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相对平均填充对象的方法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 国知局
- 2024-07-31 22:34:49
本技术涉及计算机,具体涉及一种相对平均填充对象的方法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在课程匹配的场景中,需要根据每一个学员的评测结果进行匹配出对应的训练项目,如1期24节的训练项目,每一节课中又必须训练多个不同类型的项目,如4个不同类型的项目,那么如何将这些项目均衡地分配到每一节课中,达到均衡训练及巩固训练的目的,以实现更好的训练效果,是需要解决的问题;现有的分配的方式是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分配,而学员较多以及不同的学员需要训练的项目不同,这就导致人工分配的方式存在效率低下,且容易出现分配不均衡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相对平均填充对象的方法及存储介质,解决现有的课程匹配的场景中,对多节课程进行分配时,通过人工分配的方式存在效率低下以及容易出现分配不均衡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一种相对平均填充对象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遍历所有需要填充的对象类型,获取当前遍历的对象类型及其对应的对象数量;
4、配置第一循环节点,依次遍历对象所要填充的表格,获取可填充的所有列单元格,并得到可填充行数,并为所有列单元格配置顺序号;
5、配置第二循环节点,判断当前对象类型的对象数量是否超过可填充行数;
6、若超过,则将当前对象类型的对象数量分为可填充数量及待匹配数量,所述可填充数量等于可填充行数,并配置第一标识为1;
7、若未超过,则将当前的对象数量作为可填充数量,配置第一标识为0;
8、根据可填充数量及可填充行数计算隔行比率;
9、判断可填充行数的一半是否小于可填充数量;
10、若否,则配置差额为0,并配置第二标识为0;
11、若是,则配置差额为可填充行数与可填充数量之间的余数,配置隔行比率为1,并配置第二标识为1;
12、根据可填充数量及差额计算可匹配数量;
13、按照隔行比率、可匹配数量及顺序号将当前对象类型填入表格中;
14、根据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选择跳转至第一循环节点或者第二循环节点,直至当前对象类型完全填充至表格中,然后遍历下一个对象类型。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依次遍历对象所要填充的表格,获取可填充的所有列单元格,并得到可填充行数,并为所有列单元格配置顺序号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6、依次遍历对象所要填充的表格的每一行每一列;
17、当获取到一个列单元格为空时,则将此列单元格的位置插入到变量表中;
18、然后寻找下一行的列单元格,直至获取可填充的所有列单元格及可填充行数,并为所有列单元格配置顺序号。
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遍历所有需要填充的对象类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20、按照对象数量的大小对对象类型进行逆序排序,然后依次遍历所有需要填充的对象类型。
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选择跳转至第一循环节点或者第二循环节点还包括以下步骤:
22、当判断第一标识为1并需要跳转至第一循环节点时,配置倒转标识;
23、所述根据可填充数量及差额计算可匹配数量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24、根据倒转标识判断是否需要倒转顺序号;
25、若需要,则倒转顺序号;
26、若不需要,则不倒转顺序号。
2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选择跳转至第一循环节点或者第二循环节点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28、首先根据第二标识判断是否需要跳转至第二循环节点;
29、当第二标识为1时,则判断需要跳转至第二循环节点,配置当前差额为可填充数量,并跳转至第二循环节点;
30、当第二标识为0时,则判断不需要跳转至第二循环节点;
31、然后根据第一标识判断是否需要跳转至第一循环节点;
32、当第一标识为1时,则判断需要跳转至第一循环节点;
33、当第一标识为0时,则判断不需要跳转至第一循环节点。
34、还提供了另一个技术方案,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以下步骤:
35、遍历所有需要填充的对象类型,获取当前遍历的对象类型及其对应的对象数量;
36、配置第一循环节点,依次遍历对象所要填充的表格,获取可填充的所有列单元格,并得到可填充行数,并为所有列单元格配置顺序号;
37、配置第二循环节点,判断当前对象类型的对象数量是否超过可填充行数;
38、若超过,则将当前对象类型的对象数量分为可填充数量及待匹配数量,所述可填充数量等于可填充行数,并配置第一标识为1;
39、若未超过,则将当前的对象数量作为可填充数量,配置第一标识为0;
40、根据可填充数量及可填充行数计算隔行比率;
41、判断可填充行数的一半是否小于可填充数量;
42、若否,则配置差额为0,并配置第二标识为0;
43、若是,则配置差额为可填充行数与可填充数量之间的余数,配置隔行比率为1,并配置第二标识为1;
44、根据可填充数量及差额计算可匹配数量;
45、按照隔行比率、可匹配数量及顺序号将当前对象类型填入表格中;
46、根据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选择跳转至第一循环节点或者第二循环节点,直至当前对象类型完全填充至表格中,然后遍历下一个对象类型。
4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依次遍历对象所要填充的表格,获取可填充的所有列单元格,并得到可填充行数,并为所有列单元格配置顺序号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48、依次遍历对象所要填充的表格的每一行每一列;
49、当获取到一个列单元格为空时,则将此列单元格的位置插入到变量表中;
50、然后寻找下一行的列单元格,直至获取可填充的所有列单元格及可填充行数,并为所有列单元格配置顺序号。
5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遍历所有需要填充的对象类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52、按照对象数量的大小对对象类型进行逆序排序,然后依次遍历所有需要填充的对象类型。
5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选择跳转至第一循环节点或者第二循环节点还包括以下步骤:
54、当判断第一标识为1并需要跳转至第一循环节点时,配置倒转标识;
55、所述根据可填充数量及差额计算可匹配数量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56、根据倒转标识判断是否需要倒转顺序号;
57、若需要,则倒转顺序号;
58、若不需要,则不倒转顺序号。
5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选择跳转至第一循环节点或者第二循环节点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60、首先根据第二标识判断是否需要跳转至第二循环节点;
61、当第二标识为1时,则判断需要跳转至第二循环节点,配置当前差额为可填充数量,并跳转至第二循环节点;
62、当第二标识为0时,则判断不需要跳转至第二循环节点;
63、然后根据第一标识判断是否需要跳转至第一循环节点;
64、当第一标识为1时,则判断需要跳转至第一循环节点;
65、当第一标识为0时,则判断不需要跳转至第一循环节点。
66、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不同类型的对象进行填充时,首先遍历所有需要填充的对象的对象类型,然后获取当前遍历的对象类型及对应的对象数量,即获取当前需要填充的对象类型;然后配置第一循环节点,依次遍历对象所要填充的表格,获取可填充的所有列单元格,并得到可填充行数,并为列单元格配置顺序号;再配置第二循环节点,判断当前对象类型的对象数量是否超过可填充行数,若超过,则将对象数量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可填充数量,另一部分为待匹配数量,其中,可填充数量等于可填充行数,并配置第一标识为1,而若未超过,则将当前的对象数量作为可填充数量,并配置第一标识为0;然后根据可填充数量及可填充行数进行计算隔行比率;然后判断可填充数量的一半是否小于可填充数量,若是,则配置隔行比率为1,并且配置差额为可填充行数与可填充数量的余数,并配置第二标识为1;若否,则配置第二标识为0,及配置差额为0;然后将可填充数量减去差额得到可匹配数量,接着按照隔行比例、可匹配数量及顺序号将当前对象类型填入到表格中的可填充列单元格中;然后根据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选择跳转至第一循环节点或者第二循环节点,直至当前对象类型完全填充到表格中,然后遍历下一个对象类型,实现对象的均衡填充。特别是在课程匹配的场景中,只需要给出所要填充的训练项目及对应的数量,即对象类型及对应的对象数量,既可实现这些训练项目均衡地填充至课程表中,无需进行人工匹配,提高了匹配效率,同时可以实现将这些项目均衡地分配到每一节课中,达到均衡训练及巩固训练的目的,以实现更好的训练效果。
67、上述技术实现要素:相关记载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让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更清楚地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而可以依据说明书的文字及附图记载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目的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易于理解,以下结合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及附图进行说明。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31/193707.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