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电子通信装置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 通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  正文

通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 国知局
  • 2024-08-02 13:51:00

本技术涉及通信,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在无线环境中进行分布式多模态融合推理时,模态编码器部署于用户侧的感知设备,模态融合器部署于基站侧的服务器设备。由于无线信道中的随机噪声,基站侧设备接收到受扰动的模态特征。基站侧设备融合推理得到的输出结果具有较大的扰动,可能导致推理出错。

2、现有的传输机制(调制编码策略)的确定关注无差错传输以保证分布式多模态融合推理的准确率。用户侧设备不同模态数据的传输相互独立。基站通过信道估计获取信道状态信息,并基于信道状态信息选择合适的调制编码策略指示给用户。用户根据基站的指示,发送各模态数据的特征。当传输发生错误时,可以通过重传、降低调制编码策略等级等方式,保证无差错传输。

3、现有技术中的该传输机制的确定以信道质量为依据,实现神经网络的输入数据的无差错传输,但没有考虑神经网络对输入数据扰动具有一定的鲁棒性,从而导致通信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可以降低通信开销。

2、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所述方法可以由通信设备执行,或由通信设备的组件(如,芯片(系统))执行。该方法可包括:第一节点获取传输方案。该传输方案是根据推理输出的最大扰动门限和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每种模态数据的第一参数确定的。该第一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数据特征的鲁棒性边界参数、数据特征向量维度。然后,第一节点根据该传输方案发送第一信号。

3、本技术实施例,第一节点获取传输方案,该传输方案是根据推理输出的最大扰动门限和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每种模态数据的第一参数确定的。进而第一节点根据该传输方案发送信号。采用该手段,通过考虑神经网络对扰动的鲁棒性来确定传输方案,可以降低通信开销。

4、其中,该推理输出的最大扰动门限可以是由推理的鲁棒性需求决定。例如可以是推理服务的使用用户确定。其中,当鲁棒性需求较高时,该推理输出的最大扰动门限较低。当鲁棒性需求较低时,该推理输出的最大扰动门限较高。

5、当然,上述推理输出的最大扰动门限还可以通过预设协议给定。或者,该推理输出的最大扰动门限还可以通过高层信令进行配置。例如通过无线资源控制层(radio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进行配置等。

6、该每种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可以是根据对应的模态数据和对应的数据特征提取模型得到的。

7、该数据特征的鲁棒性边界参数,也即用于计算鲁棒性边界的参数。

8、该数据特征向量维度,可以理解为,数据特征向量中元素的数量。其中,数据特征向量维度可以是对应的模态数据的模态编码器的输出维度。

9、该传输方案可以包括码率和调制阶数。该传输方案用于第一节点按照该码率和调制阶数发送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对应的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向量。

10、也就是说,该传输方案是根据推理输出的最大扰动门限、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每种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的鲁棒性边界参数确定的。

11、或者,该传输方案是根据推理输出的最大扰动门限、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每种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向量维度确定的。

12、或者,该传输方案是根据推理输出的最大扰动门限、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每种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的鲁棒性边界参数和数据特征向量维度确定的。

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传输方案是根据第一信道状态信息、上述推理输出的最大扰动门限和上述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每种模态数据的第一参数确定的。其中,该第一信道状态信息为该第一节点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

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节点接收来自第二节点的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指示该传输方案。

15、也就是说,该传输方案是由第二节点确定的。第一节点从第二节点处获取其对应的传输方案。

16、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节点发送该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每种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的鲁棒性边界参数。进而第一节点从第二节点处获取到传输方案。其中,第一节点基于其采集的一种或多种模态数据,根据多模态数据融合神经网络的结构,确定对应的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的鲁棒性边界参数。

17、该示例,第一节点通过上报其对应的每种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的鲁棒性边界参数,以便第二节点来确定传输方案,这样可以提高系统的吞吐和时延性能。

18、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每种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的鲁棒性边界参数是第二节点根据对应的模态数据的参考数据确定的。该参考数据,即为历史的模态数据集。例如,第二节点上存储有大量历史的模态数据。

19、该示例,第一节点无需上报鲁棒性边界参数,第二节点基于参考数据来确定每种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的鲁棒性边界参数,这样可以降低信令开销。

20、可选的,第二节点可以基于参考数据计算得到各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的鲁棒性边界参数后,并计算各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的鲁棒性边界参数的lq范数。进而基于各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的鲁棒性边界参数的lq范数,求得各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的鲁棒性边界参数的lq范数的平均值。相应地,第二节点根据推理输出的最大扰动门限、第一信道状态信息以及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每种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的鲁棒性边界参数的lq范数的平均值、数据特征向量维度确定第一节点对应的传输方案。

2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包括信噪比信息、信道质量信息、噪声信息中的至少一项。第一节点根据该信噪比信息、信道质量信息、噪声信息中的至少一项,以及该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每种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的鲁棒性边界参数、该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每种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向量维度以及推理输出的最大扰动门限确定该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每种模态数据的传输方案。

22、例如,第一节点根据信噪比信息以及该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每种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的鲁棒性边界参数、该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每种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向量维度以及推理输出的最大扰动门限确定该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每种模态数据的传输方案。

23、或者,第一节点根据信道质量信息、噪声信息,以及该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每种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的鲁棒性边界参数、该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每种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向量维度以及推理输出的最大扰动门限确定该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每种模态数据的传输方案。

24、进一步地,第一节点根据信噪比信息确定信道容量和信道色散。然后,第一节点根据该信道容量、该信道色散以及该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每种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的鲁棒性边界参数、该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每种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向量维度以及推理输出的最大扰动门限确定该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每种模态数据的传输方案。

25、或者,第一节点根据信道质量信息、噪声信息确定信道容量和信道色散。然后,第一节点根据该信道容量、该信道色散以及该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每种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的鲁棒性边界参数、该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每种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向量维度以及推理输出的最大扰动门限确定该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每种模态数据的传输方案。

2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节点向第二节点发送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指示该传输方案。也就是说,第一节点确定该传输方案,进而上报给第二节点。

2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种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是根据对应的模态数据和对应的数据特征提取模型得到的。

2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信号包含该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每种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向量。其中,第一信号是该第一节点将量化后的数据特征向量根据传输方案发送的。第一信号中可以包含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每种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向量。或者,第一信号中仅包含一种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向量。

29、例如,第一节点利用本地的模态编码器对采集到的一种或多种模态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得到对应的数据特征向量。可选的,第一节点还对得到的数据特征向量进行压缩处理,得到量化后的数据特征向量。然后,第一节点基于获取到的传输方案来发送其对应的量化后的数据特征向量。例如,第一节点按照传输方案中对应的码率和调制阶数将量化后的数据特征向量发送给第二节点。

30、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所述方法可以由通信设备执行,或由通信设备的组件(如,芯片(系统))执行。该方法可包括:第二节点接收来自至少一个节点的至少一个第一信号。该至少一个第一信号中的每个第一信号关联其对应的传输方案。该传输方案是根据推理输出的最大扰动门限和该每个节点对应的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每种模态数据的第一参数确定的。其中,该第一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数据特征的鲁棒性边界参数、数据特征向量维度。然后,第二节点根据该至少一个节点的至少一个第一信号进行处理,得到推理结果。

31、本技术实施例,第二节点接收来自至少一个节点的至少一个第一信号。该至少一个第一信号中的每个第一信号关联其对应的传输方案。该传输方案是根据推理输出的最大扰动门限和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每种模态数据的第一参数确定的。进而第二节点通过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得到推理结果。采用该手段,通过考虑神经网络对扰动的鲁棒性来确定传输方案,可以降低通信开销。

32、其中,该推理输出的最大扰动门限可以是由推理的鲁棒性需求决定。例如可以是推理服务的使用用户确定。其中,当鲁棒性需求较高时,该推理输出的最大扰动门限较低。当鲁棒性需求较低时,该推理输出的最大扰动门限较高。

33、当然,上述推理输出的最大扰动门限还可以通过预设协议给定。或者,该推理输出的最大扰动门限还可以通过高层信令进行配置。例如通过无线资源控制层rrc信令进行配置等。

34、该每种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可以是根据对应的模态数据和对应的数据特征提取模型得到的。

35、该数据特征的鲁棒性边界参数,也即用于计算鲁棒性边界的参数。

36、该数据特征向量维度,可以理解为,数据特征向量中元素的数量。其中,数据特征向量维度可以是对应的模态数据的模态编码器的输出维度。其中,融合节点也根据模态编码器可以确定各模态的数据特征向量维度。可选的,在模态编码器和模态融合器的训练阶段,融合节点获取到模态编码器的输出维度,进而在推理阶段融合节点即可直接获取到各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向量维度。

37、该传输方案可以包括码率和调制阶数。该传输方案用于对应的节点按照该码率和调制阶数发送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对应的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向量。

38、也就是说,该传输方案是根据推理输出的最大扰动门限、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每种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的鲁棒性边界参数确定的。

39、或者,该传输方案是根据推理输出的最大扰动门限、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每种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向量维度确定的。

40、或者,该传输方案是根据推理输出的最大扰动门限、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每种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的鲁棒性边界参数和数据特征向量维度确定的。

41、该推理结果可以是事件检测结果、危险报警结果等。

42、该至少一个第一信号中的每个第一信号关联其对应的传输方案。可以理解为,每个第一信号与每个传输方案分别对应。

4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传输方案是根据该每个节点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该推理输出的最大扰动门限和该每个节点对应的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每种模态数据的第一参数确定的。

44、可选的,该每个节点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包括信噪比信息、信道质量信息、噪声信息中的至少一项。第二节点根据该每个节点对应的信噪比信息、信道质量信息、噪声信息中的至少一项,以及该每个节点对应的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每种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的鲁棒性边界参数、该每个节点对应的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每种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向量维度以及推理输出的最大扰动门限确定该每个节点对应的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每种模态数据的该传输方案。

45、例如,第二节点根据该每个节点对应的信噪比信息以及该每个节点对应的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每种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的鲁棒性边界参数、该每个节点对应的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每种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向量维度以及推理输出的最大扰动门限确定该每个节点对应的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每种模态数据的该传输方案。

46、或者,第二节点根据每个节点对应的信道质量信息、噪声信息,以及该每个节点对应的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每种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的鲁棒性边界参数、该每个节点对应的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每种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向量维度以及推理输出的最大扰动门限确定该每个节点对应的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每种模态数据的该传输方案。

47、进一步地,第二节点根据每个节点对应的信噪比信息确定每个节点对应的信道容量、每个节点对应的信道色散。然后,第二节点根据该每个节点对应的信道容量、该每个节点对应的信道色散、该每个节点对应的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每种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的鲁棒性边界参数、该每个节点对应的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每种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向量维度以及推理输出的最大扰动门限确定该每个节点对应的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每种模态数据的传输方案。

48、或者,第二节点根据每个节点对应的信道质量信息、噪声信息确定每个节点对应的信道容量、每个节点对应的信道色散。然后,第二节点根据该每个节点对应的信道容量、该每个节点对应的信道色散、该每个节点对应的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每种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的鲁棒性边界参数、该每个节点对应的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每种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向量维度以及推理输出的最大扰动门限确定该每个节点对应的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每种模态数据的传输方案。

49、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节点向该至少一个节点中的每个节点分别发送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指示传输方案。也就是说,传输方案是由第二节点确定的。

5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节点分别接收来自该至少一个节点中的每个节点的该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每种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的鲁棒性边界参数。其中,每个节点可基于其采集的一种或多种模态数据,根据多模态数据融合神经网络的结构,确定对应的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的鲁棒性边界参数。

51、该示例,第二节点基于至少一个节点中的每个节点分别上报的鲁棒性边界参数来确定每个节点关联的传输方案,这样可以提高系统的吞吐和时延性能。

52、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每种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的鲁棒性边界参数是第二节点根据对应的模态数据的参考数据确定的。该参考数据,即为历史的模态数据集。例如,第二节点上存储有大量历史的模态数据。

53、该示例,第二节点基于参考数据来确定每种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的鲁棒性边界参数,这样无需分布式节点上报鲁棒性边界参数,可以降低信令开销。

54、可选的,第二节点可以基于参考数据计算得到各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的鲁棒性边界参数后,并计算各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的鲁棒性边界参数的lq范数。进而基于各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的鲁棒性边界参数的lq范数,求得各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的鲁棒性边界参数的lq范数的平均值。相应地,第二节点根据推理输出的最大扰动门限、至少一个节点中的每个节点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以及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每种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的鲁棒性边界参数的lq范数的平均值、数据特征向量维度确定该每个节点对应的传输方案。

55、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节点接收来自该至少一个节点中的每个节点的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指示传输方案。也就是说,该至少一个节点中的每个节点分别自己确定其关联的传输方案,进而上报给第二节点。

5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每种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是根据对应的模态数据和对应的数据特征提取模型得到的。

5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信号包含该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每种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向量。其中,第一信号是该至少一个节点中的每个节点将量化后的数据特征向量根据其关联的传输方案发送的。第一信号中可以包含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每种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向量。或者,第一信号中仅包含一种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向量。

58、例如,第二节点可以将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调译码处理后,得到恢复的一种或多种模态的数据特征向量。然后,第二节点利用模态融合器对该一种或多种模态的数据特征向量进行处理,即可得到推理结果。该处理例如可以是融合处理。

59、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包括处理模块和通信模块。其中,所述处理模块,用于获取传输方案,所述传输方案是根据推理输出的最大扰动门限和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每种模态数据的第一参数确定的,所述第一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数据特征的鲁棒性边界参数、数据特征向量维度。所述通信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传输方案发送第一信号。

60、其中,该推理输出的最大扰动门限可以是由推理的鲁棒性需求决定。例如可以是推理服务的使用用户确定。其中,当鲁棒性需求较高时,该推理输出的最大扰动门限较低。当鲁棒性需求较低时,该推理输出的最大扰动门限较高。

61、当然,上述推理输出的最大扰动门限还可以通过预设协议给定。或者,该推理输出的最大扰动门限还可以通过高层信令进行配置。例如通过无线资源控制层rrc信令进行配置等。

62、该每种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可以是根据对应的模态数据和对应的数据特征提取模型得到的。

63、该数据特征的鲁棒性边界参数,也即用于计算鲁棒性边界的参数。

64、该数据特征向量维度,可以理解为,数据特征向量中元素的数量。其中,数据特征向量维度可以是对应的模态数据的模态编码器的输出维度。

65、该传输方案可以包括码率和调制阶数。该传输方案用于通信装置按照该码率和调制阶数发送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对应的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向量。

66、也就是说,该传输方案是根据推理输出的最大扰动门限、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每种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的鲁棒性边界参数确定的。

67、或者,该传输方案是根据推理输出的最大扰动门限、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每种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向量维度确定的。

68、或者,该传输方案是根据推理输出的最大扰动门限、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每种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的鲁棒性边界参数和数据特征向量维度确定的。

6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传输方案是根据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所述推理输出的最大扰动门限和所述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每种模态数据的第一参数确定的。其中,该第一信道状态信息为该装置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

7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第二节点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传输方案。

71、也就是说,该传输方案是由第二节点确定的。该装置从第二节点处获取其对应的传输方案。

7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发送所述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每种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的鲁棒性边界参数。进而该装置从第二节点处获取到传输方案。其中,该装置基于其采集的一种或多种模态数据,根据多模态数据融合神经网络的结构,确定对应的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的鲁棒性边界参数。

73、该示例,该装置通过上报其对应的每种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的鲁棒性边界参数,以便第二节点来确定传输方案,这样可以提高系统的吞吐和时延性能。

74、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每种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的鲁棒性边界参数是根据对应的模态数据的参考数据确定的。该参考数据,即为历史的模态数据集。例如,第二节点上存储有大量历史的模态数据。

75、该示例,该装置无需上报鲁棒性边界参数,第二节点基于参考数据来确定每种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的鲁棒性边界参数,这样可以降低信令开销。

76、可选的,第二节点可以基于参考数据计算得到各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的鲁棒性边界参数后,并计算各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的鲁棒性边界参数的lq范数。进而基于各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的鲁棒性边界参数的lq范数,求得各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的鲁棒性边界参数的lq范数的平均值。相应地,第二节点根据推理输出的最大扰动门限、第一信道状态信息以及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每种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的鲁棒性边界参数的lq范数的平均值、数据特征向量维度确定该装置对应的传输方案。

7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包括信噪比信息、信道质量信息、噪声信息中的至少一项,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信噪比信息、信道质量信息、噪声信息中的至少一项,以及所述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每种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的鲁棒性边界参数、所述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每种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向量维度以及推理输出的最大扰动门限确定所述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每种模态数据的传输方案。

78、例如,该装置根据信噪比信息以及该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每种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的鲁棒性边界参数、该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每种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向量维度以及推理输出的最大扰动门限确定该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每种模态数据的传输方案。

79、或者,该装置根据信道质量信息、噪声信息,以及该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每种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的鲁棒性边界参数、该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每种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向量维度以及推理输出的最大扰动门限确定该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每种模态数据的传输方案。

8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信噪比信息、信道质量信息、噪声信息中的至少一项确定信道容量和信道色散;根据所述信道容量、所述信道色散以及所述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每种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的鲁棒性边界参数、所述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每种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向量维度以及推理输出的最大扰动门限确定所述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每种模态数据的传输方案。

81、例如,该装置根据信噪比信息确定信道容量和信道色散。然后,该装置根据该信道容量、该信道色散以及该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每种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的鲁棒性边界参数、该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每种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向量维度以及推理输出的最大扰动门限确定该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每种模态数据的传输方案。

82、或者,该装置根据信道质量信息、噪声信息确定信道容量和信道色散。然后,该装置根据该信道容量、该信道色散以及该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每种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的鲁棒性边界参数、该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每种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向量维度以及推理输出的最大扰动门限确定该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每种模态数据的传输方案。

8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向第二节点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所述传输方案。也就是说,该装置确定该传输方案,进而上报给第二节点。

8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每种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是根据对应的模态数据和对应的数据特征提取模型得到的。

8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信号包含该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每种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向量。其中,第一信号是该装置将量化后的数据特征向量根据传输方案发送的。第一信号中可以包含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每种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向量。或者,第一信号中仅包含一种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向量。

86、例如,该装置利用本地的模态编码器对采集到的一种或多种模态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得到对应的数据特征向量。可选的,该装置还对得到的数据特征向量进行压缩处理,得到量化后的数据特征向量。然后,该装置基于获取到的传输方案来发送其对应的量化后的数据特征向量。例如,该装置按照传输方案中对应的码率和调制阶数将量化后的数据特征向量发送给第二节点。

87、第四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包括通信模块和处理模块。其中,所述通信模块,用于接收来自至少一个节点的至少一个第一信号,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信号中的每个第一信号关联其对应的传输方案,所述传输方案是根据推理输出的最大扰动门限和所述每个节点对应的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每种模态数据的第一参数确定的,所述第一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数据特征的鲁棒性边界参数、数据特征向量维度。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节点的至少一个第一信号进行处理,得到推理结果。

88、其中,该推理输出的最大扰动门限可以是由推理的鲁棒性需求决定。例如可以是推理服务的使用用户确定。其中,当鲁棒性需求较高时,该推理输出的最大扰动门限较低。当鲁棒性需求较低时,该推理输出的最大扰动门限较高。

89、当然,上述推理输出的最大扰动门限还可以通过预设协议给定。或者,该推理输出的最大扰动门限还可以通过高层信令进行配置。例如通过无线资源控制层rrc信令进行配置等。

90、该每种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可以是根据对应的模态数据和对应的数据特征提取模型得到的。

91、该数据特征的鲁棒性边界参数,也即用于计算鲁棒性边界的参数。

92、该数据特征向量维度,可以理解为,数据特征向量中元素的数量。其中,数据特征向量维度可以是对应的模态数据的模态编码器的输出维度。其中,融合节点也根据模态编码器可以确定各模态的数据特征向量维度。可选的,在模态编码器和模态融合器的训练阶段,融合节点获取到模态编码器的输出维度,进而在推理阶段融合节点即可直接获取到各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向量维度。

93、该传输方案可以包括码率和调制阶数。该传输方案用于对应的节点按照该码率和调制阶数发送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对应的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向量。

94、也就是说,该传输方案是根据推理输出的最大扰动门限、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每种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的鲁棒性边界参数确定的。

95、或者,该传输方案是根据推理输出的最大扰动门限、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每种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向量维度确定的。

96、或者,该传输方案是根据推理输出的最大扰动门限、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每种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的鲁棒性边界参数和数据特征向量维度确定的。

97、该推理结果可以是事件检测结果、危险报警结果等。

98、该至少一个第一信号中的每个第一信号关联其对应的传输方案。可以理解为,每个第一信号与每个传输方案分别对应。

9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传输方案是根据所述每个节点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所述推理输出的最大扰动门限和所述每个节点对应的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每种模态数据的第一参数确定的。

10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每个节点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包括信噪比信息、信道质量信息、噪声信息中的至少一项,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每个节点对应的信噪比信息、信道质量信息、噪声信息中的至少一项,以及所述每个节点对应的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每种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的鲁棒性边界参数、所述每个节点对应的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每种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向量维度以及推理输出的最大扰动门限确定所述每个节点对应的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每种模态数据的所述传输方案。

101、例如,该装置根据该每个节点对应的信噪比信息以及该每个节点对应的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每种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的鲁棒性边界参数、该每个节点对应的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每种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向量维度以及推理输出的最大扰动门限确定该每个节点对应的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每种模态数据的该传输方案。

102、或者,该装置根据每个节点对应的信道质量信息、噪声信息,以及该每个节点对应的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每种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的鲁棒性边界参数、该每个节点对应的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每种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向量维度以及推理输出的最大扰动门限确定该每个节点对应的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每种模态数据的该传输方案。

10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每个节点对应的信噪比信息、信道质量信息、噪声信息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所述每个节点对应的信道容量、所述每个节点对应的信道色散;根据所述每个节点对应的信道容量、所述每个节点对应的信道色散、所述每个节点对应的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每种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的鲁棒性边界参数、所述每个节点对应的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每种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向量维度以及推理输出的最大扰动门限确定所述每个节点对应的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每种模态数据的所述传输方案。

104、例如,该装置根据每个节点对应的信噪比信息确定每个节点对应的信道容量、每个节点对应的信道色散。然后,该装置根据该每个节点对应的信道容量、该每个节点对应的信道色散、该每个节点对应的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每种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的鲁棒性边界参数、该每个节点对应的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每种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向量维度以及推理输出的最大扰动门限确定该每个节点对应的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每种模态数据的传输方案。

105、或者,该装置根据每个节点对应的信道质量信息、噪声信息确定每个节点对应的信道容量、每个节点对应的信道色散。然后,该装置根据该每个节点对应的信道容量、该每个节点对应的信道色散、该每个节点对应的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每种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的鲁棒性边界参数、该每个节点对应的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每种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向量维度以及推理输出的最大扰动门限确定该每个节点对应的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每种模态数据的传输方案。

10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向所述至少一个节点中的每个节点分别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指示所述传输方案。

10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分别接收来自所述至少一个节点中的每个节点的所述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每种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的鲁棒性边界参数。

108、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每种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的鲁棒性边界参数是根据对应的模态数据的参考数据确定的。

10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至少一个节点中的每个节点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指示所述传输方案。

1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每种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是根据对应的模态数据和对应的数据特征提取模型得到的。

1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信号包含该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每种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向量。其中,第一信号是该至少一个节点中的每个节点将量化后的数据特征向量根据其关联的传输方案发送的。第一信号中可以包含至少一种模态数据中每种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向量。或者,第一信号中仅包含一种模态数据的数据特征向量。

112、例如,该装置可以将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调译码处理后,得到恢复的一种或多种模态的数据特征向量。然后,该装置利用模态融合器对该一种或多种模态的数据特征向量进行处理,即可得到推理结果。该处理例如可以是融合处理。

113、针对上述第三方面或第四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可以为处理器,通信模块可以为收发模块、收发器或通信接口。可以理解的,所述通信模块可以是所述装置中的收发器,例如通过所述装置中的天线、馈线和编解码器等实现,或者,如果通信装置为设置在设备中的芯片,则通信模块可以是该芯片的输入/输出接口,例如输入/输出电路、管脚等。

114、第五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用于执行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使得所述通信装置实现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实现如第二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装置还包括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

1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装置为芯片或芯片系统。

117、第六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实现如第二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18、第七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实现如第二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19、第八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包括如第三方面任一项所述的装置,以及如第四方面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120、可以理解地,上述提供的第三方面所述的装置、第四方面所述的装置、第五方面所述的装置、第六方面所述的计算机存储介质、第七方面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者第八方面所述的通信系统均用于执行第一方面中任一所提供的方法、第二方面中任一所提供的方法。因此,其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对应方法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801/24083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