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测时钟表制品的制造及其维修技术 > 一种翻转式摇表器的制作方法  >  正文

一种翻转式摇表器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30 09:32:50

1.本实用新型涉及摇表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翻转式摇表器。背景技术:2.摇表器通常是指装有马达的手表盒,通过马达带动盒内手表载体支架的转动从而带动机械手表转动,实现机械手表的自动上链。现有的摇表器种类繁多,但大部分都是采用摆动式摇表,摆动式摇表器的摇表方向比较单一,不能很好地模仿人体佩戴时的摆动状态,并且由于需要采用多个齿轮进行驱动,使得整个摇表器的结构增多,表座的体积增大,十分影响整个摇表器的美观性。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翻转式摇表器。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5.一种翻转式摇表器,包括底座、摇表组件、表枕,所述摇表组件包括内环、外环、半环以及传动杆,所述内环的上部和下部均与外环转动连接,所述外环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支柱,所述支柱固定在底座上,所述半环两端固定在内环的其中一端面,所述传动杆的其中一端与设置在底座内部的驱动机构连接,另一端与半环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驱动传动杆转动,所述传动杆通过半环带动内环转动,所述内环带动外环转动。6.进一步地,所述内环的上下两端通过第一转轴与外环的上下两端转动连接,所述外环的左右两端通过第二转轴与支柱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延长线相互垂直。7.进一步地,所述半环的环面垂直内环环面设置,且半环与内环的直径大小相同。8.进一步地,所述内环的另一端面设有一对插孔,表枕两侧均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有插杆,所述插杆插接在插孔中,将表枕固定在内环中。9.进一步地,所述一对插孔位于第二转轴的延长线上。10.进一步地,所述表枕包括一对对称的枕板,一对所述枕板之间通过弹性连接件连接,所述连接板设置在其中一枕板的两侧。11.进一步地,所述弹性连接件包括设置在其中一枕板内侧的条形插槽和设置在另一枕板内侧的条形插件,所述条形插槽的侧壁上设有条形孔,所述条形插件的侧壁上设有卡凸,所述卡凸设置在条形孔中,并可沿条形孔来回移动,所述插槽中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其中一端抵靠在插槽中,另一端抵靠在条形插件端部。12.进一步地,所述枕板的形状为半椭圆形、弧形、半圆形中的任意一种。13.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为电机,所述电机设置在底座中,其驱动端位于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延长线交点的下方。14.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杆为一弧形板,其一端和电机连接,另一端和半环的二分之一长度处转动连接。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翻转式摇表器通过将表枕设置在内环上,将内环与外环转动连接,将外环固定设置在底座上,通过传动杆驱动内环沿竖直方向转动,内环带动外环沿水平方向转动,两种方向的运动相互叠加,使摇表机构实现翻转,更好地对手表进行上弦。并且,外环和内环摆动过程中相互交错时,外环不会对内环上端面形成大幅度遮挡,位于内环中的手表更容易被取出。附图说明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翻转式摇表器的结构示意图;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翻转式摇表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摇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20.图4为本实用新型表枕的结构示意图;21.图5为本实用新型表枕的爆炸图。22.图中:1-底座,2-摇表组件,21-内环,22-外环,23-半环,24-传动杆,3-表枕,31-第一枕板,32-第二枕板,4-支柱,5-第一转轴,6-第二转轴,7-插孔,8-连接板,9-插杆,10-弹性连接件, 101-条形插槽,102-条形插件,103-条形孔,104-卡凸,11-罩壳。具体实施方式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25.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26.请参考图1-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翻转式摇表器,包括罩壳11、底座1、摇表组件2、表枕3,摇表组件2包括内环21、外环22、半环23以及传动杆24,内环21的上部和下部均与外环 22转动连接,外环22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支柱4,支柱4固定在底座1上,半环23两端固定在内环21的其中一端面,传动杆24的其中一端与设置在底座1内部的驱动机构连接,另一端与半环23转动连接,驱动机构驱动传动杆24转动,传动杆24通过半环23带动内环21转动,内环21带动外环22转动。27.具体而言,请参考图2和图3,底座1为一圆形座,其内部设置有工作电路和驱动机构,摇表组件2设置在底座1上,表枕3设置在摇表组件2上,驱动机构驱动摇表组件2摇动,对固定在表枕 3上的手表进行上弦。28.摇表组件2包括内环21、外环22、半环23以及传动杆24。内环21套设在外环22中,内环21的外径小于外环22的内径,二者之间具有间隙,第一转轴5穿过外环22与内环21连接。29.外环22的两侧均设有支柱4,第二转轴6穿过支柱4上部与外环22连接,支柱4的下端固定在底座1上。第一转轴5和第二转轴 6的延长线相互交叉设置或相互垂直设置。30.半环23的两端垂直固定在内环21的其中一端面上,半环23的环面垂直内环21的环面设置,且半环23与内环21的直径大小相同。31.请参考图3-5,内环21的另一端面上设有一对插孔7,一对插孔7位于第二转轴6的延长线上,表枕3两侧均设有连接板8,连接板8上设有插杆9,插杆9插接在插孔7中,将表枕3固定在内环21中。32.表枕3包括第一枕板31和第二枕板32,第一枕板31和第二枕板32相互对称,且其为形状为半椭圆形、弧形、半圆形中的任意一种。第一枕板31和第二枕板32之间通过弹性连接件10连接,连接板8设置在第一枕板31的两侧,并与第一枕板31固定连接。33.弹性连接10件包括设置在其中第一枕板31内侧的条形插槽 101和设置在第二枕板32内侧的条形插件102,条形插槽101的侧壁上设有条形孔103,条形插件102的侧壁上设有卡凸104,卡凸 104设置在条形孔103中,并可沿条形孔103来回移动,条形插槽 101中设有弹簧(图未示),弹簧的其中一端抵靠在条形插槽101中,另一端抵靠在条形插件102端部。34.驱动机构为电机,电机设置在底座1中,其驱动端位于第一转轴5和第二转轴6的延长线交点的下方,即位于内环21和外环22 均水平放置时,二者环心的正下方。传动杆24为一弧形板,该弧形板的一端和电机连接,另一端和半环23的二分之一长度处转动连接。电机驱动半环23带动内环21,内环21带动外环22转动,进而实现对手表的上弦。35.工作原理:36.使用时,电机驱动半环23转动,半环23带动内环21转动,内环21带动外环22转动,内环21自身相对于外环22发生竖直方向的转动,外环22发生水平方向上的转动,使内环21在竖直转动的基础上叠加水平转动,实现对手表的翻转,进而使手表进行上弦。37.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30/149890.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