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发电变电,配电装置的制造技术 > 一种独立双驱动电机的同步结构及电动车辆的制作方法  >  正文

一种独立双驱动电机的同步结构及电动车辆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19 14:41:57

本发明涉及一种独立双驱动电机的同步结构及电动车辆,属于电机。

背景技术:

1、独立双电机驱动系统又称轮边电机,取消了差速器,使用两个电机分别驱动左右车轮,不会因为左右某一侧车轮打滑而导致另一侧车轮动力丧失,因此具有更强的越野性能。

2、在某些特殊场合,比如左右车轮中,有一侧处于打滑状态,另一侧没有处于打滑状态。此时为了车辆更好地脱困,需要将处于打滑状态的车轮对应的电机动力传递给另一侧没有打滑的车轮。在该情况下,现有设计使用离合器,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将两个电机结合在一起,完成动力合并。

3、但是使用离合器会带来以下问题:后期维护困难;在体积受限的条件下,能够传递的扭矩也受限;单纯使用离合器将两个电机的动力强行结合,存在左右轮差速困难而影响车辆转向。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独立双驱动电机的同步结构及电动车辆,能够控制独立双驱动电机进行动力整合或动力分离。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2、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独立双驱动电机的同步结构,所述独立双驱动电机包括呈“二”字形并列设置的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同步结构包括:第一结合齿轮、第二结合齿轮、同步器和作动器;

3、所述第一结合齿轮连接第一电机的转子,所述第二结合齿轮连接第二电机的转子,所述第一结合齿轮和所述第二结合齿轮位于独立双驱动电机的同侧,

4、所述同步器包括转轴和啮合齿轮,所述啮合齿轮通过轴承连接在转轴的一端,所述作动器连接转轴的另一端;

5、所述作动器推动所述转轴前后移动使所述啮合齿轮与所述第一结合齿轮、所述第二结合齿轮啮合或脱离啮合,控制所述独立双驱动电机进行动力整合或动力分离。

6、结合第一方面,可选地,所述第一结合齿轮和所述第二结合齿轮的齿数相同。

7、结合第一方面,可选地,所述同步器的啮合齿轮的齿数大于所述第一结合齿轮、所述第二结合齿轮的齿数。

8、结合第一方面,可选地,所述同步器的啮合齿轮的啮合齿部设有倒角,所述第一结合齿轮、所述第二结合齿轮的啮合齿部设有倒角,用于便于啮合和脱离啮合。

9、结合第一方面,可选地,所述作动器内设有弹性复位装置,用于使所述作动器在未受到控制时恢复初始状态。

10、结合第一方面,可选地,将所述啮合齿轮连接在转轴的轴承为单向离合器。

11、结合第一方面,可选地,所述同步结构有两组,包括第一同步结构和第二同步结构,所述第一同步结构和第二同步结构对称分布在独立双驱动电机的两侧。

12、结合第一方面,可选地,所述第一同步结构和第二同步结构的作动器集成为一个部件。

13、结合第一方面,可选地,将所述啮合齿轮连接在转轴的轴承为单向离合器,所述第一同步结构和第二同步结构的单向离合器的锁止方向相反。

14、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车辆,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独立双驱动电机的同步结构。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独立双驱动电机的同步结构及电动车辆所达到的有益效果包括:

16、本实用新型独立双驱动电机包括呈“二”字形并列设置的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同步结构包括:第一结合齿轮、第二结合齿轮、同步器和作动器;第一结合齿轮连接第一电机的转子,第二结合齿轮连接第二电机的转子,第一结合齿轮和第二结合齿轮位于独立双驱动电机的同侧,同步器包括转轴和啮合齿轮,啮合齿轮通过轴承连接在转轴的一端,作动器连接转轴的另一端;作动器推动转轴前后移动使所述啮合齿轮与第一结合齿轮、所述第二结合齿轮啮合或脱离啮合,控制所述独立双驱动电机进行动力整合或动力分离;能够在一侧车轮打滑或者对应电机失效的情况下,通过同步器整合左右两电机的输出,完成两电机的动力整合;

17、本实用新型采用齿轮传动方式,相比摩擦片式离合器,具有传动效率高、传动力大、零部件磨损小、维护周期长或免维护等特点;

18、本实用新型将啮合齿轮连接在转轴的轴承为单向离合器,使得动力整合状态下,左右轮仍然具有差速特性,车辆更易转弯。

技术特征:

1.一种独立双驱动电机的同步结构,所述独立双驱动电机包括呈“二”字形并列设置的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结构包括:第一结合齿轮、第二结合齿轮、同步器和作动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独立双驱动电机的同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合齿轮和所述第二结合齿轮的齿数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独立双驱动电机的同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器的啮合齿轮的齿数大于所述第一结合齿轮、所述第二结合齿轮的齿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独立双驱动电机的同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器的啮合齿轮的啮合齿部设有倒角,所述第一结合齿轮、所述第二结合齿轮的啮合齿部设有倒角,用于便于啮合和脱离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独立双驱动电机的同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作动器内设有弹性复位装置,用于使所述作动器在未受到控制时恢复初始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独立双驱动电机的同步结构,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啮合齿轮连接在转轴的轴承为单向离合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独立双驱动电机的同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结构有两组,包括第一同步结构和第二同步结构,所述第一同步结构和第二同步结构对称分布在独立双驱动电机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独立双驱动电机的同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同步结构和第二同步结构的作动器集成为一个部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独立双驱动电机的同步结构,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啮合齿轮连接在转轴的轴承为单向离合器,所述第一同步结构和第二同步结构的单向离合器的锁止方向相反。

10.一种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独立双驱动电机的同步结构。

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独立双驱动电机的同步结构及电动车辆,所述独立双驱动电机包括呈“二”字形并列设置的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同步结构包括:第一结合齿轮、第二结合齿轮、同步器和作动器;所述第一结合齿轮连接第一电机的转子,所述第二结合齿轮连接第二电机的转子,所述第一结合齿轮和所述第二结合齿轮位于独立双驱动电机的同侧,所述同步器包括转轴和啮合齿轮,所述啮合齿轮通过轴承连接在转轴的一端,所述作动器连接转轴的另一端;所述作动器推动所述转轴前后移动使所述啮合齿轮与所述第一结合齿轮、所述第二结合齿轮啮合或脱离啮合,控制所述独立双驱动电机进行动力整合或动力分离。本技术能够控制独立双驱动电机进行动力整合或动力分离。技术研发人员:王舸,殷德军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奥特博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026技术公布日:2024/8/16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819/27608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