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撑开椎间植入物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9-19 14:53:43
本技术涉及骨科植入物,特别是指一种可撑开椎间植入物。
背景技术:
1、颈椎椎间融合术能有效的治疗颈椎退变和不稳等特征,它可以融合上下椎体,维持椎间隙高度、恢复生理前凸、减轻神经根压力、维持脊柱稳定。其临床效果满意,手术创伤小,操作方便。
2、近年来,随着临床应用的推广和理论研究的进步,逐渐发现常规椎间植入物尚存在一定不足,例如椎间植入物在植入椎体过程中,需要先进行植骨窗植骨或填充植骨材料,然后使用骨锤或滑锤等敲击工具敲击椎间植入物,以将椎间植入物植入椎间隙,椎间植入物再次调整较为困难;再例如椎间植入物虽然可以有效的保证椎间隙高度,减轻由椎体带来压迫的病症,但存在植骨效果不佳,植骨量少,骨融合率低,椎体融合术后椎体生理前凸恢复不理想等问题。
3、为解决上述问题,申请号为202111307020.x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可撑开椎间植入物,该可撑开椎间植入物实施例1通过驱动杆驱动头部撑开块靠近尾部框,以使撑开体向外张开,虽然其头部撑开块与各撑开体相对的表面、以及尾部框与各撑开体相对的表面均采用顶推斜面顶推配合且顶推斜面上设有相互配合的燕尾状凸台和燕尾状滑槽,但在其撑开过程中撑开体的稳定性仍然较差,撑开体的相对位置容易发生变化。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撑开稳定性好,强度高,力学性能好的可撑开椎间植入物。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可撑开椎间植入物,包括主体框,所述主体框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有上撑开体和下撑开体,其中:
4、所述主体框内设有撑开结构,所述撑开结构包括推块、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推块在所述主体框内前后移动的螺纹杆,所述推块和各撑开体传动连接以使所述推块在所述主体框内前后移动过程中驱动各撑开体向外张开;
5、所述推块为框形且内部空腔用作为植骨空腔,所述推块的后壁上设有与所述植骨空腔相联通的植骨通道,所述主体框的后壁上与所述植骨通道相对应的位置设有贯穿且供操作器械插入的插接开口;
6、所述螺纹杆的尾部轴向固定、周向可旋转的装配在所述推块的前壁上,所述螺纹杆包括位于头部用于螺纹连接所述主体框的前壁的螺杆段和位于尾部用于与所述推块的前壁后端面挡止配合的凸耳,所述螺杆段的直径为所述可撑开椎间植入物初始时高度的1/2到2/3;
7、所述推块的左右侧壁上均设有横向向外延伸的滑柱,各撑开体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且位于所述推块的侧壁和主体框的侧壁之间的竖板,所述竖板上设有与所述滑柱相配合的斜向滑槽。
8、进一步的,所述螺纹杆具有至少两个规格,所述螺纹杆的规格增加后,所述螺纹杆的螺杆段的直径和螺距均逐渐增加;
9、和/或,所述上撑开体的外表面为弧形面,所述下撑开体的外表面为楔形面;
10、和/或,所述上撑开体和下撑开体上设有与所述植骨空腔相连通的通孔。
11、进一步的,所述主体框的侧壁上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且用于容纳所述滑柱的末端的滑槽;
12、和/或,各撑开体上均设有用于避让对侧竖板的避让槽;
13、和/或,所述滑柱的横截面为朝后侧突出的水滴形或菱形。
14、进一步的,所述主体框的前壁上设有第一螺纹杆安装孔,所述推块的前壁上与所述第一螺纹杆安装孔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螺纹杆安装孔,所述螺纹杆还包括位于所述螺杆段和凸耳之间且与所述第二螺纹杆安装孔相配合的光杆段。
15、进一步的,所述螺纹杆的螺杆段和光杆段之间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设有与所述推块的前壁的前端面挡止配合的c形卡环。
16、进一步的,所述上撑开体上与所述环形凹槽相对应的位置设有贯穿的卡环装配槽。
17、进一步的,所述主体框的后壁的后部两侧设有负角度的持取槽;
18、和/或,所述主体框的前壁和后壁均为加厚设计且中部设有竖向延伸的加强板,以使所述主体框的前壁和后壁呈十字形,各撑开体的前后两侧均设有用于避让所述加强板的加强板避让槽。
19、进一步的,所述推块的前壁上在所述第二螺纹杆安装孔处设有加强筋。
20、进一步的,所述螺纹杆的中部设有沿长度方向延伸且前端封闭的骨水泥灌注孔,所述螺纹杆的螺杆段上设有与所述骨水泥灌注孔相连通的泄露孔,所述第一螺纹杆安装孔的内螺纹上设有用于容纳骨水泥的缺口。
21、进一步的,各撑开体上均设有多孔结构或骨小梁结构;
22、和/或,各撑开体均为3d打印结构;
23、和/或,各撑开体的材料均为钛合金或钽或铌锆合金。
24、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5、本实用新型的可撑开椎间植入物,其主体框内的推块为框形且内部空腔用作为植骨空腔,螺纹杆的尾部位于推块的前壁上,推块的后壁上设有与植骨空腔相联通的植骨通道,主体框的后壁上与植骨通道相对应的位置设有贯穿且供操作器械插入的插接开口,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可撑开椎间植入物植入前为并拢/未撑开状态,可轻松植入需要恢复高度的椎间隙中,方便调整,并且其螺纹杆位于推块的前壁上,使得推块内部可以留出大量植骨空间,这样本实用新型的可撑开椎间植入物在植入人体撑开后,植入物内部仍具有较大的植骨空腔,可利用植骨器械穿过插接开口和植骨通道将骨泥、骨块、骨粉等骨填充材料植入植骨空腔内,方便进行后植骨操作,充分利用了植入物撑开后所增加的植骨空间,在植入物内部充分植骨,植骨量多,提高植骨融合效果,便于后期骨融合,从而使植入物固定性好,骨性融合增加,满足临床要求;螺纹杆包括位于头部用于螺纹连接主体框的前壁的螺杆段和位于尾部用于与推块的前壁后端面挡止配合的凸耳,螺杆段的直径为可撑开椎间植入物初始时高度的1/2到2/3,这样一是在螺纹杆上增设了凸耳,二是螺杆段的直径比现有技术大大增加,由此能够增强撑开结构的强度和牢固性,大大提升可撑开椎间植入物的力学性能;推块的左右侧壁上均设有横向向外延伸的滑柱,各撑开体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且位于推块的侧壁和主体框的侧壁之间的竖板,竖板上设有与滑柱相配合的斜向滑槽,这样在植入物撑开过程中,推块的侧壁和主体框的侧壁可以防止各撑开体前后移动和左右晃动,使各撑开体只可在植入物高度方向移动,能够确保各撑开体撑开时角度固定,撑开体的相对位置不容易发生变化,提高了撑开体的稳定性,并且增强了撑开体的抗压能力,从而使植入物撑开稳定性好,能够较好的恢复椎节的高度与张力,保障脊柱稳定。本实用新型主要适用于脊柱融合固定手术,尤其适用于颈椎融合固定手术。
技术特征:1.一种可撑开椎间植入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框,所述主体框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有上撑开体和下撑开体,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撑开椎间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具有至少两个规格,所述螺纹杆的规格增加后,所述螺纹杆的螺杆段的直径和螺距均逐渐增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撑开椎间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框的侧壁上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且用于容纳所述滑柱的末端的滑槽;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可撑开椎间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框的前壁上设有第一螺纹杆安装孔,所述推块的前壁上与所述第一螺纹杆安装孔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螺纹杆安装孔,所述螺纹杆还包括位于所述螺杆段和凸耳之间且与所述第二螺纹杆安装孔相配合的光杆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撑开椎间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的螺杆段和光杆段之间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设有与所述推块的前壁的前端面挡止配合的c形卡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撑开椎间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撑开体上与所述环形凹槽相对应的位置设有贯穿的卡环装配槽。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撑开椎间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框的后壁的后部两侧设有负角度的持取槽;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撑开椎间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块的前壁上在所述第二螺纹杆安装孔处设有加强筋。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撑开椎间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的中部设有沿长度方向延伸且前端封闭的骨水泥灌注孔,所述螺纹杆的螺杆段上设有与所述骨水泥灌注孔相连通的泄露孔,所述第一螺纹杆安装孔的内螺纹上设有用于容纳骨水泥的缺口。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撑开椎间植入物,其特征在于,各撑开体上均设有多孔结构或骨小梁结构;
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撑开椎间植入物,属于骨科植入物技术领域,所述可撑开椎间植入物包括主体框,主体框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有上撑开体和下撑开体,主体框内设有撑开结构,撑开结构包括推块和螺纹杆,推块和各撑开体传动连接以使推块在主体框内前后移动过程中驱动各撑开体向外张开;推块为框形且内部空腔为植骨空腔,推块的后壁上设有植骨通道,主体框的后壁上设有贯穿的插接开口;推块的左右侧壁上均设有滑柱,各撑开体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且位于推块的侧壁和主体框的侧壁之间的竖板,竖板上设有与滑柱相配合的斜向滑槽。本技术的可撑开椎间植入物方便调整,植骨量多,撑开稳定性好,强度高,力学性能好。技术研发人员:徐鹏,张勋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纳通医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40104技术公布日:2024/9/17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919/300844.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