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电气元件制品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 一种叠片机压刀校正装置及叠片机的制作方法  >  正文

一种叠片机压刀校正装置及叠片机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31 18:18:50

本技术涉及校正设备的,尤其涉及一种叠片机压刀校正装置及叠片机。

背景技术:

1、在锂电池制备工艺中,通常使用叠片工艺将锂电池的正、负极片与隔膜交叠堆叠在一起,实现多层叠片极芯。目前叠片隔膜均是由叠片机进行堆叠生产,叠片机上设置有能够沿着水平方向进行往复式运动的叠片台,通过压刀来对隔膜以及正负极片的边缘位置进行按压定位。叠片机在实际生产时,通常使用游标卡尺测量压刀外宽及压刀y向的平行度,再进行压刀固定,以确保压刀校正准确,平行度高。

2、现有采用游标卡尺测量的方式,过于依赖操作人员的经验,校正标准难以确定,从而导致压刀校正不够准确,而且校正效率低,导致压刀对电芯外宽尺寸控制精度低,且对生产的电芯易造成隔膜打皱、隔膜抽芯(如果压刀平行度没有校正好,压刀退出来的时候会有隔膜缠绕在压刀上,就会出现隔膜抽芯现象)、电芯外观不良等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了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叠片机压刀校正装置及叠片机,能够对压刀位置更好的校正。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薄膜的裁切装置,包括:本体,其上设置有第一凹陷部,用于放置压刀;校正组件,所述校正组件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凹陷部内,所述固定部的位置是可调的,以使所述固定部将所述压刀抵接固定在所述第一凹陷部的一个侧壁。

3、可选的,所述固定部包括相连接的抵接部和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相对于本体可滑动,所述抵接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凹陷部内,所述抵接部的位置是可调的,以使所述抵接部将所述压刀抵接固定在所述第一凹陷部的一个侧壁。

4、可选的,所述本体上还设置有滑槽,所述支撑部可滑动地设置在滑槽。

5、可选的,所述滑槽包括第二凹陷部,所述支撑部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凹陷部。

6、可选的,所述本体还包括第一压条,所述第一压条和所述第二凹陷部形成所述滑槽。

7、可选的,所述校正组件还包括位置调整部,所述位置调整部的一端与所述固定部相连接,所述位置调整部的另一端与所述本体连接,所述位置调整部用于调整所述固定部的位置以便所述固定部将所述压刀抵接固定在所述第一凹陷部的一个侧壁。

8、可选的,所述位置调整部为螺栓,所述螺栓螺纹连接固定部,所述螺栓的端部抵接于所述本体。

9、可选的,所述螺栓的端部抵接于所述第一凹陷部的另一个侧壁;

10、或者,所述本体上设有第三凹陷部和第二压条,所述第三凹陷部和所述第二压条构成所述滑槽,所述螺栓的端部抵接于所述第二压条的一个端面。

11、可选的,所述第一凹陷部的另一个侧壁上形成有第一盲孔,所述第一盲孔用于所述螺栓的端部的抵接定位;

12、或者,所述第二压条的一个端面上形成有第二盲孔,所述第二盲孔用于所述螺栓的端部的抵接定位。

13、可选的,所述叠片机压刀校正装置包括多个相对于本体处于同一平面并且平行设置的校正组件和第一凹陷部,以便于所述固定部将所述压刀在同一平面内平行地抵接固定。

14、可选的,包括四个所述校正组件和四个所述第一凹陷部,四个所述校正组件两两相邻设置,四个所述第一凹陷部中的两个位于所述本体的第一侧边,另两个位于所述本体的第二侧边,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二侧边相对设置。

15、可选的,所述本体上还设置有固定通孔,所述本体可通过固定通孔及通孔固定件固定在叠片机的叠片台上。

16、本实用新型又提供了一种叠片机,包括叠片台以及上述的叠片机压刀校正装置,所述叠片机压刀校正装置能固定在所述叠片台上。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8、本实用新型的校正装置,包括:本体,其上设置有第一凹陷部,用于放置压刀;校正组件,所述校正组件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凹陷部内,所述固定部的位置是可调的,以使所述固定部将所述压刀抵接固定在所述第一凹陷部的一个侧壁。在校正压刀的位置时,先将压刀放置在第一凹陷部内,之后通过校正组件调整压刀与第一凹陷部的侧壁抵紧无间隙,实现对压刀位置的快速校正。

技术特征:

1.一种叠片机压刀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其上设置有第一凹陷部,用于放置压刀;校正组件,所述校正组件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凹陷部内,所述固定部位置可调,以使所述固定部将所述压刀抵接固定在所述第一凹陷部的一个侧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叠片机压刀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包括相连接的抵接部和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相对于本体可滑动,所述抵接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凹陷部内,所述抵接部位置可调,以使所述抵接部将所述压刀抵接固定在所述第一凹陷部的一个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叠片机压刀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上还设置有滑槽,所述支撑部可滑动地设置在滑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叠片机压刀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包括第二凹陷部,所述支撑部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凹陷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叠片机压刀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还包括第一压条,所述第一压条和所述第二凹陷部形成所述滑槽。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叠片机压刀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组件还包括位置调整部,所述位置调整部的一端与所述固定部相连接,所述位置调整部的另一端与所述本体连接,所述位置调整部用于调整所述固定部的位置以便所述固定部将所述压刀抵接固定在所述第一凹陷部的一个侧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叠片机压刀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调整部为螺栓,所述螺栓螺纹连接固定部,所述螺栓的端部抵接于所述本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叠片机压刀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的端部抵接于所述第一凹陷部的另一个侧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叠片机压刀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陷部的另一个侧壁上形成有第一盲孔,所述第一盲孔用于所述螺栓的端部的抵接定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叠片机压刀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叠片机压刀校正装置包括多个校正组件和第一凹陷部,以便于所述固定部将所述压刀在同一平面内平行地抵接固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叠片机压刀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四个所述校正组件和四个所述第一凹陷部,四个所述校正组件两两相邻设置,四个所述第一凹陷部中的两个位于所述本体的第一侧边,另两个位于所述本体的第二侧边,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二侧边相对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叠片机压刀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上还设置有固定通孔,所述本体可通过固定通孔及通孔固定件固定在叠片机的叠片台上。

13.一种叠片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叠片台以及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叠片机压刀校正装置,所述叠片机压刀校正装置能固定在所述叠片台上。

技术总结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叠片机压刀校正装置,包括:本体,其上设置有第一凹陷部,用于放置压刀;校正组件,所述校正组件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凹陷部内,所述固定部位置可调,以使所述固定部将所述压刀抵接固定在所述第一凹陷部的一个侧壁。在校正压刀的位置时,先将压刀放置在第一凹陷部内,之后通过校正组件调整压刀与第一凹陷部的侧壁抵紧无间隙,实现对压刀位置的快速校正。技术研发人员:王鑫,万成龙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太蓝新能源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123技术公布日:2024/7/25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31/17872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