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气体液体的贮存或分配装置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 一种LNG冷能综合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  正文

一种LNG冷能综合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30 11:51:44

本技术具体涉及冷能利用,具体是一种lng冷能综合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1、lng冷能利用,是满足lng卫星气化站特点的冷能利用,适应lng卫星气化站的lng气化时间不连续性、间歇性,气化量不稳定性,气化站位置偏僻特性,在时间和空间上完成lng冷能的利用及转移。

2、该类型项目都是lng冷能的深度利用,优点是冷能经济效果好,缺点是项目投在规模较大,例如深圳大鹏站投资额度在25亿,工艺复杂,投资回收年限长,平均8-15年,占地面积大,需要前期规划设计,适合大型lng气化站。而全国大型lng气化站规划仅有60余个。而卫星气化站规模在1000余个,随着小区气化站发展,小型气化站发展势头迅猛,而这些卫星气化站冷能无法采用深冷加工模式发展。

3、针对上述问题,我们申请了一份申请号为202322282187.6的一种lng冷能利用重力热管和管壳式混合换热器,该装置能够将lng的冷能进行回收与利用;为了充分的对冷能进行利用,我们提供了一种lng冷能综合利用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ng冷能综合利用系统,用在液化天然气的气化过程中冷能利用回收在冰蓄冷空调、水蓄冷空调、冰块制冰及冷库冷藏、冷冻重要应用,是实现lng冷能利用推广重要一环,尤其针对数量众多的lng卫星气化站冷能利用,拥有投资规模小,建设周期短,灵活设置优势。

2、对生态经济发展、循环经济发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有重要推进意义。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技术问题。

3、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4、一种lng冷能综合利用系统,包括气化器和lng混合换热器,其中lng混合换热器包括下重力管式换热器和上重力管式换热器;所述的下重力管式换热器和上重力管式换热器一侧设有管壳式换热器;上重力管式换热器一端连接有连接管和lng进入管;其中连接管和lng进入管与上重力管式换热器内部的热换管连接;所述的连接管与管壳式换热器中的热换管的一端连接,且管壳式换热器中的热换管的另一端连接有ng输出管;ng输出管和lng进入管与气化器通过管道连接;

5、下重力管式换热器的一端设有cclm载冷剂进入管a和cclm载冷剂输出管a,所述的管壳式换热器的上端设有cclm载冷剂进入管b和cclm载冷剂输出管b,所述的cclm载冷剂输出管a和cclm载冷剂输出管b通过管道与cclm分水器连接,该cclm分水器通过管道连接有lng冷能蓄冰槽、冷库和lng冷能制冰机;所述的cclm载冷剂进入管a和cclm载冷剂进入管b通过管道与cclm集水器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的lng冷能蓄冰槽、冷库和lng冷能制冰机通过管道与泵组通过管道连接。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的cclm载冷剂输出管a和cclm载冷剂输出管b并联,并且在cclm载冷剂输出管b的输出端还串联有v3a氮气气动阀。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的cclm集水器通往cclm载冷剂进入管b的管道上串接有v2a氮气气动阀;所述的第一cclm循环泵通往cclm载冷剂进入管b的管道上串接有v2b氮气气动阀。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的cclm分水器与cclm集水器组成cclm载冷剂水力分布系统,并且在cclm分水器与cclm集水器之间有旁通阀v8氮气气动阀。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一cclm循环泵和cclm载冷剂输出管b与第一水蓄冷板换器通过管道连接,并形成一个cclm载冷剂循环系统;其中第一cclm循环泵与第一水蓄冷板换器之间的管道上串联有v4b氮气气动阀;cclm载冷剂输出管b与第一水蓄冷板换器之间的管道上串接有v4a氮气气动阀;

10、所述的第一水蓄冷板换器的热换端还通过管道与第一蓄冷水泵和水蓄冷装置连接;所述的水蓄冷装置的供水端通过管道连接有用于末端用户冷能供应的蓄冷供冷泵,该水蓄冷装置的回水端通过管道与末端用户连接。

11、所述的cclm载冷剂进入管a和cclm载冷剂进入管b还与第一cclm循环泵通过管道连接。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一水蓄冷板换器与第二水蓄冷板换器并联;其中第二水蓄冷板换器的进水端与lng冷能蓄冰槽的出水端连接,并串联有第二蓄冷水泵,第二水蓄冷板换器的出水端与lng冷能蓄冰槽进水端通过管道连接;

13、所述的第二水蓄冷板换器的热换端的进水管与第一蓄冷水泵连接,出水端与水蓄冷装置连接。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1.本实用新型,lng冷能制冰机、冷库、lng冷能蓄冰槽利用模式:在使用的时候,cclm载冷剂输出管a中的cclm载冷剂携带大量的冷能进入到cclm分水器中进行分流,分别传输至lng冷能制冰机中进行制冰、传输到冷库使用或者传输到lng冷能蓄冰槽中进行冷能储存;通过泵组和cclm载冷剂循环回到lng混合式换热器;

16、2.本实用新型,蓄冰槽中储存冷能利用:蓄冰槽中储存冷能,通过外融冰换热方式进行冷能利用;10℃冷水进入蓄冰盘管,经过外融冰换热,生成3℃冷水,3℃冷水通过第二水蓄冷板换器与水蓄冷装置12℃中温水交换后,产生4℃冷冻水,存储在水蓄冷装置内,形成水蓄冷储能;

17、3.本实用新型,水蓄冷单独利用模式,cclm载冷剂输出管a中的cclm载冷剂携带大量的冷能进入水蓄冷板换,cclm载冷剂输出管b中的cclm载冷剂携带大量的冷能进入水蓄冷板换,同时氮气气动阀v3a和v3b打开,氮气气动阀v2a和v2b打开,cclm载冷剂分集水器阀门关闭,通过循环泵完成cclm冷媒循环与水蓄冷装置12℃中温水交换后,产生4℃冷冻水。存储在水蓄冷装置内。形成水蓄冷储能。

技术特征:

1.一种lng冷能综合利用系统,包括气化器(101)和lng混合换热器(102),其中lng混合换热器(102)包括下重力管式换热器(1)和上重力管式换热器(2);所述的下重力管式换热器(1)和上重力管式换热器(2)一侧设有管壳式换热器(3);上重力管式换热器(2)一端连接有连接管(6)和lng进入管(11);其中连接管(6)和lng进入管(11)与上重力管式换热器(2)内部的热换管连接;所述的连接管(6)与管壳式换热器(3)中的热换管的一端连接,且管壳式换热器(3)中的热换管的另一端连接有ng输出管(9);ng输出管(9)和lng进入管(11)与气化器(101)通过管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ng冷能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clm载冷剂输出管a(5)和cclm载冷剂输出管b(8)并联,并且在cclm载冷剂输出管b(8)的输出端还串联有v3a氮气气动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ng冷能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clm集水器(1014)通往cclm载冷剂进入管b(7)的管道上串接有v2a氮气气动阀;第一cclm循环泵(103)通往cclm载冷剂进入管b(7)的管道上串接有v2b氮气气动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ng冷能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clm分水器(1013)与cclm集水器(1014)组成cclm载冷剂水力分布系统,并且在cclm分水器(1013)与cclm集水器(1014)之间有旁通阀v8氮气气动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ng冷能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clm载冷剂进入管a(4)和cclm载冷剂进入管b(7)还与第一cclm循环泵(103)通过管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lng冷能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cclm循环泵(103)和cclm载冷剂输出管b(8)与第一水蓄冷板换器(104)通过管道连接,并形成一个cclm载冷剂循环系统;其中第一cclm循环泵(103)与第一水蓄冷板换器(104)之间的管道上串联有v4b氮气气动阀;cclm载冷剂输出管b(8)与第一水蓄冷板换器(104)之间的管道上串接有v4a氮气气动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lng冷能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水蓄冷板换器(104)与第二水蓄冷板换器(108)并联;其中第二水蓄冷板换器(108)的进水端与lng冷能蓄冰槽(1010)的出水端连接,并串联有第二蓄冷水泵(109),第二水蓄冷板换器(108)的出水端与lng冷能蓄冰槽(1010)进水端通过管道连接;

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LNG冷能综合利用系统,涉及冷能利用技术领域,该LNG冷能综合利用系统包括气化器和LNG混合换热器,其中LNG混合换热器包括下重力管式换热器和上重力管式换热器;CCLM载冷剂输出管A中的CCLM载冷剂传输至LNG冷能制冰机中进行制冰、传输到冷库使用或者传输到LNG冷能蓄冰槽中进行冷能储存;蓄冰槽中储存冷能,通过外融冰换热方式进行冷能利用;10℃冷水进入蓄冰盘管,经过外融冰换热,生成3℃冷水。3℃冷水通过板换,与水蓄冷装置12℃中温水交换后,产生4℃冷冻水,形成水蓄冷储能。为适应LNG冷能利用的时间性不连续、产生量不稳定特性。采用水蓄冷直接利用LNG冷能。技术研发人员:刘吉涛,劳碧莹,张松良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创驰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0918技术公布日:2024/5/16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30/158024.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