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测量装置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 一种三轴制样及脱模装置  >  正文

一种三轴制样及脱模装置

  • 国知局
  • 2024-07-30 11:25:51

本技术属于土工试验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三轴制样及脱模装置。

背景技术:

1、砂性土不具备粘着性和塑性,但透水性强。砂性土层是良好的含水层,作建筑地基时易压密,沉降量小,但在水头及动荷载作用下,粉砂可能发生管涌及液化等不良工程地质现象。砂性土的天然密实程度是控制其工程性质的主要因素。因此,为了了解砂性土的力学特性,在土木工程土工试验领域里,展开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并取得了大量的试验成果。

2、现有土工试验中研究砂性土力学特性的常用试验仪器有:直剪仪、常规三轴仪、动三等仪等。三轴仪能够较真实的反应土的实际力学特性,可在各种条件下研究土样的力学特性。在室内土工试验中三轴试验是最重要试验,传统的三轴制样装置与脱模装置属于两个独立装置,需要先使用装置制样,完成之后需要再使用脱模装置进行脱模,并且使用时由于没有限位装置容易造成偏离,导致制样成品率较低。并且使用手动的千斤顶作为加压装置,无法保证试样的压实度造成实验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三轴制样及脱模装置,目的在于解决传统的三轴制样装置与脱模装置属于两个独立装置,由于没有限位装置容易造成偏离,导致制样成品率较低的问题。

2、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三轴制样及脱模装置,包括上部的制样部和下部的脱模部,制样部通过制样模具制备试验土样,脱模部用于将试验土样从制样模具上分离;

4、脱模部由下至上包括脱模底板、脱模液压缸、第一支撑杆和脱模顶板;脱模底板水平布设,脱模液压缸竖直向上固定于脱模底板中心处,脱模顶板位于脱模底板正上方,第一支撑杆包括多个连接于脱模底板与脱模顶板之间;脱模顶板中心设有贯通的脱模孔,脱模孔用于固定待脱模的制样模具,脱模孔正对下方的脱模液压缸;

5、制样部由下至上包括制样底板、制样液压缸、第二支撑杆和制样顶板;制样底板支撑于脱模顶板的正上方;制样底板水平布设,制样底板中心固定有制样限位筒,制样限位筒用于限制制样模具的位置,制样顶板通过多个第二支撑杆支设于制样底板正上方,制样液压缸竖直向下固定于制样顶板底面的中心处,制样液压缸中心正对制样限位筒。

6、进一步地,所述制样底板和脱模顶板之间连接有多个支撑液压缸,通过支撑液压缸调整制样底板和脱模顶板的间距。

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杆为伸缩杆结构,且伸缩杆上连接有缓冲弹簧。

8、进一步地,所述脱模顶板上表面的中心处固定有脱模限位筒,脱模限位筒上下两端贯通,且连通脱模孔。

9、进一步地,所述脱模孔的内壁上固定有弹簧卡扣,弹簧卡扣用于固定制样模具。

10、进一步地,所述制样限位筒为两个半筒构成,两个半筒通过合页转动连接,一个半筒固定于制样底板上,另一个半筒可旋转打开或旋转关闭。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2、本实用新型兼具制样与脱模的功能,能够更加方便的制样以及脱模。其使用制样液压缸,可以制备出形状规整的砂土试样,所有制备的试样均大小尺寸精度一致性高,可大大减小制样导致的系统误差。

技术特征:

1.一种三轴制样及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的制样部和下部的脱模部,制样部通过制样模具制备试验土样,脱模部用于将试验土样从制样模具上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轴制样及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样底板(7)和脱模顶板(4)之间连接有多个支撑液压缸(6),通过支撑液压缸(6)调整制样底板(7)和脱模顶板(4)的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轴制样及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杆(8)为伸缩杆结构,且伸缩杆上连接有缓冲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轴制样及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顶板(4)上表面的中心处固定有脱模限位筒(5),脱模限位筒(5)上下两端贯通,且连通脱模孔(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轴制样及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孔(13)的内壁上固定有弹簧卡扣(12),弹簧卡扣(12)用于固定制样模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三轴制样及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样限位筒(9)为两个半筒构成,两个半筒通过合页转动连接,一个半筒固定于制样底板(7)上,另一个半筒可旋转打开或旋转关闭。

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三轴制样及脱模装置,包括上部的制样部和下部的脱模部,制样部通过制样模具制备试验土样,脱模部用于将试验土样从制样模具上分离;脱模部由下至上包括脱模底板、脱模液压缸、第一支撑杆和脱模顶板制样部由下至上包括制样底板、制样液压缸、第二支撑杆和制样顶板;制样底板支撑于脱模顶板的正上方。本技术兼具制样与脱模的功能,能够更加方便的制样以及脱模。其使用制样液压缸,可以制备出形状规整的砂土试样,所有制备的试样均大小尺寸精度一致性高,可大大减小制样导致的系统误差。技术研发人员:何菲,刘清泉,毛尔清,雷婉玉,李盛,马丽,何梓州,陈洋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兰州交通大学技术研发日:20231129技术公布日:2024/7/25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30/156690.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