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发电变电,配电装置的制造技术 > 模块化储能变流器集成结构以及能量储存系统的制作方法  >  正文

模块化储能变流器集成结构以及能量储存系统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31 17:31:23

本技术涉及电力电子,特别涉及一种模块化储能变流器集成结构以及能量储存系统。

背景技术:

1、储能变流器集成系统作为一种能量存储装置,具有双向功率能力和灵活调节特性,可以有效改善可再生能源发电功率波动性与间歇性对电网带来的负面影响,提高电网对分布式新能源的接纳能力,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中,储能变流器模块(powerconversion system,pcs)作为储能变流器集成系统中最关键部件之一,可将不同种类电池存储的直流能量转换为符合相应标准的交流电能。

2、相关技术中,模块化储能变流器集成结构的变流器模块通常为顶部出风散热,热风通过变流器模块后从机架的顶部吹出,但是集成结构的顶部容易出现尘土杂物堆积,会导致出风不顺畅,散热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模块化储能变流器集成结构,旨在提升散热效率,保证模块化储能变流器集成结构的工作可靠性。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模块化储能变流器集成结构,包括:

3、机架,设有呈上下两层分布的安装区,每个所述安装区下方设有一通风接线区,所述通风接线区的侧部设有第一进风口;

4、多个变流器模块,分别安装在两层所述安装区内,每一所述变流器模块内设有与所述通风接线区连通的散热通道及与所述散热通道连通的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设于所述变流器模块靠近顶部的两侧。

5、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通风接线区的一侧壁设有封板,所述封板与所述第一进风口相对设置。

6、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还包括辅助风道组件,所述辅助风道组件设于所述安装区背离所述第一进风口的一侧,所述辅助风道组件位于所述封板的上方,所述辅助风道组件用于朝所述安装区内吹风。

7、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辅助风道组件包括:

8、风道壳,安装于所述机架背离所述第一进风口的一侧;所述风道壳设有第二进风口和若干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与外部环境连通,所述第二出风口与所述安装区连通;和

9、风机,设于所述风道壳内,用以驱动气流从所述第二进风口流至所述第二出风口。

10、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出风口朝所述安装区的斜上方开设。

11、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出风口处设有导流罩,所述导流罩自所述风道壳朝所述安装区倾斜向上延伸,所述导流罩的流通截面积逐渐增大。

12、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同一所述安装区内的多个所述变流器模块沿所述机架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所述导流罩伸入相邻两个所述变流器模块之间的间隙内。

13、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风道壳沿所述机架的长度方向延伸,多个所述第二出风口沿所述风道壳的延伸方向间隔分布;

14、所述第二进风口设于所述风道壳长度方向的端部,和/或,所述第二进风口设于所述风道壳背离所述安装区的一侧。

15、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还包括设于所述机架一侧的挡风罩,所述挡风罩位于下层的所述安装区的顶部位置,以用于阻挡下层的所述第一出风口吹出的气流进入上层的所述第一进风口。

1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能量储存系统,包括底基板以及设于所述底基板上的两个模块化储能变流器集成结构,两个所述模块化储能变流器集成结构间隔相对设置形成气流通道,所述第一进风口位于所述模块化储能变流器集成结构背离所述气流通道的一侧,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出风口设于所述模块化储能变流器集成结构靠近所述气流通道的一侧。

17、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通风接线区靠近所述气流通道的一侧设有封板。

18、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区在靠近所述气流通道的一侧设有辅助风道组件,所述辅助风道组件用于朝所述安装区内吹风。

19、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还包括设于所述底基板的变压预制舱,所述变压预制舱与两个所述模块化储能变流器集成结构均连接。

20、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模块化储能变流器集成结构中,机架设有呈上下两层分布的安装区,将多个变流器模块分别安装在两层安装区内,每层安装区的下方设有一通风接线区。通过在通风接线区的侧部设置第一进风口,变流器模块内设有与通风接线区连通的散热通道以及第一出风口,且第一出风口设于变流器模块靠近顶部的两侧,从而使得外部环境中的冷风能够从第一进风口进入通风接线区内,然后进入到散热通道内对变流器模块降温冷却,之后从变流器模块顶部两侧的第一出风口吹出,实现从下部进风、上部两侧出风的风冷气流路径。如此设置,不会有因设备顶部会出现尘土杂物堆积而导致出风不顺畅的问题,不会影响到两侧出风的顺畅性,从而能够保证散热效果,提升散热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模块化储能变流器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储能变流器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接线区的一侧壁设有封板,所述封板与所述第一进风口相对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储能变流器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风道组件,所述辅助风道组件设于所述安装区背离所述第一进风口的一侧,所述辅助风道组件位于所述封板的上方,所述辅助风道组件用于朝所述安装区内吹风。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块化储能变流器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风道组件包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块化储能变流器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风口朝所述安装区的斜上方开设。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块化储能变流器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风口处设有导流罩,所述导流罩自所述风道壳朝所述安装区倾斜向上延伸,所述导流罩的流通截面积逐渐增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块化储能变流器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同一所述安装区内的多个所述变流器模块沿所述机架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所述导流罩伸入相邻两个所述变流器模块之间的间隙内。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块化储能变流器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壳沿所述机架的长度方向延伸,多个所述第二出风口沿所述风道壳的延伸方向间隔分布;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模块化储能变流器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机架一侧的挡风罩,所述挡风罩位于下层的所述安装区的顶部位置,以用于阻挡下层的所述第一出风口吹出的气流进入上层的所述第一进风口。

10.一种能量储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基板以及设于所述底基板上的两个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模块化储能变流器集成结构,两个所述模块化储能变流器集成结构间隔相对设置形成气流通道,所述第一进风口位于所述模块化储能变流器集成结构背离所述气流通道的一侧,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出风口设于所述模块化储能变流器集成结构靠近所述气流通道的一侧。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能量储存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底基板的变压预制舱,所述变压预制舱与两个所述模块化储能变流器集成结构均连接。

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一种模块化储能变流器集成结构以及能量储存系统。其中,模块化储能变流器集成结构包括机架和多个变流器模块,机架设有呈上下两层分布的安装区,每个安装区下方设有一通风接线区,通风接线区的侧部设有第一进风口;多个变流器模块分别安装在两层安装区内,每一变流器模块内设有与通风接线区连通的散热通道及与散热通道连通的第一出风口,第一出风口设于变流器模块靠近顶部的两侧。本技术技术方案不会有因设备顶部会出现尘土杂物堆积而导致出风不顺畅的问题,不会影响到两侧出风的顺畅性,从而能够保证散热效果,提升散热效率。技术研发人员:董杰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汇川控制技术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222技术公布日:2024/7/25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31/175877.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