秒介轮组件的方向运动,使秒介轮上下圆盘相叠加,进而开始实施计时功能。19.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复位元件包括复位推杆,所述复位推杆上设置有与芯轴配合的第四通孔,所述复位推杆上设置有推杆桩,与所述推杆桩贴合设置有用于推动所述导柱轮的复位推簧,所述推杆桩上还设置有控制轮推杆,所述控制轮推杆上设置有压合台阶桩,所述压合台阶桩上设置有测时复位板,所述测时复位板上设置有第三通槽,所述压合台阶桩伸入到所述第三通槽内,所述测时复位板分别抵到秒介心形轮、计分心形轮以及计时心形轮上。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动复位推杆,使芯轴绕着芯轴转动,复位推杆上的推杆桩推动复位推簧,驱动其推动导柱轮转动,同时,推杆桩也推动控制轮推杆开始运动,控制轮推杆上的压合台阶桩带动测时复位板运动,测时复位板的运动,能够将介秒心形轮、计分心形轮以及计时心形轮推动复位。21.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复位推簧靠近所述推杆桩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推键,所述第二推键设置为钩形,所述第二推键上开设有凹槽,所述推杆桩与所述凹槽相配合。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推键能够与导向轮上的斜齿相啮合,推杆桩通过凹槽与第二推键连接,进而使复位推杆的运动能够带动复位推簧运动。23.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轮推杆上开设有第二通槽,所述第二通槽内设置有第一固定轴。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固定轴设置在第二通槽内,能够对控制轮推杆的运动进行限制,使控制轮推杆只在需要的工作范围内转动。25.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测时复位板上开设有第四通槽,所述第四通槽内通过第二固定轴连接有夹板凸台,夹板凸台设置左推杆与右推杆之间;所述测时复位板上还开设有第五通槽,所述第五通槽内设置有第三固定轴。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夹板凸台能够对左推杆和右推杆的转动起到限位作用,第二固定轴和第三固定轴能够对测时复位板起到限位作用,这样,执行元件和复位元件在运动时就能够在需要的路径内进行转动,防止出现过多无用的位移,有效的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摆动片承载力较大,容易脱片的问题。2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28.通过采用导柱轮替代现有技术中的凸轮铆合连接的方式,有效的避免了凸轮控制机构不易保证工作部位的相对位置度的问题,使机构运行更稳定可靠,结构配合更简单,方便安装。附图说明29.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30.图2示出了执行元件执行状态图。31.图3示出了执行元件复位状态图。32.图4示出了复位元件结构示意图。33.图5示出了a处的局部放大图。34.图6示出了b处的局部放大图。35.图7示出了c处的局部放大图。36.图8示出了d处的局部放大图。37.图9示出了控制轮推杆的结构示意图。38.附图标记:1、导柱轮;11、斜齿;12、直齿;2、定位杆;3、启动推杆;31、第一推键;32、第一通孔;33、第一通槽;331、第四固定轴;4、执行元件;41、左推杆;411、第二通孔;42、右推杆;421、第三通孔;43、停止推杆簧;44、托头;5、复位元件;51、复位推杆;511、第四通孔;52、复位推簧;521、第二推键;522、第五通孔;53、控制轮推杆;531、压合台阶桩;532、第二通槽;5321、第一固定轴;533、第六通孔;54、测时复位板;541、第三通槽;542、第四通槽;5421、第二固定轴;54211、夹板凸台;543、第五通槽;5431、第三固定轴;6、秒介轮组件;61、秒介心形轮;7、计分心形轮;8、计时心形轮。具体实施方式39.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40.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计时功能控制机构,包括导柱轮1,导柱轮1的上端设置有直齿12,导柱轮1的下端设置有斜齿11,导柱轮1的中心开设有第四通孔511,第四通孔511内设置有芯轴,使导柱轮1能够绕着芯轴转动,与导柱轮1的斜齿11啮合连接有定位杆2,所述定位杆2为具有弹性的弹性元件。还包括有启动推杆3,用于推动所述导柱轮1转动;执行元件4,用于将秒介轮组件6的上盘和下盘分离;复位元件5,用于推动秒介心形轮61、计分心形轮7以及计时心形轮8复位。41.启动推杆3包括有设置在尾端的推动平面,推动平面垂直与启动推杆3设置,启动推杆3背离推动平面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推键31,第一推键31设置为钩形,并且第一推键31为具有弹性的弹性元件,启动推杆3上还设置有第一通孔32,第一通孔32与芯轴配合,实现启动推杆3绕芯轴转动的功能。启动推杆3上还开设有第一通槽33,第一通槽33内设置有第四固定轴331,第四固定轴331能够对启动推杆3起到限位作用,使启动推杆3只在所需要的范围内进行转动。42.参考图2、图3、图5、图6,执行元件4包括左推杆41和右推杆42,左推杆41和右推杆42上分别开设有与芯轴相配合的第二通孔411和第三通孔421,左推杆41和右推杆42背离所述通孔的一端设置有托头44,托头44朝向秒介轮组件6设置,这样当左推杆41和右推杆42绕着芯轴向靠近秒介轮组件6方向转动时,托头44就能够实现将秒介轮组件6的上盘托起的功能,当左推杆41和右推杆42绕着芯轴向背离秒介轮组件6方向转动时,托头44就能够实现将秒介轮组件6的上盘放下的功能。43.参考图7、图8,左推杆41和右推杆42背离托头44的一端向内凸出,左推杆41和右推杆42的凸出部位叠放设置,左推杆41的凸出部位叠放在右推杆42凸出部位的上部,左推杆41凸出部位的上部按压有停止推杆簧43,停止推杆簧43具有弹性,停止推杆簧43能够通过自身的弹性力对左推杆41的凸出部分进行按压。当通过推动启动推杆3推动导柱轮1转动到直齿12能正对到斜齿11时,右推杆42在推动黄的按压下会转动到导柱轮1直齿12的齿间,这时左推杆41和右推杆42的托头44将不在托起秒介轮组件6的上盘,秒介轮组件6的上盘和下盘相叠加,秒介轮组件6整体转动,并将力矩传递给计时传递机构,机构开始实施计时功能。44.当托头44将秒介轮组件6的上盘托起时,秒介轮组件6的上盘和下盘处于分离状态,秒介轮组件6不能将力矩传递给计时传递机构,计时功能处于回零状态。45.参考图4、图9,复位元件5包括复位推杆51,复位推杆51上开设有与芯轴相配合的第四通孔511,复位推杆51通过第四通孔511与芯轴转动连接,复位推杆51上还固定连接有推杆桩,靠近推杆桩还设置有复位推簧52,复位推簧52上开设有与芯轴配合的第五通孔522,复位推簧52通过第五通孔522与第四固定轴331转动连接,复位推簧52上的第五通孔522套接在第四固定轴331上,复位推杆51能够绕着第四固定轴331转动。推杆桩上还连接有控制轮推杆53,控制轮推杆53的一端开设有与第四固定轴331配合的第六通孔533,第六通孔533套接第四固定轴331上,使控制轮推杆53能够绕着第四固定轴331转动,控制轮推杆53上还设置有第二通槽532和压合台阶桩531,第二通槽532内套接有第一固定轴5321,第一固定轴5321能够对控制轮推杆53的运动起到限制作用,可以使控制轮推杆53在需要的工作范围内进行转动。46.复位推簧52靠近推杆桩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推键521,第二推键521为具有弹性的钩形,第二推键521靠近推杆桩的一侧表面上开设有半圆形的凹槽,推杆桩与第二推键521上的凹槽配合,当推杆桩随着复位推杆51运动时,能够带动第二推键521运动,使第二推键521与导柱轮1上的斜齿11相啮合,并通过第二推键521推动导柱轮1转动,同时,推杆桩还与控制轮推杆53转动连接,当推杆桩运动时还能够带动控制轮推杆53运动。47.控制轮推杆53上侧设置有测时复位板54,测时复位板54分别抵到秒介心形轮61、计分心形轮7以及计时心形轮8上,测时复位板54正对着压合台阶桩531开设有第三通槽541,压合台阶桩531由第三通槽541伸出,这样压合台阶桩531能够带动测时复位板54运动,测时复位板54的运动能够推动秒介心形轮61、计分心形轮7以及计时心形轮8复位,同时,第三通槽541还能够对测时复位板54的运动起到限位作用。48.测时复位板54上还开设有第四通槽542和第五通槽543,第四通槽542内通过第二固定轴5421连接有夹板凸台54211,夹板凸台54211设置在左推杆41和右推杆42之间,当左推杆41和右推杆42在停止推杆簧43的按压作用下运动时,夹板凸台54211能够对左推杆41和右推杆42的原动起到限制作用,即左推杆41和右推杆42运动到能够放下秒介轮组件6的上盘时,右推杆42的凸出部分就会抵到夹板凸台54211上,这时左推杆41和右推杆42就不在继续运动。第五通槽543内设置有第三固定轴5431,通过第五限位槽和第三固定轴5431的配合,能够对测时复位板54的运动距离加以限定,使测时复位板54在需要的工作范围内运动。4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导柱轮1进行传动连接,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凸轮铆合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传动连接方式对相对位置度要求低,更容易安装,并且机构的运行能够更加稳定可靠。在机构中设置多处限位通槽对各结构的运动进行限位,防止运动过程中出现过多无用的位移,有效的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摆动片承载力较大,容易脱片的问题。50.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5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52.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53.术语“包括”或者任何其它类似用语旨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物品或者设备/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它要素,或者还包括这些过程、物品或者设备/装置所固有的要素。54.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30/14984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