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芯用棘爪机构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30 09:45:31
1.本技术涉及手表机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机芯用棘爪机构。背景技术:2.随着科技的进步,手表内的机械结构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现在自动上条机构普遍应用于机械手表机芯内,人们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运动动作使得手腕转动从而使得手表内的自动上条机构转动,进而实现对手表进行上条的目的。但由于现在多数手表佩戴人员因工作原因长时间待在工位上,手腕长时间放在电脑桌前以及运动量的减少,腕表内的自动上条机构会由于长时间缺乏动力来源使得手表停转。3.机械自动上条机构的运作原理只有一种,就是利用佩戴者手臂的移动,因地心吸力使自动系统内的金属摆陀摆动,金属摆陀的不断转动从而推动系统内的杠杆及齿轮为主发条上条。现有的自动上条机构一般通过其内部设置的上条棘轮转动从而对发条结构进行储能,现有的多数上条棘轮只能通过单方向转动的方式对发条进行储能,因此需要设置棘爪防止上条棘轮反方向转动,从而使得佩戴人运动的能量尽可能的转化为发条的储能。4.但现有的棘爪机构在限位时的负荷较大,在长时间使用后会不断磨损,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棘爪机构对上条棘轮的限位效果会不断减弱,甚至可能会失去对上条棘轮的限位作用。技术实现要素:5.为了减少棘爪机构的磨损,增强棘爪对上条棘轮的限位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机芯用棘爪机构。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机芯用棘爪机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7.一种机芯用棘爪机构,包括表盘、驱动齿轮、上条棘轮和用于阻止所述上条棘轮沿第一方向转动的限位结构,所述驱动齿轮、所述上条棘轮、所述限位结构均设置于所述表盘上,所述限位结构包括限位棘轮,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上条棘轮啮合,所述限位棘轮的侧壁上固设有多个棘齿,所述棘齿用于在所述上条棘轮沿第一方向转动时与所述上条棘轮啮合,且所述棘齿用于在所述上条棘轮沿第二方向转动时与所述上条棘轮解除啮合。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齿轮、上条棘轮和限位棘轮上设置的多个棘齿的配合使用,可以减小单个棘齿的载荷,从而可以延长棘齿的使用寿命,进而可以保证棘齿对上条棘轮的限位效果。9.可选的,所述限位结构还包括用于限位所述上条棘轮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固设于所述限位棘轮上。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位件可以增强限位棘轮对上条棘轮的限位效果,从而可以进一步减少棘齿的磨损,进而提升棘齿的使用寿命。11.可选的,所述限位件包括第一限位块,所述表盘上开设有用于供所述第一限位块滑动的滑槽、用于容纳所述驱动齿轮的第一容纳槽、用于容纳所述上条棘轮的第二容纳槽和用于容纳所述限位棘轮的第三容纳槽,所述第一限位块固设于所述限位棘轮的侧壁上,所述滑槽沿所述限位棘轮的周向设置且与所述第三容纳槽连通。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限位块、滑槽的配合使用,限位棘轮在与上条棘轮啮合时,第一限位块可以与滑槽的侧壁紧密抵接,从而可以分担棘齿受到的作用力,进而减轻棘齿的负荷,从而可以进一步增强限位棘轮对上条棘轮的限位效果。13.可选的,所述限位件还包括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固设于所述限位棘轮的侧壁上,且紧邻所述棘齿设置,所述棘齿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之间。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棘齿与上条棘轮啮合时,通过与棘齿紧邻设置的第二限位块,可以与上条棘轮的齿槽紧密抵接,从而可以减少棘齿受到的作用力,进而可以提升限位棘轮对上条棘齿的限位效果。15.可选的,包括所述表盘上开设有用于限位所述第二限位块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分别与所述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三容纳槽连通。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条棘轮沿第二方向转动时,第二限位块远离上条棘轮的一侧可以与限位槽紧密抵接,因此可以阻挡第二限位块继续沿第一方向转动,从而可以减少第二限位块的晃动,进而可以提升第二限位槽的稳定性。17.可选的,所述滑槽远离所述上条棘轮的侧壁上设置有缓冲片。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限位块向远离上条棘轮的方向移动时,第一限位块与滑槽的侧壁接触会产生冲击,进而可能会损坏第一限位块,通过缓冲片可以吸收部分冲击力,从而可以减少第一限位块与滑槽碰撞造成的损伤,进而可以提升第一限位块和滑槽的使用寿命。19.可选的,还包括回弹结构,所述回弹结构包括弹性环,所述弹性环套设于所述限位棘轮上且设置有缺口,所述第一限位块、所述棘齿均沿周向固设于所述弹性环上,所述缺口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块、所述棘齿之间,所述上条棘轮沿第一方向转动时所述弹性环的两端靠近,所述上条棘轮沿第二方向转动时所述弹性环的两端远离。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条棘轮沿第一方向转动时,弹性环靠近缺口的两端相互接近,上条棘轮通过与棘齿的啮合作用会带动限位棘轮沿第二方向继续转动,直至第一限位块与滑槽远离上条棘轮的一侧抵接,从而实现了限位棘轮对上条棘轮的限位效果 。21.可选的,所述回弹结构还包括减震垫,所述减震垫套设于所述限位棘轮上,且所述减震垫的内壁与所述限位棘轮的侧壁连接,所述减震垫的外壁与所述弹性环的内壁连接。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条棘轮沿第二方向转动时,上条棘轮会带动限位棘轮沿第一方向转动,当弹性环的两端相互远离时,弹性环会由于其弹性作用不断的碰撞限位棘轮的侧壁,通过减震垫可以减少弹性环与限位棘轮因碰撞导致的损伤,从而可以提高弹性环和限位棘轮的使用寿命。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24.1.通过驱动齿轮、上条棘轮和限位棘轮上设置的多个棘齿的配合使用,可以减小单个棘齿的负载,从而可以延长棘齿的使用寿命,进而可以保证棘齿对上条棘轮的限位效果;25.2.通过第一限位块、滑槽的配合使用,限位棘轮在与上条棘轮啮合时,第一限位块可以与滑槽的侧壁紧密抵接,从而可以分担棘齿受到的作用力,进而减轻棘齿的负荷,从而可以进一步增强限位棘轮对上条棘轮的限位效果;26.3.通过缓冲片可以吸收部分冲击力,从而可以减少第一限位块与滑槽碰撞造成的损伤,进而可以提升第一限位块和滑槽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28.图2是本实施例限位结构和回弹结构的结构示意图;29.图3是本实施例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30.附图标记说明:1、表盘;11、滑槽;12、第一容纳槽;13、第二容纳槽;14、第三容纳槽;15、限位槽;16、缓冲片;2、驱动齿轮;3、上条棘轮;4、限位结构;41、限位棘轮;411、棘齿;42、限位件;421、第一限位块;422、第二限位块;5、回弹结构;51、弹性环;511、缺口;52、减震垫;6、卡槽。具体实施方式31.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3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机芯用棘爪机构。参照图1,机芯用棘爪机构包括表盘1、驱动齿轮2、上条棘轮3、限位结构4和回弹结构5,驱动齿轮2、上条棘轮3、限位结构4、回弹结构5均设置于所述表盘1上,限位结构4用于阻止上条棘轮3沿第一方向的转动,驱动齿轮2与上条棘轮3啮合,表盘1上开设有容纳驱动齿轮2的第一容纳槽12、用于容纳上条棘轮3的第二容纳槽13和用于容纳限位棘轮41的第三容纳槽14。33.参照图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方向相反,例如第一方向为逆时针方向,则第二方向为顺时针方向,驱动齿轮2和上条棘轮3的齿槽尺寸相同,驱动齿轮2的转动方向与上条棘轮3的转动方向相反、与限位棘轮41的转动方向相同,需要说明的是,驱动齿轮2、上条棘轮3上均开设有用于方便其拆卸的卡槽6。34.在对发条结构进行储能时,随着人体臂膀的甩动和其他动作,表盘1上的金属摆陀由于重力作用会发生摆动从而带动驱动齿轮2转动,进而带动上条棘轮3转动,因此使得发条结构开始进行储能,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上条棘轮3在顺时针转动时会对发条结构进行充能,当上条棘轮3在逆时针转动时,本实施例中的限位结构4会阻止上条棘轮3的逆时针转动,从而可以减少上条棘轮3的能量浪费,进而可以提升上条棘轮3对上条机构的储能效率。35.参照图2和图3,限位结构4包括限位棘轮41和限位件42,限位棘轮41上固设有多个棘齿411,限位棘轮41用于在上条棘轮3沿第一方向转动时与上条棘轮3啮合,且限位棘轮41用于在上条棘轮3沿第二方向转动时与上条棘轮3解除啮合,限位件42固设于限位棘轮41上且用于限位上条棘轮3。36.在本实施例中,棘齿411紧邻设置有两个,且棘齿411位于驱动齿轮2与上条棘轮3之间,限位件42设置于限位棘轮41的侧壁上。37.在上条棘轮3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时,上条棘轮3的齿槽会带动棘齿411向远离上条棘轮3的方向移动,直至棘齿411与上条棘轮3解除啮合关系,从而解除了棘齿411对上条棘轮3的限位作用,进而使得上条棘轮3可以对发条结构持续进行充能;在上条棘轮3沿逆时针转动时,上条棘轮3的齿槽会带动棘齿411向上条棘轮3的方向移动,直至棘齿411与上条棘轮3的齿槽紧密抵接,此时棘齿411可以通过限位件42阻止上条棘轮3的逆时针转动,进而可以增大上条棘轮3与限位棘轮41限位时的接触面积,从而可以减少棘齿411的负荷,因此可以减少棘齿411的磨损并提高棘齿411的使用寿命。38.其中,限位件42包括第一限位块421和第二限位块422,表盘1上开设有用于供第一限位块421滑动的滑槽11和用于限位第二限位块422的限位槽15,第一限位块421、第二限位块422均固设于限位棘轮41的侧壁上,其中第二限位块422紧邻棘齿411设置,滑槽11沿限位棘轮41的周向设置且与第三容纳槽14连通,限位槽15分别与第一容纳槽12、第二容纳槽13、第三容纳槽14连通,滑槽11远离上条棘轮3的侧壁上设置有缓冲片16。39.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块421、第二限位块422分别设置于棘齿411的两侧,其中第一限位块421位于限位棘轮41的下方,第二限位块422位于限位棘轮41的上方,且第一限位块421、限位棘轮41的圆心与第二限位块422形成的夹角大于九十度,滑槽11的长度与第一限位块421的可移动距离相同,第二限位块422的高度小于棘齿411的高度。40.在上条棘轮3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时,上条棘轮3的齿槽会带动第二限位块422向限位槽15远离上条棘轮3的一侧移动,直至第二限位块422与限位槽15的侧壁抵接;同时上条棘轮3会带动第一限位块421向滑槽11靠近上条棘轮3的一侧移动,直至第一限位块421与滑槽11靠近上条棘轮3的侧壁抵接,此时限位棘轮41上的棘齿411与上条棘轮3的啮合关系解除,从而解除了限位棘轮41对上条棘轮3的限位作用。41.在上条棘轮3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时,上条棘轮3的齿槽会带动限位棘轮41上的第二限位块422和第一限位块421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直至第二限位块422与上条棘轮3的齿槽抵接、第一限位块421与滑槽11远离上条棘轮3的一侧的侧壁抵接,此时限位棘轮41阻止了上条棘轮3的逆时针转动,这不仅实现了限位棘轮41对上条棘轮3的限位作用,而且通过第一限位块421和第二限位块422增大了限位棘轮41与上条棘轮3的接触面积,从而减轻了棘齿411的负荷,进而提升了棘齿411的使用寿命及限位棘轮41对上条棘轮3的限位效果。42.参照图3,回弹结构5包括弹性环51和减震垫52,弹性环51套设于限位棘轮41上且设置有缺口511,且限位件42、棘齿411均沿周向固设于弹性环51上,缺口511位于第一限位块421、棘齿411之间,上条棘轮3沿第一方向转动时弹性环51的两端抵接,上条棘轮3沿第二方向转动时,弹性环51靠近缺口511的两端分离;减震垫52套设于限位棘轮41上,且减震垫52的内壁与限位棘轮41的侧壁连接,减震垫52的外壁与弹性环51的内壁连接。4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块421、第二限位块422均沿周向设置于弹性环51上,缺口511靠近棘齿411设置,弹性环51的内径与减震垫52的外径相同,减震垫52的内径与上条棘轮3的直径相同,减震垫52固设于上条棘轮3上 。44.上条棘轮3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时,上条棘轮3通过与棘齿411的啮合作用带动限位棘轮41转动,进而使得弹性环51靠近缺口511的两端相互接近,直至弹性环51与减震垫52完全贴合,上条棘轮3继续带动限位棘轮41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直至第二限位块422与上条棘轮3抵接,同时第一限位块421与滑槽11远离上条棘轮3的一侧抵接,从而阻止上条棘轮3沿逆时针方向的继续转动,实现了限位棘轮41对上条棘轮3的限位效果。45.上条棘轮3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时,上条棘轮3带动限位棘轮41向逆时针的方向转动,直至第一限位块421与滑槽11靠近上条棘轮3的一侧抵接,此时限位棘轮41停止转动,上条棘轮3继续通过与棘齿411的啮合作用使得弹性环51发生形变,进而使得弹性环51靠近缺口511的两端相互远离,从而可以使得棘齿411和第二限位块422解除对上条棘轮3的限位作用。46.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机芯用棘爪机构的实施原理为:在上条棘轮3沿顺时针转动时,上条棘轮3的齿槽会带动第二限位块422向限位槽15远离上条棘轮3的一侧移动,直至第二限位块422与限位槽15的侧壁抵接;同时上条棘轮3会带动第一限位块421向滑槽11靠近上条棘轮3的一侧移动,直至第一限位块421与滑槽11靠近上条棘轮3的侧壁抵接,此时限位棘轮41上的棘齿411与上条棘轮3的啮合关系解除,从而解除了限位棘轮41对上条棘轮3的限位作用。47.在上条棘轮3沿逆时针转动时,上条棘轮3的齿槽会带动限位棘轮41上的第二限位块422和第一限位块421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直至第二限位块422与上条棘轮3的齿槽抵接、第一限位块421与滑槽11远离上条棘轮3的一侧的侧壁抵接,此时限位棘轮41阻止了上条棘轮3的逆时针转动,这不仅实现了限位棘轮41对上条棘轮3的限位作用,而且通过第一限位块421和第二限位块422增大了限位棘轮41与上条棘轮3的接触面积,从而减轻了棘齿411的负荷,进而提升了棘齿411的使用寿命及限位棘轮41对上条棘轮3的限位效果。48.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30/150817.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