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子组件、电机及家用电器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10-09 16:17:20
本技术涉及电机,特别涉及一种转子组件、电机及家用电器。
背景技术:
1、内置式永磁电机中,永磁体内置于转子的永磁体槽内,永磁体和永磁体槽之间一般为间隙配合,为防止永磁体在转子转动过程中发生晃动而产生噪声,需采用端板、注塑、注胶等方式固定永磁体,如此既增加了生产电机的复杂程度,又增加了电机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方便生产、成本低、并能够稳定地固定永磁体的转子组件。
2、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转子组件的电机及具有上述电机的家用电器。
3、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转子组件,包括转子铁芯,由多个沿转动轴线的方向层叠布置的转子冲片组成,所述转子铁芯包括内铁芯和围绕所述内铁芯的外周间隔布置的多个外铁芯单元,相邻两个所述外铁芯单元之间形成安装腔;永磁体,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其中,至少部分所述转子冲片设有限位单元,所述限位单元位于所述安装腔背离所述转动轴线的一端,至少部分所述转子冲片设有弹性单元,所述弹性单元位于所述安装腔靠近所述转动轴线的一端,所述永磁体和所述内铁芯之间形成有形变空间,所述形变空间用于使所述弹性单元能够在垂直于所述转动轴线的方向上形变,所述弹性单元与所述限位单元配合用于夹持所述永磁体。
4、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转子组件,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在转子冲片上设置限位单元和弹性单元,并且限位单元和弹性单元分别位于安装腔沿转子铁芯的径向的两端,将永磁体安装于安装腔内,弹性单元能够在垂直于转子铁芯的转动轴线的方向上发生形变,并向永磁体施加朝向限位单元的作用力,因此,弹性单元与限位单元能够沿转子铁芯的径向夹紧永磁体,并依靠限位单元与永磁体、弹性单元与永磁体之间的摩擦力,实现沿转子铁芯的周向及轴向固定永磁体,从而使永磁体安装稳固,无需采用端板、注塑或注胶等方式固定永磁体,降低了转子组件的制造难度,便于生产,并有效降低制造成本。同时,由于弹性单元沿垂直于转子铁芯的转动轴线的方向发生形变,弹性单元发生形变时不占用转子铁芯的轴向空间,无需在转子铁芯上设置与弹性单元在轴向上对应的避空空间,有利于简化转子铁芯的结构。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外铁芯单元与所述内铁芯之间形成有避空部,所述避空部与所述安装腔连通,所述弹性单元置于所述避空部内。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多个所述外铁芯单元中包括相邻布置的第一外铁芯单元和第二外铁芯单元,所述第一外铁芯单元包括第一冲片单体,所述第二外铁芯单元包括第二冲片单体,所述第一冲片单体和所述第二冲片单体位于同一个所述转子冲片,所述弹性单元包括两个弹性部,两个所述弹性部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冲片单体和所述第二冲片单体靠近所述转动轴线的一端。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两个所述弹性部轴对称布置,所述第一冲片单体和所述第二冲片单体轴对称布置,且所述第一冲片单体和所述第二冲片单体的对称轴线与两个所述弹性部的对称轴线重合。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弹性部弯曲布置,所述弹性部包括第一弹性段和第二弹性段,所述第一弹性段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冲片单体或所述第二冲片单体,所述第一弹性段的第二端朝所述转动轴线延伸,所述第二弹性段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弹性段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弹性段的第二端朝所述永磁体延伸。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在垂直于所述转动轴线的投影面上,所述弹性部的投影包括圆弧形结构,所述圆弧形结构朝所述转动轴线凸出设置。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内铁芯背离所述转动轴线的一侧具有第一壁面,所述弹性部具有面向所述第一壁面的第二壁面,所述第一壁面与所述第二壁面的最小距离为d1,满足:0.1mm≤d1≤10mm。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弹性部具有与所述第二壁面相背离的第三壁面,所述第三壁面与所述第二壁面的最小距离为d2,满足:0.1mm≤d2≤2mm。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沿所述转子铁芯的径向,所述永磁体具有相背离的第四壁面和第五壁面,所述第四壁面和所述第五壁面的最大距离为d3,在所述弹性部处于非受力状态下,沿所述径向,所述第二弹性段的第二端到所述限位单元的最小距离为d4,满足:0.05mm≤d3-d4≤0.2mm。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电机,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电机由于采用上述的转子组件,通过在转子冲片上设置限位单元和弹性单元,并且限位单元和弹性单元分别位于安装腔沿转子铁芯的径向的两端,将永磁体安装于安装腔内,弹性单元能够在垂直于转子铁芯的转动轴线的方向上发生形变,并向永磁体施加朝向限位单元的作用力,因此,弹性单元与限位单元能够沿转子铁芯的径向夹紧永磁体,并依靠限位单元与永磁体、弹性单元与永磁体之间的摩擦力,实现沿转子铁芯的周向及轴向固定永磁体,从而使永磁体安装稳固,无需采用端板、注塑或注胶等方式固定永磁体,降低了转子组件的制造难度,便于生产,并有效降低制造成本。同时,由于弹性单元沿垂直于转子铁芯的转动轴线的方向发生形变,弹性单元发生形变时不占用转子铁芯的轴向空间,无需在转子铁芯上设置与弹性单元在轴向上对应的避空空间,有利于简化转子铁芯的结构。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的家用电器,包括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电机。
15、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的家用电器,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家用电器由于采用上述的电机,通过在转子冲片上设置限位单元和弹性单元,并且限位单元和弹性单元分别位于安装腔沿转子铁芯的径向的两端,将永磁体安装于安装腔内,弹性单元能够在垂直于转子铁芯的转动轴线的方向上发生形变,并向永磁体施加朝向限位单元的作用力,因此,弹性单元与限位单元能够沿转子铁芯的径向夹紧永磁体,并依靠限位单元与永磁体、弹性单元与永磁体之间的摩擦力,实现沿转子铁芯的周向及轴向固定永磁体,从而使永磁体安装稳固,无需采用端板、注塑或注胶等方式固定永磁体,降低了转子组件的制造难度,便于生产,并有效降低制造成本。同时,由于弹性单元沿垂直于转子铁芯的转动轴线的方向发生形变,弹性单元发生形变时不占用转子铁芯的轴向空间,无需在转子铁芯上设置与弹性单元在轴向上对应的避空空间,有利于简化转子铁芯的结构。
16、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1.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铁芯单元与所述内铁芯之间形成有避空部,所述避空部与所述安装腔连通,所述弹性单元置于所述避空部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外铁芯单元中包括相邻布置的第一外铁芯单元和第二外铁芯单元,所述第一外铁芯单元包括第一冲片单体,所述第二外铁芯单元包括第二冲片单体,所述第一冲片单体和所述第二冲片单体位于同一个所述转子冲片,所述弹性单元包括两个弹性部,两个所述弹性部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冲片单体和所述第二冲片单体靠近所述转动轴线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弹性部轴对称布置,所述第一冲片单体和所述第二冲片单体轴对称布置,且所述第一冲片单体和所述第二冲片单体的对称轴线与两个所述弹性部的对称轴线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弯曲布置,所述弹性部包括第一弹性段和第二弹性段,所述第一弹性段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冲片单体或所述第二冲片单体,所述第一弹性段的第二端朝所述转动轴线延伸,所述第二弹性段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弹性段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弹性段的第二端朝所述永磁体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转动轴线的投影面上,所述弹性部的投影包括圆弧形结构,所述圆弧形结构朝所述转动轴线凸出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铁芯背离所述转动轴线的一侧具有第一壁面,所述弹性部具有面向所述第一壁面的第二壁面,所述第一壁面与所述第二壁面的最小距离为d1,满足:0.1mm≤d1≤10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具有与所述第二壁面相背离的第三壁面,所述第三壁面与所述第二壁面的最小距离为d2,满足:0.1mm≤d2≤2mm。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转子铁芯的径向,所述永磁体具有相背离的第四壁面和第五壁面,所述第四壁面和所述第五壁面的最大距离为d3,在所述弹性部处于非受力状态下,沿所述径向,所述第二弹性段的第二端到所述限位单元的最小距离为d4,满足:0.05mm≤d3-d4≤0.2mm。
10.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转子组件。
11.家用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机。
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转子组件、电机及家用电器,转子组件包括转子铁芯和永磁体,转子铁芯由多个沿转动轴线的方向层叠布置的转子冲片组成,转子铁芯包括内铁芯和围绕内铁芯的外周间隔布置的多个外铁芯单元,相邻两个所述外铁芯单元之间形成安装腔;永磁体安装于安装腔内;其中,至少部分转子冲片设有限位单元,限位单元位于安装腔背离转动轴线的一端,至少部分转子冲片设有弹性单元,弹性单元位于安装腔靠近转动轴线的一端,永磁体和内铁芯之间形成有形变空间,形变空间用于使弹性单元能够在垂直于转动轴线的方向上形变,弹性单元与限位单元配合用于夹持永磁体。本技术的转子组件生产方便、成本低、并能够稳定地固定永磁体。技术研发人员:裴同豪,陈灿若,徐飞,兰海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40204技术公布日:2024/9/26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929/312555.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