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主机及智能穿戴设备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30 09:33:09
1.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穿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主机及智能穿戴设备。背景技术:2.相关技术中的智能穿戴设备主要为单一表盘单面使用的简易穿戴设备,随着智能穿戴设备功能的日渐丰富,市面上出现了表盘能够相对穿戴部件转动以使表盘可双面使用的智能穿戴设备,以便更好地实现智能穿戴设备的多功能化。但是,采用这样的设计,在背面使用时,由于智能穿戴设备的表盘可相对穿戴部件发生转动,所以,智能穿戴设备的表盘无法相对穿戴部件进行固定。当用户进行一些手部运动时,智能穿戴设备的表盘容易由于用户的手臂的运动而同时发生转动,从而导致智能穿戴设备的表盘易于碰撞到穿戴部件或者智能穿戴设备的其他部件上,这样,不仅降低该智能穿戴设备的使用舒适度,而且长期以往,还会对智能穿戴设备造成损坏。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智能主机及智能穿戴设备,能够双面使用,同时无论是在第二面朝向底部支架还是在第一面朝向底部支架,该主机本体都可固定于底部支架上,解决了用户在运动时主机本体也跟随转动而发生与其他部件碰撞的问题。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主机,包括:5.底部支架;6.主机本体,所述主机本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主机本体连接于所述底部支架,且所述主机本体可相对所述底部支架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转换,所述第一状态为所述主机本体叠设于所述底部支架时,所述第二面朝向所述底部支架设置的状态,所述第二状态为所述主机本体叠设于所述底部支架时,所述第一面朝向所述底部支架设置的状态;以及7.固持结构,所述固持结构用于在所述主机本体位于所述第一状态或所述第二状态时,实现所述主机本体与所述底部支架的连接,以使所述主机本体相对所述底部支架维持在所述第一状态或所述第二状态。8.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固持结构包括卡扣结构和/或磁吸结构。9.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固持结构包括第一扣合件和第二扣合件,所述第一扣合件连接于所述主机本体,所述第二扣合件连接于所述底部支架,在所述主机本体位于所述第一状态或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扣合件与所述第二扣合件扣合,以实现所述主机本体与所述底部支架的连接。10.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固持结构还包括按压件以及第一弹性件;11.所述按压件连接于所述主机本体,所述按压件连接于所述第一扣合件,所述按压件用于在被按压时带动所述第一扣合件与所述第二扣合件相对分离;12.所述第一弹性件被设置成连接于所述按压件和所述主机本体,或者,所述第一弹性件被设置成连接于所述按压件和所述底部支架,所述第一弹性件用于在所述按压件被按压时发生形变,以使所述第一扣合件与所述第二扣合件相对分离。13.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扣合件与所述第二扣合件在分离后恢复相互扣合的方式包括弹性复位方式、磁吸复位方式和凸轮机构复位方式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结合。14.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扣合件与所述第二扣合件在分离后恢复相互扣合的方式包括弹性复位方式时,所述第一弹性件被设置成连接于所述按压件和所述主机本体,所述第一弹性件还用于在所述按压件被按压时发生形变,以利用所述第一弹性件恢复形变提供将所述第一扣合件与所述第二扣合件相对扣合的作用力。15.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固持结构还包括平衡支架,所述平衡支架具有相对的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所述按压件具有第三连接面,所述第一弹性件具有第四连接面,所述第三连接面与第一连接面连接,所述第四连接面与所述第二连接面连接;16.所述第三连接面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一连接面的面积,和/或,所述第四连接面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连接面的面积。17.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扣合件与所述第二扣合件在分离后恢复相互扣合的方式包括磁吸复位方式时,所述智能主机还包括磁性复位件,所述磁性复位件用于提供将所述第一扣合件对应扣合于所述第二扣合件的磁吸力。18.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磁性复位件包括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19.在所述主机本体位于所述第一状态或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沿所述按压件的按压作用力方向设置,所述第一磁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扣合件和/或所述主机本体,所述第二磁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扣合件和/或所述底部支架,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相吸,以提供所述第一扣合件扣合于所述第二扣合件的作用力。20.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扣合件为磁性件,所述第一扣合件形成所述第一磁性件,和/或,所述第二扣合件为磁性件,所述第二扣合件形成所述第二磁性件。21.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固持结构还包括连接支架和第二弹性件,所述连接支架连接于所述按压件和所述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连接于所述连接支架和所述第一扣合件,所述连接支架用于在所述按压件被按压时压缩所述第一弹性件,以带动所述第一扣合件移动,以使所述第一扣合件与所述第二扣合件相对分离,所述第二弹性件用于在第一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相互吸合时发生形变,以使所述第一扣合件扣合于所述第二扣合件。22.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支架具有相对的第三面和第四面,所述第三面与所述按压件连接,所述第四面与所述第一弹性件连接,所述连接支架设有贯穿所述第三面和所述第四面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扣合件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自所述第三面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并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外,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三面,所述第二弹性件套设在所述第一部分外,且所述第二弹性件抵接于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第三面。23.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面到第二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扣合件到所述第一面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一扣合件到所述第二面的距离,在所述主机本体位于所述第一状态或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扣合件在所述第一磁性件和所述第二磁性件的吸附作用下均与所述第二扣合件扣合,以使所述主机本体相对所述底部支架维持在所述第一状态或所述第二状态;或者24.所述第一扣合件包括第一子扣合件和第二子扣合件,在所述第一面到第二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子扣合件到所述第二面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二子扣合件到所述第一面的距离,在所述主机本体位于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子扣合件与所述第二扣合件扣合,以使所述主机本体相对所述底部支架维持在所述第一状态,在所述主机本体位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二子扣合件与所述第二扣合件扣合,以使所述主机本体相对所述底部支架维持在所述第二状态。25.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磁性复位件包括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26.在所述主机本体位于所述第一状态或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沿着垂直于所述按压件的按压作用力方向设置,且所述第一磁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扣合件,所述第二磁性件设置于所述底部支架和/或所述第二扣合件,所述第一磁性件和所述第二磁性件相互吸合或分离,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相互吸合时,所述第一扣合件扣合于所述第二扣合件。27.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主机本体设有连接槽,所述第一扣合件包括连接部和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扣合部、连接轴,所述按压件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弹性件连接,所述连接轴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槽,所述扣合部用于与所述第二扣合件相互扣合或相互分离,所述扣合部具有第一倾斜面,所述第二扣合件具有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一磁性件设于所述扣合部;28.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相互吸合,以使所述连接轴相对所述连接槽转动并使得所述连接部同步压缩所述第一弹性件,从而使得所述第一倾斜面与所述第二倾斜面相对分离时,所述第一弹性件恢复形变以使所述扣合部扣合于所述第二扣合件。29.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具有第五面、第六面、第七面和第八面;30.所述第五面与所述第六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五面与所述按压件连接,所述第六面与所述第一弹性件连接;31.所述第七面连接于所述第五面和所述第六面,且所述第七面朝向所述第二面设置或朝向所述第一面设置,所述第七面连接于所述扣合部;32.所述第八面连接于所述第五面、所述第六面和所述第七面,所述第八面连接于所述连接轴。33.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扣合件包括第一子扣合件和第二子扣合件,所述第一子扣合件和所述第二子扣合件均包括所述的连接部、扣合部和连接轴;34.在所述第一面到第二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子扣合件到所述第二面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二子扣合件到所述第一面的距离,在所述主机本体位于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子扣合件与所述第二扣合件扣合,以使所述主机本体相对所述底部支架维持在所述第一状态,在所述主机本体位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二子扣合件与所述第二扣合件扣合,以使所述主机本体相对所述底部支架维持在所述第二状态。35.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智能主机还包括增磁件,所述增磁件设于所述底部支架和/或所述第二扣合件,且所述增磁件临近所述第二磁性件设置,所述增磁件用于增大所述第二磁性件的磁吸力。36.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智能主机还包括隔磁片,所述隔磁片覆盖在所述第二磁性件的外表面。37.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固持结构还包括第一固定支架,所述第一弹性件通过所述第一固定支架连接于所述主机本体。38.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固持结构还包括第一导向件,所述第一导向件连接于所述按压件和/或所述主机本体,所述第一弹性件套设于所述第一导向件的外周。39.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扣合件与所述第二扣合件在分离后恢复相互扣合的方式包括凸轮机构复位方式时,所述第一弹性件设于所述底部支架和/或第二扣合件,所述固持结构还包括第一活动杆和所述第二活动杆,所述第一活动杆和所述第二活动杆在所述第一面到所述第二面的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活动杆和所述第二活动杆分别连接于所述主机本体,所述第一扣合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活动杆与所述第二活动杆之间;40.所述第一活动杆具有第三倾斜面和与所述第三倾斜面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扣合件具有第四倾斜面,所述第三倾斜面与所述第四倾斜面抵接;41.扣合时,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一弹性件抵接,所述第一活动杆在受到所述第一弹性件的抵接作用下发生移动并带动所述第三倾斜面相对所述第四倾斜面移动,以推动所述第一扣合件移动至扣合于所述第二扣合件,以使所述主机本体相对所述底部支架维持在所述第一状态;42.解扣时,所述按压件被按压带动所述第一扣合件与所述第二扣合件相对分离,同时所述第四倾斜面相对所述第三倾斜面移动,以推动所述第一活动杆压缩所述第一弹性件;43.所述第二活动杆具有第五倾斜面和与所述第五倾斜面相背设置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扣合件具有第六倾斜面,所述第六倾斜面与所述第五倾斜面抵接;44.扣合时,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一弹性件抵接,所述第二活动杆在受到所述第一弹性件的抵接作用下发生移动并带动所述第五倾斜面相对所述第六倾斜面移动,以推动所述第一扣合件移动至扣合于所述第二扣合件,以使所述主机本体相对所述底部支架维持在所述第二状态;45.解扣时,所述按压件被按压带动所述第一扣合件与所述第二扣合件相对分离,同时所述第六倾斜面相对所述第五倾斜面移动,以推动所述第二活动杆压缩所述第一弹性件。46.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件在解扣时受到所述第一活动杆的作用力大于所述第一弹性件在扣合时受到所述第一活动杆的作用力,且所述第一弹性件在解扣时受到所述第二活动杆的作用力大于所述第一弹性件在扣合时受到所述第二活动杆的作用力。47.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面到第二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表面到所述第一面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二表面到所述第二面的距离,所述第一扣合件具有相对的所述第四倾斜面和所述第六倾斜面,在所述主机本体位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扣合件与所述第二扣合件扣合,以使所述主机本体相对所述底部支架维持在所述第一状态,在所述主机本体位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扣合件与所述第二扣合件扣合,以使所述主机本体相对所述底部支架维持在所述第二状态;或者48.所述第一扣合件包括第一子扣合件和第二子扣合件,所述第一子扣合件具有所述第四倾斜面,所述第二子扣合件具有所述第六倾斜面,所述第六倾斜面和所述第四倾斜面相互朝向设置,在所述第一面到第二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表面到所述第二面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二表面到所述第一面的距离,在所述主机本体位于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子扣合件与所述第二扣合件扣合,以使所述主机本体相对所述底部支架维持在所述第一状态,在所述主机本体位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二子扣合件与所述第二扣合件扣合,以使所述主机本体相对所述底部支架维持在所述第二状态。49.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固持结构还包括第三弹性件和第四弹性件,所述第三弹性件被设置成连接于所述第一活动杆和所述主机本体,所述第三弹性件用于在受到所述第一活动杆作用时发生形变以提供所述第一活动杆相对所述主机本体移动的行程,所述第四弹性件被设置成连接于所述第二活动杆和所述主机本体,所述第四弹性件用于在受到所述第二活动杆作用时发生形变以提供所述第二活动杆相对所述主机本体移动的行程。50.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固持结构还包括第一导向限位件和第二导向限位件;51.所述第一导向限位件连接于所述主机本体,所述第一活动杆延伸有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套设在所述第一导向限位件的外周,所述第三弹性件套设在所述第一导向限位件的外周,且所述第三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主机本体;52.所述第二导向限位件连接于所述主机本体,所述第二活动杆延伸有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套设在所述第二导向限位件的外周,所述第四弹性件套设在所述第二导向限位件的外周,且所述第四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延伸部和所述主机本体。53.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固持结构还包括第五弹性件,所述第五弹性件被设置成连接于所述第一活动杆和所述第二活动杆,且所述第五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一活动杆和所述第二活动杆之间,所述第五弹性件用于在受到所述第一活动杆或所述第二活动杆作用时发生形变以提供所述第一活动杆或所述第二活动杆相对所述主机本体移动的行程。54.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固持结构还包括与所述主机本体连接的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二活动杆设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第一限位部配合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一活动杆移动时限制所述第二活动杆相对主机本体发生移动的行程;55.所述固持结构还包括与所述主机本体连接的第三限位部,所述第一活动杆设有第四限位部,所述第四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配合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二活动杆移动时限制所述第一活动杆相对主机本体发生移动的行程。56.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固持结构还包括第二固定支架,所述按压件通过所述第二固定支架连接于所述主机本体。57.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按压件设于所述主机本体的一端的端面,或者,所述主机本体的两相对侧面分别设有所述按压件。58.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面到第二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扣合件到所述第一面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一扣合件到所述第二面的距离,在所述主机本体位于所述第一状态或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扣合件均与所述第二扣合件扣合;或者59.所述第一扣合件包括第一子扣合件和第二子扣合件,在所述第一面到第二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子扣合件到所述第二面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二子扣合件到所述第一面的距离,在所述主机本体位于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子扣合件与所述第二扣合件扣合,在所述主机本体位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二子扣合件与所述第二扣合件扣合。60.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扣合件包括所述第一子扣合件和所述第二子扣合件时;61.所述按压件为一个,所述按压件连接于与所述第一子扣合件和所述第二子扣合件;或者62.所述按压件为两个,两个所述按压件分别为第一子按压件和第二子按压件,所述第一子按压件连接于所述第一子扣合件,所述第二子按压件连接于所述第二子扣合件,所述第一弹性件对应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弹性件分别为第一子弹性件和第二子弹性件,所述第一子弹性件被设置成连接于所述第一子按压件和所述主机本体,所述第二子弹性件被设置成连接于所述第二子按压件和所述主机本体。63.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固持结构包括第三磁性件、第四磁性件和第五磁性件,所述第三磁性件设于所述第二面,或者所述第三磁性件设于所述主机本体且靠近所述第二面设置,所述第四磁性件设于所述第一面,或者所述第四磁性件设于所述主机本体且靠近所述第一面设置,所述第五磁性件设于所述底部支架;64.在所述主机本体位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三磁性件与所述第五磁性件相互吸合,以实现所述主机本体与所述底部支架的连接;65.在所述主机本体位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四磁性件与所述第五磁性件相互吸合,以实现所述主机本体与所述底部支架的连接。66.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主机本体具有容置空间,所述固持结构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67.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面设有显示屏,或者,所述第一面以及所述第二面均设有显示屏。68.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底部支架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主机本体具有相对的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三端与所述第一端连接,以使所述主机本体可相对所述底部支架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之间转换,所述固持结构连接于所述第二端和所述第四端,以在所述主机本体位于所述第一状态或所述第二状态时,实现所述主机本体与所述底部支架的连接。69.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端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端,或者,所述第三端可滑动且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端,或者,所述第三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端。70.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智能主机还包括转动连接件,所述转动连接件连接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三端,以使所述主机本体可相对所述底部支架翻转,且所述主机本体在相对所述底部支架翻转一定角度后还可相对所述底部支架发生自转。71.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穿戴设备,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包括穿戴部件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智能主机,所述穿戴部件与所述底部支架连接。7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73.(1)无论是在第二面朝向底部支架还是在第一面朝向底部支架,主机本体都可固定于底部支架上。该智能主机还包括固持结构,该固持结构被设置成无论是在主机本体的第二面朝向底部支架时,还是在主机本体的第一面朝向底部支架时,都可以将主机本体和底部支架连接在一起,也即是,无论是在主机本体的第二面朝向底部支架时,还是在主机本体的第一面朝向底部支架时,都可以利用该固持结构,使得主机本体在无需转动时固定于底部支架上,以使主机本体与底部支架能够一直保持在叠合状态,使得该智能穿戴设备的使用可以与普通穿戴设备无异,可有效地满足用户的不同使用需求,同时还可以防止用户佩戴智能穿戴设备做运动时带动主机本体相对底部支架发生转动,可解决主机本体与底部支架易发生碰撞的问题,有利于延长智能穿戴设备的使用寿命,且提高该智能穿戴设备的使用舒适度。74.(2)可实现双面使用功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主机及智能穿戴设备,该智能穿戴设备的智能主机包括主机本体和底部支架,主机本体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均可设有显示屏,且该主机本体可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支架转换,即主机本体能够在其第二面朝向底部支架的状态和其第一面朝向底部支架的状态之间转换,以实现智能穿戴设备的双面使用功能,从而可以增加佩戴使用的多样性。附图说明7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76.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第一种智能主机位于第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77.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第一种智能主机位于第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78.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第一种智能主机的主机本体相对底部支架翻转时的结构示意图;79.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第一种智能主机的主机本体相对底部支架自转180°的结构示意图;80.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第一种智能主机的俯视图;81.图6是图5中的智能主机沿a-a方向的剖视图;82.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第一种固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83.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第一种固持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84.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第二种智能主机位于第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85.图10是图9中的智能主机的分解结构示意图;86.图11是图9中的智能主机的俯视图;87.图12是图11中的智能主机沿b-b方向的剖视图;88.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第二种固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89.图14是图13中的固持结构的俯视图;90.图15是图14中的固持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91.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第二种智能主机的主机本体的结构示意图;92.图1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第三种智能主机位于第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93.图18是图17中的智能主机的分解结构示意图;94.图19是图17中的智能主机的俯视图;95.图20是图19中的智能主机沿c-c方向的剖视图;96.图2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第一扣合件和第二扣合件未扣合时的第三种固持结构和磁性复位件的结构示意图;97.图2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第一扣合件和第二扣合件扣合时的第三种固持结构和磁性复位件的结构示意图;98.图2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第三种固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99.图2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第三种固持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100.图2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第三种智能主机的主机本体的结构示意图;101.图2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第三种智能主机的底部支架的结构示意图;102.图2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第四种智能主机位于第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103.图28是图27中的智能主机的俯视图;104.图29是图28中的智能主机沿d-d方向的剖视图;105.图3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第一扣合件和第二扣合件未扣合且主机本体位于第一状态时的第四种固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106.图3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第一扣合件和第二扣合件扣合且主机本体位于第一状态时的第四种固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107.图3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第一扣合件和第二扣合件未扣合且主机本体位于第二状态时的第四种固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108.图3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第一扣合件和第二扣合件扣合且主机本体位于第二状态时的第四种固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109.图3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第四种固持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110.图35是图34中的固持结构的另一视角的分解结构示意图;111.图3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第五种智能主机位于第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112.图37是图36中的智能主机的俯视图;113.图38是图37中的智能主机沿e-e方向的剖视图;114.图3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第一扣合件和第二扣合件扣合且主机本体位于第一状态时的第五种固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115.图40是图39中的智能主机沿f-f方向的剖视图;116.图4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第一扣合件和第二扣合件未扣合且主机本体位于第一状态时的第五种固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117.图42是图41中的智能主机沿g-g方向的剖视图;118.图4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第一扣合件和第二扣合件扣合且主机本体位于第二状态时的第五种固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119.图44是图43中的智能主机沿h-h方向的剖视图;120.图4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第一扣合件和第二扣合件未扣合且主机本体位于第二状态时的第五种固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121.图46是图45中的智能主机沿i-i方向的剖视图;122.图4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第五种固持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123.图48是图43中的固持结构的另一视角的分解结构示意图;124.图4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第六种智能主机的结构示意图;125.图5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第六种智能主机的主机本体相对底部支架翻转且自转180°时的结构示意图;126.图5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智能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127.图标:100、智能主机;1、底部支架;11、第一端;12、第二端;2、主机本体;21、第一面;22、第二面;23、第三端;24、第四端;25、显示屏;26、容置空间;27、第一凸起;271、第一凸起空间;28、连接槽;3、固持结构;3a、第三磁性件;3b、第四磁性件;3c、第五磁性件;30、第一扣合件;30a、第一子扣合件;30b、第二子扣合件;301、第一部分;302、第二部分;303、连接部;303a、第一连接部;303b、第二连接部;303c、第三连接部;303d、第四连接部;3031、第五面;3032、第六面;3033、第七面;3034、第八面;3035、第三通孔;304、扣合部;304a、第一扣合部;304b、第二扣合部;304c、第三扣合部;304d、第四扣合部;3041、第一倾斜面;305、连接轴;305a、第一连接轴;305b、第二连接轴;305c、第三连接轴;305d、第四连接轴;306a、第一连接件;306b、第二连接件;307、第四倾斜面;308、第六倾斜面;309a、第三连接件;309b、第四连接件;309c、第五连接件;3091、抵接部;3092、第五连接部;31、第二扣合件;311、第二倾斜面;32、按压件;321、第三连接面;33、第一弹性件;331、第四连接面;34、平衡支架;341、第一连接面;342、第二连接面;35、第一导向件;36、连接支架;361、第三面;362、第四面;363、第一通孔;364、第一连接部分;365、第二连接部分;366、第三连接部分;37、第二弹性件;38、第一固定支架;381、第一固定部分;382、第二固定部分;3821、凹陷部;3822、避让空间;3823、固定部;3824、第二通孔;383、第三固定部分;39、第一活动杆;391、第三倾斜面;392、第一表面;393、第一延伸部;394、第四限位部;395、导向柱;396、第三部分;397、第四部分;398、第五部分;40、第二活动杆;401、第五倾斜面;402、第二表面;403、第二延伸部;404、第二限位部;41、第三弹性件;42、第四弹性件;43、第一导向限位件;44、第二导向限位件;45a、第二导向件;45b、第三导向件;46、第六弹性件;47、第二固定支架;471、第三表面;4711、第二凸起;4712、第三凸起;472、第四表面;4721、第三延伸部;4722、第四延伸部;473、第一限位部;474、第三限位部;48、第五弹性件;49a、第七弹性件;49b、第四导向件;5、转动连接件;61、第一磁性件;62、第二磁性件;7、增磁件;8、隔磁片;200、智能穿戴设备;201、第一穿戴部件;202、第二穿戴部件。具体实施方式12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129.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130.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131.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132.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133.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134.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智能主机,该智能主机100可应用于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智能穿戴设备。所述智能主机100包括底部支架1、主机本体2和固持结构3,该主机本体2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面21和第二面22,主机本体2连接于底部支架1并且可相对底部支架1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转换,该固持结构3可用于在主机本体2位于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时,实现主机本体2与底部支架1的连接,以使主机本体2相对底部支架1维持在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135.其中,该第一状态为主机本体2叠设于底部支架1时,主机本体2的第二面22朝向底部支架1设置的状态,此时主机本体2的第一面21朝上设置,如图1所示;而该第二状态为主机本体2叠设于底部支架1时,主机本体2的第一面21朝向底部支架1设置的状态,此时主机本体2的第二面22朝上设置,如图2所示。136.在本技术提供的智能主机100,通过将固持结构3设置成无论是在第二面22朝向底部支架1还是在第一面21朝向底部支架1都能使主机本体2与底部支架1连接在一起的结构,从而在主机本体2叠设于底部支架1上无需转动时,无论是主机本体2的第一面21朝上还是主机本体2的第二面22朝上,都能利用所述固持结构3将主机本体2牢牢地固定在底部支架1上,以使主机本体2与底部支架1能够一直保持在叠合状态下,使得该智能穿戴设备的使用可以与普通穿戴设备无异,可有效地满足用户的不同使用需求,同时还可以防止用户佩戴智能穿戴设备做运动时带动主机本体相对底部支架1发生转动,以避免主机本体与底部支架1易发生碰撞的问题,从而有利于延长智能穿戴设备的使用寿命,且可以提高该智能穿戴设备的使用舒适度。137.在本实施例中,该主机本体2可实现通话、收发信息、摄像、视频通话、扫描二维码、移动支付、查看环境信息以及查看身体信息等功能。因此,在本实施例中,该主机本体2可包括未图示的主板组件、拍摄组件、电池、扬声器、麦克风、卡座组件,通信模块及实现各种功能的传感器,其中传感器可以是重力传感器、加速传感器、距离传感器、心率传感器、气压传感器,紫外线检测器等。且该主机本体2同时还包括用于身份识别的元件,例如指纹识别模组、面部识别模组等。138.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3至图5所示,该底部支架1可以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11和第二端12,主机本体2还可以具有相对的第三端23和第四端24,主机本体2的第三端23与底部支架1的第一端11连接,以使主机本体2可相对底部支架1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转换。而该固持结构3连接于底部支架1的第二端12和主机本体2的第四端24,以在主机本体2位于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时,实现主机本体2与底部支架1的连接。139.进一步地,为了实现主机本体2能够相对底部支架1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转换,主机本体2的第三端23可转动连接于底部支架1的第一端11,或者,主机本体2的第三端23可滑动且可转动连接于底部支架1的第一端11,或者,主机本体2的第三端23可拆卸连接于底部支架1的第一端11,在本实施例不做限制。140.示例性地,主机本体2的第三端23可转动连接于底部支架1的第一端11,则该智能主机100还可以包括转动连接件5,该转动连接件5连接于底部支架1的第一端11和主机本体2的第三端23,以使主机本体2可相对底部支架1翻转,且主机本体2在相对底部支架1翻转的一定角度后还可相对底部支架1发生自转,从而使得主机本体2可以相对底部支架1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转换,即使得主机本体2可以第一面21朝上的状态或第二面22朝上的状态之间转换。也即是,在本技术中,智能主机100的主机本体2可以通过该转动连接件5相对底部支架1发生转动并在不同的状态之间发生转换,例如:主机本体2可相对底部支架1翻转,以使主机本体2可从叠设于底部支架1且第一面21朝上的状态(第一状态,如图1所示)转换成倾斜于或垂直于底部支架1的状态(如图3所示),接着主机本体2还可相对底部支架1自转180°(如图4所示),然后主机本体2还可相对底部支架1翻转至叠设于底部支架1且第二面22朝上的状态(第二状态,如图2所示),从而实现主机本体2能够在第一面21朝上的状态和第二面22朝上的状态之间转换。141.可选地,该转动连接件5可以包括固定轴、转动部和翻转轴,该固定轴与底部支架1的第一端11固定连接,转动部的第一轴孔与固定轴转动连接,翻转轴与转动部的第二轴孔转动连接,且该翻转轴与主机本体2的第三端23固定连接。假设初始状态是主机本体2叠设于底部支架1且第一面21朝上的状态(第一状态),则在翻转轴相对转动部的第二轴孔转动时,可带动主机本体2实现其相对底部支架1翻转,接着该转动部可相对固定轴转动,以带动主机本体2实现自转,在主机本体2实现自转180°后,该翻转轴可相对转动部的第二轴孔转动,以带动主机本体2相对底部支架1翻转至叠设于底部支架1且第二面22朝上的状态(第二状态)。其中,该翻转轴可理解为:用于带动主机本体2相对底部支架1发生翻转的转动轴。142.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主机本体2的第一面21和第二面22中,仅有主机本体2的第一面21设有显示屏25。当用户无需使用智能主机100时,可将主机本体2转动至叠设于底部支架1上且第二面22朝上的状态,此时的显示屏25的显示面朝向底部支架1,并且利用该固持结构3可使智能主机100保持主机本体2叠设于底部支架1且主机本体2的第一面21朝向底部支架1的状态,也即是,利用该固持结构3可使智能主机100保持主机本体2叠设于底部支架1且显示屏25的显示面朝向底部支架1的状态,这样,显示屏25的显示面不再朝上设置,从而能够对显示屏25的显示面起到保护作用,降低了刮花或碎屏的风险。143.其中,第一面21通常为主机本体2的正面,即设置有大屏显示屏的一面通常即为主机本体的正面;而第二面22通常为主机本体2的背面,即未设置显示屏的一面通常为主机本体的背面。144.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主机本体2的第一面21和第二面22均设有显示屏25,这样一来,本实用新型的智能主机100的主机本体2能够进行双面显示,增加智能主机100佩戴使用的多样性。且在佩戴过程中可以随意转动主机本体2更换显示屏25,便于显示屏25的切换。145.基于主机本体2的第一面21和第二面22均设有显示屏25,且在一些实施例中,设于第二面22的显示屏25的显示面积小于设于第一面21的显示屏25的显示面积,即设于第二面22的显示屏25的可视范围比较小,这样有利于保证用户的隐私不易被他人察觉发现,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尴尬,从而可增强用户体验感,让智能手表更加智能化。进一步地,设于第二面22的显示屏25通常多用于显示时间和消息提示,可以查看时间和查收信息,从而在会议、上课等时间段,使用设于第二面22的显示屏25,可以减少过多信息提示对使用者的影响,同时小屏幕的设计也能够省电,使得该智能主机的待机时间更长。146.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主机本体2内设有容置空间26,具体可以是该主机本体2的第四端24设有所述容置空间26,该固持结构3至少部分设置在容置空间26内。相较于相关技术中将固持结构3设置在主机本体2的外表面而言,一方面,可以降低固持结构3对主机本体2的外观呈现的影响和限制;另一方面,也可以对固持结构3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147.在本实施例中,该固持结构3可以包括卡扣结构和/或磁吸结构,也即是说,该固持结构3可以包括卡扣结构,或者该固持结构3也可以包括磁吸结构,又或者该固持结构3可以同时包括卡扣结构和磁吸结构。148.考虑到固持结构3包括的结构类型可以有多种,为了便于更加清楚描述不同结构类型的固持结构,以下将结合附图对固持结构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149.当该固持结构3为卡扣结构时,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结合图6和图7所示,该固持结构3可以包括第一扣合件30和第二扣合件31,第一扣合件30连接于主机本体2,第二扣合件31连接于底部支架1,在主机本体2位于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时,第一扣合件30与第二扣合件31扣合,以实现主机本体2与底部支架1的连接。一种示例性的,第一扣合件30和第二扣合件31二者中的其中一个可以为公扣,而另一个可以为母扣,通过施加外力将公扣、母扣扣合,或者将公扣、母扣强行掰开,以实现主机本体2的第四端24和底部支架1的第二端12的连接或分离。另一种示例性的,第一扣合件30和第二扣合件31二者中的其中一个可以卡勾,而另一个可以为与之配合的卡槽或者是卡勾,同样可以施加外力实现卡勾、卡槽的扣合或分离,以实现主机本体2的第四端24和底部支架1的第二端12的连接或分离。150.在此实施方式中,为了方便用户操作,即方便固持结构3的扣合以及解扣,该固持结构3还包括按压件32以及第一弹性件33,按压件32连接于主机本体2,按压件32还连接于第一扣合件30,从而该按压件32可以用于在被按压时带动第一扣合件30与第二扣合件31相对分离。而该第一弹性件33被设置成连接于按压件32和主机本体2,或者,该第一弹性件33被设置成连接于按压件32和底部支架1,从而第一弹性件33可以用于在按压件32被按压时发生形变,以使第一扣合件30与第二扣合件31相对分离。也就是说,当主机本体2的第四端24与底部支架1的第二端12连接时,第一扣合件30与第二扣合件31扣合,在需要将主机本体2的第四端24与底部支架1的第二端12分开时,用户可以通过按压该按压件32,此时的第一弹性件33被挤压,第一扣合件30就会往远离第二扣合件31的方向运动,以脱离第二扣合件31的束缚,主机本体2的第四端24便可以与底部支架1的第二端12分离,从而主机本体2可以相对底部支架1翻转以及发生自转,以实现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的转换。151.其中,所述按压件32可以为按键或按钮等部件;所述第一弹性件33可以为弹簧、硅胶柱、橡胶柱或泡棉柱等部件。15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该第一扣合件30与第二扣合件31在分离后恢复相互扣合的方式包括弹性复位方式、磁吸复位方式和凸轮机构复位方式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结合,也即是说,第一扣合件30和第二扣合件31在分离后恢复相互扣合的方式可以包括弹性复位方式、磁吸复位方式和凸轮机构复位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或者是包括弹性复位方式、磁吸复位方式和凸轮机构复位方式中的任意两种,例如包括磁吸复位方式和凸轮机构复位方式两种方式;又或者是同时包括弹性复位方式、磁吸复位方式和凸轮机构复位方式这三种方式。153.以下将针对上述提及的复位方式分别结合附图进行介绍。154.当第一扣合件30与第二扣合件31在分离后恢复相互扣合的方式包括弹性复位方式时,如图6和图7所示,第一弹性件33被设置成连接于按压件32和主机本体2,从而该第一弹性件33还可以用于在按压件32被按压时发生形变,以利用该第一弹性件33恢复形变提供将第一扣合件30与第二扣合件31相对扣合的作用力。也即是说,当主机本体2相对底部支架1转动至大致叠设在底部支架1上时,用户可以按压所述按压件32,此时的第一弹性件33会被挤压发生形变,第一扣合件30会往远离第二扣合件31的方向运动,同时使所述第一扣合件30对准第二扣合件31,接着用户松手不再按压所述按压件32时,该第一弹性件33会形变,在第一弹性件33恢复形变的过程中,第一弹性件33会推动第一扣合件30移动至扣合于第二扣合件31内,从而使得所述第一扣合件30可牢牢地扣合在第二扣合件31内,以使主机本体2可牢牢地叠设在底部支架1上。155.在图7和图8示出的实施方式中,该固持结构3还可以包括平衡支架34,所述平衡支架34具有相对的第一连接面341和第二连接面342,按压件32具有第三连接面321,第一弹性件33具有第四连接面331,第三连接面321与第一连接面341连接,第四连接面331与所述第二连接面342连接。且该第三连接面321的面积小于第一连接面341的面积,和/或,第四连接面331的面积小于第二连接面342的面积。通过限定按压件32的第三连接面321的面积小于平衡支架34的第一连接面341的面积,或者是,第一弹性件33的第四连接面331的面积小于平衡支架34的第二连接面342的面积,这样,能够增大按压件32和第一弹性件33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提高按压件32和第一弹性件33的连接稳定性,以避免按压件32被按压压缩第一弹性件33时发生晃动,从而可以避免按压件32在被按压的过程中出现倾斜而与主机本体2发生摩擦的情况。156.进一步地,该固持结构3还可包括第一导向件35,该第一导向件35连接于按压件32和/或主机本体2,具体可以是第一导向件35连接于所述平衡支架34的第二连接面342,该第一弹性件33套设在第一导向件35的外周并抵接于平衡支架34和主机本体2,从而第一弹性件33在被压缩时可以利用该第一导向件35起到导向的作用,以进一步地避免按压件32在被按压的过程中出现倾斜而与主机本体2发生摩擦的情况,便于用户按压该按压件32进行解扣或扣合。157.在图7和图8示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固持结构3可以包括一个按压件32、一个平衡支架34、一个第一弹性件33以及两个第一扣合件30,按压件32位于主机本体2的中心处,即该按压件32距离第一面21和按压件32距离第二面22的距离相等,平衡支架34的第一连接面341连接于按压件32的第三连接面321,平衡支架34的第二连接面342连接于第一弹性件33的第四连接面331,以及第一弹性件33的与第四连接面331相对的一面连接于主机本体2,两个第一扣合件30分别为第一子扣合件30a和第二子扣合件30b,第一子扣合件30a和第二子扣合件30b连接于按压件32的两相对侧,且第一子扣合件30a和第二子扣合件30b关于主机本体2的中心对称设置,即第一子扣合件30a距离第二面22的距离等于第二子扣合件30b到第一面21的距离,使得在主机本体2位于第一状态时,第一子扣合件30a可以与第二扣合件31扣合,以实现主机本体2与底部支架1的连接,而在主机本体2位于第二状态时,第二子扣合件30b可以与第二扣合件31扣合,以实现主机本体2与底部支架1的连接,从而使得主机本体2可以相对底部支架1维持在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可见,该固持结构3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实现主机本体2相对底部支架1在不同状态转换下的固持作用,即,通过一个固持结构3,能够实现主机本体2相对底部支架1的正反面切换状态下的固持作用,有效简化智能主机100的结构设计的同时,也有效提高用户使用体验。158.进一步地,请再次参阅图6,所述固持结构3可以为两个,每一个固持结构3均可以包括一个按压件32、一个平衡支架34、一个第一弹性件33以及两个第一扣合件30,则当固持结构3为两个时,按压件32对应为两个,两个按压件32分别连接于主机本体2的两相对侧面。通过将两个按压件32分别设置在主机本体2的两相对侧面,而不是设置在第一面21和第二面22,一方面,不仅可以避免主机本体2在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时,按压件32与底部支架1存在干涉的情况,以更好地符合用户操作、使用习惯;另一方面,考虑到主机本体2的显示屏25主要是设置在第一面21,如果将按压件32设置在第一面21,会占用第一面21的面积,不仅会影响主机本体2的外观效果,也会导致主机本体2的屏占比降低。而且,施加在按压件32的作用力的方向通常为沿着主机本体2朝向底部支架1的方向,使得固持结构3的结构设计的复杂程度增大。159.可见,采用两个固持结构3时,两个固持结构3的两个按压件32分别设置在主机本体2的两相对侧面,利用该两个固持结构3同样实现在主机本体2相对底部支架1在不同状态切换下的固持效果。160.更进一步地,主机本体2的两相对侧分别设有容置空间26,两个固持结构3分别与两个容置空间26一一对应,且各个固持结构3至少部分设置在容置空间26内,具体是:第一弹性件33和平衡支架34位于容置空间26内,按压件32部分位于容置空间26,按压件32另一部分通过主机本体2的侧面伸出至容置空间26外,以便于按压,以及第一扣合件30部分位于容置空间26内,第一扣合件30另一部分通过主机本体2的侧面伸出至容置空间26外,以便于与第二扣合件31扣合。这样,相较于相关技术中将固持结构3完全设置在主机本体2的外表面而言,一方面,可以降低固持结构3对主机本体2的外观呈现的影响和限制;另一方面,也可以对固持结构3的部件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161.当第一扣合件30与第二扣合件31在分离后恢复相互扣合的方式包括磁吸复位方式时,如图9和图10所示,所述智能主机100还包括磁性复位件,所述磁性复位件用于提供将第一扣合件30对应扣合于第二扣合件31的磁吸力。换言之,当主机本体2相对底部支架1翻转至主机本体2的第四端24与底部支架1的第二端12的距离较小时,磁性复位件会将第一扣合件30自动吸附到第二扣合件31上,以使主机本体2的第四端24与底部支架1的第二端12连接并能保持这种连接,这样一来,便可实现第一扣合件30与第二按压件32的自动扣合锁止,而无需再按压该按压件32,方便使用者操作,提升用户体验。162.可以知道的,一般类似带支架且机体可翻转的穿戴设备,其自身都带有阻尼功能,以克服机体自身重力等作用力作用以实现机体保持状态稳定,在扣合过程中若没有扣合到位,亦不易发现,但在受到较大外力冲击时,机体容易被甩动而发生转动,从而导致机体易于碰撞到表带或者穿戴设备的其他部件上。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磁性复位件可以包括第一磁性件61和第二磁性件62,第一磁性件61与第二磁性件62相吸,以提供第一扣合件30扣合于第二扣合件31的作用力。即,当主机本体2靠近底部支架1,使得第一磁性件61与第二磁性件62之间的距离较小时,第一磁性件61与第二磁性件62会相互吸合,以将第一扣合件30自动吸附到第二扣合件31上,以确保第一扣合件30和第二扣合件31能够扣合到位,从而实现主机本体2与底部支架1的连接并能使主机本体2和底部支架1保持这种连接。163.作为第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9和图10所示,在主机本体2位于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时,第一磁性件61与第二磁性件62沿按压件32的按压作用力方向(如图10中的向后方向)设置,这样,便于第一磁性件61、第二磁性件62的设置,同时也有利于二者的磁吸连接。示例性的,第一磁性件61和第二磁性件62可沿着图10中的前后方向排列设置,第一磁性件61可以设置于第一扣合件30和/或主机本体2,第二磁性件62可以设置于第二扣合件31和/或底部支架1,第一磁性件61与第二磁性件62相吸,以提供第一扣合件30扣合于第二扣合件31的作用力,以使第一扣合件30可以自动扣合于第二扣合件31,便于主机本体2的第四端24与底部支架1的第二端12的连接。164.第一种示例性的,第一磁性件61可以设置于第一扣合件30,而第二磁性件62可以设置于第二扣合件31。第二种示例性的,第一磁性件61可以设置于第一扣合件30,而第二磁性件62可以设置于底部支架1。第三种示例性的,第一磁性件61可以设置于主机本体2,而第二磁性件62可以设置于第二扣合件31。第四种示例性的,第一磁性件61可以设置于主机本体2,而第二磁性件62可以设置于底部支架1。上述四种方式都可以实现第一扣合件30自动吸附至与第二扣合件31扣合,从而实现主机本体2的第四端24与底部支架1的第二端12的连接,以使主机本体2可相对底部支架1保持在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优选地,第一磁性件61设置于第一扣合件30,而第二磁性件62设置于第二扣合件31,使得第一扣合件30与第二扣合件31在扣合过程中具有吸附效果。这样,能够在实现第一扣合件30与第二扣合件31的自动扣合的同时,可以利用第一磁性件61与第二磁性件62的吸附效果,使得第一扣合件30和第二扣合件31相互靠近,即可对第一扣合件30和第二扣合件31的扣合进行预定位,从而可以实现第一扣合件30与第二扣合件31的精准扣合,进而方便使用者操作,提升用户体验。165.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磁性件61与第二磁性件62为磁性相反的两磁性部,在第一磁性件61与第二磁性件62相互靠近时,第一磁性件61与第二磁性件62相互吸合,以将第一扣合件30扣合于第二扣合件31,从而实现主机本体2的第四端24与底部支架1的第二端12的自动连接,以使主机本体2可相对底部支架1保持在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也即是说,在智能穿戴设备佩戴在用户手上的时候,无论是主机本体2位于第一状态还是第二状态,此时的第一磁性件61与第二磁性件62相互对应且相互靠近,则第一磁性件61会与第二磁性件62相互吸合,以将第一扣合件30扣合于第二扣合件31,从而实现主机本体2的第四端24与底部支架1的第二端12的自动连接,并能使主机本体2的第四端24与底部支架1的第二端12保持这种连接。当用户需要旋转主机本体2进行其他操作的时候,首先需要进行解扣,此时可以通过按压所述按压件32,例如可以对按压件32施加一个大于第一磁性件61和第二磁性件62相互产生的磁性吸附力的作用力,来拉开第一扣合件30与第二扣合件31,以到达解扣的目的,此时便可将主机本体2的第四端24和底部支架1的第二端12分离开,从而主机本体2能够相对底部支架1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转换。166.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将第一磁性件61与第一扣合件30形成为一体,将第二磁性件62与第二扣合件31形成为一体,例如,第一扣合件30可为磁性件,则第一扣合件30可形成为前述的第一磁性件61;或者,第二扣合件31可为磁性件,则第二扣合件31可形成为前述的第二磁性件62;又或者,第一扣合件30和第二扣合件31均为磁性件,则第一扣合件30形成为所述第一磁性件61,第二扣合件31形成为所述第二磁性件62。也即是说,该磁性复位件可以包括具有磁性的第一扣合件30和第二扣合件31,则第一扣合件30与第二扣合件31能够相互吸合并扣合,故磁性复位件可以包括具有磁性的第一扣合件30和第二扣合件31。或者,该磁性复位件也可以是仅仅包括第一磁性件61或第二磁性件62,即,当第一扣合件30或第二扣合件31的材料是磁性材料,则第一扣合件30可以与第二磁性件62吸合,第二扣合件31可以与第一磁性件61吸合,故磁性复位件可以是仅仅包括第一磁性件61或第二磁性件62。167.一些实施例中,该按压件32可以设置在主机本体2的一端的端面,即按压件32可以设置主机本体2的第四端24的端面,而不是将按压件32设置在第一面21和第二面22,一方面,不仅可以避免主机本体2在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时,按压件32与底部支架1存在干涉的情况,以更好地符合用户操作、使用习惯;另一方面,考虑到主机本体2的显示屏25主要是设置在第一面21,如果将按压件32设置在第一面21,会占用第一面21的面积,不仅会影响主机本体2的外观效果,也会导致主机本体2的屏占比降低。而且,施加在按压件32的作用力的方向通常为沿着主机本体2朝向底部支架1的方向,使得固持结构3的结构设计的复杂程度增大。168.当将按压件32设置在主机本体2的一端的端面时,如图11和图12所示,主机本体2的第四端24设有容置空间26,该固持结构3至少部分设置在容置空间26内,具体是:第一弹性件33位于容置空间26内,按压件32部分位于容置空间26,按压件32另一部分通过第四端24的端面伸出至容置空间26外,以便于按压,以及第一扣合件30部分位于容置空间26内,第一扣合件30另一部分能够通过第四端24的端面伸出至容置空间26外,以便于与第二扣合件31扣合。这样,相较于相关技术中将固持结构3完全设置在主机本体2的外表面而言,一方面,可以降低固持结构3对主机本体2的外观呈现的影响和限制;另一方面,也可以对固持结构3的部件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169.在主机本体2位于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时,可以利用不同的第一扣合件30与同一个第二扣合件31扣合,也可以利用同一个第一扣合件30与同一个第二扣合件31,以实现主机本体2的第四端24与底部支架1的第二端12的连接,也即是说,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可以利用不同的第一扣合件30与同一个第二扣合件31扣合,即,第一扣合件30可以包括第一子扣合件30a和第二子扣合件30b,其中,该第一子扣合件30a和第二子扣合件30b均包括前述的第一部分301和第二部分302。且在主机本体2的第一面21到第二面22的方向上,第一子扣合件30a到第二面22的距离等于第二子扣合件30b到第一面21的距离,从而在主机本体2位于第一状态时,第一子扣合件30a可以在第一磁性件61和第二磁性件62的吸附作用下与第二扣合件31扣合,而在主机本体2位于第二状态时,第二子扣合件30b可以在第一磁性件61和第二磁性件62的吸附作用下与第二扣合件31扣合,即在主机本体2位于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时,可以利用不同的第一扣合件30与同一个第二扣合件31扣合,实现主机本体2的第四端24和底部支架1的第二端12的连接。170.在此实施方式中,按压件32可以为一个或两个。171.当按压件32为一个时,按压件32连接于第一子扣合件30a和第二子扣合件30b,以使第一子扣合件30a和第二子扣合件30b可以共用一个按压件32,减少按压件32的使用,有利于使固持结构3的结构更加简单化。172.当按压件32为两个时,两个按压件32分别为第一子按压件和第二子按压件,第一子按压件连接于第一子扣合件30a,第二子按压件连接于第二子扣合件30b,第一弹性件33对应为两个,两个第一弹性件33分别为第一子弹性件和第二子弹性件,第一子弹性件被设置成连接于第一子按压件和主机本体2,第二子弹性件被设置成连接于第二子按压件和主机本体2。这样使得主机本体2位于第一状态的解扣和扣合与位于第二状态的解扣和扣合可以相互独立,互不干扰。173.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第一扣合件30可以位于主机本体2的中心处,即在主机本体2的第一面21到第二面22的方向上(如图12中的上下方向),第一扣合件30到第一面21的距离等于该第一扣合件30到第二面22的距离,以在主机本体2位于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时,第一扣合件30均能在第一磁性件61和第二磁性件62的吸附作用下与第二扣合件31扣合,以使主机本体2相对底部支架1维持在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即在主机本体2位于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时,可以利用同一个第一扣合件30与同一个第二扣合件31扣合,实现主机本体2的第四端24和底部支架1的第二端12的连接,第一扣合件30使用的数量较少,有利于简化固持结构3的结构,降低固持结构3的整体重量,即便在智能主机100本体上设置了固持结构3,智能主机100仍能符合轻量化设计,以及还可以降低固持结构3的制作成本。174.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3和图14所示,该固持结构3还可包括连接支架36和第二弹性件37,该连接支架36连接于按压件32和第一弹性件33,第二弹性件37连接于连接支架36和第一扣合件30。该连接支架36用于在按压件32被按压时压缩第一弹性件33,以带动第一扣合件30移动,以使第一扣合件30与第二扣合件31相对分离。第二弹性件37用于在第一磁性件61与第二磁性件62相互吸合时发生形变,以使第一扣合件30扣合于第二扣合件31,即在第一磁性件61和第二磁性件62相互吸合时,第二弹性件37会发生形变,使得仅有第一扣合件30向朝向第二扣合件31方向移动并扣合至第二扣合件31,以实现主机本体2的第四端24和底部支架1的第二端12的自动连接,而按压件32和连接支架36会保持不动,一方面,由于扣合时,仅有第一扣合件30移动,这样,对第一磁性件61和第二磁性件62的磁性要求并不高,第一磁性件61和第二磁性件62提供较小的磁力便可将第一扣合件30吸附至与第二扣合件31扣合;另一方面,在第一扣合件30扣合至第二扣合件31时,第一扣合件30仍能与连接支架36保持连接,从而连接支架36能在按压件32被按压时压缩第一弹性件33,同时带动第一扣合件30移动,以使第一扣合件30与第二扣合件31能够相对分离,以实现解扣。175.其中,所述第二弹性件37可以为弹簧、硅胶柱、橡胶柱或泡棉柱等部件。176.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14和图15所示,所述连接支架36可以具有相对的第三面361和第四面362,连接支架36的第三面361与按压件32连接,连接支架36的第四面362与第一弹性件33连接。该连接支架36设有贯穿所述第三面361和所述第四面362的第一通孔363,第一扣合件30包括第一部分301和第二部分302,第一部分301自第三面361穿设于第一通孔363并位于第一通孔363外,第一部分301的位于第一通孔363外的部分与第二扣合件31相互扣合或相互分离,第二部分302与第一部分301连接并位于连接支架36的第三面361,第二弹性件37套设在第一部分301外,且该第二弹性件37抵接于第二部分302和第三面361,从而在第一磁性件61和第二磁性件62相互吸合时,第一部分301会向朝向第二扣合件31方向移动至与第二扣合件31扣合,与此同时,第二部分302会向朝向第二扣合件31方向移动并挤压第二弹性件37使其发生形变,从而可以实现主机本体2的第四端24和底部支架1的第二端12的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弹性件37可以直接连接于连接支架36的第四面362和第一扣合件30。177.在图14和图15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在主机本体2位于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时,可以利用同一个第一扣合件30与同一个第二扣合件31,以实现主机本体2的第四端24与底部支架1的第二端12的连接。为了能在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时使主机本体2的第四端24更加稳定地连接在底部支架1的第二端12,第一扣合件30可以为两个,两个第一扣合件30可以沿着图15中的左右方向间隔设置,且连接支架36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分364、第二连接部分365和第三连接部分366,第一连接部分364和第三连接部分366均设有前述的第一通孔363,两个第一扣合件30的第一部分301分别穿设于对应的第一通孔363,第二连接部分365连接于按压件32,以使两个第一扣合件30可以共用一个按压件32,减少按压件32的使用,有利于简化固持结构3的结构。该第二弹性件37对应为两个,两个第二弹性件37分别与两个第一扣合件30一一对应并分别套设在两个第一扣合件30的第一部分301的外周,第二扣合件31也对应为两个,两个第二扣合件31间隔设置并与两个第一扣合件30一一对应设置。178.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15和图16所示,所述固持结构3还包括第一固定支架38,第一弹性件33通过第一固定支架38连接于主机本体2,以便于第一弹性件33的设置。具体地,该第一固定支架38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固定部分381、第二固定部分382和第三固定部分383,其中,第一连接部分364、第二连接部分365和第三连接部分366均具有前述的第三面361和第四面362。第二固定部分382向朝向按压件32的方向凹陷形成凹陷部3821,而主机本体2的内部对应该凹陷部3821的位置形成有第一凸起27,该第一凸起27位于凹陷部3821中,且第一凸起27具有与主机本体2内部空间连通的第一凸起空间271,这样可以增大主机本体2内部空间。该第二固定部分382设有避让空间3822,连接支架36的第二连接部分365位于该避让空间3822中,且连接支架36的第二连接部分365的与按压件32连接,使得两个第一扣合件30可以通过该连接支架36连接于同一个按压件32,以达到两个第一扣合件30可以共用一个按压件32的目的。179.进一步地,该固持结构3还可包括第一导向件35,第一导向件35连接于所述按压件32和/或所述主机本体2,具体可以是:该第一导向件35穿设于第一固定支架38和连接支架36,第一弹性件33套设在第一导向件35的外周并抵接于第一固定支架38和连接支架36,例如,在图15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弹性件33套设在第一导向件35的外周并抵接于第一固定支架38的第一固定部分381和连接支架36的第一连接部分364,从而第一弹性件33在被压缩时可以利用第一导向件35起到导向的作用,以避免按压件32在被按压的过程中出现倾斜而与主机本体2发生摩擦的情况,便于用户按压该按压件32进行解扣或扣合。其中,该第一导向件35可为铆钉、螺栓等。180.需要说明的是,在解扣按压所述按压件32时,连接支架36会相对第一导向件35移动并同步压缩第一弹性件33,以及同步带动第一扣合件30朝向远离第二扣合件31的方向移动至第一扣合件30与主机本体2的外表面齐平,从而第一扣合件30可以与第二扣合件31保持分离,以实现解扣。而在完成解扣后,第一弹性件33会恢复形变,同时会推动连接支架36相对第一导向件35移动,以推动按压件32恢复至原位,以便下次按压解扣。在这一过程中,还可以利用该第一导向件35限制连接支架36在受到第一弹性件33的推动作用下发生移动的行程,以确保按压件32在每次解扣后都可以恢复至原位;而且,在这一过程中,该第一扣合件30的第一部分301与连接支架36保持相对移动,即在按压件32恢复至原位的过程中,第一扣合件30的第一部分301可以保持不动,以避免第一扣合件30在解扣后露出至主机本体2外。181.在图15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导向件35可以为两个,其中一个第一导向件35连接于第一固定部分381并穿设于第一连接部分364,另一个第一导向件35连接于第三固定部分并穿设于第三连接部分366,第一弹性件33也可以对应为两个,两个第一弹性件33分别与两个第一导向件35一一对应设置,其中一个第一弹性件33套设在其中一个第一导向件35的外周并抵接于第一固定部分381和第一连接部分364,而另一个第一弹性件33套设在另一个第一弹性件33的外周并抵接于第三固定部分和第三连接部分366。设置两个第一导向件35,能够更好地限制连接支架36按照规定的路径移动,导向作用更好、更显著,从而能够更有效地避免按压件32在被按压的过程中出现倾斜而与主机本体2发生摩擦的情况。182.作为第二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7和图18所示,在主机本体2位于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时,第一磁性件61与第二磁性件62可沿着垂直于按压件32的按压作用力方向(即如图17中的由前向后的方向)间隔设置,例如第一磁性件61和第二磁性件62可沿着图18中的上下方向排列设置,第一磁性件61设置于第一扣合件30,第二磁性件62设置于底部支架1和/或第二扣合件31,第一磁性件61与第二磁性件62相吸,以提供第一扣合件30扣合于第二扣合件31的作用力,以使第一扣合件30可以自动扣合于第二扣合件31,便于主机本体2的第四端24与底部支架1的第二端12的连接。可以理解的,当第二磁性件62设置于第二扣合件31时,则第二磁性件62可以通过第二扣合件31设置于底部支架1。183.结合图19和图20所示,在此实施方式中,该按压件32可以设置在主机本体2的一端的端面,即按压件32可以设置主机本体2的第四端24的端面,而不是将按压件32设置在第一面21和第二面22,一方面,不仅可以避免主机本体2在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时,按压件32与底部支架1存在干涉的情况,以更好地符合用户操作、使用习惯;另一方面,考虑到主机本体2的显示屏25主要是设置在第一面21,如果将按压件32设置在第一面21,会占用第一面21的面积,不仅会影响主机本体2的外观效果,也会导致主机本体2的屏占比降低。而且,施加在按压件32的作用力的方向通常为沿着主机本体2朝向底部支架1的方向,使得固持结构3的结构设计的复杂程度增大。184.在图20示出的实施方式中,主机本体2的第四端24设有容置空间26,该固持结构3至少部分设置在容置空间26内,具体是:第一弹性件33位于容置空间26内,按压件32部分位于容置空间26,按压件32另一部分通过第四端24的端面伸出至容置空间26外,以便于按压,以及第一扣合件30部分位于容置空间26内,第一扣合件30另一部分能够通过第四端24的端面伸出至容置空间26外,以便于与第二扣合件31扣合。这样,相较于相关技术中将固持结构3完全设置在主机本体2的外表面而言,一方面,可以降低固持结构3对主机本体2的外观呈现的影响和限制;另一方面,也可以对固持结构3的部件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185.在此实施方式中,结合图21至图23所示,该主机本体2还设有连接槽28,第一扣合件30包括连接部303和与连接部303连接的扣合部304、连接轴305,按压件32通过该连接部303与第一弹性件33连接,连接轴305转动连接于连接槽28,且连接轴305位于容置空间26中,扣合部304位于容置空间26内并用于与第二扣合件31相互扣合或相互分离,且扣合部304具有第一倾斜面3041,第二扣合件31具有第二倾斜面311,第一磁性件61设于扣合部304,第二磁性件62设于底部支架1,第一磁性件61与第二磁性件62相互吸合,以使连接轴305相对连接槽28转动并使得连接部303同步压缩第一弹性件33,从而使得在第一倾斜面3041与第二倾斜面311相对分离时,第一弹性件33恢复形变以使扣合部304扣合于第二扣合件31。也即是说,当第一磁性件61和第二磁性件62相互靠近时,第一磁性件61与第二磁性件62相互吸合,并且二者提供的磁吸力能够使连接轴305相对连接槽28转动并使得连接部303同步压缩第一弹性件33,且能够使第一倾斜面3041相对第二倾斜面311移动,即在这一过程中,如图21所示,首先第一倾斜面3041与第二倾斜面311会相互抵接并且二者能够相对移动,然后如图22所示,第一倾斜面3041与第二倾斜面311相对分离,第一倾斜面3041脱离第二倾斜面311的束缚,使得连接部303不再压缩第一弹性件33,此时,第一弹性件33会恢复形变以将扣合部304自动扣合于第二扣合件31,从而实现主机本体2的第四端24与底部支架1的第二端12的自动连接,并能使主机本体2的第四端24与底部支架1的第二端12保持这种连接。186.当用户需要旋转主机本体2进行其他操作(例如进行视频、自拍等操作)的时候,可以通过按压所述按压件32以使按压件32发生移动,以带动连接部303移动压缩第一弹性件33,并同时会带动扣合部304朝向远离第二扣合件31的方向移动,以脱离第二扣合件31的束缚,便可将主机本体2的第四端24和底部支架1的第二端12分离开,从而主机本体2便可翻开,使得主机本体2能够相对底部支架1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转换。187.具体地,如图24所示,该各个连接部303具有第五面3031、第六面3032、第七面3033和第八面3034,第五面3031与第六面3032相对设置,连接部303的第五面3031与按压件32连接,连接部303的第六面3032与第一弹性件33连接,第七面3033连接于第五面3031和第六面3032,且第七面3033朝向第二面22设置或第一面21设置,该第七面3033连接于扣合部304,第八面3034连接于第五面3031、第六面3032和第七面3033,该第八面3034连接于连接轴305。188.为了实现主机本体2在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时均可以与底部支架1保持连接,该第一扣合件30包括第一子扣合件30a和第二子扣合件30b,第一子扣合件30a和第二子扣合件30b均包括前述的连接部303、扣合部304和连接轴305。在第一面21到第二面22的方向上,第一子扣合件30a到第二面22的距离等于第二子扣合件30b到第一面21的距离,在主机本体2位于第一状态时,第一子扣合件30a能与第二扣合件31扣合,以使主机本体2相对底部支架1维持在第一状态,而在主机本体2位于第二状态时,第二子扣合件30b能与第二扣合件31扣合,以使主机本体2相对底部支架1维持在第二状态,即在主机本体2位于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时,可以利用不同的第一扣合件30与同一个第二扣合件31扣合,实现主机本体2的第四端24和底部支架1的第二端12的连接。189.进一步地,按压件32可以为一个或两个。当按压件32为一个时,按压件32连接于与第一子扣合件30a和第二子扣合件30b,以使第一子扣合件30a和第二子扣合件30b可以共用一个按压件32,减少按压件32的使用,有利于使固持结构3的结构更加简单化。而当按压件32为两个时,两个按压件32分别为第一子按压件和第二子按压件,第一子按压件连接于第一子扣合件30a,第二子按压件连接于第二子扣合件30b,第一弹性件33对应为两个,两个第一弹性件33分别为第一子弹性件和第二子弹性件,第一子弹性件被设置成连接于第一子按压件和主机本体2,第二子弹性件被设置成连接于第二子按压件和主机本体2。这样使得主机本体2位于第一状态的解扣和扣合与位于第二状态的解扣和扣合可以相互独立,互不干扰。190.为了便于描述,在图24中,设定了前后、左右和上下方向,向前方向为图24中的向前箭头所指的方向,向后方向为图24中的向后箭头所指的方向,向左方向为图24中的向左箭头所指的方向,向右方向为图24中的向右箭头所指的方向,向上方向为图24中的向上箭头所指的方向,向下方向为图24中的向下箭头所指的方向,则第五面3031为连接部303的前侧面,第六面3032为连接部303的后侧面,第七面3033为连接部303的下侧面或上侧面,第八面3034为连接部303的左侧面或右侧面。按压件32位于连接部303的前侧,第一弹性件33位于连接部303的后侧,第一子扣合件30a的扣合部304位于连接部303的下侧,而第二子扣合件30b的扣合部304连接于连接部303的上侧,连接轴305位于连接部303的左侧或右侧。但应当理解上述方位仅为便于描述和理解做的示例,不限定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191.在图24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子扣合件30a和第二子扣合件30b连接于同一个按压件32。为了能在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时使主机本体2的第四端24更加稳定地连接在底部支架1的第二端12,第一子扣合件30a和第二子扣合件30b均可以为两个,两个第一子扣合件30a沿着左右方向间隔设置,且两个第一子扣合件30a靠近第二面22设置,两个第二子扣合件30b沿着左右方向设置,且两个第二子扣合件30b靠近第一面21设置,其中一个第一子扣合件30a与其中一个第二子扣合件30b沿着上下方向间隔设置,另一个第一子扣合件30a与另一个第二子扣合件30b沿着上下方向间隔设置。对应地,第二扣合件31可以为两个,两个第二扣合件31间隔设置并与两个第一子扣合件30a一一对应或与两个第二子扣合件30b一一对应,也即是说,在主机本体2位于第一状态时,两个第一子扣合件30a分别与两个第二扣合件31一一对应连接,而在主机本体2位于第二状态时,两个第二子扣合件30b分别与两个第二扣合件31一一对应连接。192.为了便于描述,如图24所示,限定两个第一子扣合件30a的连接部303分别为第一连接部303a和第二连接部303b,两个第一子扣合件30a的连接轴305分别第一连接轴305a和第二连接轴305b,两个第一子扣合件30a的扣合部304分别为第一扣合部304a和第二扣合部304b。其中,第一连接部303a和第二连接部303b的相背侧分别连接于第一连接轴305a和第二连接轴305b,即第一连接部303a的左侧面连接于第一连接轴305a,第二连接部303b的右侧面连接于第二连接轴305b,第一连接部303a的下侧面连接于第一扣合部304a,第二连接部303b的下侧面连接于第二扣合部304b。同时限定两个第二子扣合件30b的连接部303分别为第三连接部303c和第四连接部303d,两个第二子扣合件30b的连接轴305分别第三连接轴305c和第四连接轴305d,两个第二子扣合件30b的扣合部304分别为第三扣合部304c和第四扣合部304d。其中,第三连接部303c和第四连接部303d的相背侧分别连接于第三连接轴305c和第四连接轴305d,即第三连接部303c的左侧面连接于第三连接轴305c,第四连接部303d的右侧面连接于第四连接轴305d,第三连接部303c的上侧面连接于第三扣合部304c,第四连接部303d的上侧面连接于第四扣合部304d。193.而且,第一连接部303a和第二连接部303b的相对侧通过第一连接件306a连接,即第一连接部303a的右侧面和第二连接部303b的左侧面连接于第一连接件306a,而第三连接部303c和第四连接部303d的相对侧通过第二连接件306b连接,即第三连接部303c的右侧面和第四连接部303d的左侧面连接于第二连接件306b,且第一连接件306a和第二连接件306b分别连接于按压件32,以使四个连接部303可以连接于同一个按压件32,使得四个扣合部304可以共用一个按压件32,减少按压件32的使用,有利于使固持结构3的结构更加简单化。194.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连接件306a和第二连接件306b均具有第九面,第一连接件306a的第九面与第一连接部303a和第二连接部303b的第五面3031连接且朝向相同,第二连接件306b的第九面与第三连接部303c和第四连接部303d的第五面3031连接且朝向相同,第一连接件306a和第二连接件306b的第九面均连接于按压件32。195.由前述可知,连接部303、扣合部304和连接轴305均为四个,对应地,第一弹性件33可为四个,四个第一弹性件33与四个连接部303一一对应,且各个第一弹性件33连接于对应的连接部303和主机本体2,连接槽28可为四个,四个连接槽28与四个连接轴305一一对应,且四个连接槽28分别连接于对应的连接轴305。196.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4和图25所示,该固持结构3还可包括第一固定支架38,前述四个第一弹性件33可以通过第一固定支架38连接于主机本体2,即第一固定支架38连接于第一弹性件33和主机本体2。具体地,该第一固定支架38位于容置空间26内,且第一固定支架38包括第一固定部分381、第二固定部分382和第三固定部分383,第一固定部分381和第三固定部分383分别连接于第二固定部分382的两端,以围合形成容纳空间,第二固定部分382的两端沿背向按压件32的方向(例如图24中由前向后的方向)分别延伸有固定部3823,该固定部3823通过紧固件(例如螺丝、螺栓等)与主机本体2连接,且该第二固定部分382向朝向按压件32的方向凹陷形成凹陷部3821,该凹陷部3821位于容纳空间中,主机本体2的内部对应该凹陷部3821的位置形成有第一凸起27,该第一凸起27位于凹陷部3821中,且第一凸起27具有与主机本体2内部空间连通的第一凸起空间271,这样可以增大主机本体2内部空间。前述四个第一弹性件33中的其中两个第一弹性件连接于第二固定部分382的一端并位于容纳空间中,而另两个第一弹性件33连接于第二固定部分382的另一端并位于容纳空间。以及,前述四个连接槽28中的两个连接槽28沿上下方向设置于第一固定部分381,另两个连接槽28沿上下方向设置于第二固定部分382。197.进一步地,该固持结构3还包括第一导向件35,第一导向件35连接于按压件32和/或主机本体2,具体可以是:该第一导向件35穿设于第一固定支架38的第二固定部分382和第一扣合件30的连接部303,第一弹性件33套设于第一导向件35的外周并抵接于第二固定部分382和连接部303,从而第一弹性件33在被压缩时可以利用第一导向件35起到导向的作用,以避免按压件32在被按压的过程中出现倾斜而与主机本体2发生摩擦的情况,便于用户按压该按压件32进行解扣或扣合。198.其中,该第一导向件35可为铆钉、螺栓等凸柱状结构;第二固定部分382设有第二通孔3824,连接部303设有第三通孔3035,第一导向件35穿设于第二通孔3824和第三通孔3035,且第二通孔3824可为腰型孔、条形孔或椭圆孔等,以使在扣合时,第一导向件35可以在第二通孔3824中上下活动,以确保第一扣合件30的扣合部304可以与第二扣合件31扣合。199.需要说明的是,在解扣按压所述按压件32时,连接部303会相对第一导向件35移动并同步压缩第一弹性件33,以及同步带动扣合部304朝向远离第二扣合件31的方向移动至扣合部304与主机本体2的外表面齐平,从而扣合部304可以与第二扣合件31保持分离,以实现解扣。而在完成解扣后,第一弹性件33会恢复形变,同时会推动连接部303相对第一导向件35移动,以推动按压件32恢复至原位,以便下次按压解扣。在这一过程中,还可以利用该第一导向件35限制连接部303在受到第一弹性件33的推动作用下发生移动的行程,以确保按压件32在每次解扣后都可以恢复至原位。200.在图24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导向件35可以为四个,四个第一导向件35与四个第一弹性件33一一对应设置,四个第一弹性件33分别套设于对应的第一导向件35。设置四个第一导向件35,能够更好地限制连接支架36按照规定的路径移动,导向作用更好、更显著,从而能够更有效地避免按压件32在被按压的过程中出现倾斜而与主机本体2发生摩擦的情况。201.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6所示,该智能主机100还包括增磁件7,该增磁件7设于底部支架1和/或第二扣合件31,且增磁件7临近第二磁性件62设置,增磁件7用于增大第二磁性件62的磁吸力,以确保第二磁性件62与第一磁性件61相互吸合时可以提供足够大的磁吸力,让连接轴305相对连接槽28转动并让连接部303同步压缩第一弹性件33,以及让第一倾斜面3041可相对第二倾斜面311移动,从而确保连接部303可以与第二扣合件31扣合。示例性地,底部支架1可为板状结构,具有长度方向(如图26中的前后方向)、宽度方向(如图26中的左右方向)和厚度方向(如图26中的上下方向),第二磁性件62和增磁件7均设于底部支架1,且第二磁性件62和增磁件7沿着底部支架1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设置,而不是沿着底部支架1的厚度方向设置,这样可以避免底部支架1的厚度过厚,从而有利于智能主机100的轻薄化设置。202.进一步地,该智能主机100还包括隔磁片8,隔磁片8覆盖在第二磁性件62和增磁件7的外表面,这样可以隔磁片8拦截、截断磁场线,可以使磁场线收拢集中在第二磁性件62和增磁件7的外周,一方面,可以增强第二磁性件62和增磁件7的磁力;另一方面,当主机本体2还设有霍尔开关,以识别主机本体2的正反面或控制主机本体2的摄像头的启动和关闭时,可以减小第二磁性件62和增磁件7对应霍尔开关的影响。203.当第一扣合件30与第二扣合件31在分离后恢复相互扣合的方式包括凸轮机构复位方式时,如图27至图29所示,第一弹性件33设于底部支架1和/或第二扣合件31,当第一弹性件33设于第二扣合件31时,第一弹性件33可以通过第二扣合件31设于底部支架1。该固持结构3还包括第一活动杆39和第二活动杆40,第一活动杆39和第二活动杆40在第一面21到第二面22的方向(如图28中的向上方向)上间隔设置,第一活动杆39和第二活动杆40分别连接于主机本体2,第一扣合件30至少部分位于第一活动杆39与第二活动杆40之间,从而可以利用第一活动杆39与第一弹性件33的配合实现主机本体2在第一状态下的扣合,以及利用第二活动杆40与第一弹性件33的配合实现主机本体2在第二状态下的扣合。具体地:204.结合图30和图31所示,该第一活动杆39具有第三倾斜面391和与第三倾斜面391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392,第一扣合件30具有第四倾斜面307,第三倾斜面391与第四倾斜面307抵接;在扣合时,第一表面392与第一弹性件33抵接,第一活动杆39在受到第一弹性件33的抵接作用下沿着第一方向(如图30和图31中的向上方向)发生移动并带动第三倾斜面391相对第四倾斜面307移动,第三倾斜面391与第四倾斜面307的接触面积逐渐减小,以推动第一扣合件30沿着第二方向(如图30和图31中的向右方向)移动至扣合于第二扣合件31,使得第一扣合件30可自动扣合在第二扣合件31内,以使主机本体2相对底部支架1可牢牢地维持在第一状态;而在解扣时,按压件32被按压带动第一扣合件30沿着第三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反,如图30和图31中的向左方向)移动以使第一扣合件30与第二扣合件31相对分离,同时第四倾斜面307相对第三倾斜面391移动,第三倾斜面391与第四倾斜面307的接触面积逐渐增大,以推动第一活动杆39沿着第四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反,如图30和图31中的向下方向)移动压缩第一弹性件33,以到达解扣的目的,此时便可将主机本体2的第四端24和底部支架1的第二端12分离开,从而主机本体2能够相对底部支架1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转换。205.结合图32和图33所示,该第二活动杆40具有第五倾斜面401和与第五倾斜面401相背设置的第二表面402,第一扣合件30具有第六倾斜面308,第六倾斜面308与第五倾斜面401抵接;在扣合时,第二表面402与第一弹性件33抵接,第二活动杆40在受到第一弹性件33的抵接作用下沿着第一方向(如图32和图33中的向上方向)发生移动并带动第五倾斜面401相对第六倾斜面308移动,第五倾斜面401与第六倾斜面308的接触面积逐渐减小,以推动第一扣合件30沿着第二方向(如图32和图33中的向右方向)移动至扣合于第二扣合件31,使得第一扣合件30可自动扣合在第二扣合件31内,以使主机本体2相对底部支架1可牢牢地维持在第二状态;而在解扣时,按压件32被按压带动第一扣合件30沿着第三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反,如图32和图33中的向左方向)移动以使第一扣合件30与第二扣合件31相对分离,同时第六倾斜面308沿着第四方向相对第五倾斜面401移动,第五倾斜面401与第六倾斜面308的接触面积逐渐增大,以推动第二活动杆40沿着第四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反,如图32和图33中的向下方向)移动压缩第一弹性件33,以到达解扣的目的,此时便可将主机本体2的第四端24和底部支架1的第二端12分离开,从而主机本体2能够相对底部支架1在第二状态和第一状态之间转换。206.在此实施方式中,该第一弹性件33在解扣时受到第一活动杆39的作用力大于第一弹性件33在扣合时受到第一活动杆39的作用力,从而确保在解扣时,第一弹性件33在受到第一活动杆39的作用力下可以发生形变,从而第一扣合件30受到按压件32的作用下可以沿着第三方向移动,同时推动第一活动杆39沿着第四方向移动压缩第一弹性件33,以确保第一扣合件30和第二扣合件31可以分离,以及确保在扣合时,第一弹性件33在受到第一活动杆39的作用力下不足以发生形变,而是顶着第一活动杆39沿第一方向移动,以推动第一扣合件30沿着第二方向移动,以逐渐靠近第二扣合件31并与第二扣合件31扣合,以确保第一扣合件30和第二扣合件31可以扣合。并且,该第一弹性件33在解扣时受到第二活动杆40的作用力大于第一弹性件33在扣合时受到第二活动杆40的作用力,从而确保在解扣时,第一弹性件33在受到第二活动杆40的作用力下可以发生形变,从而第一扣合件30受到按压件32的作用下可以沿着第三方向移动,同时推动第二活动杆40沿着第四方向移动压缩第一弹性件33,以确保第一扣合件30和第二扣合件31可以分离,以及确保在扣合时,第一弹性件33在受到第二活动杆40的作用力下不足以发生形变,而是顶着第二活动杆40沿第一方向移动,以推动第一扣合件30沿着第二方向移动,以逐渐靠近第二扣合件31并与第二扣合件31扣合,以确保第一扣合件30和第二扣合件31可以扣合。207.在主机本体2位于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时,可以利用同一个第一扣合件30与第二扣合件31,也可以利用不同的第一扣合件30与同一个第二扣合件31扣合,以实现主机本体2的第四端24与底部支架1的第二端12的连接。也即是说,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请再次参阅图29,第一扣合件30可以位于主机本体2的中心处,即在第一面21到第二面22的方向上(如图29中的上下方向),第一表面392到第一面21的距离等于第二表面402到第二面22的距离,第一扣合件30具有前述的第四倾斜面307和第六倾斜面308,该第四倾斜面307与第六倾斜面308相对设置,在主机本体2位于第一状态时,第一扣合件30可以与第二扣合件31扣合,以使主机本体2相对底部支架1维持在第一状态,在主机本体2位于第二状态时,第一扣合件30可以与第二扣合件31扣合,以使主机本体2相对底部支架1维持在第二状态。换言之,在主机本体2位于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时,可以利用同一个第一扣合件30与第二扣合件31扣合,实现主机本体2的第四端24和底部支架1的第二端12的连接,第一扣合件30使用的数量较少,有利于简化固持结构3的结构,降低固持结构3的整体重量,即便在智能主机100本体上设置了固持结构3,智能主机100仍能符合轻量化设计,以及还可以降低固持结构3的制作成本。208.在此实施方式中,该按压件32可以设置在主机本体2的一端的端面,即按压件32可以设置主机本体2的第四端24的端面,而不是将按压件32设置在第一面21和第二面22,一方面,不仅可以避免主机本体2在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时,按压件32与底部支架1存在干涉的情况,以更好地符合用户操作、使用习惯;另一方面,考虑到主机本体2的显示屏25主要是设置在第一面21,如果将按压件32设置在第一面21,会占用第一面21的面积,不仅会影响主机本体2的外观效果,也会导致主机本体2的屏占比降低。而且,施加在按压件32的作用力的方向通常为沿着主机本体2朝向底部支架1的方向,使得固持结构3的结构设计的复杂程度增大。209.在图29示出的实施方式中,主机本体2的第四端24设有容置空间26,该固持结构3至少部分设置在容置空间26内,具体是:第一活动杆39和第二活动杆40位于容置空间26内,且第四端24对应第一活动杆39的位置设有连通的第四通孔,扣合时,第一弹性件33可以穿设于与第一活动杆39抵接,以及第四端24对应第二活动杆40的位置设有连通的第五通孔,扣合时,第一弹性件33可以穿设于与第二活动杆40抵接。按压件32部分位于容置空间26,按压件32另一部分通过第四端24的端面伸出至容置空间26外,以便于按压,以及第一扣合件30部分位于容置空间26内,第一扣合件另一部分能够通过第四端24的端面伸出至容置空间26外,以便于与第二扣合件31扣合。这样,相较于相关技术中将固持结构3完全设置在主机本体2的外表面而言,一方面,可以降低固持结构3对主机本体2的外观呈现的影响和限制;另一方面,也可以对固持结构3的部件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210.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34和图35所示,该固持结构3还可以包括第三弹性件41和第四弹性件42,第三弹性件41和第四弹性件42可位于容置空间26内,该第三弹性件41被设置成连接于第一活动杆39和主机本体2,从而可以利用该第三弹性件41用于在受到第一活动杆39作用时发生形变以提供第一活动杆39相对主机本体2移动的行程,即在第一活动杆39受到第一弹性件33的抵接作用沿着第一方向(如图34和图35中的向上方向)发生移动时,第一活动杆39会压缩第三弹性件41,以为第一活动杆39的活动提供可能;而该第四弹性件42被设置成连接于第二活动杆40和主机本体2,从而可以利用该第四弹性件42用于在受到第二活动杆40作用时发生形变以提供第二活动杆40相对主机本体2移动的行程,即在第二活动杆40受到第一弹性件33的抵接作用下沿着第一方向(如图34和图35中的向上方向)发生移动时,第二活动杆40会压缩第三弹性件41,以为第二活动杆40的活动提供可能。其中。所述第三弹性件41和所述第四弹性件42均可以为弹簧、硅胶柱、橡胶柱或泡棉柱等部件。211.一些实施例中,该固持结构3还可以包括第一导向限位件43,第一导向限位件43连接于主机本体2并位于容置空间26内,第一活动杆39延伸有第一延伸部393,第一延伸部393套设在第一导向限位件43的外周,第三弹性件41套设在第一导向限位件43的外周,且第三弹性件41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延伸部393和主机本体2,从而在第一活动杆39受到第一弹性件33的抵接作用沿着第一方向(如图34和图35中的向上方向)发生移动时,第一延伸部393会压缩第三弹性件41使其发生形变,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利用第一导向限位件43对第三弹性件41的形变起到导向的作用。而当第一活动杆39与第一弹性件33不再抵接时,第三弹性件41会恢复形变推动第一延伸部393移动,从而还可以利用第一导向限位件43限制第一延伸部393在受到第三弹性件41的推动作用下发生移动的行程,以确保第一活动杆39在每次解扣相对底部支架1转动后都可以恢复至原位,避免第一活动杆39通过第四通孔伸出至容置空间26外,影响主机本体2的外观。212.以及,该固持结构3还可以包括第二导向限位件44,第二导向限位件44连接于主机本体2并位于容置空间26内,第二活动杆40延伸有第二延伸部403,第二延伸部403套设在第二导向限位件44的外周,第四弹性件42套设在第二导向限位件44的外周,且第四弹性件42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二延伸部403和主机本体2,从而在第二活动杆40受到第一弹性件33的抵接作用沿着第一方向(如图34和图35中的向上方向)发生移动时,第二延伸部403会压缩第四弹性件42使其发生形变,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利用第二导向限位件44对第四弹性件42的形变起到导向的作用。而当第二活动杆40与第一弹性件33不再抵接时,第四弹性件42会恢复形变推动第二延伸部403移动,从而还可以利用第二导向限位件44限制第二延伸部403在受到第四弹性件42的推动作用下发生移动的行程,以确保第二活动杆40在每次解扣相对底部支架1转动后都可以恢复至原位,避免第二活动杆40通过第五通孔伸出至容置空间26外,影响主机本体2的外观。213.为了能在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时使主机本体2的第四端24更加稳定地连接在底部支架1的第二端12,第一扣合件30可以为两个,两个第一扣合件30可以沿着图34和图35中的左右方向间隔设置,两个第一扣合件30的相对侧可以通过第三连接件309a连接,第三连接件309a连接于按压件32,以使两个第一扣合件30可以共用一个按压件32,减少按压件32的使用,有利于简化固持结构3的结构。对应地,该第二扣合件31、第一活动杆39、第二活动杆40和第一弹性件33均为两个,两个第一活动杆39与两个第一扣合件30一一对应设置,扣合时,两个第一活动杆39在受到对应的第一弹性件33的抵接作用下推动对应的第一扣合件30移动至与对应的第二扣合件31扣合,以使主机本体2相对底部支架1维持在第一状态;两个第二活动杆40与两个第一扣合件30一一对应设置,扣合时,两个第二活动杆40在受到对应的第一弹性件33的抵接作用下推动对应的第一扣合件30移动至与对应的第二扣合件31扣合,以使主机本体2相对底部支架1维持在第二状态。214.具体地,第三连接件309a的两端通过第二导向件45a与主机本体2连接,且第三连接件309a的两端可活动套设于对应的第二导向件45a的外周,从而可以利用第二导向件45a对第三连接件309a的运动起到导向的作用,以使第三连接件309a能够按照预设轨迹移动,进而能够使第一扣合件30按照预设轨迹移动至与第二扣合件31扣合,扣合精准度更高。215.进一步地,第三连接件309a的中部可以通过第六弹性件46与按压件32连接,从而在按压所述按压件32以解扣后,可以利用该第六弹性件46恢复形变产生的作用力推动按压件32恢复至原位,以便下次按压解扣。进一步地,第三连接件309a的中部设有第三导向件45b,第六弹性件46套设在第三导向件45b的外周并分别抵接于第三连接件309a和按压件32,从而第六弹性件46在被压缩时可以利用第三导向件45b起到导向的作用,以避免按压件32在被按压的过程中出现倾斜而与主机本体2发生摩擦的情况,便于用户按压该按压件32进行解扣或扣合。216.一些实施例中,该固持结构3还包括第二固定支架47,该第二固定支架47可以设于容置空间26内,按压件32通过第二固定支架47连接于主机本体2,以便于按压件32的设置。具体地,如图34和图35所示,第二固定支架47包括相对的第三表面471和第四表面472,该第三表面471设有中空的第二凸起4711和两个第三凸起4712,第二凸起4711和两个第三凸起4712分别穿设于第四端24的端面,以将第二固定支架47固定连接在主机本体2上。按压件32穿设于第二凸起4711的中空部并延伸至容置空间26外,两个第三凸起4712与两个第一扣合件30一一对应,两个第一扣合件30可以穿设于对应的第三凸起4712的中空部,并可以穿过对应的第三凸起4712的中空至容置空间26外与对应的第二扣合件31扣合。该第四表面472设有第三延伸部4721和第四延伸部4722,第一导向限位件43的一端连接于第三延伸部4721,而另一端穿设于第一延伸部393,第三弹性件41穿设于第一导向限位件43,且其两端分别抵接于第一延伸部393和第三延伸部4721。第二导向限位件44的一端连接于第四延伸部4722,而另一端穿设于第一延伸部393,第四弹性件42穿设于第二导向限位件44,且其两端分别抵接于第二延伸部403和第四延伸部4722。217.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36至图38所示,该第一扣合件30包括第一子扣合件30a和第二子扣合件30b,第一子扣合件30a具有前述的第四倾斜面307,第二子扣合件30b具有前述的第六倾斜面308,第四倾斜面307和第六倾斜面308相互朝向设置,在第一面21到第二面22的方向上,第一表面392到第二面22的距离等于第二表面402到第一面21的距离,在主机本体2位于第一状态时,第一子扣合件30a与第二扣合件31扣合,以使主机本体2相对底部支架1维持在第一状态,在主机本体2位于第二状态时,第二子扣合件30b与第二扣合件31扣合,以使主机本体2相对底部支架1维持在第二状态,即在主机本体2位于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时,可以利用不同的第一扣合件30与同一个第二扣合件31扣合,实现主机本体2的第四端24和底部支架1的第二端12的连接。218.在扣合时,如图39和图40所示,该第一活动杆39的第一表面392与第一弹性件33抵接,第一活动杆39在受到第一弹性件33的抵接作用下沿着第一方向(如图39和图40中的向上方向)发生移动并带动第三倾斜面391相对第四倾斜面307移动,第三倾斜面391与第四倾斜面307的接触面积逐渐减小,以推动第一子扣合件30a沿着第二方向(如图39和图40中的向右方向)移动至扣合于第二扣合件31,使得第一子扣合件30a可自动扣合在第二扣合件31内,以使主机本体2相对底部支架1可牢牢地维持在第一状态;而在解扣时,按压件32被按压带动第一子扣合件30a沿着第三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反,如图41和图42中的向左方向)移动以使第一子扣合件30a与第二扣合件31相对分离,同时第四倾斜面307相对第三倾斜面391移动,第三倾斜面391与第四倾斜面307的接触面积逐渐增大,以推动第一活动杆39沿着第四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反,如图41和图42中的向下方向)移动压缩第一弹性件33,以到达解扣的目的,此时便可将主机本体2的第四端24和底部支架1的第二端12分离开,从而主机本体2能够相对底部支架1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转换。219.在扣合时,如图43和图44所示,第二表面402与第一弹性件33抵接,第二活动杆40在受到第一弹性件33的抵接作用下沿着第一方向(如图43和图44中的向上方向)发生移动并带动第五倾斜面401相对第六倾斜面308移动,第五倾斜面401与第六倾斜面308的接触面积逐渐减小,以推动第一扣合件30沿着第二方向(如图43和图44中的向右方向)移动至扣合于第二扣合件31,使得第一扣合件30可自动扣合在第二扣合件31内,以使主机本体2相对底部支架1可牢牢地维持在第二状态;而在解扣时,如图45和图46所示,按压件32被按压带动第一扣合件30沿着第三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反,如图45和图46中的向左方向)移动以使第一扣合件30与第二扣合件31相对分离,同时第六倾斜面308沿着第四方向相对第五倾斜面401移动,第五倾斜面401与第六倾斜面308的接触面积逐渐增大,以推动第二活动杆40沿着第四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反,如图45和图46中的向下方向)移动压缩第一弹性件33,以到达解扣的目的,此时便可将主机本体2的第四端24和底部支架1的第二端12分离开,从而主机本体2能够相对底部支架1在第二状态和第一状态之间转换。220.相较于采用同一个第一扣合件30实现主机本体2在第一状态下和第二状态下的扣合,以及考虑到按压件32通常设置在主机本体2的中心处,因此,采用不同的第一扣合件30(即第一子扣合件30a和第二子扣合件30b)实现主机本体2在第一状态下和第二状态下的扣合,无需将第一扣合件30设置在主机本体2的中心处,则不会过多的占用主机本体2中心处的位置,从而有利于增大按压件32的按压面积,提高按压舒适度,便于按压。221.请再次参阅图38,按压件32可以设置在主机本体2的一端的端面,即按压件32可以设置主机本体2的第四端24的端面,而不是将按压件32设置在第一面21和第二面22,一方面,不仅可以避免主机本体2在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时,按压件32与底部支架1存在干涉的情况,以更好地符合用户操作、使用习惯;另一方面,考虑到主机本体2的显示屏25主要是设置在第一面21,如果将按压件32设置在第一面21,会占用第一面21的面积,不仅会影响主机本体2的外观效果,也会导致主机本体2的屏占比降低。而且,施加在按压件32的作用力的方向通常为沿着主机本体2朝向底部支架1的方向,使得固持结构3的结构设计的复杂程度增大。222.在图38示出的实施方式中,主机本体2的第四端24设有容置空间26,该固持结构3至少部分设置在容置空间26内,具体是:第一活动杆39和第二活动杆40位于容置空间26内,且第四端24对应第一活动杆39的位置设有连通的第四通孔,扣合时,第一弹性件33可以穿设于与第一活动杆39抵接,以及第四端24对应第二活动杆40的位置设有连通的第五通孔,扣合时,第一弹性件33可以穿设于与第二活动杆40抵接。按压件32部分位于容置空间26,按压件32另一部分通过第四端24的端面伸出至容置空间26外,以便于按压,以及第一扣合件30部分位于容置空间26内,第一扣合件30另一部分能够通过第四端24的端面伸出至容置空间26外,以便于与第二扣合件31扣合。这样,相较于相关技术中将固持结构3完全设置在主机本体2的外表面而言,一方面,可以降低固持结构3对主机本体2的外观呈现的影响和限制;另一方面,也可以对固持结构3的部件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223.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6所示,该固持结构3还包括第五弹性件48,第五弹性件48位于容置空间26中,第五弹性件48被设置成连接于第一活动杆39和第二活动杆40,且第五弹性件48位于第一活动杆39和第二活动杆40之间,从而可以利用该第五弹性件48用于在受到第一活动杆39或第二活动杆40作用时发生形变以提供第一活动杆39或第二活动杆40相对主机本体2移动的行程。即在第一活动杆39受到第一弹性件33的抵接作用沿着第一方向(如图46中的向上方向)发生移动时,第一活动杆39会压缩第五弹性件48,以为第一活动杆39的活动提供可能;而在第二活动杆40受到第一弹性件33的抵接作用下沿着第一方向(如图46中的向上方向)发生移动时,第二活动杆40会压缩第五弹性件48,以为第二活动杆40的活动提供可能。其中,第五弹性件48可为弹簧、塑胶柱、硅胶柱或泡棉柱等。224.进一步地,第一活动杆39和第二活动杆40相对的一面分别设有导向柱395,第五弹性件48的一端套设在第一活动杆39的导向柱395的外周,第五弹性件48的另一端套设在第二活动杆40的导向柱395的外周,以使该导向柱395可以在第五弹性件48被压缩形变时起到导向的作用。225.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7和图48所示,该固持结构3还可以包括与主机本体2连接的第一限位部473,第二活动杆40设有第二限位部404,第二限位部404与第一限位部473配合连接,从而使得该第二限位部404和第一限位部473可以用于在第一活动杆39移动时限制第二活动杆40相对主机本体2发生移动的行程,即第一活动杆39在被第一弹性件33顶起向上移动压缩第五弹性件48时,第二限位部404与第一限位部473配合抵接,使得第二活动杆40不会相对主机本体2移动,以避免第二活动杆40通过第五通孔伸出至容置空间26外。以及该固持结构3还可以包括与主机本体2连接的第三限位部474,第一活动杆39设有第四限位部394,第四限位部394与第三限位部474配合连接,从而使得该第四限位部394和第三限位部474可以用于在第二活动杆40移动时限制第一活动杆39相对主机本体2发生移动的行程,即第二活动杆40在被第一弹性件33顶起向上移动压缩第五弹性件48时,第四限位部394与第三限位部474配合抵接,使得第一活动杆39不会相对主机本体2移动,以避免第一活动杆39通过第四通孔伸出至容置空间26外。226.在图47和图48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活动杆39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三部分396、第四部分397和第五部分398,第三部分396的两相对端面分别形成前述的第三倾斜面391和第一表面392,且第三倾斜面391连接于第三部分396和第四部分397的连接处,第五部分398与第四部分397大致呈直角设置,第五部分398形成前述的第四限位部394,第五部分398具有背向第四部分397的第五表面以及与第五表面相对的第六表面,第五表面设有前述的导向柱395,而第六表面与第三限位部474抵接。227.基于本技术中的第二活动杆40与第一活动杆39的结构大致相同,故关于第二活动杆40的结构描述可以参见上述对第一活动杆39的结构描述,则在此不再赘述。228.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7和图48所示,该固持结构3还包括第二固定支架47,该第二固定支架47可以设于容置空间26内,按压件32通过第二固定支架47连接于主机本体2,以便于按压件32的设置。具体地,该第二固定支架47包括相对的第三表面471和第四表面472,该第三表面471设有中空的第二凸起4711和两个第三凸起4712,第二凸起4711和两个第三凸起4712分别穿设于第四端24的端面,以将第二固定支架47固定连接在主机本体2上。按压件32穿设于第二凸起4711的中空部并延伸至容置空间26外,两个第三凸起4712与两个第一扣合件30一一对应,两个第一扣合件30可以穿设于对应的第三凸起4712的中空部,并可以穿过对应的第三凸起4712的中空至容置空间26外与对应的第二扣合件31扣合。229.在本实施例中,该按压件32可以为一个或两个。当按压件32为一个时,按压件32连接于与第一子扣合件30a和第二子扣合件30b,以使第一子扣合件30a和第二子扣合件30b可以共用一个按压件32,减少按压件32的使用,有利于使固持结构3的结构更加简单化。当按压件32为两个时,两个按压件32分别为第一子按压件和第二子按压件,第一子按压件连接于第一子扣合件30a,第二子按压件连接于第二子扣合件30b。这样使得主机本体2位于第一状态的解扣和扣合与位于第二状态的解扣和扣合可以相互独立,互不干扰。230.在图47和图48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子扣合件30a和第二子扣合件30b连接于同一个按压件32。为了能在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时使主机本体2的第四端24更加稳定地连接在底部支架1的第二端12,第一子扣合件30a和第二子扣合件30b均可以为两个,两个第一子扣合件30a沿着左右方向间隔设置且靠近第二面22设置,两个第二子扣合件30b沿着左右方向间隔设置且靠近第一面21设置,其中一个第一子扣合件30a与其中一个第二子扣合件30b沿着上下方向间隔设置,另一个第一子扣合件30a与另一个第二子扣合件30b沿着上下方向间隔设置。231.对应地,该第二扣合件31、第一活动杆39、第二活动杆40和第一弹性件33均为两个,两个第二扣合件31与两个第一子扣合件30a一一对应或与两个第二子扣合件30b一一对应,两个第一活动杆39与两个第一子扣合件30a一一对应设置,扣合时,两个第一活动杆39在受到对应的第一弹性件33的抵接作用下推动对应的第一子扣合件30a移动至与对应的第二扣合件31扣合,以使主机本体2相对底部支架1维持在第一状态;两个第二活动杆40与两个第二子扣合件30b一一对应设置,扣合时,两个第二活动杆40在受到对应的第一弹性件33的抵接作用下推动对应的第二子扣合件30b移动至与对应的第二扣合件31扣合,以使主机本体2相对底部支架1维持在第二状态。232.进一步地,两个第一子扣合件30a的相对侧可以通过第四连接件309b连接,两个第二子扣合件30b的相对侧可以通过第五连接件309c连接,第四连接件309b和第五连接件309c分别连接于按压件32,以使两个第一子扣合件30a和两个第二子扣合件30b可以共用一个按压件32,即四个第一扣合件30可以共用一个按压件32,减少按压件32的使用,有利于简化固持结构3的结构。233.在图47和图48示出的实施方式中,两个第一子扣合件30a中的其中一个的第一子扣合件30a与第四连接件309b的一端,另一个第一子扣合件30a连接于第四连接件309b的另一端,且第四连接件309b的中部设有间隔设置的两个抵接部3091,以及该第四连接件309b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五连接部3092,两个抵接部3091与按压件32相互抵接或相对分离,两个第五连接部3092可分别通过第七弹性件49a连接于第二固定支架47,在扣合时,两个第一弹性件33顶起两个第一活动杆39向上移动,以推动两个第一子扣合件30a向右移动至与两个第二扣合件31对应扣合,在这一过程中,两个第五连接部3092会压缩对应的第七弹性件49a,两个抵接部3091会逐渐靠近按压件32并与按压件32抵接,从而在解扣按压所述按压件32时,按压件32可以作用于两个抵接部3091,以推动两个第一子扣合件30a向左移动与两个第二扣合件31分离。234.进一步地,两个第五连接部3092还可通过第四导向件49b与第二固定支架47连接,两个第五连接部3092可活动套设于对应的第四导向件49b的外周,且两个第七弹性件49a与两个第三导向件49b一一对应,两个第七弹性件49a分别套设在对应的第四导向件49b的外周,从而第七弹性件49a在被压缩时可以利用第四导向件49b起到导向的作用,以避免按压件32在被按压的过程中出现倾斜而与主机本体2发生摩擦的情况,便于用户按压该按压件32进行解扣或扣合。235.基于本技术中的第五连接件309c与第四连接件309b的结构大致相同,故关于第五连接件309c的结构描述可以参见上述对第四连接件309b的结构描述,则在此不再赘述。236.如图49和图50所示,当该固持结构3为磁吸结构时,则该固持结构3可以包括第三磁性件3a、第四磁性件3b和第五磁性件3c,第三磁性件3a设于主机本体2的第二面22,或者第三磁性件3a靠近第二面22设置,第四磁性件3b设于主机本体2的第一面21,或者第四磁性件3b靠近第一面21设置,第五磁性件3c设于底部支架1,在主机本体2位于第一状态时,第三磁性件3a与第五磁性件3c相互吸合,以实现主机本体2与底部支架1的连接;而在主机本体2位于第二状态时,第四磁性件3b与第五磁性件相3c互吸合,以实现主机本体2与底部支架1的连接。237.具体地,第三磁性件3a与第五磁性件3b为磁性相反的两磁性件,第三磁性件3a用于与第五磁性件3c吸合,以使在第一状态时,主机本体2的第四端24保持与底部支架1的第二端12连接的状态,从而使得主机本体2相对底部支架1保持在第一状态。在智能穿戴设备佩戴在用户手上的时候,当主机本体2的第二面22朝向底部支架1,且用户将主机本体2的第四端24转动到与底部支架1的第二端12的距离较小时,第三磁性件3a与第五磁性件3c相互吸合,会将主机本体2的第四端24吸附到底部支架1的第二端12上,使主机本体2的第四端24与底部支架1的第二端12连接并能保持这种连接,当用户需要旋转主机本体2进行其他操作的时候,需要给一个大于磁吸结构产生的磁性吸附力的拉力,来拉开主机本体2的第四端24与底部支架1的第二端12,从而可以使主机本体2能够相对底部支架1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转换。238.同样地,第四磁性件3b与第五磁性件3c为磁性相反的两磁性件;第四磁性件3b用于与第五磁性件3c吸合,以使在第二状态时,主机本体2的第四端24保持与底部支架1的第二端12连接的状态,从而使得主机本体2相对底部支架1保持在第二状态。在智能穿戴设备佩戴在用户手上的时候,当主机本体2的第一面21朝向底部支架1,且用户将主机本体2的第四端24转动到与底部支架1的第二端12的距离较小时,第四磁性件3b与第五磁性件3c相互吸合,会将主机本体2的第四端24吸附到底部支架1的第二端12上,使主机本体2的第四端24与底部支架1的第二端12连接并能保持这种连接,当用户需要旋转主机本体2进行其他操作的时候,需要给一个大于磁吸结构产生的磁性吸附力的拉力,来拉开主机本体2的第四端24与底部支架1的第二端12,从而可以使主机本体2能够相对底部支架1在第二状态和第一状态之间转换。239.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该磁吸结构也可以是仅仅包括第六磁性件(未图示),第六磁性件安装于主机本体2的第四端24或底部支架1的第二端12。也就是说,若主机本体2的壳体或底部支架1的材料是金属材料,即主机本体2的第四端24和底部支架1的第二端12均可以与第四磁性件吸合,故磁吸结构可以是仅仅包括第六磁性件。240.请参阅图5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智能穿戴设备,该智能穿戴设备200包括穿戴部件和前述实施例所述的智能主机100,该穿戴部件与底部支架连接。在图51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前述穿戴部件可为一条或两条。当穿戴部件为两条时,两条穿戴部件可分别为第一穿戴部件201及第二穿戴部件202,第一穿戴部件201连接于底部支架的第一端,第二穿戴部件202连接于底部支架的第二端。241.其中,智能穿戴设备200可以但不限于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可以理解的,具有上述智能主机100的智能穿戴设备200,具有上述智能主机100的全部技术效果。即,智能穿戴设备200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均设有显示屏,能够进行双面显示,以实现双面使用的效果,而且,当主机本体叠设于底部支架上无需转动时,无论是主机本体的第一面朝上还是主机本体的第二面朝上,都可通过该固持结构将主机本体牢牢地固定在底部支架上,以使主机本体与底部支架能够一直保持在叠合状态下,使得该智能穿戴设备200的使用可以与普通穿戴设备无异,可有效地满足用户的不同使用需求,同时还可以防止用户佩戴智能穿戴设备200做运动时带动主机本体相对底部支架发生转动,以避免主机本体与底部支架易发生碰撞的问题,从而有利于延长智能穿戴设备200的使用寿命。由于上述技术效果已在智能主机100的实施例中做了详细介绍,此处就不再赘述。242.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智能主机及智能穿戴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智能主机及智能穿戴设备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30/149915.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一种智能手表的制作方法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