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水利排水,给水工程装置的制造及其处理技术 > 抗淤积园林景观池的制作方法  >  正文

抗淤积园林景观池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19 14:41:41

本技术涉及景观池,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抗淤积园林景观池。

背景技术:

1、景观池通常是与周围环境一起达到构造景色的目的,园林主要是以建筑、假山和池水等为主要景色,因而景观池在园林中较为常见。

2、园林里的景观池通常是以池塘的形式居多,景观池内水的来源通常以降水为主,雨水落在建筑和地面上之后,通常会汇流到一起并在自身受到的重力的作用下流入到景观池内,在该过程中不仅有雨水进入到景观池内,同时还会将一些泥沙等物品一起带到景观池内,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会使得进入到景观池池底的泥沙等物品逐渐成为带有腥臭味的淤泥,若淤泥未能得到及时的清理,景观池内的淤泥便会越来越多,同时淤泥距离水面也越来越近,使得淤泥的臭味即便是在距离岸边较远的位置也能闻到,因而对于景观池内的淤泥通常需要定期清理,但频繁地清淤的过程费时费力,因而设置一种结构来解决现有的园林景观池需要频繁清淤的问题。

3、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淤积园林景观池。

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该抗淤积园林景观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自边缘至池心依次设有顶部开口的第一积淤腔和第二积淤腔,所述第二积淤腔的腔口至水面的距离大于第一积淤腔的腔口至水面的距离。

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池体自边缘至池心依次设有第一环状挡淤件、第一木桩环部、第二环状挡淤件和第二木桩环部,所述第一环状挡淤件、第一木桩环部、第二环状挡淤件和第二木桩环部的高度递增。

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积淤腔位于第一环状挡淤件和第一木桩环部之间,所述第二积淤腔位于第一木桩环部和第二环状挡淤件之间。

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木桩环部包括呈环状分布的若干第一木桩,相邻两根所述第一木桩之间围设有供水流流经的第一间隙,所述第一木桩环部上固定连接有位于第一积淤腔内的第一挡淤网。

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木桩环部包括呈环状分布的若干第二木桩,相邻两根所述第二木桩之间围设有供水流流经的第二间隙,所述第二木桩环部与第二环状挡淤件之间设有第二挡淤网。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环状挡淤件和第二环状挡淤件一侧的竖向截面形状均设置为l形,所述第一环状挡淤件形成有第一积淤面,所述第二环状挡淤件形成有第二积淤面,所述第一积淤面和第二积淤面上分别设有第一环状清淤管和第二环状清淤管。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环状清淤管上开设有开口向上且沿周向分布的若干第一清淤孔,所述第二环状清淤管上开设有开口向下且沿周向分布的若干第二清淤孔。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环状挡淤件的顶部设有高度沿池体边缘向池心方向递减的第一斜面,所述第二环状挡淤件的顶部设有高度沿池体边缘向池心的方向递增的第二斜面。

1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1、该设置可以使得池体内具有自外向内双层设置的用于实现对泥沙阻挡的结构,使得泥沙等杂质更多地淤积在第一积淤腔和第二积淤腔内,减缓池体内侧的淤积速度,进而在清淤的时候清理处在第一积淤腔和第二积淤腔内的淤泥即可,降低池体整体清淤的频率,同时还可以使得清淤的过程更加便捷,第二积淤腔的腔口至水面的距离大于第一积淤腔至水面的距离,该设置使得第二积淤腔在第一积淤腔拦截泥沙这时候,对于溢出部分的泥沙进行充分地阻挡,使得结构整体缓冲池体内泥沙淤积的效果更好。

技术特征:

1.一种抗淤积园林景观池,包括池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自边缘至池心依次设有顶部开口的第一积淤腔(2)和第二积淤腔(3),所述第二积淤腔(3)的腔口至水面的距离大于第一积淤腔(2)的腔口至水面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淤积园林景观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自边缘至池心依次设有第一环状挡淤件(4)、第一木桩环部、第二环状挡淤件(5)和第二木桩环部,所述第一环状挡淤件(4)、第一木桩环部、第二环状挡淤件(5)和第二木桩环部的高度递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淤积园林景观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积淤腔(2)位于第一环状挡淤件(4)和第一木桩环部之间,所述第二积淤腔(3)位于第一木桩环部和第二环状挡淤件(5)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淤积园林景观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木桩环部包括呈环状分布的若干第一木桩(6),相邻两根所述第一木桩(6)之间围设有供水流流经的第一间隙(7),所述第一木桩环部上固定连接有位于第一积淤腔(2)内的第一挡淤网(8)。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淤积园林景观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木桩环部包括呈环状分布的若干第二木桩(9),相邻两根所述第二木桩(9)之间围设有供水流流经的第二间隙(10),所述第二木桩环部与第二环状挡淤件(5)之间设有第二挡淤网(11)。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淤积园林景观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状挡淤件(4)和第二环状挡淤件(5)一侧的竖向截面形状均设置为l形,所述第一环状挡淤件(4)形成有第一积淤面(12),所述第二环状挡淤件(5)形成有第二积淤面(13),所述第一积淤面(12)和第二积淤面(13)上分别设有第一环状清淤管(14)和第二环状清淤管(1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抗淤积园林景观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状清淤管(14)上开设有开口向上且沿周向分布的若干第一清淤孔(16),所述第二环状清淤管(15)上开设有开口向下且沿周向分布的若干第二清淤孔(17)。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淤积园林景观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状挡淤件(4)的顶部设有高度沿池体(1)边缘向池心方向递减的第一斜面(18),所述第二环状挡淤件(5)的顶部设有高度沿池体(1)边缘向池心的方向递增的第二斜面(19)。

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抗淤积园林景观池,涉及景观池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的园林景观池需要频繁清淤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池体,池体自边缘至池心依次设有顶部开口的第一积淤腔和第二积淤腔,第二积淤腔的腔口至水面的距离大于第一积淤腔的腔口至水面的距离。本技术通过结构的设置可以减缓淤泥淤积在景观池整体池体的过程,进而可以降低景观池整体清淤的频率,进而解决了现有的景观池需要频繁进行整体清淤的问题。技术研发人员:孙玉刚,胡婷,尹湘琳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吴韵园林建设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025技术公布日:2024/8/16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819/27606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