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发电变电,配电装置的制造技术 > 一种变电站地埋式出线间隔布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  正文

一种变电站地埋式出线间隔布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31 17:29:21

本技术涉及间隔布置结构,具体为一种变电站地埋式出线间隔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1、变电站是指电力系统中对电压和电流进行变换,接受电能及分配电能的场所,在发电厂内的变电站是升压变电站,其作用是将发电机发出的电能升压后馈送到高压电网中,变电站中的电气间隔是指一个完整的回路,含断路器、隔离开关、互感器等,凡具有功能完善的电气单元称为一个间隔,如进、出线间隔、母线设备间隔,变电站出线间隔设备的布置方式是将出线构架出线间隔设备(断路器、隔离开关、互感器、避雷器等)沿依次并排布置在变电站的地面上。

2、但是现有技术的地埋线间隔布线装置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不便于根据不同布线要求调节线束夹持结构之间的距离,导致地埋线间隔布置结构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局限性较大,针对这个问题,提供了一种变电站地埋式出线间隔布置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电站地埋式出线间隔布置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变电站地埋式出线间隔布置结构,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顶端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的顶端设置有机壳,所述机壳的内腔设置有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的顶端左右两侧分别延伸至机壳的顶端左右两侧并分别固定安装有滑板,所述机壳的顶端中部设置有固定板,两个所述滑板以及固定板的顶端均设置有固定框,每一个所述固定框的内腔均设置有夹持组件。

2、优选的,所述基座的外壁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套筒,每一个所述套筒的内腔均可滑动的插接有插杆。

3、优选的,所述插杆的底端呈锥形。

4、优选的,每一个所述夹持组件均包括有螺杆、把手、移动夹板以及固定夹板,所述螺杆螺接在固定框的顶端,所述把手设置在螺杆的顶端,所述移动夹板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螺杆的底端,所述固定夹板设置在固定框的内腔底端。

5、优选的,所述把手的外壁圆周设置有防滑棱。

6、优选的,所述移动夹板的外壁左右两侧分别与固定框的内壁左右两侧紧密贴合。

7、优选的,所述移动夹板与固定夹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呈弧形。

8、优选的,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有丝杆、转盘、滑块、滑道、移动杆以及限位组件,所述丝杆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机壳的内腔左侧,所述丝杆的另一端延伸至机壳的右端并与转盘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滑块分别螺接在丝杆的外壁左右两侧,两个所述滑道分别开设在机壳的顶端左右两侧,两个所述移动杆分别可滑动的内嵌在两个滑道的内腔,两个所述移动杆的顶端分别与两个滑板的底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移动杆的底端分别与两个滑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组件设置在机壳的内腔底端并分别与两个滑块的底端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丝杆外壁左右两侧螺纹呈相对设置。

10、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有限位槽以及限位块,所述限位槽开设在机壳的内腔底端,两个所述限位块均可滑动的内嵌在限位槽的内腔并分别与两个滑块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槽的内腔与限位块的外壁相适配合且均呈“t”字形。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2、1、通过夹持组件的设置,可实现对地埋线的夹紧固定,防止地埋线脱离该装置,提高了该装置在使用时的稳定性,使地埋线实现间隔布置的目的;

13、2、通过滑动组件的设置,可使两个滑板分别带动两个滑板、固定框以及夹持组件同时相对滑动,进而可实现对三个夹持组件之间距离的调节,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地埋线间隔布线装置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不便于根据不同布线要求调节线束夹持结构之间的距离,导致地埋线间隔布置结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局限性较大的问题;

14、3、推动插杆,使插杆沿着套筒的内壁向下滑动插入土地中,进而可实现对该装置的固定,防止该装置在使用的时候出现移动的情况,提高了该装置在使用时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变电站地埋式出线间隔布置结构,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顶端设置有支架(2),所述支架(2)的顶端设置有机壳(3),所述机壳(3)的内腔设置有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的顶端左右两侧分别延伸至机壳(3)的顶端左右两侧并分别固定安装有滑板(4),所述机壳(3)的顶端中部设置有固定板(5),两个所述滑板(4)以及固定板(5)的顶端均设置有固定框(8),每一个所述固定框(8)的内腔均设置有夹持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电站地埋式出线间隔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外壁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套筒(6),每一个所述套筒(6)的内腔均可滑动的插接有插杆(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变电站地埋式出线间隔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7)的底端呈锥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电站地埋式出线间隔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夹持组件均包括有螺杆(9)、把手(10)、移动夹板(11)以及固定夹板(12),所述螺杆(9)螺接在固定框(8)的顶端,所述把手(10)设置在螺杆(9)的顶端,所述移动夹板(11)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螺杆(9)的底端,所述固定夹板(12)设置在固定框(8)的内腔底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变电站地埋式出线间隔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10)的外壁圆周设置有防滑棱。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变电站地埋式出线间隔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夹板(11)的外壁左右两侧分别与固定框(8)的内壁左右两侧紧密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变电站地埋式出线间隔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夹板(11)与固定夹板(12)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呈弧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电站地埋式出线间隔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有丝杆(13)、转盘(14)、滑块(15)、滑道(16)、移动杆(17)以及限位组件,所述丝杆(13)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机壳(3)的内腔左侧,所述丝杆(13)的另一端延伸至机壳(3)的右端并与转盘(14)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滑块(15)分别螺接在丝杆(13)的外壁左右两侧,两个所述滑道(16)分别开设在机壳(3)的顶端左右两侧,两个所述移动杆(17)分别可滑动的内嵌在两个滑道(16)的内腔,两个所述移动杆(17)的顶端分别与两个滑板(4)的底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移动杆(17)的底端分别与两个滑块(15)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组件设置在机壳(3)的内腔底端并分别与两个滑块(15)的底端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变电站地埋式出线间隔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13)外壁左右两侧螺纹呈相对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变电站地埋式出线间隔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有限位槽(18)以及限位块(19),所述限位槽(18)开设在机壳(3)的内腔底端,两个所述限位块(19)均可滑动的内嵌在限位槽(18)的内腔并分别与两个滑块(15)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槽(18)的内腔与限位块(19)的外壁相适配合且均呈“t”字形。

技术总结本技术涉及间隔布置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变电站地埋式出线间隔布置结构,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顶端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的顶端设置有机壳,所述机壳的内腔设置有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的顶端左右两侧分别延伸至机壳的顶端左右两侧并分别固定安装有滑板,所述机壳的顶端中部设置有固定板,两个所述滑板以及固定板的顶端均设置有固定框,每一个所述固定框的内腔均设置有夹持组件。该变电站地埋式出线间隔布置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地埋线间隔布线装置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不便于根据不同布线要求调节线束夹持结构之间的距离,导致地埋线间隔布置结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局限性较大的问题。技术研发人员:叶卓明,晏创,蔡珊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振森电力设计研究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0911技术公布日:2024/7/25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31/175752.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