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型端子装置之导电组件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31 18:34:06
本技术系有关于一种轨道型端子装置之导电组件改良结构;特别是指一种导电组件的导电架及/或接地元件的构形,可减少制造时的废料,并且易于操作组合的技术。
背景技术:
1、应用导电组件(例如,导电架、金属接地元件等)被包覆在塑料材料制成的绝缘壳体,并且使电联接端子成排列型态的通过接地元件扣合在一接地轨道(或导电轨道)上,以建立一电器或机器设备的共用接地装置,来导出那些机器残存的电压或静电,系已为习知技艺。例如,德国de 20 2008 015 306 u1、de 10 2008 055 721 a1、cn 201805017 u「轨道式端子台」、us 2013/0143433a1「connection terminal」、us2014/0127932 a1「electricalconnection terminal」、de 10 2012 009 286 a1、us 5362259「接地导电端子(groundconductor terminal)」、cn 209104386 u「接地端子」、cn 211530336 u「接线端子及具有该接线端子的轨道式端子排」专利案等,系提供了典型的实施例。
2、这类电联接端子(或轨道型电联接端子)的导电组件,通常使一体成型的接地元件焊接、铆合或螺丝锁接在导电架上;以及,接地元件具有两端,可分别扣合在接地轨道(或导电轨道)上。操作人员可借由工具(例如螺丝起子)勾拉绝缘壳体下边一个形成勾状的足部区域,使所述足部区域带动接地元件的一端向外变形偏移,以解除接地元件与轨道的扣合状态。
3、一个有关习知电联接端子的组合结构在结构制造和操作应用方面的课题,是为了使接地元件可接合在导电架(和接地轨道)上,接地元件必须具有长度(或高度)较大的基部(或称接脚、固定接板),才能同时使接地元件的两端尾部顺利扣合在接地轨道。
4、也就是说,习知接地元件的板状结构在制造时,位在基部两边区域的全部或大部份板材,在冲压或压制后即构成了大量废料,造成制造或生产成本无法明显降低的情形;而这种情形并不是我们所期望的。
5、代表性的来说,这些参考数据显示了有关电性联接端子装置在结构组合设计和应用方面的技艺;如果重行设计考量该导电组件或接地元件的结构型态,使其构造不同于习用者,将可改变它的使用形态,而有别于旧法;实质上,也会增加它的应用效果。或进一步考量在降低制造废料的条件下,使导电组件的结构型态可增进其制造、加工和组装效率等作用。
6、而这些课题在上述的参考资料中均未被教示或具体揭露。
技术实现思路
1、爰是,本实用新型之主要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轨道型端子装置之导电组件,提供一可减少制造时废料的作用。导电组件包括成板状体的导电架和接地元件;导电架具有朝向接地元件的u型部和设置在u型部上的至少一结合部。以及,接地元件具有基部、朝基部两边延伸的第一区、第二区和设置在基部上的至少一副结合部;并且,副结合部可组合于结合部,而达到人员易于操作组合的效果。
技术特征:1.一种轨道型端子装置之导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型端子装置之导电组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型端子装置之导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架(30)、所述u型部(39)和所述接地元件(10)共同界定出一个收容空间(99);成板状体结构的接地元件(10)是以金属片的延伸方向压制而成,使所述接地元件(10)之抗挠曲方向相同于金属片延伸方向的型态;所述接地元件(10)的最大平面延伸方向系垂直于其安装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型端子装置之导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组件(80)与绝缘壳体(90)组合;所述导电架(30)下方、所述u型部(39)左、右至少一边和所述接地元件(10)上方在所述壳体(90)内共同围出收容空间(9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型端子装置之导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组件(80)可组合夹制元件(70),所述夹制元件(70)为金属弹片、螺栓的至少其中之一,所述夹制元件(70)可用以夹制插入所述壳体(90)的导线;以及
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轨道型端子装置之导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架(30)的所述结合部(31)成孔洞结构和凸部结构的至少其中之一的型态;
6.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轨道型端子装置之导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架(30)的所述结合部(31)组合所述接地元件(10)的所述副结合部(13),可应用焊接、铆接方式的其中之一。
技术总结一种轨道型端子装置之导电组件,提供一可减少制造时废料的作用。导电组件包括成板状体的导电架和用以扣合在接地轨道的接地元件;导电架具有朝向接地元件的U型部和设置在U型部上的至少一结合部。以及,接地元件具有基部、朝基部两边延伸的第一区、第二区和设置在基部上的至少一副结合部;基部(及/或副结合部)的高度接近第一区及/或第二区的高度。并且,副结合部可组合于结合部,而达到人员易于操作组合的效果。技术研发人员:吴智远,戴明杉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进联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0918技术公布日:2024/7/25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31/17969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