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有限空间的气体监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31 21:03:09
本技术涉及监测系统,具体而言,提供了一种基于有限空间的气体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1、在一些有限空间会接触到危险气体的行业,如果无法对危险气体进行实时在线监测,一旦危险气体泄露或浓度超标都会对工作人员造成致命的伤害。不可避免产生的危险气体不仅危及在场员工的生命,而且易燃易爆,造成重大安全事故。因此研究针对危险气体的在线监测系统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
2、目前在有限空间中常规的单机测报仪只能进行单点监测端测报,测报数据无法上传至后台,后台也无法监控到现场施工环境中气体的浓度状态。当待测气体出现异常时,若测报仪遇到突发情况无法正常报警提醒,在没有其他监测端参与进行报警提醒时,则会导致施工人员不能及时得知危险情况的发生,无法保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有限空间的气体监测系统,对有限空间的气体浓度进行监测实现多监测端同时报警提醒,以确保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实时监测模块:用于对有限空间现场的气体浓度数据进行监测,并将气体浓度数据实时上传至后台服务器,当气体浓度数据未达到设置的安全浓度要求时进行报警提醒;
3、定位模块:用于对各点位实时监测模块的位置进行定位,并上传至后台服务器;
4、后台服务器:用于接收气体浓度数据以及各点位实时监测模块的位置数据,当气体浓度数据未达到设置的安全浓度要求时进行报警提醒;
5、用户移动端:用于接收后台服务器发送的对应用户所在点位实时监测模块位置的气体浓度数据,当气体浓度数据未达到设置的安全浓度要求时进行报警提醒;
6、所述实时监测模块分别与所述定位模块和所述后台服务器连接,所述后台服务器分别与所述用户移动端和所述定位模块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实时监测模块包括:
8、气体应用单元:用于通过监测点对待测气体的浓度进行监测;
9、数据采集单元:用于收集来自气体应用单元的数据,并将其传输至后台服务器;
10、第一报警单元:当监测到的待测气体的浓度未在设置的安全浓度范围内时,触发报警提醒;
11、所述气体应用单元通过所述数据采集单元与所述第一报警单元连接。
12、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模块包括:
13、设备定位单元:用于接收来自卫星的定位信号,对各点位实时监测模块的位置进行定位;
14、数据传输单元:将定位后的位置数据传输至后台服务器中;
15、所述设备定位单元与所述数据传输单元连接。
16、进一步地,所述后台服务器包括:
17、云存储单元:用于存储各点位实时监测模块的位置数据以及各点位实时监测模块上传的气体浓度数据;
18、第二报警单元:当监测到的待测气体的浓度未在设置的安全浓度范围内时,触发报警提醒;
19、所述云存储单元与所述第二报警单元连接。
20、进一步地,所述用户移动端包括:
21、访问显示单元:用于访问后台服务器中的气体浓度数据,并将对应用户点位实时监测模块位置的气体浓度数据呈现给用户;
22、第三报警单元:当监测到的待测气体的浓度未在设置的安全浓度范围内时;
23、所述访问显示单元与所述第三报警单元连接。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5、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有限作业空间内的有害气体进行监测,将监测到的气体浓度数据以及对应监测点位的位置数据通过无线传输方式上传至后台服务器,经后台服务器的发送在用户移动端或web端上进行呈现,实现对施工现场的气体浓度进行有效的安全管控,提供现场有害气体浓度及含氧量的有效实时数据,进而提供有限空间作业环境安全的判断依据,及时通过实时监测模块、后台服务器和用户移动端多点发出报警提醒,以确保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技术特征:1.一种基于有限空间的气体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有限空间的气体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实时监测模块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有限空间的气体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模块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有限空间的气体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台服务器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有限空间的气体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移动端包括:
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有限空间的气体监测系统,涉及监测系统技术领域,包括实时监测模块:用于对有限空间现场的气体浓度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并将气体浓度数据实时上传至后台服务器,当气体浓度数据未达到设置的安全浓度要求时进行报警提醒;定位模块:用于对各点位实时监测模块的位置进行定位,并上传至后台服务器;后台服务器:用于接收气体浓度数据以及各点位实时监测模块的位置数据,当气体浓度数据未达到设置的安全浓度要求时进行报警提醒。本技术能够对有限空间的气体浓度进行监测实现多监测端同时报警提醒,以确保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技术研发人员:吴杰,赵斌,高扬,徐成哲,单必成,陈寅年,杨健,李伟铭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久隆电力(集团)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127技术公布日:2024/6/23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31/18812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