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气体液体的贮存或分配装置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 一种液体灌装用阀门的制作方法  >  正文

一种液体灌装用阀门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30 11:48:15

本技术属于液体灌装,具体涉及一种液体灌装用阀门。

背景技术:

1、灌装液灌装入罐时需要使用灌装阀门,现有的灌装阀门包括阀体和灌装管,灌装管要进行升降,阀体要进行启闭,目前使用的灌装管升降和阀体启闭是两个独立的动力源分别进行操作,而且阀体使用的也是活塞类阀门,当灌装接近尾声时,阀体要关闭,由于活塞的移动会使出口部分和未流出的液体形成封闭的腔体,灌装液难以流下去,从而被遗留在灌装管内,当设备震动后,灌装管内遗留的灌装液就会滴落,不仅浪费了灌装液还影响了工作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体灌装用阀门,只需一个动力和动作就可以将灌装管和阀门的开闭同时进行控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两个动力分别操作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液体灌装用阀门,包括阀体和阀杆,阀体设置有进液腔和补液通道, 补液通道与进液腔相通,阀杆贯穿阀体设置,阀体与阀杆的接触部分密封连接,且阀杆设有灌装通道和灌装进液口,灌装进液口与灌装通道相通,灌装进液口进出于进液腔。阀杆与阀体相对移动,可以是阀杆在动力源的带动下移动,也可以是阀体在动力源带动下移动,无论是谁移动都是使灌装进液口和进液腔相通和不相通之间进行切换,当需要灌装时使灌装进液口进入到进液腔中,进液腔内的灌装液从灌装进液口进入到灌装通道中,从灌装通道的出口排入到瓶体内,灌装结束,将灌装进液口从进液腔离开,进液腔内的灌装液无法再进入到灌装通道,通过阀杆自身的移动或者阀体的移动形成的阀杆的变相移动实现了灌装通道插入瓶体与否和灌装液能够灌装两种控制,节约了要消耗的能源,而且简化了阀门结构。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阀体包括阀腔本体、上密封盖、下密封盖和密封圈;阀腔本体内设进液腔,阀腔本体侧壁设补液通道,阀腔本体上部与上密封盖固定连接,阀腔本体下部与下密封盖固定连接,且阀腔本体上部设有上让位孔i,上密封盖设有上让位孔ii,阀腔本体下部设有下让位孔i,下密封盖设有下让位孔ii,下让位孔ii、下让位孔i、进液腔、上让位孔i和上让位孔ii构成阀杆的移动通道;上让位孔ii和下让位孔ii在与阀杆接触的部位都设置有密封圈。灌装液从补液通道进入到进液腔,当灌装进液口不在进液腔时,相当于阀门是关闭状态,当灌装进液口在进液腔时阀门处于开启状态,进液腔内的灌装液从灌装进液口进入到灌装通道进而进入到瓶体内,实现灌装。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在进液腔沿灌装进液口远离进液腔的方向设置有防溢腔,防溢腔与进液腔相通,阀杆贯穿防溢腔和进液腔。灌装结束时阀杆要上移或阀体下移,但是由于进液腔内灌装液始终是源源不断补入的,并且灌装进液口在移动过程中也是逐步离开进液腔,未完全离开前是有一部分还和进液腔连通的,为了避免灌装液从上面溢出,特意设置防溢腔,当灌装进液口上移过程还与进液腔相通时,灌装液在灌装液输送压力下会从处于防溢腔的灌装进液口部分溢出到防溢腔中,并且防溢腔可以完全容纳灌装进液口,灌装进液口脱离进液腔后不会再有灌装液溢出,溢出的也都暂存在防溢腔中不会从顶部溢出。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防溢腔的高度不小于灌装进液口的最大长度,灌装进液口使用腰孔。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灌装进液口沿阀杆的外端面周向均匀设置。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阀体包括阀腔本体、上密封盖、下密封盖、密封圈和防溢腔体;阀腔本体内设进液腔,阀腔本体侧壁设补液通道,阀腔本体上部防溢腔体固定连接,防溢腔体内设防溢腔,防溢腔体上部与上密封盖固定连接,阀腔本体下部与下密封盖固定连接,且阀腔本体上部设有上让位孔i,防溢腔体设有上让位孔iii、上让位孔iv,上密封盖设有上让位孔ii,阀腔本体下部设有下让位孔i,下密封盖设有下让位孔ii,下让位孔ii、下让位孔i、进液腔、上让位孔i、上让位孔iii、防溢腔、上让位孔iv、上让位孔ii构成阀杆的移动通道;上让位孔iii、上让位孔ii和下让位孔ii在与阀杆接触的部位都设置有密封圈。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补液通道为螺纹通道,与灌装液输送头螺纹连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补液通道的进液口处设有下沉平台或凸台,下沉平台或凸台是为了更好地与灌装液输送头连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阀杆的顶部与动力源连接,动力源带动阀杆上下移动,实现灌装通道的升降以及灌装通道与进液腔相通与否的控制。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阀体与动力源连接,动力源带动阀体上下移动,灌装的瓶体也是上下移动的,使阀杆变相升降,实现灌装通道的升降以及灌装通道与进液腔相通与否的控制。

13、本实用新型简化原有阀门结构,将阀门启闭的结构直接集成在阀杆上,阀杆的升降可以实现灌装通道和灌装启闭的双重控制,使其需要动力更少,并且为了避免关闭时灌装液外溢,还专门设置了防溢腔,将移动时溢出的灌装液集中收集在防溢腔中,并且阀杆可以是自身的移动,也可以是阀体的移动形成的变相移动都可以实现灌装通道和灌装启闭的双重控制。

技术特征:

1.一种液体灌装用阀门,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1)和阀杆(2),阀体(1)设置有进液腔(100)和补液通道(101), 补液通道(101)与进液腔(100)相通,阀杆(2)贯穿阀体(1)设置,阀体(1)与阀杆(2)的接触部分密封连接,且阀杆(2)设有灌装通道(200)和灌装进液口(201),灌装进液口(201)与灌装通道(200)相通,灌装进液口(201)进出于进液腔(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灌装用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包括阀腔本体(104)、上密封盖(105)、下密封盖(106)和密封圈(107);阀腔本体(104)内设进液腔(100),阀腔本体(104)侧壁设补液通道(101),阀腔本体(104)上部与上密封盖(105)固定连接,阀腔本体下部与下密封盖(106)固定连接,且阀腔本体(104)上部设有上让位孔i,上密封盖设有上让位孔ii,阀腔本体(104)下部设有下让位孔i,下密封盖设有下让位孔ii,下让位孔ii、下让位孔i、进液腔、上让位孔i和上让位孔ii构成阀杆的移动通道;上让位孔ii和下让位孔ii在与阀杆接触的部位都设置有密封圈(10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灌装用阀门,其特征在于:在进液腔沿灌装进液口远离进液腔的方向设置有防溢腔(103),防溢腔(103)与进液腔相通,阀杆(2)贯穿防溢腔和进液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灌装用阀门,其特征在于:防溢腔的高度不小于灌装进液口的最大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液体灌装用阀门,其特征在于:灌装进液口沿阀杆的外端面周向均匀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液体灌装用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包括阀腔本体(104)、上密封盖(105)、下密封盖(106)、密封圈(107)和防溢腔体(108);阀腔本体(104)内设进液腔(100),阀腔本体(104)侧壁设补液通道(101),阀腔本体(104)上部防溢腔体(108)固定连接,防溢腔体(108)内设防溢腔(103),防溢腔体(108)上部与上密封盖(105)固定连接,阀腔本体下部与下密封盖(106)固定连接,且阀腔本体(104)上部设有上让位孔i,防溢腔体(108)设有上让位孔iii、上让位孔iv,上密封盖设有上让位孔ii,阀腔本体(104)下部设有下让位孔i,下密封盖设有下让位孔ii,下让位孔ii、下让位孔i、进液腔、上让位孔i、上让位孔iii、防溢腔、上让位孔iv、上让位孔ii构成阀杆的移动通道;上让位孔iii、上让位孔ii和下让位孔ii在与阀杆接触的部位都设置有密封圈(10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灌装用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液通道(101)为螺纹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体灌装用阀门,其特征在于:补液通道(101)的进液口处设有下沉平台或凸台。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灌装用阀门,其特征在于:阀杆的顶部与动力源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灌装用阀门,其特征在于:阀体与动力源连接。

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液体灌装用阀门,包括阀体和阀杆,阀体设置有进液腔和补液通道,补液通道与进液腔相通,阀杆贯穿阀体设置,阀体与阀杆的接触部分密封连接,且阀杆设有灌装通道和灌装进液口,灌装进液口与灌装通道相通,灌装进液口进出于进液腔。阀杆的移动使灌装进液口和进液腔相通和不相通之间进行切换,当需要灌装时使灌装进液口进入到进液腔中,进液腔内的灌装液从灌装进液口进入到灌装通道中,从灌装通道的出口排入到瓶体内,灌装结束,将灌装进液口从进液腔离开,进液腔内的灌装液无法再进入到灌装通道,通过阀杆自身的移动实现了灌装通道插入瓶体与否和灌装液能够灌装两种控制,节约了要消耗的能源,而且简化了阀门结构。技术研发人员:朱兆杰,孙保定,孙鑫鑫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省绿博能源设备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110技术公布日:2024/5/10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30/15769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